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8 Once upon a Time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8 Once upon a Time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8 Once upon a Time Section B Project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与童话故事相关的词汇、短语及句型,如 “once upon a time”“in the end”“live happily ever after” 等,准确且生动地描述自己所创作的童话故事内容,做到语言表达丰富、流畅,用词恰当。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完整、连贯地叙述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包括人物的一系列动作、事件的先后顺序等,确保时态运用准确无误,动词过去式的形式正确,使故事叙述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对于故事创作的想法、创意以及对其他成员观点的看法,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速适中,能够有效地与小组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故事创作任务,提升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童话故事及相关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学习故事的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技巧,并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故事创作中,使自己创作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提高阅读理解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二)学习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与童话故事相关的素材,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角色特点、经典情节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拓宽学习视野。
通过小组合作创作童话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明确分工、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解决在故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情节冲突设置、语言表达准确性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故事创作的方法和策略,如如何构思故事框架、如何丰富故事细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故事更生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使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和其他学习任务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三)思维品质目标
鼓励学生在创作童话故事时,大胆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故事的框架,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情节、角色和结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创作潜力。
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创作的童话故事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如分析故事的逻辑性、合理性、趣味性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客观评价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作品,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
在故事创作和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表达和创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四)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童话故事的学习和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如西方童话故事中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东方童话故事中对道德伦理和集体主义的强调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组织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童话故事在文化内涵、表现形式、角色设定等方面的差异,如西方童话中常见的魔法元素与中国童话中的神话传说元素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包容精神,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童话故事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如勇敢、善良、智慧、坚持等品质,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价值融入到学生自己创作的故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结合一般过去时,创作出一个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
掌握童话故事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包括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等。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有效地沟通交流,共同完成故事创作任务,并能清晰地向全班展示小组的创作成果。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童话故事的分析,理解多元文化在童话故事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角和新颖情节的童话故事,避免故事内容的千篇一律和俗套。
在故事创作中,如何帮助学生运用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描述,提升故事的质量和吸引力,克服语言表达的平淡和匮乏。
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协调不同意见和观点,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和效果,解决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童话故事创作的影响,并将这种文化理解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故事创作中,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生硬地添加文化元素。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浓厚的童话氛围,如在教室布置童话主题的装饰,播放与童话相关的音乐、视频片段等,让学生沉浸在童话世界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地进行语言学习和故事创作。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童话故事的创作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展示经典童话故事片段、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路,掌握故事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童话故事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同时为学生的故事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Lead - in)
教师提前在教室四周张贴大量色彩鲜艳、风格各异的童话故事海报,海报内容涵盖国内外经典童话,如《白雪公主》《孙悟空大闹天宫》等,同时在教室播放一段节奏欢快、充满奇幻色彩的英语童话背景音乐,营造出浓厚的童话氛围。
教师身着一件带有童话元素的披风,头戴魔法帽,手持一根魔法棒,走进教室,以充满激情的语气说道:“Dear students! Welcome to our magical fairy - tale kingdom today! Look around, we are surrounded by countless wonderful fairy tales. These stories have accompanied us through our childhood, bringing us joy, inspiration, and a lot of wisdom. Now, it's our turn to create our own fairy tales. Are you ready to start this exciting journey of creation ” 学生们会被教师独特的装扮和热情的话语所吸引,情绪高涨,纷纷表示期待。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让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自己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在学生分享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文化特色,例如:“In the story you just shared, can you find any special cultural elements Maybe in the way the characters behave or the values they represent.”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 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二)知识回顾与拓展(Knowledge review and expansion)
词汇复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童话故事相关的词汇图片,如城堡(castle)、仙女(fairy)、巨龙(dragon)、宝剑(sword)等,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对于学生回答错误或不熟练的单词,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纠正,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开展 “词汇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如 “castle”,要求学生以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为开头,说出另一个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单词,如 “elf”(小精灵)。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反应迅速、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提示和帮助,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语法回顾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一般过去时的句子,如 “He went to the forest yesterday.”“She found a beautiful flower in the garden.” 等,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结构和动词的形式变化,然后请学生回顾一般过去时的构成和用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一般过去时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动词要用过去式形式,并通过更多生动的例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rave boy who lived in a small village. One day, he decided to go on an adventure.”
