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制作汽水【教材内容】《制作汽水》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前面总体认识了物质变化的种类的基础上,以自制汽水为载体,通过探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和巩固物质的变化,通过自制汽水,也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活动其实都是利用了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初步认识汽水。通过“在炎热的夏天最想做些什么?”,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与汽水有关,通过交流了解汽水的特点,为后面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研究汽水中的气体。先让学生观察汽水里面有没有气体,接着让学生思考哪两种物质混合能产生像汽水里那样的气泡,引发学生对气泡产生原因的猜想,最后通过两个探究性实验,发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气泡,并鉴别出气泡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从而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第三部分,自制柠檬汽水。通过介绍制作柠檬汽水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类变化的特征,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变化的奇妙,体验制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品尝的方式比较自制汽水与买来汽水的不同,为后续了解工厂制造的汽水做铺垫。第四部分,探究工厂生产的汽水。通过视频、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工厂制造汽水与自制汽水的不同,知道汽水中含有调味剂、咖啡因、色素、香料等添加剂,明白经常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第五部分,拓展。通过介绍发现汽水秘密的人,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并鼓励大家课后继续制作健康美味的汽水。【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经常喝汽水,他们知道汽水的一些特点,也积累有一定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和认知,但基本停留在表面,并无深入的研究和发现。他们从未想过自制汽水,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更没有意识到汽水是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而初步认识的物质变化的种类和特点基础上,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汽水,并能够分辨汽水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汽水的特点;2.通过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和方法。3.知道工厂制造的汽水中含有添加剂,多吃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探究:1.能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泡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能够分辨汽水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能分工协作、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3.在科学探究中,能展现出对制作汽水的兴趣,并感受到制作的快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物质变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掌握制作汽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制作汽水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记录表学生材料:实验1:芬达、可乐、雪碧、小苏打、糖、水、白醋、烧杯实验2:锥形瓶(含小苏打)、白醋、带导管的塞子、澄清石灰水、烧杯实验3:小苏打、柠檬、玻璃瓶、矿泉水、糖、食用色素、吸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汽水1.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有哪些解暑小妙招呢?2.学生回答:游泳,教师点评:但要注意安全,要去正规游泳池吹空调 也要适当的运动,不要得了空调病吃冰棍 也要控制好量,否则肠胃受不了果汁、西瓜 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喝汽水 汽水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自身体验,让学生说一说夏天解暑方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育。]3.(出示雪碧、芬达、可乐)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汽水,你会感觉怎么样?4.学生交流:凉快爽、有气、很刺激。5.学生交流:喝完汽水后气体会从口中和鼻中排出,会带走身体里一部分的热量。[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汽水,以及追问喝汽水时的感受,引出今天的主题“汽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研究汽水中的气体1.出示一瓶汽水,观察一下,里面有没有气体?2.学生观察,交流。教师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3.引导:我们打开瓶盖,再来看看有什么发现?老师提醒大家打开观察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学生操作并交流发现:(板书:气体)4.老师这里有四种物质(PPT),都是可食用的,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的气泡?糖+白醋能产生气泡吗?(小苏打+醋、小苏打+水、糖+水)5.学生猜测,每个小组里各有两种物质,分别倒入空杯中混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适量、仔细观察。6.学生操作,完成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7.学生交流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气泡,说明它们混合后产生了气体,这个气体是产生的新物质。8.那气泡里的是什么气体呢?如果是二氧化碳,你有办法来鉴别吗?9.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怎么做?10.学生交流,教师播放视频介绍实验操作方法。11.学生实验观察,交流发现:澄清石灰水慢慢变浑浊, 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2.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泡,气泡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设计意图: 通过提出“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的气泡?”“气泡里的是什么气体呢”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探究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推断出结论,逐步让学生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为接下来“自制汽水”环节做好准备。]三、自制柠檬汽水1.播放制作汽水的视频。(板书:制作)引导:在家里我们一般用柠檬代替白醋,和小苏打产生二氧化碳,小组里想一想,制作这样的柠檬汽水,你们还需要哪些材料?你们准备怎么做?2.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在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什么时候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什么时候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4.品尝自制汽水,与买来的汽水相比,感觉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制作汽水的过程中,感受到物质变化的奇妙,体验到了制作汽水的快乐,并通过观察和思考,加深了对两类变化的理解。]5.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用吸管,每人吸一小口,仔细品尝。6.学生交流,教师追问:和买来的汽水相比,感觉有什么不同?7.学生交流:买的汽水气足、甜度合适,颜色也好看,自己制作的有欠缺。[设计意图:让学生尝一尝自己制作的汽水,能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也能发现与买来汽水的不同,从而为下面探究工厂生产的汽水做铺垫。]四、了解工厂生产的汽水1.出示汽水配料表,提问:为什么买的汽水比我们自制的好喝好看还气足呢?2.学生交流。3.学生观察,交流:添加了甜蜜素(调味剂),香料,二氧化碳直接出现在配料表中,说明什么?4.(PPT)这里有一段资料,视频展示:为什么不能多喝碳酸饮料。5.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正是有了这些添加剂,才让汽水变得这么好喝;工厂是通过加压和降温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的。6.学生观看,交流,教师小结:看来饮用汽水也要适量,否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观察配料表和阅读文字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工厂制造汽水的方法,明白工厂制造汽水与自制汽水的不同。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长期饮用汽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五、拓展与随堂练习1.尝试: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材料,比如果汁、蜂蜜、茶饮等,尝试调制出不同口味的汽水。2.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互评。【板书设计】3.制作汽水气泡 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