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质量与密度(2)——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3.1质量与密度(2)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明确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熟悉其基本构造;理解并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能运用所学方法准确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科学思维:在探究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思考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亲自动手操作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规范实验操作技能;学会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4.态度责任:在实验操作中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实验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运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理解托盘天平平衡调节原理及游码读数方法;灵活应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准确测量。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展示生活中超市、工厂、家中的秤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用途;引出实验室精准测量质量的工具 —— 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二)新课内容(35分钟) 1. 测量质量的工具及托盘天平构造 介绍学校实验室测量质量常用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展示托盘天平实物或图片,详细讲解其各部分构造,如分度盘、指针、左右盘、横梁标尺、底座、镊子、游码、砝码及砝码盒等。 2. 托盘天平使用方法 详细讲解托盘天平使用的 “放、移、调、称、读、收” 六步骤;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预估量程、用镊子取放砝码和移动游码、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通过操作演示加深学生印象。 师:下面我们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第一步是 “放”,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大家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接着是 “移”,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那 “调” 是调什么呢? 生:调节平衡螺母。 师:对!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果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该往哪调? 生:向右调。 师:非常棒!那 “称” 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物右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砝码。 师:没错,大家学得很快! 3. 探究实践: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铁块和小木块的质量;引导学生思考相同体积的小木块和小铁块质量不同的原因;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矿泉水瓶内水的质量,设计记录表格并记录数据;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4. 问题讨论与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测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粉末状物体(如面粉)质量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比较半杯水和食盐混合前后质量,以及用累积法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和累积法原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强调测量的本质是比较,要选择合适工具并正确操作。 师:同学们,这节课快结束了,谁来总结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生:放、移、调、称、读、收。 师:很好!那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呢? 生:先测空容器质量,再测容器和液体总质量,相减得到液体质量。 师:完全正确。大家课后要复习这些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3.1质量与密度(2)——质量的测量 1.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物理天平 2. 托盘天平构造 3. 使用方法:放、移、调、称、读、收 4. 注意事项 5. 测量固体、液体质量方法 6. 问题讨论与实践活动(累积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有了一定掌握,在实验操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调节天平平衡及游码读数时仍存在困难,后续应加强个别指导;实验过程中部分小组合作效率不高,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分工能力;在讲解测量原理和方法时,可增加更多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