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答案选择题:(共15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2 3 4 5 6 7 8B B B A C D B D9 10 11 12 13 14 15A D C B C C D二、填空题:(共3道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5分)16. 共16分(1)第三周期Ⅰ族 (2分)(2) (2分)(3) (3分)(4) ①. (2分) ②. (2分)③. 离子键、共价键 (2分)(5)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分解则需要破坏共价键,由于共价键强度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分解点远高于沸点(3分)17.共22分分液漏斗(2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2) 饱和食盐水(2分) 除去氯气中的HCl(2分) 浓硫酸(2分)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2分)(3 ) 2Fe+3Cl22FeCl3(3分)氢氧化钠溶液(2分) Cl2+2OH-=Cl-+ClO-+H2O(3分)干燥(2分)共17分①2. 8(2分) ②BC(2分)向A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已经变质,反之没有变质(2分)①把Fe2+氧化为Fe3+(2分) Fe2++Cl2=2Fe3++2Cl-(3分)②2.24%(2分)①2.24L(2分)② 1mol/L(2分)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高一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映机到银幕间产生光柱是因为丁达尔效应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C.化学科研工作者通过研究物质的转化规律和控制手段,研发合成新型催化剂分子D. 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并添加显色剂(如钠盐)调节火焰颜色是利用焰色试验的原理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现有状态能导电的是( )A.铜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3.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示关系并在一定条件能一步转化的组合是序号 X Y Z W① NaOH NaCl NaHCO3 Na2CO3② FeCl2 FeCl3 Fe(OH)3 Fe2O3③ Ca(ClO)2 Cl2 HCl HClO④ Al(OH)3 Al2O3 Na[Al(OH)4] Al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4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B.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D.分子数为NA的CO、C2H4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5.实验室配制450mL 1mol/L 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子天平称取18g NaOH固体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需晾干后再使用C.配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是搅拌和引流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需要继续加水至刻度线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NaHCO3的溶液中:Cl-、NO3-、H+、Ba2+B.含有KHSO4的溶液中:Fe2+、Ba2+、Cl-、NO3-C.强酸性溶液中:Na+、MnO4-、Fe2+、Cl-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Mg2+、Cu2+、Cl-、NO3-7.将铁片加到1 L0.5 mol/L FeCl3溶液中,当Fe2+和Fe3+的浓度相等时,铁片的质量减少( )A.2.8g B.5.6g C.11.2g D.1.4g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单质均作还原剂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是B.离子结构示意图: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D.原子核内含有77个质子、115个中子的铱(Ir)原子: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 > r(Z) > r(Y)B.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11.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B.Na与水反应: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H2O2产生红褐色沉淀:D.向饱和氯化铝溶液中滴加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操作A 测新制氯水的PH 取一小块试纸在玻璃片上,用洁净且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在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B 验证氧化性:Fe3+ > I2 向FeCl3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C 验证还原性:Na > Cu 将少量金属钠加入CuSO4溶液中,反应产生红色固体D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l-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3.已知(浓)(未配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2>KMnO4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Cl2为氧化产物D.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1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A中熟石灰的作用是分解提供水蒸气B.检验气体产物的装置连接顺序为C.理论上,还原铁粉完全反应会生成标准状况下D.实验过程中应该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1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③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④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填空题:(共3道大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5分)16. W、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1)在W、X、Y、Z、M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X、Y、Z、M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3)Z元素的氧化物可与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分)(4)元素W与X形成的电子总数为18的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元素Y与X按原子数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5)X的气态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加热到100℃时由液态变为气态,加热到2000℃时发生分解反应,请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这两种变化过程中所需温度差异的原因_______。(3分)17.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内置有铁粉)。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 ,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 。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 ,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分)(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分)(5)资料表明D中产物有以下性质: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 装置。18.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是医药上补血剂的有效成分。某课外活动中,同学们分组对硫酸亚铁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1)甲组同学用FeSO4·7H2O固体配制100mL 0.1mol·L-1的FeSO4溶液。①需要FeSO4·7H2O固体的质量为 g。②下列操作导致配制的FeSO4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之后未干燥,直接用于溶液的配制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2)丙组同学欲验证某补血剂(含FeSO4)超过保质期后已变质,实验操作和现象是:除去药物表面包装的糖衣后将药物粉碎、加稀H2SO4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3)丁组同学测定某品牌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流程如下(已知其它成分在测定过程中不参与反应):①加入氯水的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分)②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实验室也可以用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将11.2g铁粉加入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中,计算:①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②若反应完成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初考试答案(1).docx 期初考试题1(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