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及之前学过的与规则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如 “have to”“must”“be allowed to”“Don't...” 等,准确地描述各种规则,在课堂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练习中,保证这些重点语言知识的正确使用率达到 80% 以上。能用英语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使学生在相关主题的交流与写作中,能够有效地组织语言,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观点,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学会运用丰富多样的连接词和过渡句,如 “moreover”“however”“therefore”“in addition” 等,增强文章和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在写作与口语展示中,连接词使用错误率控制在 15% 以内。(二)学习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收集校园规则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合作效率。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和归纳,提升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根据项目需求,精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简洁明了、富有创意的方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画思维导图梳理规则体系、编写故事记忆规则要点等,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三)思维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研究规则相关资料时,能够对规则的合理性、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不盲目接受既有规则,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校园规则宣传方案或制作宣传作品时,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来展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组织语言描述规则、阐述规则重要性以及构建项目成果时,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内容完整且具有说服力。(四)文化意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学校规则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增强文化理解和包容能力,例如,对比中国学校和西方学校在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方面规则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对规则的影响。通过对校园规则的学习和宣传,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权益,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和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系统复习和巩固本单元及之前学过的与规则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强化学生对重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通过词汇拼写竞赛、句型造句比赛、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指导学生如何全面、有效地收集、整理和运用校园规则相关信息,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日常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等,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如学校官网、学生手册、采访老师和同学等,并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归纳。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项目展示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信、清晰、流畅地介绍自己的项目成果,包括规则的内容、重要性、宣传方式以及预期效果等,通过课堂模拟展示、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展示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则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规则改进建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规则改进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表达和项目展示过程中的紧张和不自信情绪,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流利度和自信心,教师通过鼓励性评价、正面反馈、多次提供展示机会以及给予针对性的口语表达技巧指导,如语音语调训练、肢体语言运用、眼神交流等,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性和公平性,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协作,避免出现个别学生主导或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教师在小组组建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为实现小组目标努力。三、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法:以完成 “制作一份校园规则宣传手册或举办一场校园规则宣传活动” 的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信息收集、资料整理、项目策划和展示等任务,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校园规则相关的情境,如模拟学校规则制定会议、违规行为听证会、校园规则宣传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英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校园规则的实际应用场景、违规行为的后果、其他学校优秀的规则宣传案例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四、教学过程(一)项目导入(Introduction)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校园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学生们遵守规则时有序、和谐的场景,如安静有序地排队打饭、课间文明休息、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等;同时也呈现一些学生违反规则导致混乱的画面,如在走廊上奔跑打闹、上课迟到、不遵守考试纪律等。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对视频的感受,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chool life in the video What rules do you think are important in our school Why ” 激发学生对校园规则的关注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项目主题 —— 校园规则宣传。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本次项目的任务和要求,即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校园规则宣传方式,制作一份精美的校园规则宣传手册或者策划并举办一场校园规则宣传活动。宣传手册或活动要涵盖规则的内容、重要性、违反规则的后果以及遵守规则的建议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呈现项目成果,如宣传手册可以包含图片、图表、文字介绍、漫画、小贴士等元素;主题活动可以设计为演讲、小品表演、知识竞赛、海报展示、校园广播等形式。同时,教师明确项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清晰的了解和规划。评价标准从项目的创新性、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展示效果、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考量。(二)知识回顾与拓展(Review and extension)词汇与短语复习教师通过 PPT 展示一系列与规则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 “rule”“regulation”“obey”“follow”“break”“classroom rules”“school regulations”“traffic rules”“public rules”“have to”“must”“be supposed to”“be not allowed to” 等,带领学生大声朗读,复习单词的发音和词义。开展词汇游戏 “词汇大比拼”,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说出一个规则相关的中文释义,如 “必须”,各小组抢答对应的英文短语,答对得分,答错扣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让学生用这些词汇和短语进行造句练习,每个学生至少造 3 个句子,然后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检查句子的正确性,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词汇和短语进行表达。句型复习与运用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重点句型,如 “We have to/must...”“We are not allowed to...”“Don't...”“It's important to...”“If we break the rules, we will...” 等,引导学生回顾句型的用法和结构,并通过例句进行示范。组织学生进行句型操练活动,教师给出一些校园场景的提示信息,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描述。