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及开发利用,能列举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2.通过认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说明海水淡化的意义和方法,能说明物质提纯的原理和方法。3.通过学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能说明它们的组成,列举综合利用的方法。任务分项突破『自主梳理』学习任务1 认识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金、铂化合物2.金属的冶炼工业上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 出来,用于生产各种 的过程。实质:Mn++ne- M。还原金属材料3.金属冶炼的方法(1)根据金属活泼性的不同,金属冶炼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热分解法 分解HgO 2HgO 2Hg+O2↑电解法 冶炼钠 冶炼镁 冶炼铝 热还 原法 高炉炼铁 铝热法 炼铁 (2)常用的热还原法。4.金属矿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2)开发环保高效的金属冶炼方法。(3)防止金属的腐蚀。(4)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5)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材料。『互动探究』探究1 金属冶炼的方法规律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使用经历了金、银、汞、铜、铁、铝、镁、钛等各种金属和合金的开发历程。现代工业上金属冶炼主要利用热还原法和电解法,前者的代表是用焦炭高温炼铁,后者的代表是电解炼铝。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中人类开发利用金属的顺序及金属的活动性,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提示:①金属的存在形式与其活动性有关。一般而言,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有可能以游离态存在;有的金属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②金属利用时间与金属活动性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开发、利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弱,人类开发、利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早。问题2:铝元素在地壳中的金属含量居第一位,但为什么铝的发现和使用比铜和铁要晚得多 提示:铝是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用一般的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工业上采用电解法进行冶炼,直到发明了电及电解法后,铝才被大量提炼;而铜和铁用一般的还原剂就可以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所以铝的发现和使用比铜和铁要晚得多。问题3:从自然界中获得金属单质,是否都必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否。有些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如金、铂等,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获得这些金属就不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富集的方法就可以,如淘金。问题4:电解法冶炼金属镁时用氯化镁,而冶炼铝则是电解熔融氧化铝。能否电解熔融的MgO、AlCl3制取金属镁和铝,为什么 提示:否。MgO熔点太高,熔化需要很高的温度,成本太高;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电解熔融的MgO、AlCl3制取金属镁和铝。探究2 铝热反应及其应用问题5:铝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是铝热剂吗 说明原因。提示:不是。铝热剂是铝粉与金属性弱于铝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如Al和Fe2O3(或MnO2)的混合物。问题6:如图是实验室模拟铝热反应的装置,推测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提示:镁条引燃,提供反应发生需要的高温条件,KClO3能在反应中提供氧气助燃。问题7:铁路钢轨有缝隙时,维修工人常用铝粉和氧化铁粉末混合点燃反应来焊接钢轨,试解释其原理。提示:2Al+Fe2O3 Al2O3+2Fe,该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生成的金属熔化为液态。问题8:铝热反应适合冶炼具有哪些性质的金属 提示:铝热反应可应用于冶炼一些高熔点且还原性比铝弱的金属,如铁、锰、钒等。归纳拓展1.金属冶炼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决定了金属的冶炼方法,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如下: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 K、Ca、Na、 Mg、Al Zn、Fe、Sn、 Pb(H)、Cu Hg Pt、Au金属原子 失电子能力 强→弱 金属离子得 电子能力 弱→强 主要冶炼 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 解法 物理方法2.铝热反应和铝热剂铝热反应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在高温下将相对不活泼且熔点高的金属从其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发生置换反应。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V2O5、Cr2O3、MnO2等)组成的混合物叫铝热剂。『题组例练』A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泼金属钠的冶炼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B.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C.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和活泼金属等解析:活泼金属钠的冶炼是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若电解其盐溶液,由于H+放电能力比Na+强,会产生H2,A错误;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矿产资源,也可以节省大量能量,同时也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正确;根据金属提炼步骤分析,先要富集以提高金属元素的含量,然后冶炼得到粗产品,最后再进行精炼,C正确;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常用作金属冶炼时的还原剂,D正确。2.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不正确的是( )B解析:Hg为不活泼金属,用热分解HgO的方法制备,A正确;Na为活泼金属,应采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备,B错误;Al为活泼金属,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备,C正确;Al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即可用热还原法制备Fe,D正确。学习任务2 探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自主梳理』1.海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利用途径: 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 等。