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三化学试题
友情提示:1.试卷满分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 2Cl B. Cl2 C. MgCl2 D. 2HCl
3. 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镁条燃烧 B. 冰雪融化 C. 光合作用 D. 钢铁生锈
4.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和分子不带电,离子带电 B.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
C. 原子、分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原子不能直接结合形成分子
5. 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
C. 人呼吸空气时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D.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CO、、、、等
6. 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Mg B. Si C. Al D. O
7. 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取液体试剂挤入空气 D. 过滤天然水
8. 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汤姆孙等人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 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 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9.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用于食品防腐 B. Ar用于制造电光源 C. 用于人工灭火 D. 用作保护气
10. 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B. 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不变
11. 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 钼属于金属元素
C.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D. 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
12. 2020年12月7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它被视为核聚变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如果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氦—3原子结构的是
A. B. C. D.
13. 秋分时节桂花飘香,桂花中含甜菜碱()。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氢、氮元素质量比为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甜菜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7g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O2、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 KClO3、K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C. Na+、Mg2+、Al3+原子核外电子数均10
D. CO2和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且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15.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C. 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
16. 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其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则对该物质的组成元素的推测正确的是
A. 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一定有碳、氢,可能有氧元素
C. 一定有碳、氢,没有氧元素
D. 可能有碳、氧两种元素
17. 我国商代时就已经发现,贮存于铅罐的酒(含乙醇)会发酵成醋(含醋酸,醋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铅与醋反应生成铅霜,铅霜在空气中转化为浮粉(),加热浮粉得铅白(PbO)固体,铅白可用作白色颜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酒(含乙醇)能变醋体现乙醇的化学性质 B. 铅能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
C. 浮粉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 浮粉变铅白,固体质量增大
18. 建筑工地上常用亚硝酸钠(NaNO2)作为水泥添加剂。亚硝酸钠有毒,它具有和食盐(NaCl)相似的外观特征,如果不小心误食亚硝酸钠则会导致中毒。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价 B. +5价 C. +4价 D. +3价
19.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通过热胀冷缩测体温 原子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且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C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热 氢气是一种新型燃料
D 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一块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一块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出现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A. A B. B C. C D. D
20. 甲烷(化学式为)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和CO,该制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丁的微观图示为 B. 反应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D.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5分)
21. 202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成功完成点火试验。
(1)煤油常温下呈液态,这是煤油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液氧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液氧与煤油中,具有助燃性的是________、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
22. 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列出的符号回答问题。
① ②2N ③ ④ ⑤
(1)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化学式量为________。
(2)②中的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__;③中的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__;④中的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__;⑤中的数字“4”的含义是________;
(3)能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能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
(4)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2个氮分子________;③与④结合形成碳酸钠的化学式________。
23. 掌握分类的方法非常重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我们又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将纯净物分成单质与化合物。
将以下物质归类填写到相应的横线上(若有化学式请用化学式填写)。
矿泉水、蒸馏水、氮气、氯化钠、铜、氧化镁、氢气、二氧化碳、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尿素[]、碳酸氢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两种氮肥。
(1)请计算: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两种氮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比较:________(选填“”“”或“”)。
2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写出空气中一种稀有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
(2)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__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 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5)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不断有新元素被发现并加入元素周期表中。2016年,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被填满。确定1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值的依据是________。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1个一氧化碳分子(C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 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分解与合成,均体现了“分”与“合”的思想。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________为水的循环提供了能量。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________,又完成了________。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①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试管a中产生6mL气体,则试管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②下图是电解水与合成水的微观示意图:
Ⅰ.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Ⅱ.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7. 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50.0mL,内装有足量细铜粉,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为30mL。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充分加热,加热时不断反复缓慢推拉注射器,至反应结束。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
(2)同学们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缓慢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完毕装置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3)用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________。
A. 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在正确操作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4)同学们又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能证明空气中的含量的是________。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四、分析与计算(包括2小题,共9分)
28. 蛋白质由甘氨酸(C2H5O2N)等多种氨基酸构成计算:
(1)甘氨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3)75g甘氨酸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9.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常用作燃料,其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工业生产乙醇()的两个反应如下:
①;②
(1)原子经济性,它是绿色化学的重要指标。
上述两个反应中,原子经济性更好的是反应________(填“①”或“②”)。
(2)若用反应①制取23g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质量是多少?
五、选做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本题不计入总分)
30. 氨气()易贮存、热值高,是一种可再生“零碳”燃料,在燃料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是氨的合成及应用的部分流程图,其中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取时,先被蒸发出来,说明液氮沸点比液氧________(填“高”或“低”);分子筛可根据分子直径大小,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而分离出氮气,说明氧分子直径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氮分子直径。
(2)图1两条的获取途径中,更符合绿色“零碳”理念的是途径________(填“Ⅰ”或“Ⅱ”)。
(3)根据图1所示,用化学式表示“合成塔”内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
(4)图2是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过程,其顺序应为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5)氨燃料电池因“零碳”排放而备受关注,该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三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5分)
【21题答案】
【答案】(1)物理 (2)
(3) ①. 液氧 ②. 煤油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0 ②. 71
(2) ①. 2个氮原子 ②. 2个钠离子 ③. 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 ①. ③ ②. ④
(4) ①. ②.
【23题答案】
【答案】 ①. 矿泉水、空气 ②. 、Cu、 ③. 、NaCl、MgO、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60 ②. 79
(2)
【25题答案】
【答案】(1)He或Ne或或Ar等(合理即可)
(2) ①. AC ②. Li##锂
(3) ①. 得到 ②. (4)AD (5)A
(6)14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水的三态变化(或水分子的运动) ②. 太阳 ③. 自身净化 ④. 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 ①. 3 ②. ③. ④. 氢元素、氧元素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铜粉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 ②. ③. 化合反应
(2) ①.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反应 ②. 氮气## (3)AD (4)C
四、分析与计算(包括2小题,共9分)
【28题答案】
【答案】(1)4 (2)10
(3)14
【29题答案】
【答案】(1)①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
根据碳元素反应前后质量相等,设制取23g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质量为x ,
则有
解得
答:制取23g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质量为14g。
五、选做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本题不计入总分)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低 ②. 小于
(2)Ⅱ (3) ①. ②.
(4)cab (5)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