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蚕的生长变化 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 蚕的生长变化 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蚕的生长变化
07
新知导入
蚕在我们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
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做了哪些观察记录?
科学实践
一、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蚕的身体结构
蚕的形态是长条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青白色,每部分都有重要的器官。
科学实践
胸部:蚕的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共3对胸足。胸部第1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称为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头部:蚕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为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
腹部:蚕的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有1对腹足,共4对腹足。第8节背面,生有一个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第10节有1对尾足;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有1个气门,加上胸部的1对,共9对。
科学实践
实验:测量记录蚕生长过程中身体长度、粗细的变化情况
实验材料
直尺
生长中的蚕
卷尺
养蚕观察记录表
科学实践
实验方法
以蚕的头部为起点,在直尺上作出记号。
以蚕的尾部为终点,在直尺上作出记号。
起点到终点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图1)。
用卷尺按图2所示方法测量蚕的粗细。
科学实践
实验记录
日期 蚕的身体长度(毫米) 蚕的粗细(毫米)
4月13日
4月19日
4月25日
5月5日
3
13
27
42
0.5
4
7
15
科学实践
在生长过程中,蚕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蚕刚孵化出的样子:很小,很黑,像蚂蚁一样,身体很柔弱
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由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
科学实践
蚕蜕皮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生成新皮,蜕去旧皮,继续生长,这叫作蜕皮。蚕为什么会蜕皮呢?
因为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表皮无法随着蚕的长大而变大,当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蜕皮,所以每次蜕皮就是要换件“新衣”。
科学实践
蚕的蜕皮过程
蚕蜕皮前的准备: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减退甚至完全停食,之后会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蜕皮的准备。
蚕蜕皮前是偏黄的颜色,蜕皮后,身体变为白色。
科学实践
在蜕皮的过程中,身体会越来越长。蚕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然后经过胸部、腹部,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等到旧皮蜕去,新皮长出以后,蚕宝宝就进入下一个龄期。人们把蚁蚕作为一龄蚕,蜕了第1次皮的蚕宝宝称为二龄蚕。在我国,蚕农饲养的蚕宝宝绝大多数要经历五龄(幼虫期共蜕4次皮)。
注意:蚕蜕皮时,千万不要弄断它身上的丝,不然,它的“外衣”不仅蜕不下来,而且还可能会死掉!
科学实践
蚕在什么时候开始吐丝?
蚕到了五龄末期(第4次蜕皮以后的5~8天),就逐渐显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结茧场所,此时的蚕则称为熟蚕或适熟蚕。
科学实践
为蚕营造结茧的场所
用草梗搭小架子或用硬纸板搭架子。一旦发现蚕成熟了,就可以把它放在架子上。
科学实践
蚕是如何吐丝的
熟蚕吐丝结茧又分结制茧网、结制茧衣、结制茧层、结制蛹衬四个过程。
①结制茧网。熟蚕首先将丝吐出黏结在簇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簇枝形成结茧支架。此时熟蚕将体内残余粪物全部排出,再继续吐丝结制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作为进一步结茧的支架。
