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生命的结构与生殖第2节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3课时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知道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长时期、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科学观念)1.桑蚕的幼虫和成虫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桑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蜜蜂、蚊子等昆虫也有类似的发育过程。2.与桑蚕不同,蝗虫、蝼蛄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 、 和 三个时期。3.青蛙的生命周期:受精卵 → → → →死亡或冬眠。蝌蚪和成蛙的主要区别区别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蝌蚪 水中 鳃成蛙 四肢 游泳或跳跃5.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 和 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是青蛙、蟾蜍、蝶螈等两栖类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6.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 、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知识点一:家蚕的生殖与发育【案例1】(2024春 温州期中)如图所示,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相对于蝗虫,蚕特有的阶段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对点训练1】(2024春 郾城区期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的延续。下列关于家蚕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家蚕发育起点是受精卵B.家蚕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C.家蚕在蛹期会不吃不喝D.要提高蚕丝产量要延长蛹期知识点2 其他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案例2】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B.幼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C.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D.幼虫身体较小,有翅,无外骨骼【对点训练2】蚊子会对人体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发育要依次经过( )A.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C.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D.受精卵、蛹、幼虫三个时期知识点3青蛙的生殖与发育【案例3】(2024春 武威期中)“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蛙鸣叫的目的是( )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捕食【对点训练3】青蛙有“田园卫士”之称,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B.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C.眼睛后有感知声波的鼓膜D.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知识点4 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案例4】在距今3.5亿至25亿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这一时期两栖动物种类繁多,称为两栖动物时代。225亿年前至今,地球上气候逐渐干燥,部分地区出现了沙漠,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变小。根据资料分析,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种类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B.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C.靠湿润的皮肤和肺呼吸D.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点训练4】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以下对蟾蜍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B.蝌蚪先生出后肢,再生出前肢C.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D.雌雄抱对后在水中产下受精卵知识点5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案例5】(2024春 天津期中)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的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卵生②体内受精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⑥卵的数量巨大⑦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⑦ D.①③⑤⑥⑦【对点训练5】“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唐代诗人牛峤的《忆江南 衔泥燕》形象地描绘了春燕筑巢的场景。春燕雏鸟出生后需要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独立生活,下列有关鸟类繁殖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筑巢是所有鸟类都有的繁殖行为B.春燕的筑巢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C.春燕通过产卵进行繁殖,由卵黄发育成雏鸟D.鸟类的繁殖行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1、“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即( )A.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B.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受精卵→胚胎→幼蛙→成蛙D.受精卵→幼蛙→成蛙2、鸟类的受精方式与胚胎发育方式分别是(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3、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B.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C.蝉和青蛙一样进行无性生殖D.蝉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4、夏秋季节,无论在我县的城镇还是农村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C.蝉在发育的过程中和蝗虫类似,都有蜕皮的现象,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可以促 进其体内水分的蒸发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5、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B.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6、如图是蚊子的发育过程,仔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蚊子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出现了蛹期。请列举两种与蚊子发育方式相同的动物: 。(2)蚊子通过叮人吸血传播疟疾、丝虫病等多种传染病,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蚊子的卵、幼虫(孑孓)、蛹都生活在不流动的水中。请根据图示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三项防治蚊子的措施。7、表1是某校科学课外兴趣小组人T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毫升)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B 池塘水 500 13 250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D 自来水 500 13 250 ——结果预测与分析: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 8、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驯养家蚕、编织丝绸。其中有--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请问家蚕的生殖过程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家蚕的哪一发育时期 。9、蚕宝宝是我们熟悉的昆虫,正常情况下,蚕宝宝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喝,每个蚕宝宝能结出一个厚薄均匀的茧,某兴趣小组在对蚕茧分类时发现,有个别蚕茧是有两个蚕宝宝共同结出的“双宫茧”,属于劣质茧。因此想探究产生“双宫茧”的原因。他们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将刚成熟的蚕宝宝分三组以不同的密度(如:130条/米2指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为130条)进行实验,7天后统计“双宫茧”的数量。为实验的可靠性在9月份又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问:双宫茧个数组别实验 第一组130条/m2 第二组150条/m2 第三组180条/m2实验1:(5月份)平均温度25℃ 3.48 3.56 5.92实验2:(9月份)平均温度28℃ 5.17 6.85 9.50(1)蚕发育中经历的4个过程分别为 。