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A. B.C. D.2.(2分)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逆向思考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将其比作水流B.通过瓶口塞子上插着的细管中液面的变化,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C.研究电流时,设想自己就是电路中移动的电荷D.研究电磁现象时,由电生磁想到磁能否生电3.(2分)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4.(2分)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 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30% B.63% C.70% D.无法计算5.(2分)如图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6.(2分)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7.(2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 )A.20° B.15° C.10° D.5°8.(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9.(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ΔU.则( )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ΔU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10.(2分)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1.(2分)如图甲所示是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实物图,主要部分是一个在磁场中转动的导体圆盘。若磁感线方向如图乙所示,导体圆盘绕中心轴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设流过灯泡的电流为I1;当A、B分别与电路中的C、D接通时,设流过灯泡的电流为I2。则( )A.I1为0,I2为0 B.I1不为0,I2为0C.I1为0,I2不为0 D.I1不为0,I2不为012.(2分)向50g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2.1% B.43.5% C.56.9% D.58.2%13.(2分)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铁=7.9g/cm3)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14.(2分)向AgNO3、Cu(NO3) 2、Mg(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可能的情况是( )①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Mg2+、Zn2+②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Mg2+、Zn2+、Ag+③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④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Mg2+、Zn2+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15.(2分)“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A. B.C. D.16.(2分)已知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冷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40.3% B.28.9% C.44.8% D.30.5%17.(2分)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5% C.30% D.35%18.(2分)两根较长的薄壁试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和2S,大试管内盛有适量的水银,将充满水银的小试管开口朝下插入大试管内,此时,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1,现将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在小试管离开大试管液面前的一瞬间,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2,若大气压强为P0,则N2与N1相比( )A.减小P0S B.增大P0S C.减小2P0S D.增大2P0S19.(2分)t℃时,向x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gKNO3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t℃,溶液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gB.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则x=2b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2agKNO3D.在t℃时所配得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20.(2分)图所示电路是由十二个不同的电阻组成的,已知R1=12欧,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B间总电阻为6欧。今将R1换成6欧的电阻,则A、B间的总电阻为( )A.6Ω B.4Ω C.3Ω D.2Ω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2空,共44分)21.(4分)某建筑工地安装的垂直升降式电梯可以使工人上下,该电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额定状态下试运行时,所载15人的平均质量是60kg,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人上升速度为0.4m/s,则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 W.(g=10N/kg)22.(4分)雷利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曾用下列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屑的玻璃管,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方法二:将氨气(NH3)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若两次测定时的状况相同(1)方法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供选择的装置如图所示(不可重复使用),在你选择的装置中 .23.(6分)元旦刚过,李白同学家里买了辆小轿车,从小爱玩车模的李白同学兴趣盎然,看汽车说明书,学到了不少关于汽车的科学知识(1)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几幅模拟设计电路图中 。A.B.C.D.(2)在汽车交通事故中对乘员造成伤害的往往是“二次碰撞”(汽车碰撞后发生的乘客跟车身的碰撞)引起。与传统的安全带相比,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头和胸的保护作用效果更好,装于前排乘员前方的安全气囊能急速膨胀,以避免人与仪表板、挡风玻璃相撞。为保证气囊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①气囊膨胀的初期,内部压强要超过某个数值②尽可能快地使气囊膨胀展开③气囊与乘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④要有排气机构,当压力超出某值时可以排气,减小压力A.只需考虑①B.只需考虑①②C.只需考虑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应考虑(3)李白家的轿车如图所示,它的尾部装有气流偏导器,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图中能表示偏导器横截面形状最合理的图是 。A.B.C.D.24.(6分)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①五种物质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 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结合信息推断:(1)B的化学式是 .(2)D→E 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 E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E→X转化,该酸的名称是 .(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X→A: ;X→D: .25.(4分)如图所示,灯泡规格均相同,甲图中电压恒为6V1、R2使灯均正常发光,那么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2= ,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之比R1:R2= 。26.(4分)在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质量均匀、形状相同的两块长方形木板,它们的重均为G,分别可绕各自的支点O1、O2自由转动,且AOl:O1B=CO2:O2D=3:1,现将一根每节重为P,长度超过L的链条MN悬挂在两板的B端和D端时,两木板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则该链条共有 节组成,若将支点O1、O2分别向左、向右移动,且满足AOl:O1B=CO2:O2D=2:1,AB板将 (填:“绕O1顺时针转动”,“仍保持水平平衡”或“绕O1逆时针转动”)。27.