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卷——2025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Ca-40 Fe-56 Co-59 Ni-59 Zr-9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高考真题]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2.[2024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高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的氦核素: B.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C.的共价键类型:键 D.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3.[2023年海南高考真题]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C.规范使用防腐剂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4.[2024年河北高考真题]化合物X是由细菌与真菌共培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可与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B.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 D.存在顺反异构5.[2024年重庆高考真题]某小组用下图中甲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其他装置根据实验需求选用(加热及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制取,则a为浓氨水,b可为氧化钙B.若制取,则乙可盛饱和食盐水以除去C.若制取,则丙可作气体收集装置D.若制取,则丁可盛水用作尾气处理装置6.[2024年福建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预测了稳定的氮单质分子(结构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键电子数为B.的(价层)孤电子对数为C.的杂化N原子数为D.完全分解,产生的分子数为7.[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黑火药爆炸:B.四氯化钛水解:C.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D.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皂化:8.[2023年河北高考真题]锆(Zr)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可从其氧化物中提取。如图是某种锆的氧化物晶体的立方晶胞,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该氧化物的密度为C.Z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则q点Zr原子位于晶胞xy面的面心9.[2024年辽宁高考真题]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沸点:B.简单氢化物键角:C.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10.[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A 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浓KI溶液,振荡 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中的溶解能力B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 试纸变白 次氯酸钠溶液呈中性C 向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再滴加4滴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 AgCl转化为AgI,AgI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D 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 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A.A B.B C.C D.D11.[2022年天津高考真题]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接通电源后,用碳棒(、)作笔,在浸有饱和NaCl溶液和石蕊溶液的湿润试纸上同时写字,端的字迹呈白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端的字迹呈蓝色C.电子流向为:D.如果将、换成铜棒,与碳棒作电极时的现象相同12.[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pH关系如图(已知甲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成分在水中存在平衡:B.的废水中C.废水初始,随pH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作用的数目减少D.废水初始,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形态存在13.[2023年福建高考真题]从炼钢粉尘(主要含和)中提取锌的流程如下:“盐浸”过程转化为,并有少量和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浸”过程若浸液pH下降,需补充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沉锌”过程发生反应D.应合理控制用量,以便滤液循环使用14.[2024年甘肃高考真题]甲烷在某含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步骤2逆向反应的C.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2024年广西高考真题]二氧化硫脲(TD)是还原性漂白剂,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受热或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其制备与应用探究如下:Ⅰ.由硫脲制备TD按如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硫脲和水,溶解,冷却至5℃后,滴入溶液,控制温度低于10℃和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TD。Ⅱ.用TD进行高岭土原矿脱色(去除)探究将高岭土原矿(质量分数为)制成悬浊液,加入TD,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静置,分离出上层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得该清液中浓度为,计算的去除率。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2)Ⅰ中控制“温度低于10℃和”的目的是_______。(3)写出制备T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中S的化合价为_______。Ⅰ的反应中,因条件控制不当生成了,最终导致TD中出现黄色杂质,该杂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5)Ⅰ中“洗涤”选用乙醇的理由是_______。(6)高岭土中去除率为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Ⅱ中“静置”时间过长,导致脱色效果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16.[2024年广东高考真题]镓()在半导体、记忆合金等高精尖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从电解铝的副产品炭渣(含和少量的等元素)中提取镓及循环利用铝的工艺如下。工艺中,是一种新型阴离子交换膜,允许带负电荷的配离子从高浓度区扩散至低浓度区。用提取金属离子的原理如图。已知:①。②(冰晶石)的为。③浸取液中,和以微粒形式存在,最多可与2个配位,其他金属离子与的配位可忽略。(1)“电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浸取”中,由形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还原”的目的:避免_______元素以_______(填化学式)微粒的形式通过,从而有利于的分离。(4)“提取”中,原料液的浓度越_______,越有利于的提取;研究表明,原料液酸度过高,会降低的提取率。因此,在不提高原料液酸度的前提下,可向I室中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以进一步提高的提取率。(5)“调”中,至少应大于_______,使溶液中,有利于配离子及晶体的生成。若“结晶”后溶液中,则浓度为_______。