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质量与密度(1)教学设计--【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质量与密度(1)教学设计--【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质量与密度(1)——质量》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3.1质量与密度(1)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理解质量的定义,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性;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不同物体质量的特点,培养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在思考质量是否随物体状态等因素变化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观察常见物体,结合生活经验,估算物体质量,锻炼观察和估算能力。 4.态度责任: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质量单位的演变,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和不断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换算;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等改变。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对较大物体及天体质量的数量级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在水果店买水果称重算价格的场景,提问:“称出的到底是什么?科学上用什么来表示水果数量?” 由此引出本节课对质量的学习。 (二)新课内容(35分钟) 1. 质量的定义 讲解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字母 “m” 表示;介绍物体和物质的区别,以铁球、铁锅为例说明。 展示不同形状、状态的物体图片,提问学生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会因形状、状态改变而改变,加深对质量是物体基本特性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质量的定义,质量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字母 “m” 表示。就像铁球和铁锅,它们都是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大家能理解吗? 生:能理解。 师:那老师给大家看这张图片,一块橡皮泥,把它捏成不同形状,它的质量会变吗? 生:不会。 师:非常棒,大家理解得很到位。这就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不会随形状改变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讲解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介绍比千克大的单位吨(t)、比千克小的单位克(g)、毫克(mg)及其换算关系。 举例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如大头针、鸡蛋、鸡、苹果等,让学生对不同质量单位有更直观的感受。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质量的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用 kg 表示。比千克大的有吨,1 吨等于 1000 千克;比千克小的有克和毫克,1 千克等于 1000 克,1 克等于 1000 毫克。大家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老师考考大家,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 50 克,换算成千克是多少呢? 生:0.05 千克。 师:答对啦,大家学得很快! 3. 常见物体的质量 展示常见物体质量表格,介绍大头针、鸡蛋、鸡、苹果、成人、大象、蓝鲸、月球、地球、太阳等物体的质量。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物体质量大小,感受质量数量级的差异,提问学生对这些质量的直观感受。 师:我们来看这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头针质量约 0.0008kg,鸡蛋约 0.05kg,一只鸡约 2.0kg。大家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质量和它们差不多呢? 生:一个苹果大约 0.15kg,和鸡蛋比起来重一些。 师:很好!再看大象质量 6.0×10 kg,月球质量 7.4×10 kg,这些质量数值很大,大家能想象到它们有多重吗? 生:感觉非常重,难以想象。 师:没错,这些天体的质量非常大,这就是质量数量级的差异。 4. 质量的特点 强调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形状、温度或状态等改变,通过举例神舟十五号宇航服、金块加工饰品、五星红旗从地球到太空等实例说明。 讲解日常生活中 “公斤”“斤”“两” 与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5. 科学阅读 介绍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演变,从 1791 年法国规定 4℃时 1dm 纯水质量为 1kg,用铂铱合金制成标准千克原器,到 2018 年第 26 届国际计量大会更新 “千克” 定义,不再使用具体实物定义。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单位、常见物体质量、质量的特点以及质量单位的演变。 师:同学们,这节课快结束了,大家来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了什么。谁来说说质量的定义? 生: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师:非常好!那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生:千克。 师:没错,还有质量的特点呢? 生: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或状态等改变。 师:大家掌握得都很不错,课后要继续巩固这些知识哦。
板书设计 3.1质量与密度(1)——质量 1. 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m) 2. 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换算: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常见物体质量 4. 特点:不随位置、形状、温度、状态改变 5. 质量单位(千克)演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和师生互动,学生对质量的概念、单位及特点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讲解较大物体及天体质量时,部分学生对数量级概念理解困难,后续可增加更多直观比喻帮助理解。在质量单位演变部分,可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增加课堂参与度。在练习环节,可设计更多实际应用的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