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卷——2025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a-139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广东高考真题]“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A.A B.B C.C D.D2.[2022年湖北高考真题]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C.淀粉可用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3.[2024年江苏高考真题]反应可用于壁画修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为 B.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 D.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4.[2024年天津高考真题]柠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见组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柠檬烯A.属于不饱和烃 B.所含碳原子采取或杂化C.与氯气能发生1,2-加成和1,4-加成 D.可发生聚合反应5.[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释浓硫酸C从提纯后的溶液获得晶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A.A B.B C.C D.D6.[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铜与稀硝酸: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7.[2023年湖南高考真题]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Y>Z>WB.原子半径:XC.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8.[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a为NaOH乙醇溶液B.Y易溶于水C.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M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9.[2023年湖北高考真题]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 ℃),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 ℃)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 ℃),其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 ℃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 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10.[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离子浓度 145 0.03 1A.“浸铜”时应加入足量,确保铜屑溶解完全B.“浸铜”反应:C.“脱氯”反应: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11.[2024年海南高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A 将通入溴水至过量,溶液的橙色褪去 有漂白性B 自热米饭附带的热源包(主要成分CaO,少许、Al粉)加水后,未产生气体 Al粉已经变质C 浓溶液呈黄绿色,加水稀释后溶液呈蓝色 配体与间存在配位平衡移动D 淀粉-KI试纸遇的混合液不变色 配离子氧化能力弱A.A B.B C.C D.D12.[2025年浙江高考真题]一种可充放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产物为和,随温度升高Q(消耗转移的电子数)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融盐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影响充放电速率B.充放电时,优先于通过固态电解质膜C.放电时,随温度升高Q增大,是因为正极区转化为D.充电时,锂电极接电源负极13.[2024年甘肃高考真题]甲烷在某含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步骤2逆向反应的C.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14.[2023年湖北高考真题]镧La和H可以形成一系列晶体材料,在储氢和超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属于立方晶系,晶胞结构和参数如图所示。高压下,中的每个H结合4个H形成类似的结构,即得到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体中La的配位数为8B.晶体中H和H的最短距离:C.在晶胞中,H形成一个顶点数为40的闭合多面体笼D.单位体积中含氢质量的计算式为15.[2023年北京高考真题]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在不同的体系中的可能产物。已知:①图1中曲线表示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的关系。②图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注:起始,不同下由图1得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B.由图2,初始状态,无沉淀生成C.由图2,初始状态,平衡后溶液中存在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发生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2024年湖北高考真题]铍用于宇航器件的构筑。一种从其铝硅酸盐中提取铍的路径为: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从“热熔冷却”步骤得到玻璃态,冷却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萃取分液”的目的是分离和,向过量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水相1”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萃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2”可以进入______步骤再利用。(5)电解熔融氯化铍制备金属铍时,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与醋酸反应得到某含4个的配合物,4个位于以1个O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且每个的配位环境相同,与间通过相连,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甲烷转化为多碳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一种将甲烷溴化再偶联为丙烯()的研究所获得的部分数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_______。(2)与反应生成,部分会进一步溴化。将和通入密闭容器,平衡时,、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假设反应后的含碳物质只有、和)。(ⅰ)图中的曲线是_________(填“a”或“b”)。(ⅱ)560 ℃时,的转化_________,_________mmol。(ⅲ)560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3)少量可提高生成的选择性。500 ℃时,分别在有和无的条件下,将和通入密闭容器,溴代甲烷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见下图。(ⅰ)在11~19 s之间,有和无时的生成速率之比_________。(ⅱ)从图中找出提高了选择性的证据:_________。(ⅲ)研究表明,参与反应的可能机理如下:①②③④⑤⑥根据上述机理,分析提高选择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18.[2023年天津高考真题]二氧化碳的转化与综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途径。