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1a-1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1a-1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1a-1c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朗读 1a 中呈现的与校园规则相关的词汇,如 “listen to music”“wear a hat”“eat in class” 等,并能正确使用这些短语描述校园中的行为规范,在课堂口语练习中,保证短语使用的准确率达到 85% 以上。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目标句型 “Do you have to... ”“Yes, I do. / No, I don't.”“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进行关于校园规则的问答交流,在对话练习中,确保句型结构的正确使用率不低于 80%,且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回答。
通过听力训练 1b 和 1c,学生能够捕捉关键信息,理解对话中关于校园规则的具体内容,如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并能在听完后准确完成相关的听力任务,如判断正误、填空等,听力任务的正确率达到 75% 以上。
学生能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语音、语调,进行对话朗读和角色扮演,使口语表达更自然、流畅,富有感情,提升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二)学习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材料等方式,自主获取与校园规则相关的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在课堂活动中,能够主动运用所学方法收集信息,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引导学生在听力练习中,运用预测、抓关键词、记笔记等听力策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这些策略,有效提高听力效果,完成听力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话练习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明确分工,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三)思维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校园规则的过程中,分析规则制定的原因和目的,如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吃东西,为什么要按时交作业等,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提高思维的深度和逻辑性。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思考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校园规则,还可以制定哪些合理的规则来改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或者对现有的规则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对话交流,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的观点和行为进行思考和判断,如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校园行为,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表达的能力。
(四)文化意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校园规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例如,对比中国学校和国外学校在课堂纪律、师生互动规则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规则差异,增强文化包容意识。
通过学习校园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他人权益的重要基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做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 1a 中与校园规则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 “listen to music”“wear a hat”“eat in class”“fight with sb.”“arrive late for class” 等,能够准确认读和拼写,并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熟练运用目标句型 “Do you have to... ”“Yes, I do. / No, I don't.”“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进行关于校园规则的问答,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句型,询问和回答关于规则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听懂关于校园规则的对话,捕捉关键信息,完成 1b 和 1c 中的听力任务,理解对话中所涉及的规则内容和人物观点。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区分 “have to” 和 “must” 在表达规则时的细微差别,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运用这两个词来描述规则,避免混淆。
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不仅要正确使用词汇和句型,还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和流利度,使表达更加自然、流畅,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综合水平。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文化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将所学的规则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同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规则差异。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与校园规则相关的情境,如模拟课堂、校园活动场景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英语,理解规则的实际意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法:布置一系列与校园规则相关的任务,如完成听力练习、进行对话编写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对话练习、讨论问题、角色扮演等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校园规则的相关场景和实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Lead-in)
教师通过 PPT 展示一些校园生活的图片,图片中包含学生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不同场景,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按时交作业、在走廊上安静行走等遵守规则的画面,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玩手机、在校园里追逐打闹等违反规则的画面。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pictures Are these students following the school rules What school rules do you know ”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和对校园规则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校园规则。
(二)词汇学习(Vocabulary learning)
教师呈现 1a 中的词汇和短语,如 “listen to music”“wear a hat”“eat in class”“fight with sb.”“arrive late for class” 等,通过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例如,教师播放一段音乐,然后做出听音乐的动作,引出 “listen to music”;戴上一顶帽子,展示 “wear a hat”;拿着食物假装在课堂上吃,呈现 “eat in class” 等。
带领学生逐词朗读词汇和短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多读几遍,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认读。
开展词汇游戏 “我说你做”,教师说出一个词汇或短语,学生根据意思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 “listen to music”,学生就做出听音乐的动作;教师说 “fight with sb.”,学生就做出与他人争吵的动作。通过游戏,增加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词汇和短语,一个学生说英文,另一个学生做动作,然后交换角色,巩固所学词汇。
(三)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
听力前准备(Pre - listening)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1b 中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都有哪些场景,如教室、走廊、操场等。
提问学生:“What rules do you think there are in these places What can't we do in the classroom What can we do in the playground ” 让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听力做好铺垫。
听力练习(While - listening)
播放 1b 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认真听,判断图片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否违反校园规则,在相应的图片下打 “√” 或 “×”。
播放完第一遍后,让学生核对答案,教师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判断依据。
再次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仔细听,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同时注意听对话中关于规则的具体描述,如为什么某些行为是不允许的。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听力内容。
听力拓展(Post - listening)
教师将听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写在黑板上,如 “Don't eat in class.”“You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We have to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等,让学生朗读句子,分析句子结构,理解 “have to”“can't”“don't” 在表达规则时的用法。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句子,模仿其结构,自己编写关于校园规则的句子,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互相交流和评价。
(四)句型学习与练习(Sentence pattern learning and practice)
教师通过 PPT 展示一些关于校园规则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如指着一张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图片问:“Can you raise your hand in class ” 引导学生回答:“Yes, I can.” 然后指着一张学生在课堂上吃东西的图片问:“Can you eat in class ” 引导学生回答:“No, I can't.” 通过这种方式,引出并教授目标句型 “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同样的方法,教授句型 “Do you have to... ”“Yes, I do. / No, I don't.” 例如,教师问:“Do you have to wear a school uniform ” 引导学生回答:“Yes, I do.” 或 “No, I don't.” 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句型在询问和回答校园规则时的用法。
句型练习活动
“快速问答”:教师快速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迅速回答,看谁反应快。例如,教师展示一张学生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的图片,问:“Can you talk loudly in the library ” 学生回答:“No, I can't.” 通过快速问答,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的运用。
“小组问答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派一名代表抽取一张写有问题的卡片,如 “Do you have to clean the classroom after school ” 然后该代表向另一组的成员提问,被提问的成员回答,回答正确得一分,回答错误不得分。每组回答完后,交换提问和回答的角色,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句型进行交流的能力。
“自由对话”: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校园规则的主题,自由编写对话,使用所学的句型进行交流。对话内容可以包括询问对方学校有哪些规则,自己对这些规则的看法等。编写完成后,邀请几组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对话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听力巩固(Listening consolidation)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c 中的句子,让学生对句子内容有初步的了解,预测听力内容。
播放 1c 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录音,将句子与正确的图片进行匹配。
播放完第一遍后,让学生核对答案,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匹配的依据。
再次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确认答案,对于仍有疑问的地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听力拓展活动
教师让学生根据 1c 中的图片和句子,进行小组讨论,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规则,如 “This is a picture of the classroom. In the classroom, we can't eat or drink. We have to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提供一些新的关于校园规则的图片,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片内容,仿照 1c 编写对话,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展示。
(六)课堂总结(Summary)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与校园规则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 “listen to music”“wear a hat”“eat in class” 等;目标句型 “Do you have to... ”“Yes, I do. / No, I don't.”“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以及通过听力练习所了解到的校园规则的具体内容。
强调校园规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校园规则,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肯定其他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七)作业布置(Homework assignment)
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学校规则的短文,要求至少包含 5 条规则,语句通顺,语法正确。
鼓励学生与家长进行一次关于校园规则的英语对话,向家长介绍自己学校的规则,并询问家长对这些规则的看法,然后将对话内容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国家学校的规则,下节课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校园规则的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