(2)根据5月份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同一组不同月份的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4)若要使以上两问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应该 。10、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甲图生物的发育过程与乙图中昆虫相比没有 这个阶段,属于 发育。(2)菜粉蝶、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有以下共同点:①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②发育过程中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体都有明显的差异,都属于 发育。11、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CB.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则A为幼虫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12、无论哪种鸟类,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都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 )A.产卵、育雏、筑巢 B.求偶、交配、产卵C.筑巢、孵卵、育雏 D.筑巢、求偶、交配13、如图甲为常见的农业害虫卷叶象甲。雌性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后,将整个叶片加工成卷筒状(如图乙),幼虫及蛹期都在叶筒内生活。观察发现,同类植物的叶片有全缘和深裂两种形状(如图丙),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1)从发育过程角度看,卷叶象甲比蝗虫多了 期;(2)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以下探究:【实验方案】Ⅰ选取同类植物中相同数量且大小相同的全缘叶片和深裂叶片;Ⅱ将等量待产卵的雌性成虫,分别放到两种叶片上;Ⅲ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能折叠成卷筒的叶片数量。【实验分析】①制定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 ;【拓展应用】②从环保角度考虑,以下可以减少卷叶象甲危害的措施是 。A.喷洒农药 B.诱捕雌虫 C.收集卷叶,并集中处理14、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就已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用热水浸泡蚕茧进行抽丝。蚕茧处于家蚕发育的 阶段。(2)蝗虫与家蚕相比,发育过程缺少 阶段。(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著名诗句,试从家蚕的发育过程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描述是否正确? ,原因是 。15、看图填空。(1)如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Ⅰ.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Ⅱ.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 发育。(2)如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家蚕的生殖属于 生殖。②从图中看出,家蚕的发育是 发育。因为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 、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第1章生命的结构与生殖第2节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3课时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知道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长时期、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科学观念)1.桑蚕的幼虫和成虫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桑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蜜蜂、蚊子等昆虫也有类似的发育过程。2.与桑蚕不同,蝗虫、蝼蛄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3.青蛙的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死亡或冬眠。蝌蚪和成蛙的主要区别区别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蝌蚪 水中 尾 游泳 鳃成蛙 水陆 四肢 游泳或跳跃 两肺和皮肤5.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是青蛙、蟾蜍、蝶螈等两栖类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6.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知识点一:家蚕的生殖与发育【案例1】(2024春 温州期中)如图所示,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相对于蝗虫,蚕特有的阶段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答案】C【解答】解: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和蚕相比,蚕特有的阶段是蛹。故选:C。【对点训练1】(2024春 郾城区期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的延续。下列关于家蚕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家蚕发育起点是受精卵B.家蚕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C.家蚕在蛹期会不吃不喝D.要提高蚕丝产量要延长蛹期【答案】D【解答】:A、家蚕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A正确。B、家蚕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由于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家蚕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B正确。C、家蚕在蛹期会不吃不喝不动,C正确。D、家蚕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只有在幼虫末期才能吐丝,因此为了提高蚕丝产量,让幼虫为吐丝获取更多的营养,应延长幼虫时期,D错误。故选:D。知识点2 其他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案例2】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B.幼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C.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D.幼虫身体较小,有翅,无外骨骼【答案】A【解答】解: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若虫身体较小,没有翅膀,不会飞,生殖器官没有成熟等。故选:A。【对点训练2】蚊子会对人体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发育要依次经过( )A.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C.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D.受精卵、蛹、幼虫三个时期【答案】C【解答】解:蚊子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故选:C。知识点3青蛙的生殖与发育【案例3】(2024春 武威期中)“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蛙鸣叫的目的是( )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捕食【答案】A【解答】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选:A。【对点训练3】青蛙有“田园卫士”之称,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B.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C.眼睛后有感知声波的鼓膜D.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答案】D【解答】:A、青蛙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A正确。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即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B正确。C、雄蛙的眼睛后有感知声波的鼓膜,C正确。D、青蛙产的是生殖细胞,卵的表面没有坚韧的卵壳保护,D错误。故选:D。知识点4 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案例4】在距今3.5亿至25亿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这一时期两栖动物种类繁多,称为两栖动物时代。225亿年前至今,地球上气候逐渐干燥,部分地区出现了沙漠,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变小。根据资料分析,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种类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B.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C.靠湿润的皮肤和肺呼吸D.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解答】解: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呼吸靠湿润的皮肤和肺,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故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是导致两栖类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两栖动物种类减少的原因。