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 Animal friends Section B 1a-1d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 “Where are... from They're from...” 句型询问动物的产地,并能准确作答,在课堂互动与课后作业中,确保句型运用的准确率达到 80% 以上。掌握 “South Africa”“Australia”“China” 等表示国家的词汇,以及 “koala”“lion”“giraffe” 等动物词汇,能在口语与书面表达中正确拼写和使用,通过词汇拼写测试,使学生的词汇掌握率不低于 90%。能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连贯描述不同动物来自的国家,如 “Koalas are from Australia. They are very cute.”,在口语展示和短文写作中,做到语法正确、表达流畅,错误率显著降低。(二)学习能力目标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词汇和句型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课下利用相关资源,拓展学习更多动物及产地的表达,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如讨论动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三)思维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在描述动物产地时,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如先介绍动物,再说明产地,最后阐述对该动物的印象,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如思考不同国家动物分布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四)文化意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特有的动物,如中国的熊猫、澳大利亚的考拉等,拓宽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包容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举措和意义,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Where are... from They're from...” 句型的正确使用,通过大量的句型操练、情景对话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该句型的结构和用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自然运用。重点国家和动物词汇的记忆与运用,运用词汇卡片、游戏竞赛等手段,帮助学生牢记词汇,并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活动,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理解并掌握用 “be from” 表达动物产地的语法规则,结合例句讲解、语法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清晰掌握该语法点,避免在使用中出现错误。(二)教学难点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准确、流利地交流动物产地相关信息,克服因紧张或不熟悉语境导致的表达障碍,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如模拟国际动物保护会议、动物主题旅游交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自信心。区分易混淆的动物词汇和国家名称,如 “kangaroo”(袋鼠)与 “koala”(考拉),“Australia”(澳大利亚)与 “Austria”(奥地利),通过对比分析、专项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精准记忆,避免混淆。培养学生在语言交流中,不仅能正确表达,还能关注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使交流更具内涵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动物与国家文化关联的介绍,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自然体现文化意识。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展示各类动物及其产地的图片、视频,如播放澳大利亚草原上袋鼠跳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动物与产地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情境,如动物园导游介绍动物产地、国际动物交流论坛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进行交流,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动物信息卡片制作、动物产地拼图游戏等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游戏教学法:开展词汇接龙、问答竞赛等游戏,如教师说出一种动物,学生快速说出其产地,然后该学生再说出另一种动物,依此类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Lead - in)教师播放一段世界各地动物的视频,视频中展示澳大利亚的考拉在树上慵懒地吃着桉树叶、非洲草原上狮子威风凛凛地踱步、中国四川竹林里熊猫憨态可掬地玩耍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What animals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And where do you think they are from ” 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用已学知识回答问题,如 “I saw a panda. It's from China.”“I saw a lion. Maybe it's from Africa.” 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动物和国家的知识储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局部图片,如露出黑白相间身体的熊猫部分图片、只显示长脖子的长颈鹿图片等,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猜出动物后,教师进一步提问:“Do you know where this animal comes from ”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发学生对动物产地的思考,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 询问和描述动物的产地。(二)词汇呈现与学习(Presentation and learning of vocabulary)教师将 “South Africa”“Australia”“China”“koala”“lion”“giraffe” 等单词写在黑板上,或通过 PPT 展示。带领学生逐词朗读,注意单词的发音和重音,如 “Australia” 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giraffe” 的发音为 /d rɑ f/ 。让学生跟读几遍后,进行个别抽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发音。利用图片辅助教学,教师展示一张澳大利亚地图,同时在旁边展示一只考拉的图片,指着地图和考拉图片说:“This is Australia. Koalas are from Australia.” 同样的方式,展示非洲地图和狮子图片、中国地图和熊猫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词所代表的含义和动物与产地的对应关系。开展词汇游戏 “我说你指”,教师说出一个国家或动物的英文单词,让学生快速在黑板上或 PPT 上指出对应的图片;或者教师指出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英文单词。通过这个游戏,巩固学生对新词汇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学习积极性。(三)句型讲解与练习(Explanation and practice of sentence patterns)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句型 “Where are... from They're from...”,并进行详细讲解。说明这是一个用来询问某人或某物来自哪里的句型,“where” 是特殊疑问词,用于询问地点,“be from” 表示 “来自”,句子中的 “be” 动词要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进行变化。例如,当主语是 “they” 时,用 “are”;当主语是 “he/she/it” 时,用 “is”。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如 “Where is the panda from It's from China.”“Where are the lions from They're from South Africa.” 让学生理解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句型替换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动物的单词,如 “elephant”“kangaroo”“penguin” 等,让学生根据所学句型,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一个学生问:“Where are elephants from ” 另一个学生回答:“They're from Africa.” 