②结制茧衣。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以“S"形方式吐丝结制茧衣,开始出现茧形轮廓。
③结制茧层。茧衣形成后,蚕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每15个“∞”形丝圈组成1组,称1个茧片,由许多茧片形成茧层。
④结制蛹衬。蚕大量吐丝以及吐丝中能量的消耗,使躯体大大缩小,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吐丝显得很凌乱,这样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最后蚕头部向上,尾部向下,吐出最后留存在体内的丝物质,形成一团松软的茧顶。至此,结茧过程结束,蚕体会再蜕一次皮进入化蛹阶段。
科学实践
观察蚕茧
活动准备 蚕茧、剪刀、手电筒、放大镜。
观察方法 ①用剪刀剪开一个蚕茧,取出蚕蛹,用放大镜观察蚕茧内部的情况。
②按照观察动物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并将蛹的身体结构与蚕进行对比。
记录方法 画出蚕蛹的简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科学实践
观察记录
1.蚕蛹的外形
科学实践
2.蚕蛹的运动
蚕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如用手轻轻地触摸它,用手电筒照或发出声音时,蚕蛹的体节会轻微弯曲。
3.蚕蛹的内部
在剪开的蚕茧里还会发现一层蜕下来的皮,它是蚕吐完丝化成蚕蛹之前蜕下的第5次皮,蚕一生共蜕皮6次,第6次是在化蛾之前。
科学实践
观察总结
蚕蛹的特点
蚕蛹呈纺锤形,黄褐色;蚕呈长圆筒形,青白色
蚕蛹中能找到眼睛和足,身上还有体节
蚕蛹会动,它的背后长出了盾片
蚕蛹中还有一层皮,它是蚕第5次蜕的皮
蚕蛹有触角原始体和气门
科学实践
二、观察蚕蛾
蛾是蚕的另一种形态,因此我们把它称为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茧内的蛹成熟后蜕去蛹壳羽化而成的。
科学实践
蚕蛾是怎样从蚕茧里出来的?
蛹在茧里羽化成蛾后,蛾会从嘴里喷出一种棕红色碱性液体,使蚕丝的丝胶溶解,然后用头和足把丝拨开,形成一个圆洞,这样蚕蛾就可以从圆洞中钻出来了。刚破茧的蚕蛾在出口处也因这种碱性液体变得湿湿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剪开被蚕蛾破坏的蚕茧,会发现里面有两层皮,一层是蚕变成蛹时留下来的,另一层是蛹变成蛾时留下来的。
科学实践
蚕蛾和蚕有什么不同?
蚕和蚕蛾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蚕是指蚕蛾的幼虫,而蚕蛾是指蚕的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
科学实践
蚕蛾和蚕蛹有什么不同?
形态变化过程不同:①蚕蛾: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②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
形态特点不同:①蚕蛾: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②蚕蛹:呈黄褐色的卵形,表面有凹纹。
形成时间不同:①蚕蛾:蚕蛹到蚕蛾一般需要10—15天。②蚕蛹: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
科学实践
蚕蛾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
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
蚕蛾和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实践
持续观察几天蚕蛾的生活,有什么发现?
体型 翅膀 腹部 触角颜色 爬行速度
雄蛾 小 大 狭长,后端稍突起 黑色 快
雌蛾 大 短小 肥大 灰色 慢
科学实践
蚕蛾羽化钻出蚕茧后,体型小的雄蚕蛾就开始不断地扇动双翅、原地打转,而体型大的雌蚕蛾则分泌出某些物质。随后雌蚕蛾和雄蚕蛾尾部相交在一起,3~4小时后,雌蚕蛾就产下受精卵。雄蛾交配后就会死掉,雌蛾产完卵后慢慢死亡。
拓展与应用
怎样抽丝
蚕丝是怎么得来的?让我们来试一试“抽丝”吧!
去掉蚕茧表面的乱丝。
将蚕茧放到盛水的锅内加热,水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
水沸腾后,继续煮10~15分钟,直到茧壳变松软。
向锅内加入一些凉水,使水温保持在60℃左右。然后在锅内轻轻揽动蚕茧,找到丝头。
一边抽丝线,一边将抽出来的丝线缠绕起来。
拓展与应用
一根蚕丝有多长?比比谁抽的蚕丝最长!
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如果不断,一根蚕丝的长度可达1000米,甚至更长
课堂巩固
1.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 )次皮。
A.3 B.4 C.5 D.6
2.蚕茧能起到保护( )的作用。
A.蚁蚕 B.蚕蛹 C.熟蚕 D.蚕蛾
3.蚕蛾是( )发育而来的。
A.茧 B.蚕丝 C.蚕蛹 D.蚁蚕
B
B
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