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末化学(满分70分,练习时间7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C-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1.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C. 核发电站向大海中排放废水 D.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2.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B. C. D.3.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 B. 加热液体C. 过滤 D. 滴加液体4.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分子B. 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6%时,蜡烛在密闭容器内不能继续燃烧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5. 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 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C. 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 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 吃海产品、豆类、小米可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离子7.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电子数不同 B. 质子数不同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中子数不同8.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乙>甲>丙9. 老师告诉同学们,铜和空气混合时,只能与其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据此,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均为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一直变小C. 实验过程中需来回推动注射器使氧气充分反应 D. 实验结束时注射器活塞将停留在40mL刻度处10.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烧杯中的水: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B. 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探究水的组成C. 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D.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化学与工程】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11. 出行——明朝末年从太原到北京需一两个月时间,如今乘坐高铁两三个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铝合金属于_______材料,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2. 记录——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而不变色,体现了碳的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芯片中含有的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13. 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______;如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14. 明朝皇帝朱元璋用五行部首的字给子孙们命名,当时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近代拉瓦锡用拆分的方法研究了水的组成。卡文迪什、普里斯特利等科学家用氢气燃烧(合成的方法)也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化学与技术】15. 某同学以金泥(含有Au、CuS、ZnS等)为原料制备和Cu的流程如图所示:某同学查阅资料已知: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Cu、Zn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ZnO烟尘。③。(1)“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CuO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_。(2)“过程Ⅲ”分离Au的操作是_______。(3)“系列过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4)ZnO烟尘可用NaOH溶液吸收,该反应生成偏锌酸钠和,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三、科普阅读题(共1题,共5分)16.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4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真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据统计,我国大气中93.9%的来自煤炭燃烧。为了响应世界地球日号召,我国正式确定了控制污染的政策和措施,对排放总量进行控制。控制污染的方法有:燃料在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实用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方法一般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湿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液体吸收剂(如水或碱性溶液)洗涤含的烟气,脱除烟气中的。干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干粉状或颗粒状吸收剂等来处理含的烟气,使烟气中的被吸收。实验室可以用图↑装置模拟干法烟气脱硫。将煤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取3份0.5g煤粉."典中2份分别添加0.1g碳酸钙、0.1g碱石灰(CaO和NaOH)作为吸收剂,混金 身后;在坩埚中进行煤燃烧实验。用传感器测出3份煤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烟气中的含量(见图2)。湿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稳定?缺点是能耗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并存在废水后处理等问题。干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能耗低,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水、污酸处理问题等。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的主要来自哪里?_______。(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3)干法烟气脱硫所使用的吸收剂碱石灰属于的物质类别是什么?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4)煤中加入不同吸收剂,对烟气中的吸收效果有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物质性质与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17. 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和整合,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下面的结构是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铁的相关性质进行的知识梳理,请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常见的铁合金有生铁和钢,二者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2)铁可以和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暖贴发热的原理是铁与_______同时接触,缓慢氧化而放热。五、定量分析题人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8 我会计算:某工厂112t的铁,要用CO还原多少吨的氧化铁?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9. 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观察到薄铜片上的________先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2)B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3)C实验:①若要探究铜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X为______,Y为______。②若要探究酸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X为______,Y为______。20. 某实验小组从饼干袋中找到一小包“脱氧剂”,对脱氧剂的成分展开探究。剪开包装袋,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混有少量白色粉末,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实验:实验活动一:探究脱氧剂中黑色粉末成分。【作出猜想】经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提出猜想:甲同学:可能含有铁粉。乙同学:可能含有炭粉。【实验探究】(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表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I.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①______色,有黑色不溶物。 甲同学猜想正确,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II.将步骤I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将滤渣与氧化铜混合后高温加热,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③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乙同学猜想也正确,黑色粉末中含有炭粉。写出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实验结论】脱氧剂中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与炭粉【表达交流】(2)小钟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______。(3)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吸收包装内O2和______(填化学式),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实验活动二:探究脱氧剂中白色固体作用。【查阅资料】实验所用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和硅藻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硅藻土是一种填充剂,不溶于水,疏松配料,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实验探究2】小组同学为了验证氯化钠的作用,用控制变量法按图1装置设计并进行实验:(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______右侧导管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证明氯化钠确实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思维拓展】(5)图2为硅藻土用量(g)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则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______g。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末化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化学与工程】【11~12题答案】【答案】11 ①. 原子 ②. 金属 ③.12 ①. 硒 ②. 28.08【13题答案】【答案】 ①. K+ ②. H2O【14题答案】【答案】【化学与技术】【15题答案】【答案】(1)Au (2)过滤(3) ①. ②. 置换(4)三、科普阅读题(共1题,共5分)【16题答案】【答案】(1)煤炭燃烧(2)无色 (3) ①. 混合物 ②. 含有两种物质,CaO和NaOH(4)加入碱石灰比碳酸钙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好四、物质性质与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17题答案】【答案】(1)含碳量不同(2) (3)水和氧气五、定量分析题人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8题答案】【答案】解:设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x答: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160t。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9题答案】【答案】(1) ①. 乒乓球碎片 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 ①. 探究CO2能否与NaOH反应 ②. 装有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3) ①. 铜片 ②. 5mL5%稀硫酸 ③. 锌片 ④. 5mL5%稀盐酸【20题答案】【答案】(1) ①. 浅绿 ②. ③. 黑体粉末变为红色 ④.(2)用磁铁吸引,若能吸引说明含有铁粉,若不能吸引说明不含有铁粉(3)(4)高于 (5)0.3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