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化学推动科技进步,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与化学无关的是
A. 建设高楼大厦使用了许多金属材料
B 研制航天飞船外层耐高温涂料
C. “问天一号”飞行轨迹的追踪
D.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2.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圆满发射成功,飞船发射进行的下列操作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将火箭运输到发射场 B. 将整流罩与运载火箭组合在一起
C 对运载火箭进行燃料加注 D. 将发射设备精确瞄准后点火发射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物质加热后变为气态物质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物质在变化中有沉淀生成、有颜色变化的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C.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说明铜绿加热易分解
D. 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4. 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操作规范的是
A.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可平放或倒置 B. 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并直接冲进下水道
C. 用完酒精灯后,可用嘴吹灭 D. 用冷水冲洗刚刚加热结束的试管
5.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如图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闻气体气味
6. 给液体加热,不能选用的仪器是( )
A. 试管 B. 量筒 C. 烧杯 D. 蒸发皿
7.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利用了铜丝导热性
B. 白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 这个实验能证明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D. 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8.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9.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加碘食盐 B. 水和冰混合、澄清的海水
C. 生锈的铁钉、稀有气体 D. 冰、液态氧气
10.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及切割金属等
D. 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氮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11. 博物馆的贵重字画常常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这种方法利用了氮气性质中的
A. 无色、无味 B. 难溶于水
C. 密度略小于空气 D. 化学性质不活泼
12.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 ①③⑤⑥ B. ②④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①空气 ②氦气 ③红磷 ④五氧化二磷 ⑤稀有气体 ⑥二氧化硫 ⑦液氧 ⑧石灰水 ⑨牛奶 ⑩蒸馏水
14. 经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E______,G______。
(2)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______。
(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填“大于”或“小于”)47mL。
(4)某山村学校因仪器不足,同学们用图3生活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
用A来代替试管,B可代替导气管,你认为C可代替_____。D可用来代替______,现有三种规格的医用注射器:
a.10mL b.50mL c.100mL
要量取48mL的水,应该选择注射器______(填上面字母代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15. 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一】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硬度_______。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1s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
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_______。
【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2)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_______。
【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做出假设】
猜想Ⅰ: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Ⅱ: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猜想Ⅲ: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操作】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
【实验分析】
(3)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Ⅰ”“Ⅱ”或“Ⅲ”),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
(4)操作②中若_______,则猜想Ⅱ不成立。
(5)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_______(填“Ⅰ”“Ⅱ”或“Ⅲ”)提供了证据。
16.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图一是某项目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表中提供实验数据,完成表格: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50mL 30mL 18mL ________
(3)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铜粉的量不足
B. 未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氧气未反应完全
C. 铜粉平铺在硬质玻璃管中
D. 实验完毕,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
(4)项目小组又用图二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了足量的红磷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得的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如图三所示。

①曲线①表明,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小于起始压强,原因是________。
②根据曲线②推断: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原因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题答案】
【答案】 ①. ①⑤⑧⑨ ②. ②③④⑥⑦⑩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水槽 ②. 药匙
(2) ①. 试管 ②. 烧杯
(3) ①. 44 ②. 胶头滴管 ③. 大于
(4) ①. 胶头滴管 ②. 量筒 ③. b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小 ②. 小 ③. 最低
(2) ①. 水雾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二氧化碳和水
(3) ①. Ⅰ ②.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
(5)Ⅲ
【16题答案】
【答案】(1)平衡气压,防止压强过大
(2)15% (3)ABD
(4) ①.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 ②.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