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仙游一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年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答卷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 我国西周时期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
C. 硅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D. 氢能是利用太阳能等产生的,故属于二次能源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体
B.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
C. 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3.实验室配制碘水时,通常将I2溶于KI溶液:I2(aq) + I-(aq) I3-(aq)。关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I的电子式为 B.滴入淀粉溶液,不变蓝
C.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 . D.加少量AgNO3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g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
B.1 mol·L-1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少于NA
C.0.1 mol CH4与足量Cl2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0.1NA
D.电解熔融MgCl2制2.4 g M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1NA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 L-1稀硫酸:、、、
B.pH=1的溶液中:NO3-、CH3COO-、K+
C.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
D.的溶液:、、、
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M(g) bN(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
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N的浓度变为原来的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M的转化率变小
C. 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 D. a、b的大小关系是:a <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B.一定显中性
C.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定显中性
D.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则
8.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Zn与Cu的金属性强弱 B.实验室制取氯气
C.探究温度对2NO2(g)N2O4(g)平衡的影响 D.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
9.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M和N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M(g)+3N(g) 2Q(g)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气体Q的体积分数为0.2。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B.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C.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M消耗掉0.2V L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N消耗掉0.2V L
10.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 Ⅰ 陈述 Ⅱ
A 利用海水制和Mg 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
B 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 转化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少量,溶液变红色后褪色 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有漂白作用
D 高温、高压下,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可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2NO2(红棕色)N2O4(无色) ΔH < 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点:处于平衡状态
B.b点操作: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
C.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减小
D.d点:v正<v逆
12. 下图是合成氨反应和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的催化历程。
已知:①N2(g)+H2(g)NH3(g) ΔH1
②N2(g)+Fe(s)=N-Fe(s) ΔH2
③N-FeS(s)+H2(g)=NH3(g)+Fe(s)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
B. ΔH2=E2-E1
C. 相同条件下,反应③的速率最慢
D. 键能关系:E(N≡N)+E(H-H) > 3E(N-H)
13. 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 H2:CH4(g)+H2O(g)CO(g)+3H2(g) ΔH,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CH4 和 H2O(g),测得平衡时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φ(H2)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p1<p2
B.焓变:ΔH<0
C.正反应速率:M>N
D.平衡常数:K(M)<K(N)
14.用氨水吸收工厂烟气中的 SO2 时,溶液中 H2SO3、HSO3-、 SO32- 的物质的量分数δ
随pH 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溶液 pH=6 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为 HSO3
B.Ka2(H2SO3)=10-7.2
C.由图像可知,NaHSO3 溶液显酸性
D.随着 pH的变化,溶液中都有 c(NH4+)+c(H+)=c(SO32-)+c(HSO3-)+c(OH-)
第Ⅱ卷(共 58 分)
二、填空题(4小题,共58分)。
15. (12分)用50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2 23.2
2 20.3 20.5 25.4
3 20.5 20.7 23.5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H=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_________。
A.用滴定管(精量仪器,读数保留到0.01)取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
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
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3)现将一定量的稀醋酸、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和1L 1 mol·L-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4)含有0.2mol KOH的稀溶液与1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6分)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酸性KMnO4与草酸(H2C2O4 电离常数 Ka1=5.9×10-2 Ka2=6.5×10-5)反应如下实验。
【实验数据】
实 验 序 号 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紫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min
溶液 0.36mol/L稀硫酸 溶液
① 20 1.0 1.0 2.0 2.0 4.0
② 20 1.0 1.0 3.0 3.6
③ 40 1.0 1.0 2.0 2.0 0.92
(1)H2C2O4 的电离方程式为 ,实验中酸性KMnO4与草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
(2)实验①、②探究的是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 。
(3)由实验①、③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①中,4.0min内,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①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因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对速率影响不大,试推测速率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 。
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推测,除了表中试剂外,还需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该固体应为 (填标号)。
A.KCl     B.     C.
17.(1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
(1)甲池中,通入甲醇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池中,B极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池中,通电前C、D两电极的质量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后。
①溶液中c(Ag+)将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两极的质量相差17.28g,则甲池中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
(4)丁池中,利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c(OH-)来制备纳米Cu2O,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①Ti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18.(14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 平衡常数K1
Ⅱ.CO2(g)+H2(g)H2O(g)+CO (g) ΔH2=+40.9 kJ·mol-1 平衡常数K2
Ⅲ.CO(g)+2H2 (g)CH3OH(g) 平衡常数K3
(1)CO2(g)+3H2(g)CH3OH(g)+H2O(g) ΔH1= ;平衡常数K1= (用“K2、K3”表示)。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反应Ⅱ和反应Ⅲ两步来实现,若反应Ⅱ为慢反应, 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在恒温恒容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是_______(填标号)。
a.v正(CH3OH)=3v逆(H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e.n(CO2):n(H2)=1:3
(3)500 ℃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8 mol CO2和8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减少25%。则在该温度下,其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4)CO2甲烷化反应是由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 提出的,因此,该反应又叫Sabatier反应。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
①上述过程中,产生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4H2+Fe3O4,则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
②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CO2 HCOOHCH4。当镍粉用量增加10倍后,甲酸的产量迅速减少,当增加镍粉的用量时,CO2镍催化氢化制甲烷的两步反应中反应速率增加较大的一步是_________。(填“a”或“b”)
高二上化学期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5CBCAD 6-10BCBAA 11-14DA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5.(12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保温隔热作用
(2)-50.2kJ/mol B
(3)ΔH1>ΔH2=ΔH3
(4)KOH(aq)+H2SO4(aq) =K2SO4(aq)+H2O(l) H=-57.3 kJ/mol
16.(16分)
(1)H2C2O4H++HC2O4-
(2)H2C2O4浓度改变 1.0
(3)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4) (漏了“单位”扣1分)
(5)反应产生的Mn2+对化学反应起了催化作用 B
17.(16分)
CH3OH-6e-+8OH- = CO32-+6H2O
2H2O+2e-= H2↑+2OH- 或 2H++2e-= H2↑
不变 448
增大 2Cu-2e-+2OH-=Cu2O+H2O
(5) 吸氧腐蚀 B
18.(14分)
(1)kJ/mol K2×K3 B
(2)cd (3)3
(4)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