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用化石做证据【教材分析】《消失的恐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化石的奥秘》的第一课时。化石不仅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研究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历史提供了证据,还为思考地球及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化石的价值——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作为证据了解大自然的变迁以及科学价值。第二部分,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用化石呈现出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球演化史。引导学生认识到研究化石对生物进化、人类进化的意义。第三部分,通过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活动,用化石作证据能够提出设想、假说,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 石的科学价值。2.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3. 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4.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5.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南美洲和非洲的模型,学生材料:生物进化论阅读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提问:什么是化石?学生复述化石的概念,以及需要掌握的要点。出示图片,我们从古生物化石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化石的科学价值(一)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介绍人物事迹:赫胥黎展示作品:出示化石轮廓,你知道它是谁吗,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化石描述猜测。出示:胡氏耀龙,提问:它是恐龙还是鸟类?——学生自由讨论,猜测恐龙与鸟类的关系。(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完全具有伟大科学家的潜力。因为在1870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提出了跟你们一样的假说。但是同学们,假说是需要有证据才能成为定论的。你们的证据呢?或者你们希望看到什么证据?出示第三件展品。介绍:好,同学们都很有想法。接下来我们一起再看看第三件展品——孔子鸟。你能发现什么与鸟类有关的信息吗?学生观察,汇报。学生尝试小结:用化石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设计意图:用直观图片展示,同学观察、总结复杂且细致的考古复原过程,体会科学的论证有时是需要几百年的时间,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二)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1.谈话: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你们认识他吗?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同学们了解这位科学家吗?2.学生阅读资料,介绍大陆漂移说。3.谈话:是的。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的观点是: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同学们,假设这个假说是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将有可能在两块相连的大陆上发现什么?4.学生汇报。5.介绍:这是一具犬齿兽化石。有没有同学能介绍一下关于它的知识。6.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报。7.教师补充:犬齿兽的化石仅在非洲和南美洲被发现。8.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证明南美洲和非洲原来是合在一起的)9.介绍:除了犬齿兽之外,科学家们还在横贯南部个大陆中发现了中龙化石、水龙兽化石以及舌羊齿化石。11.提问:通过以上资料,你觉得化石又具有什么科学价值呢?12.视频补充介绍:用化石证明了大陆漂移说。[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家的故事,了解伟大科学假说的提出过程,通过思考、讨论和拼图活动,体会科学的论证的严谨性以及长久性,培训学生坚韧不拔的探究精神。](三)1.介绍: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4.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化石能对生物进化论的成立又提供了哪些证据呢?5.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6.学生汇报。7.小结:用化石证明了生物进化论。[设计意图:通过资料阅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从而认识化石在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也为下一环节认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做好铺垫。]三、生命的演化史1.出示:生命的演化示意图,提问:科学家们通过生物化石得出了什么结论?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生命的演化示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提炼的能力、分析对比能力、展示表达能力,认识生命的进化过程,感悟对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四、拓展以及随堂练习查阅资料,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设计意图:学会通过搜集资料、查找证据并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论证科学假说。]【板书设计】10.用化石作证据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化石 证明了大陆漂移说证明了生物进化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