故选:D。【对点训练4】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以下对蟾蜍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B.蝌蚪先生出后肢,再生出前肢C.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D.雌雄抱对后在水中产下受精卵【答案】D【解答】解:A、蟾蜍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体---成体,为变态发育,A正确。B、受精卵发育成幼体蝌蚪,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发育成幼体,然后发育成成体,B正确。C、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C正确。D、雌雄抱对后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体外形成受精卵,D错误。故选:D。知识点5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案例5】(2024春 天津期中)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的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卵生②体内受精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⑥卵的数量巨大⑦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⑦ D.①③⑤⑥⑦【答案】C【解答】解:鸟类和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进行②体内受精,⑤卵外具有坚硬的卵壳保护,⑦卵白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使其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且④鸟类具有孵卵、育雏等行为,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故选:C。【对点训练5】“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唐代诗人牛峤的《忆江南 衔泥燕》形象地描绘了春燕筑巢的场景。春燕雏鸟出生后需要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独立生活,下列有关鸟类繁殖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筑巢是所有鸟类都有的繁殖行为B.春燕的筑巢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C.春燕通过产卵进行繁殖,由卵黄发育成雏鸟D.鸟类的繁殖行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答案】D【解答】:A.不是所有的鸟都筑巢,比如杜鹃,把卵产在其他鸟的巢内,A错误。B.春燕的筑巢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B错误。C.春燕通过产卵进行繁殖,卵外有卵壳保护,卵黄上面有受精的深色胚盘,胚盘发育成雏鸟,C错误。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D正确。故选:D。1、“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即( )A.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B.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受精卵→胚胎→幼蛙→成蛙D.受精卵→幼蛙→成蛙【答案】B【解答】解: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然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变态发育。故选:B。2、鸟类的受精方式与胚胎发育方式分别是(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答案】A【解答】解: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故A符合题意。故选:A。3、(2024 麦积区二模)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B.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C.蝉和青蛙一样进行无性生殖D.蝉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答案】A【解答】解:A、蝉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皮”是蝉的外骨骼,A正确。B、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C、蝉是体内受精,青蛙是体外受精,都为有性生殖,C错误。D、蝉的发育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D错误。故选:A。4、夏秋季节,无论在我县的城镇还是农村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C.蝉在发育的过程中和蝗虫类似,都有蜕皮的现象,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可以促 进其体内水分的蒸发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答案】B【解答】解:A、蝗虫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故错误;B、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正确;C、蝉和蝗虫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故错误;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故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B.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答案】A【解答】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蛇属于爬行动物,蛇的生殖和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A错误。B、苍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B正确。C、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D正确。故选:A。6、如图是蚊子的发育过程,仔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蚊子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出现了蛹期。请列举两种与蚊子发育方式相同的动物: 。(2)蚊子通过叮人吸血传播疟疾、丝虫病等多种传染病,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蚊子的卵、幼虫(孑孓)、蛹都生活在不流动的水中。请根据图示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三项防治蚊子的措施。【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蚊子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如图是蚊子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2)防治蚊子的措施:1、综合治理大环境;2、及时清除容器积水;3、养鱼除孑孓;4、蚊香是最古老的天然药物驱蚊办法。故答案为:(1)蝴蝶、蜜蜂等(其他回答只要合理也可以)(2)综合治理大环境、及时清除容器积水、养鱼除孑孓、使用蚊香等。7、表1是某校科学课外兴趣小组人T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毫升)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B 池塘水 500 13 250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D 自来水 500 13 250 ——结果预测与分析: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 【解答】:(1)表中实验涉及到了水质和温度两个因素。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水质和温度不同造成的。(2)①A组与B组和C组与D组,设计的都是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蛙卵的孵化受温度的影响。②由①题可知:蛙卵的孵化受温度的影响;A组与C组,设计的是以水质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所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影响蝌蚪发育的因素有水质和温度。故答案为:(1)水质和温度不同造成的(2)蛙卵的孵化受温度的影响;影响蝌蚪发育的因素是水质和温度8、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驯养家蚕、编织丝绸。其中有--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请问家蚕的生殖过程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家蚕的哪一发育时期 。【答案】有性;完全;蛹期【解答】解:家蚕的生殖过程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蚕是幼虫期,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作茧,吐完丝,蚕的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好像是“死”了,其实没死,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家蚕的蛹期。故答案为:有性;完全;蛹期9、蚕宝宝是我们熟悉的昆虫,正常情况下,蚕宝宝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喝,每个蚕宝宝能结出一个厚薄均匀的茧,某兴趣小组在对蚕茧分类时发现,有个别蚕茧是有两个蚕宝宝共同结出的“双宫茧”,属于劣质茧。因此想探究产生“双宫茧”的原因。他们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将刚成熟的蚕宝宝分三组以不同的密度(如:130条/米2指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为130条)进行实验,7天后统计“双宫茧”的数量。