(6)一种含、、元素的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可描述为与交替填充在构成的立方体体心,形成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该合金的晶胞中,粒子个数最简比____,其立方晶胞的体积为____。17.[2024年福建高考真题]是制造多晶硅的原料,可由和耦合加氢得到,相关反应如下:Ⅰ.Ⅱ.Ⅲ.(1)生成的总反应:Ⅳ._______(2)体系达到平衡状态且其他条件不变时:①压缩平衡体系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的组分为_______。(填标号)a.b.c.d.②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提高平衡时产物选择性的原因是_______。(3)在压强为的恒压体系中通入和,达到平衡时,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组分在硅表面的吸附量)。已知:为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①图中n代表的组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②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计算式)③时,的平衡转化率为f,消耗硅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4)下、其他条件相同时,用和分别催化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内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产物选择性均高于98.5%)催化剂的转化率/% 7.3 143 22.3①使用不同催化剂时,反应Ⅳ的催化剂_______催化剂(填“>”“<”或“=”);反应Ⅳ的活化能:催化剂_______催化剂(填“>”“<”或“=”)。②使用催化剂,初始投料该段时间内得到,则的选择性_______。(列出计算式)18.[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路线合成镇静药物氯硝西泮(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已知:请回答:(1)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化合物A→D的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措施B.化合物A的碱性弱于DC.化合物B与NaOH水溶液共热,可生成AD.化合物G→氯硝西泮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5)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高聚物,可通过化合物X()开环聚合得到。设计以乙炔为原料合成X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①是苯的二取代物;②谱和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的主要成分为银,银属于金属,北燕鸭形玻璃注、汉代白玉耳杯及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故A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中子数为1的氦元素的质量数为3,表示为,A错误;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B错误;中的共价键由2个F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的2p原子轨道重叠形成,为键,C正确;的中心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有1个孤电子对,故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D错误;选C3.答案:A解析: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相互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进行使用,A错误;依据对象元素缺乏具体情况,选择施用合适的化肥,B正确;防腐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生长,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口感,但需严格控制用量,C正确;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D正确。4.答案:D解析:根据X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氢原子可与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X中含有酚羟基,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正确;X中含有醚键、酮羰基、酚羟基、醛基4种含氧官能团,C正确;X的碳碳双键中的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相同的基团(2个甲基),故X不存在顺反异构,D错误。5.答案:D解析:A.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促使氨水中一水合氨分解释放出氨气,A正确;B.饱和食盐水能抑制氯气溶解,且能吸收HCl,则制取,乙可盛饱和食盐水以除去,B正确;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则丙中气体长进短出,可作氯气气体收集装置,C正确;D.氨气极易溶于水,容易倒吸,没有防倒吸装置,D错误;故选D。6.答案:B解析:A.1个分子中有8个σ键,每个σ键含有2个电子,共16个电子,1.0mol的σ键电子数为,A正确;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可知1个分子1~6处的6个N原子采取杂化,7、8两处N原子采取sp杂化,其中8、1、3、4、5、6处N原子各有一对孤电子对即1个N分子有6对孤电子对,1.0mol的(价层)孤电子对数为,B错误;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可知,1个分子有6个N原子采取杂化,1.0mol的1.0mol杂化N原子数为,C正确;D.12.0g为,含有8 molN,。根据氮原子守恒,1mol完全分解产生4mol,D正确;故答案为:B。7.答案:C解析: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8.答案:B解析:由题给晶胞可知,晶胞中Zr原子均位于晶胞内部,Zr原子个数为4,O原子位于顶点、面心、棱心、体心,由均摊法可知,O原子个数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项正确;该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体积为,晶体的密度为,B项错误;由图可知将晶胞中p、q两点的Zr原子连线可得Z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该线段平行于面,将该线段投影至面上(如图),p、q之间的距离为晶胞底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即,C项正确;根据图中所示坐标系,p点坐标为(,,),q点坐标为(,,),若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晶胞中各点坐标均由变为(),因此q点坐标变为(,,0),即位于晶胞面的面心,D项正确。9.答案:D解析:常温下,单质S呈固态,均呈气态,且相对分子质量,则分子间作用力,故单质的沸点:,A正确;的中心原子均采取杂化,但上分别有1,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故简单氢化物的键角:,B正确;向溶液中逐渐通入,先生成蓝色沉淀,当过量时,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的溶液,C正确;配合物中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即其中配位原子是N,D错误。10.答案:A解析:题中现象说明从中转移到了浓KI溶液中,可得出相应结论,A正确;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pH试纸,故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性,B错误;该实验中过量,加入KI溶液,KI与过量的反应生成黄色沉淀,C错误;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均具有强氧化性,均可以氧化KI,溶液变蓝不能说明有,故D错误。11.