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防霸凌主题班会流程及内容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防霸凌主题班会流程及内容 素材

资源简介

防霸凌主题班会流程及内容
一、班会主题
拒绝校园霸凌,守护美好青春
二、班会目的
让学生清晰认识校园霸凌的概念、形式、危害,增强对霸凌行为的敏感度和警惕性。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校园霸凌的正确方法和策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同理心,鼓励学生在面对霸凌时勇敢站出来制止,营造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校园氛围。
通过班会,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三、班会时间
[具体时间]
四、班会地点
[详细地点]
五、参与人员
[具体班级] 全体学生、班主任
六、班会准备
班主任收集校园霸凌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素材,制作成生动丰富的 PPT。
准备便签纸、笔、小奖品(如书签、笔记本等)用于互动环节。
提前安排学生排练与校园霸凌相关的情景短剧,确保表演流畅自然。
邀请学校心理咨询老师或法制副校长作为嘉宾,如有可能提前沟通交流,确定其分享内容重点。
七、班会流程
(一)开场引入
班主任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校园生活视频,展现同学们在校园里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画面,视频结束后提问:“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日常的校园生活,大家觉得美好吗?那你们知道在校园的角落,可能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吗?” 由此引出校园霸凌主题。
班主任展示一些与校园霸凌相关的图片,如打架斗殴、辱骂推搡等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校园霸凌行为,提问学生对这些图片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校园霸凌的存在及严重性。
(二)知识讲解
利用 PPT 详细讲解校园霸凌的定义: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
介绍校园霸凌的常见形式:
肢体霸凌:通过殴打、踢踹、抢夺财物等身体攻击行为,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展示一些肢体霸凌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认识其表现形式。
语言霸凌:使用谩骂、诋毁、嘲笑、起侮辱性绰号等言语对他人进行攻击,伤害他人自尊心。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语言霸凌话术,如 “你真笨”“大家都不要和他玩” 等,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语言霸凌。
社交霸凌:通过操纵人际关系、离间同伴等方式,孤立、排挤他人,使受害者在社交上陷入困境。讲解社交霸凌的隐蔽性,如故意不邀请某人参加集体活动等行为。
网络霸凌:借助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短信、论坛等,发表不当言论、曝光他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对他人进行伤害。展示一些网络霸凌的案例截图,让学生了解网络霸凌的特点和危害。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展示案例:某中学学生小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班上几个调皮的同学经常嘲笑他胆小懦弱,给他起外号 “胆小鬼”。有一天,这几个同学在课间将小明堵在教室角落,对他推推搡搡,还抢走了他的文具,引得周围同学哄笑。小明敢怒不敢言,心情变得十分低落,成绩也大幅下滑。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霸凌行为的类型(语言霸凌和肢体霸凌),讨论这种行为对小明身心造成的伤害(心理上自卑、难过,学习上成绩下降),提问学生如果自己是小明,会有怎样的感受。
案例二:
展示案例: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在学校成绩优异。她的同桌小美嫉妒她,于是在班级群里散布谣言,说小红考试作弊,还联合其他几个同学在学校里孤立小红,不跟她说话,也不让其他同学和小红一起玩。小红因此变得沉默寡言,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心理。
分析案例:让学生指出案例中的霸凌行为(社交霸凌和网络霸凌),探讨小美这种行为的动机(嫉妒),思考这种行为对班级氛围以及小红个人的负面影响,如破坏班级和谐、影响小红心理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等。
案例三:
展示案例:某学校高年级学生小强,经常在放学后拦住低年级同学索要钱财。有一次,他威胁小辉,如果不给钱就会叫人打他。小辉害怕极了,只好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小强。之后,小强变本加厉,多次向小辉要钱,小辉不堪其扰。
分析案例:分析小强行为的性质(严重的校园霸凌和违法行为),讲解这种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校园霸凌不仅违反道德,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提问学生如果小辉一开始就勇敢反抗或者寻求帮助,结果可能会怎样。
(四)互动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几张便签纸和笔,提出讨论问题:“在我们身边,你是否遇到过或听说过类似的校园霸凌事件?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如果你看到校园霸凌行为,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各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每个组员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便签纸上,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对于学生提出的积极可行的应对方法,如及时报告老师、大声喝止霸凌行为、联合其他同学一起制止等,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些不太恰当的想法,如以暴制暴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纠正,讲解这种方式可能带来的更严重后果。
