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比较植物和动物 教案(表格式)冀人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比较植物和动物 教案(表格式)冀人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资源简介

冀人版(2024 年)科学一年级下册
《比较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 3 比较植物和动物 课型 新授课
科学观念:
1.学生能精准识别常见植物和动物,详细阐述其典型特征。
2.清晰区分植物和动物在运动能力、营养获取方式、生长发育等方面
的不同点,准确把握二者在生长、繁殖等方面的相同点。
3.能依据生物特征对给定物体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判断其是否为生物
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 1. 能比较常见动植物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 能归纳出什么是生物
探究实践:
1. 能用多种方法获取常见动植物的信息。
2. 能与同学交流评价自己的想法。
态度责任:
1.激发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2.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物的意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重点:全面清晰地比较植物和动物的异同点。
难点:准确把握生物的本质特征,能对复杂或模糊物体进行科学的生
教学重难点
物判断和分类。
理解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图片
提问引导:“同学们,在刚才的图片里,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植物和动 课堂导入
物?它们给你们最直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动物生存依赖环境,
其中包括植物,植物和动物有什么不同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分享观察和感受,顺势引出本节课“比较植物和动物”的主题。
1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比较动物与植物的不同点
展示一系列植物和动物的高清图片,包括向日葵、松树、老虎、燕
子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植物和动物的不同特征。
(一)植物
a.一般不能运动 b.一般能进行光合作用
课 c.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d.对环境变化反应慢
(二)动物
a. 绝大多数能运动
b.一般靠植物或动物获取营养
c.具有头、四肢、躯干等结构
d.快速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程 活动二:寻找动物与植物的相同点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和动物的相同点,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
师补充完善,如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都要经历生长、繁殖等生命
过程。
(一)出示人从婴儿逐渐长大成人的图片。
总结:我发现人的一生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
学 (二)小鸡从鸡蛋孵化出来后,会慢慢长大,羽毛逐渐丰满。
总结:我发现小鸡、蜗牛等许多动物也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
(三)向日葵从小小的种子发芽、长出茎叶,再到开花结果,也在不断
地生长和变化。
总结:我发现牵牛花凤仙花等许多植物也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
归纳总结: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物和植物的一个
习 共同特征就是都在不断地生长和变化。
科学家把这些有生命的、能生长和变化的人、动物、植物都称为生
物。
三、应用与拓展
2
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宠物狗、机器狗、鹅卵石、喜鹊、仿真花、郁
金香、金鱼、蚕),提出任务:“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根据我们刚刚学
习的生物特征,判断这些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将图
片编号填在相应的分类图中。”
学生完成后,随机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和判断理由,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判断的关键依据是生物的生长、繁殖、
新陈代谢等本质特征。
拓展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可能会让我们在判断是
否为生物时产生疑惑,比如蘑菇、珊瑚等,大家可以课后查阅资料,
思考它们是不是生物,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植物和动物
课堂 的特征、植物和动物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以及生物的概念。通过提
小结 问的方式,如“植物和动物在运动能力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哪些
相同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强化记忆。
《比较植物和动物》
1.植物特征 2.动物特征
一般不能运动 绝大多数能运动
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摄取食物获取营养
生长相对缓慢 生长速度不一
板书设计
繁殖方式多样(种子、扦插等) 繁殖方式多样(胎生、卵生等)
3.相同点
有生命
生长、变化
繁殖
3
4.生物判断
有生命、能生长变化的为生物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情
教学反思 境导入的图片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让学
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