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子洲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素质教育调研测评九年级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Zn65 Ag108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 B. 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 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 D. 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2. 下列物质由金属原子构成的是A. Cu B. C. NaCl D. Si3. 化学实验考查时,小西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NaCl B. 称量NaClC. 量取水 D. 溶解NaCl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B.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C. 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少,但仍有利用价值D. 为了节约水资源,可用洗菜水浇花5. 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Mg ② ③ ④ ⑤ ⑥2HA. ①④⑥能表示宏观物质B. 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C. ④中数字“2”的含义是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D. ⑤只能表示水这种物质6. 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1反应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B. 实验2,发现铜片空气中灼烧后固体质量变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实验3中,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原因是生成的逸散到空气中D. 实验2和实验3应密闭装置中进行反应7. 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图中①是蒸发池B. 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C.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 用氯化钠配制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8. 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 、稀硫酸 B. 溶液C. 溶液 D. 溶液、溶液9.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A.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B.探究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C.除去中混有的少量CO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A. A B. B C. C D. D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液体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该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2)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有“银针验毒”的原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天工开物》中关于“火法”炼锌的记载:“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冷定毁罐取出。”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11. 非遗项目“打铁花”,不仅有“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古老浪漫,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1)“打铁花”用生铁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生铁的熔点比纯铁的___________(填“高”或“低”)。(2)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表演时可备细沙以防止火灾。细沙能阻止可燃物与___________接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12. 水是生命之源。(1)图1是实验小组设计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为了使净水效果最佳,入水口应为___________(填“a”或“b”)。(2)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实验说明水由___________组成。(3)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中涉及___________种氧化物。13. 下表是和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73.0 88.0 104.0 124.0 145.0(1)时,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时,对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图操作:①C属于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D、E中所含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A、B、C、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3)某空心金属球在温度为的饱和溶液中刚好悬浮,如图所示。若将该溶液从降至,则该小球将_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14.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1)图甲实验装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小明设计了乙、丙两个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事实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空气的事实是___________。15. 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A所示实验,并绘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铜的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请回答。(1)a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b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d点时,将固液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6. 氧气被誉为生命之气,制取方法多种多样。【实验室制氧】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家庭制氧】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制氧机逐步走进千家万户。(3)小华基于过氧化氢制氧的原理设计了三种简易制氧器如图所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17. 小西观察到敞口水草缸(水草和鱼共存)中不断有气体通入(如图所示),他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Ⅰ:向水草缸中通入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可能是空气或。【实验1】将气体细化器从水中取出,收集一瓶通入的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发现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猜想不成立。【提出新猜想】可能是或。【实验2】(1)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___中,根据现象确定通入的气体是。【交流讨论】(2)通入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为___________。探究Ⅱ:利用生活中的物质自制简易发生器并应用于水草缸中。【回忆旧知】(3)实验室制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装置】利用塑料瓶、输液管、鸡蛋壳和白醋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如图甲的发生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分析讨论】(4)上述甲、乙装置(用于除杂和观察气泡)组装成发生器。图甲中的a口应与图乙中的___________(填“b”或“c”)口相连接。【交流反思】(5)发生器的不合理使用会影响缸中鱼类生存,请写出使用时的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___。【拓展探究】(6)下图实验中,缓慢通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_(填“1”、“2”或“3”)处纸花最先变红,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四、计算与分析题18. 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粗锌中的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取20g粗锌于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测得烧杯中的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1)粗锌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_。(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子洲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素质教育调研测评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题答案】【答案】(1)石油 (2)(3)+2##+2价【11题答案】【答案】(1)低 (2)(3)氧气####空气【12题答案】【答案】(1) ①.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 b(2) ①. 正 ②. 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O元素(3)2##两##二【13题答案】【答案】(1)88.0(2) ①. 不饱和 ②. 相等 ③. A=B=E>C(3)下沉【14题答案】【答案】(1)不能 (2) ① ②④ ②. ③④【15题答案】【答案】(1)(2)减小 (3)Cu、Ag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6题答案】【答案】(1)集气瓶 (2) ①. AE ②.(3)乙【17题答案】【答案】(1)澄清石灰水(2)氧气##(3)(4)b (5)不能通入二氧化碳过多(6) ①. 3 ②.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四、计算与分析题【18题答案】【答案】(1)13g (2)19.6%解:设参加反应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