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过关检测6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1.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A B C D制取Cl2 除去Cl2中的H2O 收集Cl2 吸收尾气中的Cl22.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是( )选项 气体 液体 固体粉末A CO2 饱和Na2CO3溶液 CaCO3B Cl2 FeCl2溶液 FeC HCl Cu(NO3)2溶液 CuD NH3 H2O AgCl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A 浓HNO3分解生成NO2 淀粉-KI溶液变蓝B Cu与浓H2SO4 生成SO2 品红溶液褪色C 浓NaOH与NH4Cl溶液生成NH3 酚酞溶液变红D CH3CHBrCH3与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4.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选项 气体 a b c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B SO2 70%的浓H2SO4 Na2SO3固体 98%的浓H2SO4C NO 稀HNO3 铜屑 H2OD NO2 浓HNO3 铜屑 NaOH溶液5.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装置、制备时使用的原料与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物质 O2 NO Cl2 CH2=CH2制备装置制备时使用的原料 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 浓硝酸和铜粉 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固体 乙醇和mol·L-1的H2SO4溶液收集方法 排水法 排空气法 排饱和食盐水法 排水法6.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作为原料制氯气。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INCLUDEPICTURE "F:\\待考\\441化学(二轮书创新版\\402HXA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待考\\441化学(二轮书创新版\\402HXA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艳普\\441化学(二轮书创新版\\第一部分 小题各个击破\\402HXA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金版教程》2025-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方案-化学-创新版\\全书完整Word文档\\分Word文档\\第一部分 小题各个击破\\402HXA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待考\\441化学(二轮书创新版\\402HXA2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待考\\441化学(二轮书创新版\\402HXA2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艳普\\441化学(二轮书创新版\\第一部分 小题各个击破\\402HXA2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金版教程》2025-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方案-化学-创新版\\全书完整Word文档\\分Word文档\\第一部分 小题各个击破\\402HXA2B.TIF" \* MERGEFORMATINET7.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z-14\\新加卷 (F)\\天科苑图片\\2024\\二轮\\化学 二轮 单选\\2024-393.TIF" \* MERGEFORMATINET验证铁电极是否受到保护 分离苯酚和水的混合物 析出[Cu(NH3)4]SO4·H2O晶体 测定KI溶液的浓度8.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配制FeCl3溶液 钠的燃烧 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9.下列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合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④ B.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草酸:②⑥C.用普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④⑤ D.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①④10.H2O2是一种氧化剂,其溶液常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室温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度加快。利用废蚀刻液(含FeCl2、CuCl2及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FeCl3·6H2O的主要步骤: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通入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FeCl3·6H2O。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INCLUDEPICTURE "E:\\杨楠\\课件\\442化学(二轮卷\\402HX93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杨楠\\杨楠\\课件\\442化学(二轮卷\\402HX930.TIF" \* MERGEFORMATINETA.用装置甲制备NH3 B.用装置乙制备[Cu(NH3)4]Cl2溶液并沉铁C.用装置丙分离[Cu(NH3)4]Cl2溶液和Fe(OH)3 D.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制备FeCl3·6H2O11.下列实验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a测定醋酸的浓度 B.图b由AlCl3溶液制取无水AlCl3C.图c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D.图d验证Zn保护了Fe12.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INCLUDEPICTURE "E:\\杨楠\\课件\\442化学(二轮卷\\402HX1186教.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杨楠\\杨楠\\课件\\442化学(二轮卷\\402HX1186教.TIF" \* MERGEFORMATINETA.图A:实验室里制取少量的Fe(OH)3胶体 B.图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C.图C:粗略测黄铜(Cu Zn)中锌的含量 D.图D: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13.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可添加试剂,可重复使用)不合理的是( )eq \o(\s\up15(),\s\do15(①)) eq \o(\s\up15(),\s\do15(②)) eq \o(\s\up15(),\s\do15(③)) eq \o(\s\up15(),\s\do15(④)) eq \o(\s\up15(),\s\do15(⑤))A.配制100 mL 0.1 mol·L NaOH溶液,选用⑤B.用KMnO4固体制备氧气,选用②C.盛放Na2CO3溶液,选用③D.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CO2并比较碳酸和Na2SiO3的酸性强弱,选用①④14.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中利用苯—水的共沸体系带出水分,其反应原理: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B.当观察到分水器中苯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C.管口A是冷凝水的进水口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苯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C.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 D.容量瓶洗净后须用酒精灯加热干燥16.某实验小组仅选择图中装置制备对溴异丙基苯[BrCH(CH3)2]并检验生成的HBr,其中装置错误的是( )17.实验室可利用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溴苯,其制备及提纯过程为:制备水洗分液碱洗分液水洗分液再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装置a中长导管仅起导气作用 B.装置b可用于制备过程中吸收尾气C.分液时,有机层由装置c的上口倒出 D.可选择装置d进行再分离18.