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永寿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物质的类别按“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汽水、水泥砂浆、液氮 B. 牛奶、液态氧、蒸馏水C. 水银、生理盐水、二氧化碳 D. 碘酒、铁、氯化钠2.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纸包不住火 B. 生米做成熟饭 C. 玉不琢不成器 D. 真金不怕火炼3.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灯,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添加酒精C. 给液体加热 D. 熄灭酒精灯4.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净水措施 B.原子结构模型 C.微粒与元素的关系 D.化学反应的关系A. A B. B C. C D. D5. 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①2N;②2NH3;③CO2;④Mg2+;⑤2Na+;⑥3H2O2;⑦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B.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C.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⑦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6.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不匹配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科学知识A 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氮气不易溶于水B 用空气泵给鱼供氧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气能供给呼吸C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腐蚀D 用厨余垃圾生产农家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A. A B. B C. C D. D7. 图甲和图乙是有关硫元素信息,图丙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属于金属元素 B. 若图乙表示S2-,则x的值为10C. 硫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D. ①和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8.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可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B. 对比两朵石蕊纸花变色的现象可得出CO2能与水反应C. 用热吹风机烘干湿润的石蕊纸花,纸花颜色不变D. 向塑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 向盛有一定量的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有关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是A. B.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10. 我国正在许多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1)中国空间站利用再生技术,可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液等废弃物回收,转化成氧气、水和食物等生命必需品,其中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5G基站的建立是网络空间领域数字基础的有利支撑。5G基站配有的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确保基站设施不间断供电。(3)“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获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远”蕴含科学道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远”的原因是__________。(2)苏轼“投泥泼水愈光明”中“投泥泼水”反映的化学原理是,“愈光明”指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燃烧的结果。(3)《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2.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主火炬以“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零碳甲醇”是指从工业尾气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的甲醇,其微观反应过程如下:(1)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3)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13. 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结合书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白磷燃烧,利用了粗铜丝的________性。若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2)实验2:在做该实验时,小组同学除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外,还观察到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单选,填字母)。A. H2 B. CO2 C. SO2 D. NO2(3)实验3:某太空舱的制氧系统如图,其中电源A极是______极。14. 金属材料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世界吧!(1)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青铜属于_________(填“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2)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国已广泛利用赤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其主要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公元前2世纪,发明了“充氧”等炼钢法,“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___________,获得性能更好的钢。(3)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注:上述所涉溶液均不饱和)。该小组同学对溶液甲和固体乙作出了如下判断:①固体乙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Mg②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Cu2+和Mg2+,一定没有Ag+③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中一定有Mg,可能有Cu和Ag④若溶液甲呈无色,则固体乙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Mg该小组同学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15. 轻质碳酸钙具有良好的性能,某工厂照以下流程制备轻质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1)煅烧石灰石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2)浆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若每一环节都认为反应完全进行,则原料中质量和最终产物中的质量相等。b.在浆池生产流程中存在过滤的操作。c.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只有。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16.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小组同学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不复燃,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条)。(4)若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______(填“a”或“b”)口通入。17. 2024年5月8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海试返回江南造船厂。“福建舰”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压直流电电磁弹射”技术,彰显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电磁弹射器钢材Mn18Cr18N钢属于无磁性奥氏体不锈钢。某同学想知道铬(Cr)、锰(Mn)、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请你协助同学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锰的活动性比铬强,锰、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2价金属化合物。MnSO4溶液呈淡红色,CrSO4溶液呈绿色;③奥氏体不锈钢有多个系列,如生活中常见的304不锈钢可以表示为06Mn19Ni10,其中Ni%为10%左右。【作出猜想】(1)猜想①:Mn>Cr>Fe;猜想②:Mn>Fe>Cr;猜想③:______。【设计与实验】(2)①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锰、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表: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锰片放在稀硫酸中开始时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产生 有大量气泡产生实验结论 Mn>Fe>(H)>Cr②李红同学继续观察实验,发现一会儿后,铬的表面上有较多的气泡产生,溶液变绿色,于是他认为猜想______成立。【解释与结论】(3)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讨论与交流】(4)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观察到铬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截然不同,原因是_________。【继续实验】(5)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锰、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进行了如表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将打磨过的2块铬片分别放入硫酸锰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中 _______,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铬片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猜想①成立【反思与评价】(6)影响金属和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很多,除了金属的活动性与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18.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根质量为36.20g的洁净铜丝盘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称量其质量为36.52g。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2)计算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永寿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10题答案】【答案】(1)化学 (2)化学(3)【11题答案】【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CO、H2 (3)不可再生【12题答案】【答案】(1)H2O (2)3:22(3)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即可)【13题答案】【答案】(1) ①. 导热 ②. 白磷量不足##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2)A(3)负【14题答案】【答案】(1)金属材料(2) ①. ②. 含碳量(3)①④【15题答案】【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2)放热 (3)(4)ab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16题答案】【答案】(1)铁架台 (2) ①. B ②.(3)装置漏气(合理即可)(4)b【17题答案】【答案】(1)Fe>Mn>Cr(2)① (3)(4)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铬与稀硫酸的反应(合理即可)(5)放入硫酸锰溶液中的铬片上无明显现象(合理即可)(6)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合理即可)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18题答案】【答案】(1)0.32g##0.32克(2)解:设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x=1.6g答: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6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