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4 基本营养物质 同步巩固练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一、单选题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碳、氢、氧3种元素 B.属于糖类C.能发生水解反应 D.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下列关于蔗糖和麦芽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完全相同B.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3.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C.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且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4.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都符合通式Cn(H2O)mB.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C.糖类物质都有甜味D.符合通式Cn(H2O)m的都是糖类5.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我国用优质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果糖C.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D.淀粉→蔗糖→果糖6.人体摄入的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发生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二糖B.淀粉的分子式为C.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葡萄糖既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也不能发生水解反应7.土豆丝放入水中浸泡,水变浑浊并产生白色沉淀,其主要成分是有机物A,A遇碘会变蓝。以A为原料获得有机物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E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用Na2CO3溶液无法鉴别有机物C、D和EB.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0O5C.有机物B不属于糖D.工业上可以利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制取有机物C8.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能写成Cm(H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B.按照分子中含羟基的个数可把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多糖C.因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纤维素每个重复单元中都含有羟基,所以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9.下列有关油脂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B.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C.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D.肥胖的人更怕冷10.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羧酸与醇形成的酯都是油脂B.油脂分为油和脂肪,它们是同系物C.天然油脂都是单甘油酯D.植物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11.为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同学们用红墨水设计了如下实验。以下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的密度比植物油的密度小 B.无水乙醇与红墨水混合后分子变小C.植物油与水振荡后的液体均一稳定 D.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12.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入江河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一旦食用,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是溶于水中的油脂B.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C.牛油含较多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熔点较低D.地沟油经过氢化可得到人造奶油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Fe3+B.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O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蚕丝和羊毛D.用焰色试验(又称焰色反应)鉴别KCl溶液和K2SO4溶液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向某食盐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色 该食盐中未添加碘元素B 将某无色气体依次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两溶液褪色 该气体可能是乙烯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盐析D 常温时,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 铁和浓硝酸不反应A.A B.B C.C D.D15.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蛋白质主要依靠从食物中摄取,而不是靠人体自身合成的。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C、H、O、N元素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不溶解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进行解毒D.只有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才能使蛋白质变性二、填空题16.葡萄糖[CH2OH(CHOH)4CHO]和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都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根据两者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葡萄糖和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属于单糖B.两者都能溶于水C.两者互为同系物D.两者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E.两者都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F.两者都是还原性糖,都可以被催化氧化G.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和核糖分别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2)1mol核糖最多能与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检验某糖尿病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试剂为 。17.生活要健康就要合理搭配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Ⅰ.下面有几种物质的结构简式:(A)、(B)、(C)、(D)回答下面问题:(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填序号,下同),水解最终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是 。(2)某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水解最终产物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3)属于油脂的是 ,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4)有机物D是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中含有 种官能团。Ⅱ.乳酸是重要的果味添加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获得乳酸的两种方法。已知:(5)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现象是 。(6)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7)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8)1mol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得气体L(标况);1mol乳酸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得气体L(标况),则 。参考答案1.CA.由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可知,含碳、氢、氧3种元素,A正确;B.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属于单糖,属于糖类,B正确;C.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属于单糖,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D.葡萄糖是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其氧化分解过程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故答案为:C。2.AA.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只生成葡萄糖,A项错误;B. 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C. 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都是C12H22O11,C项正确;D. 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D项正确;答案选A。3.B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二者分子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所以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C.二者都能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D.二者都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故选B。4.BA.不符合Cn(H2O)m这一通式的物质也可能属于糖类,如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故A项错误;B.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素之一,故B项正确;C.糖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淀粉、纤维素等,故C项错误;D.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大都可用Cn(H2O)m来表示,但符合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C2(H2O)2]等,故D项错误;答案选B。5.C用米酿酒,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分解为人的味觉敏感的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A.、B、 D三项不符合分解的实际状况,所以不正确;故选C。6.DA.淀粉属于多糖,A错误;B.淀粉的分子式为,B错误;C.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但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D。7.DA遇碘会变蓝,A为淀粉,淀粉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B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C为乙醇,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乙酸,D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E为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A.C为乙醇,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乙醇溶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酸与溶液生成气体,产生气泡,乙酸乙酯不溶于溶液,溶液分层,所以可以用溶液鉴别三者,A错误;B.A为淀粉,分子式为:,B错误;C.B为葡萄糖,属于糖类中的单糖,C错误;D.C为乙醇,工业上可以利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制取,D正确;故选D。8.DA.能写成Cm(H2O)n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可以写成C2(H2O)2,乙酸不属于糖类,A错误;B.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B错误;C.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中n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D.纤维素每个结构单元中都含有羟基,所以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故选D。9.DA.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为人体六大营养素,其中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A正确;B.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B正确;C.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其中维生素A、D、E、K为脂溶性,故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C正确;D.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肥胖的人含有的脂肪更多,应该更不怕冷,D错误;故答案为:D。10.D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他羧酸与醇形成的酯不是油脂,故A错误;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根据常温下的状态不同分为油和脂肪,但两者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是混甘油酯,故C错误;D.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植物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DA.图中实验没有将无水乙醇和植物油放到一个试管中,无法比较其密度大小,A错误;B.无水乙醇与红墨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大小保持不变,B错误;C.植物油与水振荡后,再静置,其溶液又分层,表明混合液体不稳定,C错误;D.无水乙醇可以和红墨水互溶,植物油与红墨水不互溶,是因为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D正确;故选D。12.BA.地沟油属于油脂,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A错误;B.地沟油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其中的高级脂肪酸钠是制取的肥皂的主要成分,故其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B正确;C.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室温下呈固态,熔点较高,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室温下呈液态,熔点较低,可见:牛油含较多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其熔点应该较高,C错误;D.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不能食用;植物油经过氢化可得到人造奶油,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3.AA.Fe3+加入KSCN溶液变红,A正确;B.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Ag+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是,B错误;C.蚕丝和羊毛主要成分都是天然蛋白质,燃烧气味相同,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C错误;D.不同的阳离子,焰色试验的现象不同, KCl溶液和K2SO4溶液中的阳离子相同,不能用焰色实验来鉴别,D错误;故答案为:A。14.BA.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碘酸根,不能使淀粉变色,A错误;B.乙烯能与酸性高能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B正确;C.硫酸铜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C错误;D.常温下铁遇浓硝酸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B。15.CA.蛋白质中含有C、H、O、N、S、P元素等,故A错误;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再加水又会溶解,故B错误;C.重金属盐遇到牛奶或生鸡蛋清会使之发生变性,而不和人体蛋白质结合,所以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能解毒,故C正确;D.酸或碱性条件下、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条件下,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故选C。16.(1)ABEFG(2) 4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17.(1) A 果糖(2) C 氨基(3) B 酯基(4)3(5)溶液变蓝(6)2CH3CH2OH+O22CH3CHO+2H2O(7)加成反应(8)1:1(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选A;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是果糖。(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选C;该氨基酸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氨基。(3)属于油脂的是B,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4)维生素D中的官能团为酯基、碳碳双键和羟基,共3种。(5)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6)淀粉溶液水解的到葡萄糖(A),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醇(E),乙醇经过氧化反应得到乙醛(F),则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7)根据“已知”可知,乙醛(F)和HCN反应生成CH3CH(OH)CN,该反应为加成反应。(8)乳酸中的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产生H2,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则1mol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 H2,1mol乳酸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产生1mol CO2,则标况下,H2的体积V1和CO2的体积V2之比为1: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