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不一致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测定不同温度下蒸馏水的pH,pH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向新制的Cu(OH)2溶液中滴入少量蔗糖溶液并加热,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不属于还原糖C 将少量乙酸乙酯加入NaOH溶液中,出现分层,静置一段时间后酯层消失 乙酸乙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D 向FeCl2溶液(pH=1)中滴加KMnO4溶液,紫色褪去 Fe2+具有还原性1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将Cl2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Cl2具有漂白性B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有沉淀生成 酸性:H2SO3>HClOC 取5 mL 0.1 mol/L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 mL 0.1 mol/L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均分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淀粉溶液和KSCN溶液 一只试管溶液变蓝,另一只溶液变红 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有限度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原溶液中有Fe2+20.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向氯水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振荡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 该氯水为久置氯水B 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MnCl2溶液,沉淀颜色变为浅红色(MnS) Ksp(FeS)>Ksp(MnS)C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几滴盐酸酸化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SOD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I-【过关检测6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答案1.C。解析:A.实验室制取氯气使用的是浓盐酸和MnO2反应,不能使用稀盐酸,A错误;B.除去Cl2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注意长口进入便于充分吸收,B不正确;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注意长进短出,C正确;D.对氯气的尾气处理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吸收效果不好,D错误。 故选C。2.A。解析:A.通入CO2气体依次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CaCO3+H2O+CO2=Ca(HCO3)2,由于在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最终瓶中仍有白色晶体析出,不会得到澄清溶液,A项选;B.通入Cl2,发生反应Cl2+2FeCl2=2FeCl3、2FeCl3+Fe=3FeCl2,最终Fe消失得到澄清溶液,B项不选;C.通入HCl,NO在酸性条件下会表现强氧化性,发生离子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最终Cu消失得到澄清溶液,C项不选;D.AgCl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通入NH3后,Ag+与NH3结合成[Ag(NH3)2]+,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gCl消失得到澄清溶液,D项不选;答案选A。3.A。解析:A.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遇淀粉溶液变蓝色的碘,则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故A符合题意;B.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品红溶液褪色能说明铜与浓硝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B不符合题意;C.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共热反应生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氨气,则酚酞溶液变红能说明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D.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醇不能与溴水反应,则2—溴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丙烯气体,则溴水褪色能说明2—溴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5.C。解析:制取氧气时如果选用A中装置,选用的药品应该是氯酸钾与二氧化锰,A项错误;制取NO时应选用稀硝酸和铜粉,收集方法应为排水法,B项错误;因为C中无加热装置,所以可以选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与具有强还原性的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C项正确;制取乙烯时应选用浓硫酸,D项错误。6.D。解析:实验室制取氯气是将MnO2和浓盐酸共热,该制取装置缺少加热装置,A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净化氯气应该选用饱和食盐水,B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从长管进、短管出,C不能达到预期目的。7.C。解析:A.在酸化的氯化钠溶液中,可能会有少量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不能用此装置来验证铁电极是否受到保护,故A错误;B.苯酚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Cu(NH3)4]SO4·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要小,因此向其中加入乙醇,将析出深蓝色晶体[Cu(NH3)4]SO4·H2O,故C正确;D.溴水具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故D错误。8.D。解析:A.乙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A错误;B.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用于溶解氯化铁固体,B错误;C.钠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会使玻璃表面皿炸裂,C错误;D.铁钉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时会消耗氧气,会使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则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试管内的压强可以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D正确;故选D。9.C。解析: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有:容量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A错误;B.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草酸需要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B错误;C.用普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利用蒸馏的方法,所用的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C正确;D.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利用乙酸乙酯溶解度小,在溶液分层,用分液法分离,所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D错误; 故选C。10.D。解析:由于FeCl3+3H2OFe(OH)3+3HCl,生成的HCl易挥发,导致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将得到Fe(OH)3,不能制备FeCl3·6H2O,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11.A。解析:A. 氢氧化钠溶液不会腐蚀聚四氟乙烯,故该滴定管可以装氢氧化钠溶液,待测醋酸在锥形瓶内,中和产物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故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则图a可测定醋酸的浓度,A正确;B.