(2)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 和 等。其中 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海水淡化循环冷却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馏法2.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制盐。①海水 粗盐 精盐。②食盐化工用途。(2)海水提溴(吹出法)。(3)海水中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①制备化工产品:制备Mg、K、I2及其他化工产品。②获取能量物质:提取铀和重水用来开发核能。③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潮汐能、波浪能等。『互动探究』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全世界每年都要从海洋中提取大量的食盐、镁、溴、碘、钾等有用物质,海水素有“液体工业原料”的美誉。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能源开发等相结合已经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探究1 海水淡化的方法问题1:由海水制取淡水的方法中广泛应用的是哪种方法 有何优缺点 提示:蒸馏法;优点是设备简单、易操作、淡水质量好,缺点是耗能大、成本较高。问题2:蒸馏法是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为某同学组装的实验室蒸馏海水的装置。实验时碎瓷片起什么作用 装置A、B、C的作用和名称分别是什么 提示:防止液体暴沸;A冷凝,冷凝管;B蒸发,蒸馏烧瓶;C接收产品,锥形瓶。问题3:为更高效地获得产品,你认为温度计应插到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还是液面以下 冷却水的流向如何 提示:支管口处;冷却水的流向为a口进,b口出。探究2 海水提镁和海带提碘的原理问题4:为富集Mg2+能否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 从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 提示:不能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因为海水中Mg2+的浓度很小,不利于Mg2+的沉淀,而且会增大沉淀剂的用量,可以先将海水浓缩,再加沉淀剂。从综合角度考虑,用石灰乳作沉淀剂好。问题6:请叙述如何由MgCl2溶液制得无水MgCl2。提示:先加盐酸反应,再浓缩得MgCl2·6H2O晶体,然后再将MgCl2·6H2O晶体在HCl气氛中加热脱水即可得无水MgCl2。问题7: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流程为如何证明获得了碘单质 试写出获得碘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归纳拓展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 操作方法海水 制盐 ①方法: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②原理:蒸发海水,使食盐浓缩结晶海水 提溴 ①流程:海带 提碘 ①方法:海带灼烧→浸泡→过滤→氧化→萃取→提纯→碘单质;②主要反应:2I-+Cl2 I2+2Cl-海水 提镁 ①流程:『题组例练』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B.海水中的溴、碘元素可用四氯化碳直接萃取得到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D.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只有海水淡化C解析:通过海水蒸发结晶可获得食盐,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海水中的溴、碘元素以Br-、I-形式存在,需加入氧化剂将其氧化为Br2、I2,再用CCl4萃取获得,B错误;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C正确;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D错误。2.在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涉及的是( )C解析: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应先把海带灼烧成灰,再浸泡、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稀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淀粉溶液,所以涉及的操作有灼烧、过滤、加试剂检验,不涉及的操作为蒸发,故选C。A B C D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以海水为原料可以提取溴、镁等多种物质。Ⅰ.浓缩海水中含有NaCl、NaBr等物质。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氧化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吸收”时是用SO2水溶液吸收空气吹出的溴蒸气。写出“吸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Ⅱ.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提示:①图中氯化镁晶体的化学式为MgCl2·6H2O;②MgO的熔点为2 852 ℃,无水MgCl2的熔点为714 ℃。(3)操作②是 、过滤;试剂a是 。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盐酸解析:(3)操作②是由MgCl2溶液制备MgCl2晶体,需经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4)工业上是将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镁,再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制取金属镁,其原因是 。 氯化镁和氧化镁同为离子化合物,氧化镁熔点高,能耗高解析:(4)MgO 和MgCl2均为离子化合物,由提示②可知,MgO的熔点远高于MgCl2的,电解熔融MgO时耗能太大,一般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Mg。学习任务3 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自主梳理』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有机物无机物碳氢 氧 氮 硫、、、(2)综合利用。焦炉气煤焦油可燃性气体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CH4燃料3.石油的综合利用碳氢化合物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汽油煤油柴油乙烯丙烯甲烷C3H6C2H6加热催化剂链状环状4.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 、 、 。(2)对环境影响:废弃的合成材料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互动探究』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都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煤、石油、天然气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一方面提供了生活中各种交通工具的燃料,另一方面提供了现代化工工业的各种基础原料。探究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问题1:煤中含有苯、甲苯等物质吗 煤化工行业是如何生产苯或甲苯的 提示: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本身不含有苯、甲苯等物质。