教师特别强调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通过制作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表格,将常见的不规则动词的原形、过去式进行对比展示,如 “go - went”“do - did”“have - had”“see - saw”“come - came” 等,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和记忆。同时,运用一些有趣的记忆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如 “go 变 went 莫奇怪,do 变 did 要记牢;have 变 had 也不难,see 的过去是 saw”,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
故事结构讲解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经典童话故事的框架图,以《小红帽》为例,将故事分为开头(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named Little Red Riding Hood. She lived with her mother in a village.)、发展(One day,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take some food to her grandmother. On the way to her grandmother's hous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met a wolf.)、高潮(The wolf ran to the grandmother's house and ate the grandmother. Then it put on the grandmother's clothes and waited for Little Red Riding Hood. When Little Red Riding Hood arrived, the wolf tried to eat her too.)和结局(Just then, a hunter passed by. He heard the wolf's loud voice and came to sav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and her grandmother. They were very happy.)四个部分,向学生讲解童话故事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部分的作用和特点,如开头部分要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背景,发展部分要逐步展开情节,设置一些冲突和挑战,高潮部分是故事最紧张、最精彩的部分,结局部分要解决冲突,给故事一个圆满的收尾。同时,教师强调在创作故事时,要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各个部分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
(三)创意启发与小组讨论(Idea inspiration and group discussion)
创意启发
教师展示一些富有创意的童话故事图片或简短的动画片段,图片和动画的内容包含一些新颖的角色设定、奇特的场景和出人意料的情节,如一个生活在云朵里的小精灵,它的任务是收集星星的光芒;一只会说话的猫咪,它带领一群小动物拯救了一个即将被洪水淹没的小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故事中的创意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 “If you could create a new fairy - tale world, what kind of special rules would it have What unique characters would you like to put in your story ”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脑海中闪现的奇思妙想,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想要创作的童话故事的大致方向和基本框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故事的主题、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大致的情节走向。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You can think about adding some more challenges for your main character to make the story more exciting.”“What if you change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to a different place Maybe it will make the story more unique.”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初步成果,包括故事的主题、主要情节等。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并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汇报,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故事创作思路。
(四)故事创作(Story creation)
教师发放故事创作任务单,任务单上包含故事标题、作者姓名、故事大纲、主要情节描述、角色介绍等板块,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之前讨论的结果,开始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特别是一般过去时,详细描述故事的情节发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注意故事的结构完整性和逻辑性。
小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撰写故事文本,有的负责绘制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如果时间允许),有的负责检查语法错误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教师继续巡视各小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和创作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如果学生在描述某个情节时遇到词汇困难,教师可以给予相关的词汇提示;如果学生对某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不确定,教师可以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加入一些独特的元素和情节转折,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为后续的展示做好准备。
(五)成果展示与评价(Presentation and evaluation)
小组展示
各小组依次到讲台前进行故事展示,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朗读故事文本、配合图片或简单的道具进行故事表演、制作成 PPT 进行展示等。在展示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清晰、生动地呈现自己小组创作的童话故事,同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增强展示的效果。
评价环节
其他小组的学生作为评委,从故事的创意性(情节是否新颖独特、富有想象力)、语言运用(词汇是否丰富、语法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流畅)、故事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是否完整合理)、展示效果(展示形式是否多样、小组成员配合是否默契、表现是否自然生动)等方面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每个小组评价结束后,评委小组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优点和建议。
教师也参与评价,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学生在故事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如 “Your story has a very interesting plot, but you could use more vivid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s and the scenes to make the story more attractive.”“In the process of your presentation, the cooperation among group members is very good, bu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some words to make your reading more accurate.”
最后,教师综合各方面的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语言奖、最佳团队奖等多个奖项,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奖品可以是与童话相关的书籍、文具等,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创作活动。
(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Class summary and homework assignment)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童话故事创作的要点,包括词汇和语法的运用、故事结构的搭建、创意的发挥等,强调在创作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意识的体现。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多读、多写、多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其他小组的评价和教师的建议,对自己小组创作的童话故事进行修改和完善,将最终的作品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或者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让学生课后阅读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用英语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分析故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