近期,我国学者以电催化反应为关键步骤,用作原料,实现了重要医药中间体——阿托酸的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阿托酸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3)A的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________,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呈现四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4)写出B→C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5)C→D反应所需试剂及条件为____________。(6)在D→E反应中,用Mg作阳极、Pt作阴极进行电解,则与D的反应在____(填“阳极”或“阴极”)上进行。(7)下列关于E的叙述错误的是___(填序号)。a.可发生聚合反应 b.分子内9个碳原子共平面c.分子内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8)结合题干信息,完成以下合成路线:19.[2025年浙江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氯苯与氯化亚砜()转化为化合物Z()的反应。实验流程为:已知:①实验在通风橱内进行。②遇水即放出和HCl;易升华。③氯苯溶于乙醚,难溶于水;Z易溶于乙醚,难溶于水;乙醚不易溶于水。请回答:(1)在无水气氛中提纯少量的简易升华装置如图所示,此处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2)写出下图中干燥管内可用的酸性固体干燥剂_______(填1种)。(3)步骤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氯苯试剂可能含有水,在使用前应作除水处理B.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C.因实验在通风橱内进行,X处无需连接尾气吸收装置D.反应体系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可判定反应基本结束(4)步骤Ⅱ,加入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5)步骤Ⅲ,从混合物M2中得到Z粗产物的所有操作如下,请排序_______(填序号)。①减压蒸馏②用乙醚萃取、分液③过滤④再次萃取、分液,合并有机相⑤加入无水干燥剂吸水(6)可促进氯苯与反应中S-Cl健的断裂,原因是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九霄环佩木古琴由木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制成,A项错误;裴李岗文化骨笛由动物的骨骼(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包括胶原蛋白等,无机质包括钙质和磷质等)制成,B项错误;商朝后期陶埙由陶土烧制而成,陶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项正确;曾侯乙青铜编钟是大型青铜古乐器,由金属材料制成,D项错误。2.答案:B解析: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A项正确;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均能水解,B项错误;我国成功以为原料人工合成了淀粉,C项正确;核酸是由核苷酸缩合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D项正确。3.答案:C解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中只含有共价键,B错误;中O为-2价,S为+6价,C正确;为V形分子,D错误。4.答案:C解析:A.如图,柠檬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A正确;B.如图,柠檬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单键,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为杂化,单键上的碳原子为杂化,B正确;C.如图,柠檬烯不是共轭二烯烃,不能发生1,4-加成,C错误;D.如图,柠檬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D正确;故选C。5.答案:D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阶段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否则溶液体积会偏大,所得溶液浓度会偏低,D错误。6.答案:B解析:还原性强于,与反应时,先被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酸性:,故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HClO和,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C错误;硫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亚硫酸氢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7.答案:C解析:A.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根据其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故四种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为:Y>X>Z>W,A错误;B.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故四种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为:YC.与水反应生成HF气体和,C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二者均可以生成气体,C正确;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没有强氧化性,D错误;故答案选C。8.答案:A解析:X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则X为乙烯;由Q的结构简式和M的分子式可知,M为,M属于酯,可由和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根据C2H4Br2→Y→M可知,Y为水解生成的,则Z为,试剂a为NaOH水溶液。由上述分析知,A错误,C正确;Y为,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Y易溶于水,B正确;M为,含碳碳双键、酯基和羟基3种官能团,D正确。9.答案:B解析:分离出反应产生的水可以使题中反应正向进行,A正确;反应时水浴温度可以高于环己烷-水共沸体系的沸点,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应低于81℃(沸点最低的有机物的沸点),避免试剂的浪费,B错误;接收瓶中收集的是水和环己烷的混合物,二者不互溶,会出现分层现象,C正确;当带出水的体积不再变化时,说明乙酸和异戊醇已反应完全,D正确;故选B10.答案:C解析:结合“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并产生CuCl固体,可推断“脱氯”时Cu和发生归中反应并结合生成CuCl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CuCl,则“浸铜”时铜屑不能完全溶解,A错误,C正确;“浸铜”时Cu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脱氯液中含大量的,净化后电解,在阴极上得电子生成单质,D错误。11.答案:A解析:A.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故A错误;B.热源包(主要成分CaO,少许粉)加水后,未产生气体,可能是Al粉被氧化为氧化铝,故B正确;C.浓溶液中存在平衡:,加水稀释后溶液呈蓝色,是因为上述平衡向右发生移动,故C正确;D.的混合液会形成配离子,的氧化能力小于,故遇淀粉-KI试纸不变蓝色,故D正确;答案选A。12.答案:C解析:A.由分析可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或,充放电时有参与或生成,因此熔融盐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影响充放电速率,A正确;B.比的半径小,因此优先于通过固态电解质膜,B正确;C.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中氧原子为-1价,中氧原子为-2价,因此随温度升高Q增大,正极区转化为,C错误;D.充电时,锂电极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D正确;答案选C。13.答案:C解析:A.由能量变化图可知,,A项正确;B.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2逆向反应的,B项正确;C.