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文明与安全同行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文明与安全同行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文明与安全同行
目录
1
校园内文明与安全
2
校园外文明与安全
第一章
校园内文明与安全
什么是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
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
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
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
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
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
1、肢体欺凌。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中小学生一日常规
01
按时上课,不随便缺课,不迟到早退,有事或因病不能到校,要请假;
上学时要整理好个人卫生,保持校服整洁、帽子戴正,校服拉链拉到胸口,带齐学习用品,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要带入学校。
02
上学路上注意安全,不要追逐打闹,见到老师或长辈要打队礼或问好;
值日生要提前到校,打开门窗,整理好桌凳,擦去灰尘,等其他学生到校后,自觉学习或做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怎样预防校园欺凌
一、学生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或者由父母接送。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立即找老师解决。
二、放学不要贪玩,按时回家,远离暴力游戏、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要慎重择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平时教育孩子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
四、进行预防教育,教育孩子平常待人接物。文明有礼,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错曲直,不以暴制暴,当然还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预备铃响过,要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等候老师;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近教室,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学生立正站好,齐问“老师好”,老师回问“同学们好”,班长喊“坐下”,全体同学齐坐下。
上课迟到时,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能进入教室。
上课姿势要端正,专心听讲,在老师指导下,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生动活泼地学习。
中小学生一日常规
校园欺凌怎么解决
校园欺凌的解决方法:
1、寻求老师帮忙,被欺负了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出面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告知家长,很多学生处理不了的事情可以让家长出门解决。
3、向当地教育机构进行举报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忙忙碌碌地做着我们应做的事。在漫长而又短暂的学生时代中,我们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学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角色负责,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惟有认真地对待,才不会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那么,如何扮好学生角色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遵守校纪校规,在学校的舞台上充分展示我们学生的风采。




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并执行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约束个性,而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权益,并为安全提供保障,提高同学们守规守法的自觉性,这才是校纪校规的实际意义。实际上,一个没有纪律和规则约束的地方是绝对没有自由可言的。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遵纪守规,不要盲目作为,否则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卫生好习惯
公共卫生好习惯:
1、每天到校后认真干好值日,全天保持责任区内整洁。
2、不随地扔废纸。
3、卫生工具摆放有序。
4、桌、椅、物品摆放整齐。
个人卫生好习惯:
1、校服干净每一天。
2、手、脸干净。




行走礼仪
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等按指定线路走,出入各功能室不影响他人
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
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老师让路,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尊师礼仪
和老师交谈要用普通话;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主动让行。
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
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同学礼仪
01
03
02
04
同学之间交谈要用普通话;同学间要互相问候




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 “向你请教个问题”等
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
1.学生不得佩戴首饰,如耳环、项链、戒指、手链等
2.女生头发短于下巴,男生头发不能超过一指,不得染头烫头
3.上学佩戴好红领巾,穿校服,穿衣干净整洁
4.不能在校园内骑车,课间活动时不能追逐、打斗、大声喧哗
5.不带手机,MP3,MP4,电脑等进教室,上课期间不能吃零食
6.不能携带危险物品进校园,拉帮结伙打群架
7.独立认真完成作业,课间操认真规范做,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可旷课早退
第二章
校园外文明与安全
校园外交通安全,我们得从以下几点做起:
步行时做法
01
文明走路,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02
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03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04
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通过马路时做法
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冒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04
01
03
02
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不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向车外抛洒物品。
家长接送学生驾二轮摩托车,戴好头盔。
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乘坐机动车时做法
骑自行车时做法
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01
03
05
02
04
06
网络行为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上的信息也变得日益复杂,我们在上网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信息进行辨别,远离不良信息,同时也要注意文明上网。近期来,有很多关于网络诈骗的案件,国家为了提防相关的事件再次发生,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常说的国家反诈中心App。
一、密码安全常识
1、给自己的用户名设置足够长度的密码,最好使用大小写混合和特殊符号,不要为了贪图好记而使用纯数字密码。
2、不要使用与自己相关的资料作为个人密码,如自己或朋友的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门牌号,姓名简写,这样很容易被熟悉你的人猜出。
3、不要使用有特殊含义的英文单词做密码,最好不用单词做密码,如果要用,可以在后面加复数s或者符号,这样可以减小被字典猜出的机会。
4、不要将所有的口令都设置为相同的,可以为每一种加上前缀。
5、不要为了防止忘记而将密码记下来。将密码记在大脑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是愚蠢的行为。
6、不要死守一个密码,要经常更换,特别是遇到可疑情况的时候。
二、中学生网上交友
1、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信息。
2、不与网友见面。
3、如非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
4、对网上求爱者不予理睬。
5、对谈话低俗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的招数:
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单独去赴约。
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尽量不要下载个人站点的程序,因为这个程序有可能感染了病毒。
不要运行不熟悉的可执行文件,尤其是一些看似有趣的小游戏,不要随意上网购物。
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qq或者微信的聊天请求,避免受到端口攻击。
不要随便打开陌生人的邮件附件,因为它可能是一般恶意代码。
三、上网安全知识
谢谢大家
感谢同学们
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