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 Animalfriends SectionB Project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1 Animalfriends SectionB Project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1 Animal friends
SectionB Project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本单元及之前所学的关于动物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如描述动物外貌特征的 “big ears, long tails”,习性的 “like eating, live in”,以及表达保护意义的 “be in danger, save” 等,准确且流畅地介绍自己所研究的动物。
能够在项目展示中,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句式,如定语从句 “This is the animal which is very cute and lives in the forest.”、并列句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and we should protect them.” 等,清晰阐述动物的相关信息,包括独特之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等。
学会运用连接词和过渡语,如 “firstly, secondly, moreover, in addition, however, therefore” 等,使自己的表达逻辑连贯,层次分明,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流畅性。
(二)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选择动物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学习任务、收集信息、筛选资料的能力,学会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借助项目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料,拓宽学习途径,培养学生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思维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在对动物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分析、甄别,提取有用信息,如分析某种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从多个因素中找出关键因素。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项目展示形式上大胆创新,如采用制作创意海报、拍摄微视频、编写动物故事剧本并表演等独特方式,展现对动物的理解和保护动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动物保护现状和措施进行深入思考,敢于质疑传统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建议,如思考现有保护措施的不足,提出更有效的保护方法。
(四)文化意识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动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尊贵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可能代表着邪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对动物保护这一全球性话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和保护方式的差异,树立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认识到保护动物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整理和运用与动物相关的英语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如从英文科普网站、英文书籍中获取关于动物的专业知识。
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进行项目展示的基本技能,包括清晰的语音语调、恰当的肢体语言、有条理的内容组织等,使学生能够自信、流畅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项目成果。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对动物保护的观点和建议,如阐述为什么要保护某种濒危动物以及具体的保护措施。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众多的动物信息中进行筛选和整合,形成有逻辑、有重点的项目内容,避免信息堆砌,突出项目的核心主题,如围绕动物的生存危机及应对策略构建项目框架。
培养学生在项目展示中运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突破常规,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展现动物的魅力和保护动物的紧迫性,如通过编写富有想象力的动物故事来传达保护理念。
引导学生将动物保护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在课堂上讨论和宣传,更要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保护动物的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如鼓励学生参与当地的动物保护志愿者活动。
三、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法:以完成动物主题项目为核心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中学习英语,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如资料收集、内容撰写、展示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
资源利用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资源,获取丰富的动物相关英语资料,拓宽学习渠道,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项目介绍与分组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全球动物多样性及部分濒危动物现状的精彩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和思考。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对视频中哪种动物印象最深刻,以及为什么这种动物值得关注,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详细介绍本次项目的任务:学生需要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关于该动物的英语资料,包括动物的外貌、习性、生活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成一个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项目成果展示,可以采用海报、PPT、视频、手抄报等形式。最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和性格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小组在 10 分钟内选出组长,并确定小组的项目主题 —— 所选择研究的动物。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引导学生思考获取动物相关英语资料的途径,如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英文科普书籍、在线英语学习网站(如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BBC Learning English 等)、英文纪录片(如《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动物保护组织的官方网站(如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的英文官网)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更多独特的资料来源。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详细的资料收集计划,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和分工。例如,有的成员负责在图书馆查阅书籍,有的成员负责在网上搜索信息,有的成员负责观看英文纪录片并记录相关内容等。同时,提醒学生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筛选,只收集与项目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并记录下资料的来源。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解答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筛选有效信息、如何翻译专业术语等。一周后,组织学生再次回到课堂,各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首先,每个成员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小组共同讨论,对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和整合,去除重复和无关的信息,保留有价值的内容,为后续的项目成果制作做好准备。
(三)项目成果制作
各小组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确定的展示形式,开始制作项目成果。如果选择制作海报,要设计出吸引人的版面,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突出动物的特点和保护的重要性;如果选择制作 PPT,要注意 PPT 的布局简洁美观,文字表述清晰明了,搭配适当的图片、图表和动画效果,增强展示的吸引力;如果选择拍摄视频,要提前编写好脚本,安排好拍摄场景和角色,确保视频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准确传达动物保护的信息;如果选择制作手抄报,要注重手抄报的排版、色彩搭配和书写规范,内容丰富多样。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英语进行准确的表达,纠正语法错误和词汇使用不当的问题;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图片和素材,提高项目成果的质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突出项目的主题和重点,增强展示的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在项目成果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使项目更加独特和有吸引力。
经过两周的时间,各小组完成项目成果的制作。在完成制作后,每个小组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内部排练和预演,确保在正式展示时能够流畅地进行讲解和演示,成员之间能够默契配合。
(四)项目展示与交流
组织各小组进行项目展示,每个小组有 15 - 20 分钟的时间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讲解,有的负责操作展示设备,有的负责补充说明。讲解时要使用英语,声音洪亮,表达清晰,向全班同学详细介绍自己所研究的动物的相关信息,包括选择该动物的原因、动物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的保护建议等。同时,要展示项目成果的亮点和创新之处,如独特的图片、有趣的视频片段、新颖的观点等。
其他小组的学生要认真倾听展示小组的讲解,观看展示内容,并做好记录。在展示结束后,设置提问和交流环节,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就展示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展示小组的成员要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建议,如认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等。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学生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每个小组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在展示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和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指导。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如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逻辑性,展示形式的创新性、吸引力,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等,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项目展示的能力和水平。
(五)总结与评价
所有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项目进行总结。回顾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学生在项目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指出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资料收集不够全面、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展示过程中存在紧张情绪等,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主要从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小组合作的协调性,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自评由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从资料收集、成果制作、展示交流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小组互评则由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重点评价其他小组项目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最后,将各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保存,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海报、手抄报,在班级的电脑上保存 PPT、视频等资料,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将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如倡导身边的人爱护动物、参与动物保护志愿者活动等,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