然后交换角色继续练习。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对话,及时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给予指导和鼓励。情景对话练习,教师创设不同的情景,如动物园里游客与导游的对话、动物保护志愿者交流各国动物情况等。邀请几组学生上台进行情景对话表演,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例如:游客 A: Excuse me, where are the koalas from 导游: They're from Australia.游客 A: And where are the giraffes from 导游: They're from Africa.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语法准确性、表达流畅度、语音语调等方面给予反馈,教师总结并再次强调重点句型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四)听力训练(Listening training)教师让学生翻开课本,找到 1b 部分的听力内容。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图片中展示了不同的动物和人物对话场景,引导学生预测听力可能会出现的内容,如可能会听到关于动物来自哪里的询问和回答。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听到的动物名称。听力结束后,核对答案,检查学生对听力信息的初步捕捉情况。再次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第二遍,这次要求学生在圈出动物名称的基础上,写出这些动物来自哪里。听力结束后,同桌之间互相核对答案,然后教师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进行全班核对和讲解。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听力中快速连读导致的信息误听,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慢速回放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听力技巧。开展听力拓展活动,教师播放一段新的关于动物产地的对话录音,对话中包含一些之前未学过的动物名称和国家名称的简单描述。让学生听录音,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对话的主要内容,重点说出提到了哪些动物以及它们来自哪里。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五)口语拓展(Oral expansion)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主题,如 “Favorite Animals and Their Hometowns”,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以及这种动物来自哪个国家,为什么喜欢它等。例如:Student A: My favorite animal is the panda. It's from China. I like it because it's very cute and lovely.Student B: I like koalas best. They're from Australia. They always look so lazy and interesting.Student C: I love lions. They're from South Africa. They are very strong and powerful.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同时注意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和发音问题。小组汇报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时,要求代表运用清晰、流利的英语,结合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有条理的阐述。例如:“In our group, we talked about our favorite animals. Tom likes pandas from China. He thinks they are cute. Lucy loves koalas from Australia 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ing...” 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教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从内容丰富度、语言运用准确性、团队协作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情景模拟活动,教师创设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情景,如举办一场国际动物保护研讨会,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交流各国特有的动物及其保护情况。每个学生扮演一位专家,需要准备一段关于自己国家动物的介绍,包括动物的名称、产地、特点以及保护现状等。介绍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同时可以适当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例如:Expert A (from China): 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from China.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imals in my country is the panda. Pandas are from Sichuan, Shaanxi and Gansu provinces in China. They are very cute with black - and - white fur. They mainly eat bamboo. However, pandas are endangered animals. We are taking many measures to protect them, such as setting up nature reserves and carrying out research on their breeding.Expert B (from Australia): Hello. I'm from Australia. Koalas are unique to our country. They live in eucalyptus forests in Australia. Koalas are very lazy. They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sleeping and eating eucalyptus leaves. But due to habitat destruction, koalas are also facing threats. We are working hard to protect their habitats.学生们在模拟活动中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六)总结与作业布置(Summary and homework)总结(Summary)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包括表示国家和动物的词汇,如 “South Africa”“Australia”“China”“koala”“lion”“giraffe” 等,以及重点句型 “Where are... from They're from...” 的用法。通过提问、填空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如教师问:“‘考拉来自哪里’用英语怎么说?” 引导学生回答:“Where are koalas from They're from Australia.”强调在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单词的发音、拼写,句型中 “be” 动词的正确形式等。同时,回顾听力和口语练习中的要点,如听力技巧、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等。再次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动物的生存状况,积极传播保护动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作业布置(Homework)书面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三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产地,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语法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 60 字。通过书面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口语作业:学生录制一段自己介绍动物产地的音频或视频,发送到班级群里与同学们分享。音频或视频内容要包括至少两种动物的名称、产地以及自己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运用所学的重点句型和词汇进行表达,时长不少于 1 分钟。通过口语作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濒危动物的产地、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生存威胁等信息,制作一份简单的手抄报。手抄报要图文并茂,用英语书写相关信息。通过实践作业,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