例如,教师提示 “在图书馆,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学生根据提示信息,运用句型进行表达:“We have to keep quiet in the library. We are not allowed to talk loudly.”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能够灵活运用句型描述校园规则的相关信息。(三)小组组建与分工(Group form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确保小组内成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利于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各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协调成员分工、推动项目进展以及与教师沟通等工作。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根据项目任务和个人特长进行分工,明确每个成员在项目中的职责。例如,有的成员负责收集校园规则的相关资料,有的成员负责撰写文字介绍,有的成员负责设计宣传手册的排版或策划主题活动的流程,有的成员负责制作 PPT 或道具,有的成员负责进行项目展示等。教师在旁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分工合理、明确,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四)信息收集与整理(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获取校园规则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如可以查阅学校的学生手册、规章制度文件,浏览学校官网的相关板块,采访老师和同学,观察校园内的提示标语和标志等。同时,提醒学生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分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信息收集工作。在收集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及时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取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和分类。例如,将关于课堂纪律的规则放在一起,将校园安全规则归为一类,将文明礼仪规则单独整理等。课堂上安排专门时间,让各小组汇报信息收集的进展情况,分享在收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对各小组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如如何更高效地在学校官网搜索信息、如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采访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信息收集任务。(五)项目制作与完善(Project production and improvement)制作校园规则宣传手册负责设计排版的小组成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运用绘图软件(如 Canva、美图秀秀等)或手工绘制的方式,设计宣传手册的封面、目录和内页布局。封面要突出校园规则的主题和特色,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目录要清晰展示手册的内容结构;内页布局要合理,文字与图片搭配协调,便于读者阅读。负责撰写文字的成员根据分工,将整理好的校园规则信息用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英语进行撰写,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运用之前复习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详细介绍规则的内容、重要性、违反规则的后果以及遵守规则的建议等内容。同时,在文字中适当插入一些与校园规则相关的小故事、案例或数据,增强宣传手册的可读性和说服力。负责收集图片的成员挑选高质量、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规则相关图片,插入到宣传手册的相应位置,确保图片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示规则的实际应用场景。图片要注明来源,避免侵权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对宣传手册的初稿进行审核和修改,检查文字是否有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图片是否清晰、合适,排版是否美观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经过多次修改后,形成最终的校园规则宣传手册。策划校园规则宣传活动负责策划活动流程的小组成员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和活动流程等。活动内容要围绕校园规则主题,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如可以设计校园规则知识讲座、校园规则主题演讲比赛、校园规则小品表演、校园规则知识问答竞赛、制作校园规则海报展览、校园广播宣传等活动环节。负责制作 PPT 或道具的成员根据活动方案,制作活动所需的 PPT、宣传海报、道具等。PPT 要简洁明了,突出活动的重点和亮点,配合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效果,增强视觉吸引力;宣传海报要设计精美,主题鲜明,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活动;道具要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制作,如规则卡片、角色扮演服装、展板等,确保道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负责组织活动的成员制定活动宣传计划,通过制作邀请函、在班级群发布通知、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海报等方式,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参加活动。同时,要做好活动现场的布置和组织工作,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小组成员共同对活动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检查活动流程是否合理、可行,活动内容是否丰富、有趣,宣传计划是否有效等。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设备故障、人员缺席等情况的应对措施。经过多次完善后,确定最终的校园规则宣传活动方案。(六)项目展示与评价(Project presentation and evaluation)项目展示各小组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项目展示。展示校园规则宣传手册的小组,由一名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手册的设计思路、内容结构以及所传达的校园规则信息,同时展示手册的实物或电子版,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说明。展示校园规则宣传活动的小组,由负责策划的成员介绍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亮点,以及预期的活动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播放活动彩排视频、展示活动道具等方式,让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活动情况。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声音洪亮、清晰流畅,注意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和互动。项目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首先由该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从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协作、个人表现、收获与不足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其他小组进行互评,根据评价标准,从项目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展示效果等方面对展示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对各小组的项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以正面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标准如下:|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 | 分值 ||----|----|----|| 项目创新性 | 项目形式新颖独特,有自己的创意和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 20 分 || 内容丰富性与准确性 | 涵盖规则的内容、重要性、违反规则的后果以及遵守规则的建议等方面,内容丰富、准确无误,资料来源可靠 | 30 分 || 语言表达 | 英语表达流畅、准确,语法错误少,词汇运用恰当,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 | 25 分 || 展示效果 | 展示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展示方式生动有趣,与观众有良好的互动,能够很好地展示项目成果 | 15 分 || 团队协作 | 小组成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积极参与,分工合理,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精神强 | 10 分 |根据评价结果,评选出优秀项目小组,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奖状、奖品(书籍、文具等与学习相关的物品),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项目式学习,提高综合能力。(七)总结与作业布置(Summary and homework assignment)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开展过程、学到的关于校园规则的知识、在项目中运用到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小组合作和项目展示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等。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记忆,巩固学习成果。再次强调校园规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