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了解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材料、形制、规模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不同。2.了解钢筋混凝土的成分及作用。知道钢筋在钢筋混凝土中起承重、抗压等作用。3.能够列举钢筋混凝土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科学思维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探究实践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知道钢筋混凝土与混凝土的区别。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态度责任乐于与他人共同合作,并结合实验结果,交流讨论出实验结论。【教学重点】模拟制作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型,并进行承重对比实验。【教学重点】发明钢筋混凝土的意义与应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石膏粉、沙子、石子、水、油、砖块、刷子【教学过程】一、认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1.当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会看到周围有无数的高楼大厦。大家知道这些高楼大厦是用什么建起来的呢?预设: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由什么组成?有什么特点?与现代建筑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出示教材图,提问: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有什么不同?预设学生回答:古代建筑一般是两种结构,全木结构、砖木结构,国外还有全石结构,这些结构有优点,就是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它们共同的缺点就是抗拉性能差,抗剪性能差,抗压也不是很大,这样就不能做大跨度的建筑、高层建筑。现代建筑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弥补古代建筑上的不足。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物理性能,用这种结构建设各种建筑物,一般都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跨度太大,人们又发明了绳索结构,网架结构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优点,就是取材方便,造价比较适中!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对比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结构、材料、优缺点。小结:建筑工人能够建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二、认识混凝土1.出示教材54页对比图,观察这两幅图片,具体说说混凝土的结构和组成材料,并比较描述比较钢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不同。2.交流对两种混凝土的认识。3.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混凝土是由石子、砂子、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合,灌注在所需形体的模板内(如框架柱模板内),捣实,经凝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钢筋混凝土就是放有钢筋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子、石子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各类外加剂与矿物混合材料组成的。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就构成了钢筋混凝土,这是一种组合材料,通过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4.师组织生观看视频,了解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三、作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沉重对比。过渡语:为什么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之后变成钢筋混凝土,就能够建造高楼大厦了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对比实验来进行探究。1.出示课本55页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承重对比实验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师出示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2)把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3)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4)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S形铁丝,再倒满混合物。(5)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6)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参照教材),记录数据。3.小组内交流实验现象及汇报讨论结果。预设:实验结果是什么?铁丝在中间起到什么作用?4.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同样厚度的预制块,其中放入铁丝网的,其抗压性明显增强。铁丝可以用塑料网、铁丝网等替代,也可以用竹片木片等替代,效果同样明显。但如果替代的话,要向学生强调,建筑施工是不可以替代的,因为二者的抗压耐拉的程度不同。四、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与应用1.图文结合,介绍莫尼尔发明混凝土的过程。2.提问:想一想:钢筋混凝土主要用于哪些地方?3.教师小结:师结合图片讲解。钢筋混泥土的使用范围很广,除了建筑之外、道路、机场也使用钢筋混泥土,除了民用之外,军事上更是广泛采用。目前,所有的地下施工均采用钢筋混泥土建技术。但高层建筑,因为钢筋混泥土的自重比较大,目前超级摩天大楼的上部使用的不多。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普通混凝土 抗压耐拉 弱钢筋混凝土 抗压耐拉 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