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32个考点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32个考点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32个考点
1.简述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①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
②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③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④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⑥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⑦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3.两地气候比较方法:
【名师点拨】当两地气候类型不同时,要先说出各自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各指标如果差别不明显,可以不做比较。
4.说出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
 
5.说出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任意四点即可)
①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打机井,合理开发地下水;⑤农业生产采取地膜覆盖,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等。
6.评价某地位置的优越性方法:
位置+优越性 如郑州位于34°N,属于中纬度暖温带,气温适宜;郑州位于华北平原南部,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郑州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交通便利;郑州位于黄河下游,水源充足。
7.评价某地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自然环境+优越性 如郑州地形平坦,利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郑州境内有多条河流流经,水源较为充足;郑州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业发展。
8.地形描述:
①地势×高×低;②地形以××为主;③地形分布特征。
【名师点拨】地形特征在描述时,要描述地势和地形两个方面。地势除了描述×高×低以外,如果图中等高线比较密集,或者等高线数值整体较大或较小,也可以再说出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低等。描述地形分布特征时,可以在图中间先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描述地形分布的方位。
9.影响气温的一般因素: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④季风(冬季风或夏季风)。
【名师点拨】同纬度,海拔高气温低;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有阻挡作用。如下图所示气温分布,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受纬度影响。图中甲点比同纬度地带气温偏低,受地形影响。
10.生态问题:一般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类。干旱地区生态破坏通常会导致荒漠化发生,湿润地区生态破坏通常会引发水土流失。
【名师点拨】三江平原黑土肥沃,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如今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此过程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①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农药、化肥使用,导致土壤污染。
11.简述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地集中成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③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水热条件好;④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人文条件:①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②农业科技水平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④交通便利,方便外运。
12.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采取的措施:(至少说出3条)
①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引进资金,更新设备;③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④制定发展规划;⑤美化环境。
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 对策
资源枯竭 ①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设备老化 ②引进资金,更新设备
产业结构单一 ③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④制定发展规划
环境污染 ⑤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13.黄土高原典型地貌景观:塬、墚、峁、川(在景观图和地形图上能分辨出来)
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④地表千沟万壑。
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过垦过牧;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植树种草等生态措施;
②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④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6.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17.怎么样处理好古城的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          ②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
③保护和修缮重要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等; ④美化环境;
⑤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禁止发展污染严重的工业。
18.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①四川盆地北部的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寒潮有阻挡作用,冬季较温暖;②而同纬度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无高大山脉,所以冬季气温较低。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①西双版纳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地势高,而且北面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和寒潮;②而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面的南岭海拔较低且彼此间断,对寒潮的削弱较小。
19.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2)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地形:①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②山地阻挡高纬度的冷空气,使得气温比同纬度偏高。
(4)冬季风:加剧冬季寒冷。
20.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考虑气候、地形、河湖等)
①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②地形复杂多样;
③河湖众多,物产丰富。
2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②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③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2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利/弊)
利:①河流为该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②河流为该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③河流为该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④河流为该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⑤河流为该地区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⑥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弊:①河流污染,影响人们生活;②河流丰水期,洪水泛滥。
23.“同城效应”依赖的条件:
①发达的交通运输;②区域经济的发展;③生活选择日趋多样化。
24.旅游业发展的条件:(考虑资源、交通、市场(客户来源)、基础设施等。)
①风景名胜多,且集中;②交通便利;③经济较发达,客源市场大;④基础设施完善。
25.香港澳门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面积小,河流少,陆地储水条件差;
②人文原因:人口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26.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土地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政策优惠。
香港的优势:资金丰富;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先进;世界自由贸易港。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资金、技术缺乏和香港资源、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经济共同发展。
27.台湾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①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植物种类丰富;
②山地多,山地垂直分异明显。
28.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①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地形: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29.西北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
①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30.西气东输的意义:
西部:①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②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③增加岗位,扩大就业;④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东部: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②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31.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区农作物品质优良原因:
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②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长;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32.三江源地区保护的措施:
①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全面禁猎、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