(五)情景模拟
安排之前排练好的学生进行情景短剧表演。
情景一:课间休息时,几个同学在教室里玩耍,其中一个同学不小心撞了另一个同学一下,被撞的同学不依不饶,开始辱骂撞他的同学,甚至动手推搡。
情景二:在学校操场,几个高年级学生看到一个低年级学生独自在玩篮球,便走过去抢走篮球,并嘲笑低年级学生技术差,不让他玩。
情景三:在班级里,有同学发现同桌在偷偷看自己的日记,便大声指责同桌,同桌不仅不道歉,还召集其他同学一起孤立该同学。
短剧表演结束后,邀请其他同学参与模拟,分别扮演霸凌者、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角色,根据之前讨论的应对方法,对情景进行重新演绎,展示正确的应对方式。
表演结束后,组织全体学生对模拟过程进行点评,分析哪种应对方式最有效,以及每种方式的优点和不足,加深学生对正确应对校园霸凌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六)专家讲座(,如有嘉宾)
邀请学校心理咨询老师或法制副校长上台进行讲座。
心理咨询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讲解校园霸凌对受害者和霸凌者心理造成的长期影响,如受害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霸凌者可能形成暴力倾向、反社会人格等。同时,分享一些帮助受害者心理重建的方法和建议,如鼓励受害者倾诉、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等。
法制副校长结合法律法规,讲解校园霸凌行为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强调校园霸凌行为的违法性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法律的严肃性,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自觉抵制校园霸凌行为。
(七)应对方法总结
班主任结合前面的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和情景模拟,与学生一起总结应对校园霸凌的方法:
面对霸凌勇敢说 “不”:当遭遇校园霸凌时,要保持冷静,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明确告诉霸凌者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应该被容忍。例如,大声说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不允许你欺负我”。
及时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霸凌带来的痛苦,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信任的人寻求帮助。可以在课后找老师私下沟通,详细描述霸凌事件的经过和细节;也可以回家后向家长倾诉,让家长协助解决问题。
尽量避免独处:在校园内,尽量和同学一起行动,尤其是在容易发生霸凌的场所,如操场角落、厕所等。多人在一起可以增加安全感,减少被霸凌的风险。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同时,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技巧,如防身术的基本动作等,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防御。
保存证据:如果遭遇网络霸凌,要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截图、视频等,这些证据可以在后续处理霸凌事件时起到重要作用。
强调面对校园霸凌,要相信学校、老师和家长一定会给予支持和帮助,不要因为害怕报复而选择沉默。
(八)承诺签名
准备一张写有 “拒绝校园霸凌,从我做起” 的横幅,放置在教室显眼位置。
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小纸条,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反对校园霸凌的承诺或一句话,可以是自己将如何做到不参与霸凌,也可以是如何帮助他人抵制霸凌等内容。
学生写完后,依次上台将纸条贴在横幅上,并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拒绝校园霸凌的决心。
签完名后,将横幅挂在教室墙壁上,作为班级抵制校园霸凌的标志,时刻提醒学生遵守承诺。
(九)总结倡议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回顾班会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校园霸凌的危害以及应对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发出倡议: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校园霸凌的监督者和抵制者,当看到身边有霸凌行为发生时,勇敢地站出来制止;同时,自己也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拒绝校园霸凌,让校园充满阳光和欢笑。
八、班会延伸
组织学生制作以 “拒绝校园霸凌” 为主题的手抄报,在班级内展示,并挑选优秀作品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向全校师生宣传防霸凌知识。
开展 “拒绝校园霸凌” 征文比赛,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校园霸凌的认识、感受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等内容写下来,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内朗读分享,并集结成册印发给学生。
设立班级 “防霸凌举报箱”,鼓励学生匿名举报身边的校园霸凌行为,班主任定期查看举报箱,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校园霸凌的相关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在学校可能遇到的问题,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