氯化铝溶液水解得到氢氧化铝和盐酸:Al3++3H2OAl(OH)3(胶体)+3H+,加热和盐酸挥发,均促进水解,蒸干氯化铝溶液得不到氯化铝固体、得到氢氧化铝,若进一步灼烧可得到氧化铝,图b不能由AlCl3溶液制取无水AlCl3,B错误;C.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不能由图c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C错误;D. 未告知实验现象是什么,理论上可能有蓝色沉淀产生,有其它实验显示,d中实验的现象为:在Fe附近加入K3[Fe(CN)6]溶液,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在Fe表面产生了Fe2+,可能是K3[Fe(CN)6]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这就不符合预设目的,即图d不能验证Zn保护了Fe,若要验证Zn保护了Fe,实验方案为:锌、铁、酸化的食盐水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附近的溶液到试管内,再向试管内滴加K3[Fe(CN)6],由于原电池装置Fe作正极,取少量Fe附近的溶液,加入K3[Fe(CN)6]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铁附近溶液中无Fe2+,则可证明Zn保护了Fe,D错误;答案选A。12.C。解析: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在沸水中,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直接使用氯化铁固体,A错误;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B错误;盐酸为无氧酸,且盐酸易挥发,盐酸也能与硅酸钠反应,不能比较氯、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13.C。解析:A.配制10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选用100 mL容量瓶,移液时需通过玻璃棒引流,则可选用⑤,A正确;B.用KMnO4固体制备氧气是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用②,B正确;C.因为碳酸钠水解显碱性,能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腐蚀玻璃,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即不能选用③,C错误;D.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CO2并比较碳酸和Na2SiO3的酸性强弱,选用①可以制得CO2,但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需先经过④盛有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后再通入④盛有Na2SiO3溶液,D正确;故答案为C。14.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利用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反应中环己酮先与乙二醇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环己酮缩乙二醇,装置中苯的作用是作反应溶剂,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苯和水蒸气,分水器的作用是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环己酮缩乙二醇的产率,所以当观察到分水器中水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水,若将水分离出去,可促进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选择以共沸体系带水可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选项A正确;B.由分析可知,当观察到分水器中水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选项B错误;C.由分析可知,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苯和水蒸气,从管口A通入冷凝水有利于增大冷凝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效果,选项C正确;D.根据投料量,可估计生成水的体积,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水层体积不断增大,所以可根据带出水的体积估算反应进度,选项D正确;答案选B。15.D。解析:A.乙醇、苯为易燃液体,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正确;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氢气能燃烧、氧气能助燃,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C.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不能直接倒掉,正确;D.容量瓶不需要干燥,也不能加热,不正确。答案选D。16.C。解析:异丙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溴异丙基苯,故A正确;由于溴易挥发,得到的HBr中含有溴单质,用四氯化碳萃取HBr中的溴单质,故B正确;由于HBr极易溶于水,检验生成的HBr时要防倒吸,故C错误;对溴异丙基苯密度比水大,分液时对溴异丙基苯在下层,故D正确。17.D。解析:A.铁做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苯和液溴挥发,则制备装置a中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回流的作用,故A错误;B.溴化氢极易溶于水,若用装置b吸收溴化氢会产生倒吸,故B错误;C.溴苯是密度比水大的不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分液时,密度比水大的溴苯应该从下口放出,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水洗分液得到含有苯的粗溴苯,分离粗溴苯可以利用苯与溴苯的沸点不同选择装置d进行蒸馏分离,故D正确;故选D。18.D。解析: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氢离子浓度增大,故蒸馏水的pH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正确;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新制的Cu(OH)2没有被蔗糖还原,则蔗糖不属于还原糖,B正确;向含有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酯不溶于水,出现分层,一段时间后酯层消失,则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C正确;酸性条件下氯离子也会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溶液褪色,故不能说明Fe2+具有还原性,D错误。19.C。解析:A.Cl2没有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将Cl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漂白品红溶液,故A错误;B.SO2和Ca(Cl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微溶物,没有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所以不能比较H2SO3、HClO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C.取5 mL 0.1 mol/L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 mL 0.1 mol/L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均分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淀粉溶液和KSCN溶液,一只试管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另一只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铁离子,根据用量可判断碘化钾过量,在碘化钾过量的条件下,仍然有铁离子剩余,说明该反应存在限度,故C正确;D.原来溶液中可能含有Fe3+,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应该先加KSCN溶液排除Fe3+,然后再加入氯水,故D错误;故选C。20.D。解析:久置氯水相当于盐酸溶液,但是若铁粉过量,过量铁粉会把Fe3+还原为Fe2+,不一定为久置氯水,故A错误;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MnCl2溶液,因为Mn2+过量,与悬浊液中的S2-反应生成MnS,MnS沉淀不是由FeS转化的,不能证明Ksp(FeS)>Ksp(MnS),B错误;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AgCl,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C错误;下层溶液为紫红色,氯水置换出了I2,原溶液一定存在I-,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