答案:B解析:端的字迹呈白色,说明碳棒上发生氧化反应:,碳棒为阳极,则a为正极,A项错误;碳棒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增大,石蕊变为蓝色,B项正确;电子流向:阳极→电源正极a→电源负极b→阴极,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C项错误;如果将、换为铜棒,则阳极反应为、阴极反应为,阳极端字迹不变白色,因此现象不同,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活性成分中N能与水电离出的形成配位键,因此在水中存在平衡:,A项正确;的废水中,,根据甲酸,得,B项正确;废水初始,随pH下降,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甲酸的电离被抑制,减小,与作用的数目减少,C项正确;废水初始时回收率小于,说明被吸附在树脂上的甲酸根较少,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形态存在,D项错误。13.答案:B解析:“盐浸”过程,发生反应,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只有少量溶解,通入空气氧化后和转化为,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和少量,“沉锌”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经洗涤干燥后得到产物ZnS及滤液。“盐浸”过程与共同作用,所以当浸液pH下降,需补充,A说法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和少量,B说法错误;“沉锌”过程发生的反应为,C说法正确;应合理控制用量,滤液为溶液和,可以循环使用,D说法正确。14.答案:C解析:A.由能量变化图可知,,A项正确;B.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2逆向反应的,B项正确;C.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1的活化能,步骤2的活化能,步骤1的活化能大于步骤2的活化能,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慢,C项错误;D.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D项正确;故选C。15.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2)防止二氧化硫脲水解、防止过氧化氢分解(3)(4)+2;S(5)减少二氧化硫脲溶解损失(6);亚铁离子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解析:(1)由图,仪器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2)已知,二氧化硫腿在受热或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且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Ⅰ中控制“温度低于和”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腿水解、防止过氧化氢分解;(3)硫脲和水溶解冷却至后,滴入溶液,控制温度低于和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謜,结合质量守恒,反应还会生成水,反应为;(4)二氧化硫腛水解:,生成,则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中硫化合价为+2,则中S的化合价为+2。TD具有还原性,Ⅰ的反应中因条件控制不当生成了,最终导致TD中出现黄色杂质,该杂质是TD还原硫元素转化生成的硫单质;(5)二氧化硫脲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Ⅰ中“洗涤”选用乙醇的理由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溶解损失;(6)清液中浓度为,则为,那么的去除率;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Ⅱ中“静置”时间过长,导致脱色效果降低的原因是亚铁离子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导致实验误差。16.答案:(1)(熔融)(2)(3)铁;(4)高;NaCl(5)3.2;(6)2:1:1;8解析:(1)“电解”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铝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熔融);(2)“浸取”中,由形成的离子方程式为;(3)由已知,浸取液中,Ga(III)和Fe(III)以(m=0~4)微粒形式存在,为了避免铁元素以的微粒形式通过LAEM,故要加入铝片还原,从而有利于Ga的分离;(4)“LAEM提取”中,原料液的浓度越高,更有利于生成的反应正向移动,更有利于Ga的提取,在不提高原料液酸度的前提下,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向I室中加入NaCl,提高浓度,进一步提高Ga的提取率;(5)由,为了使溶液中,故pH至少应大于3.2,有利于配离子及晶体的生成,若“结晶”后溶液中,根据(冰晶石)的为,浓度为;(6)合金的晶体结构可描述为Ga与Ni交替填充在Co构成的立方体体心,形成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取Ga为晶胞顶点,晶胞面心也是Ga,Ni处于晶胞棱心和体心,Ga和Ni形成类似氯化钠晶胞的结构,晶胞中Ga和Ni形成的8个小正方体体心为Co,故晶胞中Ga、Ni个数为4,Co个数为8,粒子个数最简比Co:Ga:Ni=2:1:1,晶胞棱长为两个最近的Ga之间(或最近的Ni之间)的距离,为2anm,故晶胞的体积为8nm。17.答案:(1)(2)bc;因,升温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产量反而减小(3);;或(4)=;>;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故答案为:-80。(2)①压缩平衡体系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重新达到平衡后,对于反应Ⅰ→Ⅳ,除压强对反应无影响,对如Ⅱ→Ⅳ的反应都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和的量增大:因、,升温反应V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Ⅲ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产量反而减小。故答案为:bc;因,升温反应Ⅳ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产量反而减小。(3)在压强为的恒压体系中通入2mol和Imol,①根据反应Ⅰ→Ⅳ可知,温度升高反应Ⅰ和Ⅲ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产物含量增加,结合图可知n为HCl,m为;②750K时按照反应Ⅰ进行:,由图中可知道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的物质的量分数z,的物质的量分数为w,则;③750K,1mol的平衡转化率为f,则转化的为fmol,剩余的为,平衡时的物质与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和,设平衡时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Mmol,则可以根据剩余的计算出M,,再计算、,根据硅原子守恒,消耗硅的物质的量-平衡物质中硅的总物质的量起始时的,或者消耗硅的物质的量=平衡物质中和物质的量之和-消耗,。故答案为:;;或。(4)①使用不同催化剂时,反应Ⅳ的:CuO催化剂与:CuCl催化剂相比较,由于反应热只和反应物的始态与生成物的终态有关,与催化剂无关,所以:CuO催化剂:CuCl催化剂:根据表中数据,在相同单位时间内,Cu作催化剂的转化率为7.3%、CuCl作催化剂的转化率为22.3%,由此可以得出CuCl作催化剂时活化能更低,效率更高,则反应Ⅳ的活化能:Cu催化剂>CuCl催化剂;②根据反应Ⅳ:,初始投料该时间段内得到,列式,得出生成所消耗的的物质的量,根据表的转化率可知所消耗的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后公式的选择性=。故答案为:=;>;。18.答案:(1)硝基、羰基(2)(3)BD(4)或(5)(6)、解析:(3)A→B的过程中,氨基被转化为酰胺基,硝化反应后再水解出氨基,属于氨基的保护,A正确;硝基为吸电子基团,使化合物中负电荷向硝基偏移,导致氨基中的N原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减弱,所以碱性:A>D,B错误;B的结构简式为,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酰胺基发生水解反应,可转化为化合物A,C正确;G的结构简式为,G中氨基与酮羰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了氯硝西泮,不属于取代反应,D错误。(5)本题可采用逆推法,可由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生成,可由水解得到,可由与HCN加成得到,而乙炔与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由此设计合成路线。(6)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同分异构体苯环上的取代基上有一个不饱和度;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则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