为实验的可靠性在9月份又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问:双宫茧个数组别实验 第一组130条/m2 第二组150条/m2 第三组180条/m2实验1:(5月份)平均温度25℃ 3.48 3.56 5.92实验2:(9月份)平均温度28℃ 5.17 6.85 9.50(1)蚕发育中经历的4个过程分别为 。(2)根据5月份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同一组不同月份的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4)若要使以上两问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应该 。【答案】(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双宫茧”的产生与密度有关,(3)温度越高,“双宫茧”的个数越多;(4)设置重复实验。【解答】解:(1)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该实验设计中将蚕宝宝分为三组以不同密度进行实验,由此作出假设:“双宫茧”的产生与密度有关。(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双宫茧”的个数越多。(4)设置重复实验可以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再设置两组,温度一组低于25℃,一组高于28℃,其余条件均相同,这样可以使的(3)结论更科学。再设置两组,一组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少于130条,一组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多于180条,其余条件均相同,这样可以使的(2)结论更科学。故答案为:(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双宫茧”的产生与密度有关,(3)温度越高,“双宫茧”的个数越多;(4)设置重复实验。10、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甲图生物的发育过程与乙图中昆虫相比没有 这个阶段,属于 发育。(2)菜粉蝶、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有以下共同点:①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②发育过程中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体都有明显的差异,都属于 发育。【解答】:(1)甲图示蝗虫的发育过程,A是成虫,B是受精卵,C、D是幼虫,这种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蟋蟀、螳螂、蜻蜓、蝉等;乙图示蝴蝶的发育过程,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甲图生物的发育过程与乙图中昆虫相比没有蛹这个阶段。(2)菜粉蝶、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有以下共同点:①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②发育过程中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体都有明显的差异,都属于变态发育。故答案为:(1)蛹;不完全变态;(2)受精卵;有性生殖;变态。11、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CB.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则A为幼虫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答案】D【解答】解:A、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受精卵→A若虫→C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A正确。B、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期→C成虫4个时期,则A为幼虫,B正确。C、蝗虫的成虫期食量大,活动范围广,因此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正确。D、家蚕在A幼虫时期吐丝,因此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错误。故选:D。12、无论哪种鸟类,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都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 )A.产卵、育雏、筑巢 B.求偶、交配、产卵C.筑巢、孵卵、育雏 D.筑巢、求偶、交配【答案】B【解答】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有的是求偶、交配、产卵行为。故选:B。13、如图甲为常见的农业害虫卷叶象甲。雌性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后,将整个叶片加工成卷筒状(如图乙),幼虫及蛹期都在叶筒内生活。观察发现,同类植物的叶片有全缘和深裂两种形状(如图丙),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1)从发育过程角度看,卷叶象甲比蝗虫多了 期;(2)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以下探究:【实验方案】Ⅰ选取同类植物中相同数量且大小相同的全缘叶片和深裂叶片;Ⅱ将等量待产卵的雌性成虫,分别放到两种叶片上;Ⅲ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能折叠成卷筒的叶片数量。【实验分析】①制定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 ;【拓展应用】②从环保角度考虑,以下可以减少卷叶象甲危害的措施是 。A.喷洒农药 B.诱捕雌虫 C.收集卷叶,并集中处理【答案】(1)蛹;(2)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3)B。【解答】解:(1)卷叶象甲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蝗虫的发育过程只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所以从发育过程角度看,卷叶象甲比蝗虫多了蛹期。(2)制定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3)A、喷洒农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杀死卷叶象甲,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A错误。B、诱捕雌虫:通过捕捉并消除卷叶象甲的繁殖源,可以有效减少卷叶象甲的数量,同时也相对环保,B正确。C、收集卷叶,并集中处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其他害虫趁机入侵,而且对于已经受破坏的叶片来说,无法恢复其原有的功能,C错误。故选:B。答案为:(1)蛹;(2)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3)B。14、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就已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用热水浸泡蚕茧进行抽丝。蚕茧处于家蚕发育的 阶段。(2)蝗虫与家蚕相比,发育过程缺少 阶段。(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著名诗句,试从家蚕的发育过程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描述是否正确? ,原因是 。【答案】(1)蛹(2)蛹(3)不正确;春蚕吐丝后不是死亡,而是进入蛹这一发育阶段【解答】解:(1)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茧处于家蚕发育的蛹阶段。(2)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相比,少蛹阶段。(3)“春蚕到死丝方尽”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不合理,原因是春蚕吐丝不是死亡,而是进入蛹这一发育阶段。故答案为:(1)蛹(2)蛹(3)不正确;春蚕吐丝后不是死亡,而是进入蛹这一发育阶段15、看图填空。(1)如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Ⅰ.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Ⅱ.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 发育。(2)如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家蚕的生殖属于 生殖。②从图中看出,家蚕的发育是 发育。因为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 、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答案】(1)Ⅰ.B→C→E→A;体外。Ⅱ.变态。(2)①有性。②完全变态;幼虫。【解答】解:(1)Ⅰ.青蛙为变态发育,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D受精卵→BC蝌蚪→E幼蛙→A成蛙。所以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B→C→E→A。青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Ⅱ.如上图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2)①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家蚕的生殖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是有性生殖。②从图中看出,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答案为:(1)Ⅰ.B→C→E→A;体外。Ⅱ.变态。(2)①有性。②完全变态;幼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生命的结构与生殖第2节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3课时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docx 第1章生命的结构与生殖第2节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3课时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