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全民守法-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 全民守法-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高一—思想政治—政治与法治—《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3.2 搜集材料,阐述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社会事件和课本案例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明确全民守法要求我国公民依法行使 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原则,坚定对我国法治的政治认同。
2.通过合作学习,搜索和分析资料,了解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 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道路上,坚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教材内容分析:
《全民守法》是部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九课第四框的内容,全民守 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本框题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全民守法 的内涵 ”,阐述全民守法的含义、意义,全民守法应遵循的原则,即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 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 ”,阐述推动全民守法要着力增 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 设等。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的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也是是非观念逐渐清 晰的时期,然而学生学习的法治知识不系统,通过对第七、八课和第九课前三个 框题的学习,学生对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为学生学习本框题,提高守法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
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教学方式:
视频授课 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 直接导入,从“全民守法 ”概念出发,提出“何谓全 民守法 ”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全民守法的内涵等知识。 简单直接,使学生 明确本课结构
新课讲授 一、何谓全民守法?
1. 展示探究与分享 1 ,播放视频,从“税务机关公布对网络 主播黄薇偷逃税的处理结果 ”这一社会事件出发,分析事件 背后体现的新兴行业法治化治理的问题。 2021 年以来,直播行业面临“最严 ”查税风暴。在 2021 年 11 月雪梨、林珊珊两位网红主播被罚之后,12 月 20 日,杭州税务部门公布了对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偷 逃税的处理结果。观看视频,思考“税务部门为什么要依法 严查网络直播行业的偷逃税问题 ”? 提炼全民守法的 含义和要求
2. (1)展示探究与分享 2 ,提出问题,分析案例中何某行 为是否合法、邻居应当如何维权。 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 奏之外,还在小区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 起彼伏的琴声萦绕小区,部分邻居深受其扰,然而何某及学 生家长却认为琴音并未扰民,属于合法行使权利。何某的行 为是否扰民?为什么?如果你是何某邻居,你将如何处理? (2)介绍相邻权,普及法律知识。 明确全民守法的 要求
3. (1)展示探究与分享 3 ,分析: 老赵是一名建筑工人。临近春节,老赵要求公同发放拖 欠半年之久的工资,公司则以各种借口予以拒绝。老赵工作 明确全民守法的 要求,强调依法维 权、理性维权
时,由于脚手架松动,不慎跌落受伤,被送进医院救治。公 司却说这是老赵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绝支付医药费用。 本案中老赵的哪些权力受到了侵害?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介绍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理性维权方式。
4. 介绍新闻事件,从事件的成功解决看理性维权。 日前,上海一居民被邻居投诉在家中开展钢琴培训,噪 音扰民,经核查该居民是在家辅导亲戚小孩练习钢琴,不存 在居改非。针对琴声噪音扰民的情况,街区工作站协调综合 行政执法队、公安、居委会及双方居民进行了当面调解,通 过增添隔音设施和约定弹琴时间等方式,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意见。 与探究与分享 2 形成呼应,加强论 证。推进“非理性 维权 ”可能导致误 解、无法解决问题 等后果。
二、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1. 展示探究与分享 4: 2021 年 10 月,正值电影《长津湖》热映,在人们缅怀逝者、 致敬英雄的同时,网民“罗某平”却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志愿 军英烈的极端言论,因此遭到多名网友举报。 10 月 7 日,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依法传唤罗某平,开 展调查,罗某平对其言论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10 月 8 日,警方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 罗某平刑事拘留。 问题: 阅读参考资料,思考如何避免亵渎英雄的情况发生,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英烈的社会氛围? 利用热点事件,使 学生反思社会现 象,并认同普法、 增强全民法治观 念的重要性
2. 展示相关链接,讲解其体现的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实践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本质。 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青天”情 结。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百姓信访不信“法” ,遇事不是寻求 法律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2013 年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 推进全民守法要 调动人民群众投 身依法治国实践 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使尊法守法成 为全体人民的共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意见》。 各地实行了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导入司法渠道、 由司法机关 按法律程序处理。近年来,随司法改革的推进,涉法、涉诉 类信访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解决 问题。 同追求和自觉行 动
3. 展示相关链接,讲解其体现的通过诚信等道德体系的建设 推进全民守法的本质。 推进全民守法要 不断加强公民道 德建设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全民守法的内涵,从中了解了全民守法 意味着三个方面的要求,即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我们学习了推进全民守法的方法, 那就是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投身依法治国的实践、加强公 民道德建设。 梳理归纳本框内 容。
授课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