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第2单元 机器能识别第2节 卷积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八年级 下册主要内容知识探究/01/02习题测试/03小节回顾/04作业布置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项目子任务学习常见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训练过程,来为“昆虫的识别”作知识储备。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探究内容与要求(1)方法引导:遵循“概念→结构→原理→......”认知规律(2)主要内容:①什么是卷积神经网络?——像素点构成和卷积计算②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卷积层和池化层③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任务选择、数据集选择和参数设置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知识习得(1)自主阅读:以书本P47-50为主,网络知识作补充(2)知识梳理:①数字图像是由一个个像素点构成的。 黑白图像的像素点的值是0或1,灰度图像则是0~255,彩色图像用RGB三原色混合得到。②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处理图像,参数量会很多,因此科学家参考动物视觉感受野,设计出了“卷积神经网络”。③卷积神经网络中有两种特殊的网络,分别为卷积层和池化层。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知识习得(1)自主阅读:以书本P50-51为主,网络知识作补充(2)知识梳理:①LeNet模型输入的是32x32像素的灰度图像。②LeNet网络中有卷积层、池化层、展平层、全连接层等。③使用BaseNN搭建神经网络时,Conv2D表示的是卷积层,MaxPool表示的是最大池化层,Linear表示的是全连接层。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知识习得(1)自主阅读:以书本P51-54为主,网络知识作补充(2)知识梳理:①用训练工具EasyTrain,训练图像分类模型,可以选择任务为“分类任务”,选择模型为“LeNet”模型,数据集选择系统自带的数据集,然后开始设置参数,分类数量要和选择的数据集保持一致,最后生成训练代码。②训练过程中可以看到损失函数值的变化和识别准确率的值的变化。③轮数(epoch)、学习率(lr)等被称为模型训练的超参数。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核心素养培育(1)学会分析:以“昆虫的识别”为例,如何实现图像分类任务的模型选择、模型结构搭建或选择、模型训练设置。辅助分析支架:要实现“昆虫的识别”的图片识别等功能,需要用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选择LeNet模型或其他更复杂的模型,训练时要设置好分类数量等超参数。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核心素养培育(2)学会解释:什么卷积神经网络比全连接神经网络在图像任务中更优秀?辅助分析支架:通过参数量计算对比,输入层的参数差异明显。卷积层参考感受野设计,可以感受更大区域的信息。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核心素养培育(3)学会求证:用实验结果去支持你解释的观点!——教师引领学会求证:用训练工具完成一次图像分类任务的模型训练,体会模型准确率提升的过程。①求证技能:用XEdu中的EasyDL系列工具中的EasyTrain。②求证活动:用EasyTrain一步步选择和设置,完成模型训练。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知识探究核心素养培育(4)对学科方法、工具或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训练出来的模型对“昆虫的识别”有什么作用?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习题测试1. 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层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少数据运算量 B. 提取图像特征 C. 进行图像分类 D. 连接不同层的神经元参考答案:B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习题测试2.LeNet模型中,经过一层卷积后,图像的特征图数量会______(增加 / 减少),尺寸会______(增大 / 减小)。参考答案:增加;减小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01 准备过程02 整体结构03 重点说明04 名词解释作业布置1.项目实施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项目方案与小组分工表(2)项目技术方案和使用说明(3)训练的模型文件2.课后挑战作业(书本P54的“挑战”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