煤化工行业将煤干馏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苯和甲苯及其他物质,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苯和甲苯。问题2: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有何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裂化和裂解的原理相同,都是烷烃的分解反应,只是裂解选用的温度比裂化温度更高,因此裂解又称为深度裂化。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短链的不饱和烃(如乙烯等化工原料)。问题3:能否用裂化汽油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提示:不能。裂化汽油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物,不饱和烃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达到萃取溴单质的目的。问题4:天然气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结合所学知识,试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归纳拓展化学中的“三馏”“两裂”1.“三馏”比较项目 干馏 蒸馏 分馏原理 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物质分解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与蒸馏原理相同产物 混合物 单一组分的纯净物 沸点相近的各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变化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2.“两裂”比较名称 定义 目的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提高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裂解 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 获得短链不饱和烃『题组例练』1.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粗犷的燃烧转向更精细化利用。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B.乙烯是石油分馏后的产物C.焦炉气的主要成分为四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D.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A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A正确;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B错误;焦炉气的主要成分为H2、CH4、C2H4、CO,C错误;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C解析:石油裂解得到的主要是乙烯、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石油裂化才能得到汽油,汽油为混合物,A错误;石油产品中有烷烃类物质,烷烃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聚合反应,B错误;水煤气是由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的CO和H2组成的气体燃料,该过程是煤的气化,D错误。3.对煤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B.c装置可检验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C.d装置中应该加入浓硫酸D.e装置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B解析: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得到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等,A正确;焦炉气中含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焦炉气通入CuO前需通过浓硫酸干燥,C正确;焦炉气中H2、CO都能还原CuO,使e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D正确。知识整合学科素养测评海洋化学也称化学海洋学,它是海洋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海洋化学研究海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移、循环的规律及其在开发利用中的化学问题。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2)海水里的镁元素处于 (填“游离”或“化合”)态,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理由是 。 化合解析:(2)海水里的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是向海水中加氢氧化钙,然后加盐酸,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不是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的母液中有K+、Na+、Mg2+等阳离子,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在母液里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 。 解析:(3)母液中有K+、Na+、Mg2+等阳离子,在母液里加入石灰乳,与镁离子反应,将Mg2+沉淀为 Mg(OH)2。与镁离子反应,将Mg2+沉淀为Mg(OH)2(4)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可以在下列哪种气体氛围中冷却 (填字母)。 a.H2 b.CO2 c.空气 d.O2解析:(4)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镁蒸气,应避免镁再被氧化,因此选a。a(5)提取粗盐后剩余的海水(母液)中,可用来提取Mg和Br2。对于母液用来提取Mg和Br2的先后顺序,甲、乙两名工程师有不同观点。甲:先提取Mg,后提取Br2;乙:先提取Br2,后提取Mg。请你分析这两个方案是否合适,并分别说明理由: 。 解析:(5)母液用来提取Mg和Br2,若先提取镁,海水中会残留大量Ca(OH)2,Ca(OH)2能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再用Cl2提取溴时会消耗大量Cl2,所以乙方案合适。甲方案不合适,提取Mg时Ca(OH)2有剩余,所以通入氯气会和Ca(OH)2反应,造成浪费;乙方案合适,电解MgCl2产生的Cl2可用于下一次Br-的氧化命题解密与解题指导情境解读:本题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背景,创设了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有利于促进思考、推理和判断。素养立意:通过海水中各种元素的提取方案的设计与认识,把物质的变化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培养变化观念学科素养;通过沉淀剂的制取、选择,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素养的发展;通过分析、对比提取溴、镁方案的先后顺序,培养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通过对粗盐精制方案的设计,培养在实际化工生产中对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探究并寻找出最佳的反应路线,促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素养的发展,促进由“海洋意识”到“海洋素养”的过渡。思路点拨:(1)由精盐获得三种产品的过程为电解食盐水。(2)化学沉淀法除杂须关注加入的沉淀剂是否会成为新的杂质。(3)海水提溴的流程及各步完成的任务。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