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
化学
说明:1.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25年1月2日,中国首架国产载人飞艇“梦翔”正式交付。飞艇气囊内填充的气体是( )
A.氦气 B.氢气 C.氧气 D.氮气
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 )
A.闵恩泽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拉瓦锡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随意焚烧秸秆 B.乱丢废旧电池 C.发展清洁能源 D.提倡毁林造田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处理实验废液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 B.2个铁离子: C.60个碳原子:C60 D.氖气:Ne
6.从化学视角研究水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水蒸发过程中分子种类改变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明矾可用于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7.“火焰分割”趣味实验:先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网a平伸到火焰上部,如图1所示;再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属于金属材料
B.铁块拉成铁丝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C.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是由于铁丝网b吸收热量,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
8.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丁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 B.物质乙由分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9.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可推知该物质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B.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C.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探究与创新:探究CuO是否为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证明CuO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10.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硬质玻璃管中不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用酒精喷灯加热,反应过程中相关量Y与一氧化碳的关系如右图,则Y可以表示( )
A.二氧化碳的质量 B.气体的质量 C.固体的质量 D.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面粉 B.氦气 C.浓硫酸 D._______
12.《稀土管理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铈原子的质量为140.1g
C.铈原子的中子数为58 D.铈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
1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验证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B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
A.A B.B C.C D.D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6分)关注社会,见证化学助力中国制造迈向“首”程。
(1)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建造该邮轮使用了超薄钢板、镁铝合金、防护涂料等多种材料,写出其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_。船体涂覆了防护涂料,通过_______达到防锈的目的。
(2)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全面建成。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两者均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首秀。飞机上使用的产氧剂是氯酸钠,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机身采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与纯铝相比,铝锂合金的硬度更_______。
15.(6分)“三峡氢舟1”号是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它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为推动绿色航运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制氢。利用三峡电站发出的绿电进行电解水制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储氢。采用高压气态储氢技术,通过压缩处理将氢气以高密度气态形式储存于瓶中,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压缩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
(3)用氢。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16.(6分)对比是化学实验设计的常用方法。
(1)实验①: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火焰变为_______色。通过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
(2)实验②:对比烧杯A和烧杯B中液体的清澈程度,说明通过_______操作可以去除水中难溶性杂质。
(3)实验③:顶端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对比Y形管中红磷和白磷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4)在设计实验探究碘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的差异时,下列变量不需要控制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碘的颗粒大小 B.水和汽油的体积 C.反应容器的形状 D.实验前液体的温度
17.(5分)工业上处理废料黄铜渣(含Cu、Zn、CuO、ZnO和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通常是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和铜等有价值的产品,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① ②
(1)步骤Ⅰ中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
(3)步骤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从图1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3)与装置B相比,实验室中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填“a”或“b”)通入。
(4)图2为探究性质的实验:向一集满的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蒸馏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如E),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到_______,再将其倒置,把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如F),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19.(8分)蒸汽眼罩是常见的缓解眼睛疲劳的产品,图1是某品牌蒸汽眼罩的说明书,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
【产品名称】蒸汽眼罩 【主要成分】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医用无纺布等 【工作原理】采用自发热温控技术,让空气中的水分与眼罩内的物质发生反应,形成发热体,产生细微温润的水蒸气,缓解眼疲劳 【适用人群】适用于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眼部疲劳人群
图1
【提出问题】如何用实验证明铁粉的存在?
【进行实验】
实验I从定性角度探究是否含有铁粉
将蒸汽眼罩粉末倒出,用磁铁吸引,发现部分固体能被吸引,为进一步确认是否含有铁粉,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中①②两处填空。
组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组 取少量吸引出的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①_______溶液,静置,观察现象 有红色固体生成 蒸汽眼罩中含有铁粉
乙组 在蒸发皿中加入酒精并点燃,另取少量吸引出的粉末,撒向火焰 粉末剧烈燃烧、②_______
实验Ⅱ从定量角度确认铁粉含量
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连接装置,_______;取10g蒸汽眼罩中的固体于装置A的锥形瓶中,装置B中装满水;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实验结束后,装置C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23mL(氢气的密度为0.0000899g/mL,水的密度为1g/mL)。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
(2)用装置B和C的组合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说明该气体_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
(3)通过计算可知蒸汽眼罩中铁粉的含量为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拓展延伸】通过现象和数据,可以从定性和定量多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理解反应实质。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0分)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后,为确定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社团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进行多次实验,下表为其中一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反应过程 试管A中固体的总质量/g
反应前 35.0
反应后 30.6
(1)实验刚开始时,试管B中有气泡,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3)计算该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社团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木炭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为,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25九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说明: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1.A 2.C 3.C 4.B 5.B 6.D 7.D 8.D 9.C 10.D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11.A 氢气(或甲烷等)
12.A Ce
13.B 加入过量稀盐酸(或硝酸银溶液等,试剂合理均可),过滤、洗涤、干燥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1)Mg(或Al、Fe) 隔绝水和氧气
(2)不可再生
(3) 大
15.(1) 分解反应
(2)物理 分子间的间隙
(3)产物为水,无污染(合理均可)
16.(1)蓝紫 氧气浓度
(2)过滤
(3)调节装置内的气压且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1分,答到一点即可得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C
17.(1)
(2)
铜和锌(1分,填化学式也得分)
(3)除去固体B中过量的锌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1)铁架台
(2) A
(3)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或节约试剂) a
(4)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
19.【进行实验】
实验Ⅰ①硫酸铜(或等,合理即可)
②火星四射
实验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使蒸气眼罩中的铁粉全部参加反应
(2)难
(3)5.6%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一开始的气泡是装置中排出的空气
(2)4.4g
(3)解:设该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答:该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6g.
(4)(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