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1的活化能,步骤2的活化能,步骤1的活化能大于步骤2的活化能,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慢,C项错误;D.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D项正确;故选C。14.答案:C解析:以上底面的La为研究对象,晶体中距离该La最近且相等的H原子分别位于其上方和下方,共8个,故La的配位数为8,A正确;由和的晶胞结构知,中H与H的最短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则H与H的最短距离:大于,B正确;在晶胞中,共有5×8=40个H原子,将分成8个小立方体,在每个小立方体内,有5个H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则整个晶胞中40个H原子不全在闭合多面体曲面上,C错误;每个晶胞中含40个原子,H原子密度为,D正确。15.答案:C解析:16.答案:(1)(2)快速冷却(3)先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立刻溶解(4);反萃取分液(5)增加熔融盐的导电性(6)解析:(1)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结合泡利原理,则轨道表示式为。(2)将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可转化为非晶态,故为了从“热熔冷却”步骤得到玻璃态,需要快速冷却。(3)由已知信息可知,“萃取分液”时转化为进入煤油中,水相1为含有的水溶液,向过量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水相1”的溶液,先发生反应:,随后立即发生反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立刻溶解。(4)由对角线规则可知,Al与Be化学性质相似,故有机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转化为进入水相2,反萃取时与NaOH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NaOH,可以进入反萃取分液步骤再利用。(5)氯化铍为分子晶体,电解熔融氯化铍制备金属铍时,加入氯化钠可增加熔融盐的导电性。(6)与醋酸反应得到某含4个Be的配合物,4个Be位于以1个O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Be与Be间通过相连,又四面体有6条棱,则4个Be间共有6个,故其化学式为。17.答案:(1)-67(2)(ⅰ)a(ⅱ)80%;7.8(ⅲ)10.92(3)(ⅰ)1.5(ⅱ)有时,的量明显提高,的量降低,且约7.5 s后,体系中的量高于的量;(ⅲ)产生的·I可将反应后的含碳物质经过反应②、③转化为;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Br可继续与经过反应④、⑤又生成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目标反应=第一个反应×3+第二个反应,则。(2)(ⅰ)由可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减小,故图中的曲线是a。(ⅱ)根据题图可知,560 ℃时,平衡时,则的转化率,的转化量为6.4 mmol,故进一步溴化的的物质的量为,则进一步溴化生成的HBr的量为1.4 mmol,故。(ⅲ)假设与反应生成平衡后再进一步溴化,根据题图中的数据,并结合(ⅱ)的分析,列三段式: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可用物质的量来计算平衡常数,则。(3)(ⅰ)根据图中关于的数据可得,,,则。(ⅱ)由题图知,有时,的量明显提高,的量降低,且约7.5 s后,体系中的量高于的量,故提高了的选择性。(ⅲ)产生的·I可将反应后的含碳物质经过反应②、③转化为;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Br可继续与经过反应④、⑤生成,提高了生成的的量,减少了的量,从而提高选择性。18.答案:(1)碳碳双键、羧基(2)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3)4;(4)(5)(或催化剂)、△(6)阴极(7)b(8)浓硫酸;△;1);电催化;2)酸化;;浓硫酸;△解析:(1)由阿托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2)A→B过程中,A中的酮羰基与氢气加成得到B中的羟基。(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和醛基,当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时,可以为—,有1种结构;当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可以为—、—CHO,二者在苯环上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因此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的结构简式为。(4)B→C过程中,B中的羟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C中的碳碳双键。(5)C→D过程中,C中的碳碳双键变为D中的环醚,反应所需试剂及条件为,△。(6)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阳极上Mg失电子生成,则与D在阴极上得电子生成E。(7)E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可发生缩聚反应,也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a、d正确;E中羧基所连碳原子为杂化,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即不可能9个碳原子共面,b错误;E中含有如图“*”所示的1个手性碳原子,c正确。(8)利用逆合成分析法,目标产物中的酯基可由羧基与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则其前一步物质为,又因为由制得,结合题干中D→E的转化可得该步反应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转化为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19.答案:(1)蒸汽遇冷的漏斗内壁凝华为固体,收集(2)、硅胶(3)ABD(4)除去混合物中的、,实现有机相与无机相的分离,同时降低反应的速率(5)②④⑤③①(6)易与形成络合物,促使反应中S-Cl健的断裂解析:(1)已知易升华,即受热之后变为蒸汽,遇冷之后又凝华为固体,故在无水气氛中提纯少量的简易升华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蒸汽遇冷的漏斗内壁凝华为固体,收集,故答案为:蒸汽遇冷的漏斗内壁凝华为固体,收集;(2)酸性干燥剂一般用于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常见的酸性固体干燥剂有五氧化二磷或硅胶等,它可以吸收水分,此处干燥HCl和等气体,应该使用、硅胶,故答案为:、硅胶;(3)A.由题干信息可知,遇水即放出和HCl,氯苯试剂可能含有水,故在使用前应作除水处理,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易升华,故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B正确;C.由(2)题干信息可知,X处装入干燥剂起到干燥作用,而未能吸收尾气,故因实验在通风橱内进行,X处仍需连接尾气吸收装置以增加实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C错误;D.已知氯苯和在催化作用下生成Z和HCl,即反应过程中能够产生难溶于有机物的HCl气泡,则可知反应体系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可判定反应基本结束,D正确;故答案为:ABD;(4)由分析可知,步骤Ⅰ所得M1中含有Z、氯苯和、等,结合题干信息可知,遇水即放出和HCl,且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物,故步骤Ⅱ中加入冰水的作用是除去混合物中的、,同时冰水可以降低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除去混合物中的、,实现有机相与无机相的分离,同时降低反应的速率;(5)由分析可知,步骤Ⅱ得到的混合物M2中含有Z、氯苯,结合题干信息:氯苯溶于乙醚,难溶于水;Z易溶于乙醚,难溶于水;乙醚不易溶于水,步骤Ⅲ从混合物M2中得到Z粗产物的所有操作为:用乙醚萃取、分液,再次萃取、分液,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干燥剂吸水,过滤出晶体,即得到氯苯和Z的混合,在进行减压蒸馏,故答案为:②④⑤③①;(6)已知易与形成络合物,促使反应中S-Cl健的断裂,故答案为:易与形成络合物,促使反应中S-Cl健的断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