(6分)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是一种黄色有毒的物质,它与炭粉混合2Pb+CO2↑ PbO+CPb+C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想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甲同学连接如图一所示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氧化铅和炭,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Ⅲ中盛放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经过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需要对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改进,再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现象(1)你认为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作了如图二的改进。他先通入X气体,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试管Ⅱ中固体颜色发生了变化,但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则①X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A CO2B.N2 C.O2 D.CO②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要确保验证一氧化铅中一定存在氧元素的实验成功,请你另行设计一个实验(不必画出实验装置)。你的实验方案是: 。28.(2分)如图所示,杆OA长为0.5米,O端用铰链铰于竖直墙面,OB为0.2米,闸厚d为0.04米,闸与轮间动摩擦因数μ为0.5.飞轮顺时针转动时,要对轮施加力矩(力×力臂),若杆与闸的重力不计,则在杆的A端需加垂直于杆的力F的大小为 牛。29.(4分)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 氯化钙质量/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1 5.55 200 52 11.1 200 103 22.2 200 204 33.3 250 255 55.5 400 X(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 。(2)表中X的值是 。30.(4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移到b端1、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以知道,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欧,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欧。三、分析计算题:(31小题4分,33小题6分,32、34小题各8分,共26分)31.(4分)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甲 乙 丙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的质量/g 4 4 13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什么?(写化学式)。(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32.(8分)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一木块在水中匀速向下拉动0.1m,此时拉力F所做的功是1.2J.当在水中把A点处的细线剪断后,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1)拉力F的大小;(2)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有多大?33.(6分)将铜粉、铁粉和硫酸铜粉末组成完全均匀的混合物22.4g,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在甲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液呈现浅绿色,还剩下固体8g,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乙烧杯中有2.4g暗红色固体和100g浅绿色溶液(此时溶液中只有硫酸亚铁一种溶质)(1)原来22.4g混合物中硫酸铜粉末的质量;(2)乙烧杯中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3)乙烧杯中的生成物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34.(8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台式饮水机结构剖面图,控水槽内浮体A与阀门C固定相连,当A恰好浸没时阀门C关闭,桶内水流入控水槽中。已知桶内水位高40厘米,阀门C横截面积1厘米2,不计A、C本身重力、大气压和热量损失,问:(1)控水槽内保持一定水位,浮体A的最小体积应为多大?(g取10N/kg)(2)若热胆中储水1千克,由电热管加热,要求在10分钟内把水从20℃加热到100℃(3)饮水机的电路如图乙,水沸腾前,红灯亮、绿灯灭、加热管正常工作,绿灯亮、红灯灭、加热管不工作。试分析温控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后通断情况以及红绿指示灯电阻R红、R绿应满足的条件。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A. B.C. D.【答案】C2.(2分)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逆向思考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将其比作水流B.通过瓶口塞子上插着的细管中液面的变化,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C.研究电流时,设想自己就是电路中移动的电荷D.研究电磁现象时,由电生磁想到磁能否生电【答案】D3.(2分)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答案】D4.(2分)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 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30% B.63% C.70% D.无法计算【答案】C5.(2分)如图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答案】D6.(2分)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答案】C7.(2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 )A.20° B.15° C.10° D.5°【答案】A8.(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答案】D9.(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ΔU.则( )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ΔU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答案】C10.(2分)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D11.(2分)如图甲所示是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实物图,主要部分是一个在磁场中转动的导体圆盘。若磁感线方向如图乙所示,导体圆盘绕中心轴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设流过灯泡的电流为I1;当A、B分别与电路中的C、D接通时,设流过灯泡的电流为I2。则( )A.I1为0,I2为0 B.I1不为0,I2为0C.I1为0,I2不为0 D.I1不为0,I2不为0【答案】B12.(2分)向50g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2.1% B.43.5% C.56.9% D.58.2%【答案】A13.(2分)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铁=7.9g/cm3)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答案】A14.(2分)向AgNO3、Cu(NO3) 2、Mg(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可能的情况是( )①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Mg2+、Zn2+②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Mg2+、Zn2+、Ag+③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④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Mg2+、Zn2+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15.(2分)“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A. B.C. D.【答案】A16.(2分)已知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冷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40.3% B.28.9% C.44.8% D.30.5%【答案】B17.(2分)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5% C.30% D.35%【答案】B18.(2分)两根较长的薄壁试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和2S,大试管内盛有适量的水银,将充满水银的小试管开口朝下插入大试管内,此时,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1,现将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在小试管离开大试管液面前的一瞬间,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2,若大气压强为P0,则N2与N1相比( )A.减小P0S B.增大P0S C.减小2P0S D.增大2P0S【答案】A19.(2分)t℃时,向x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gKNO3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t℃,溶液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gB.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则x=2b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2agKNO3D.在t℃时所配得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答案】C20.(2分)图所示电路是由十二个不同的电阻组成的,已知R1=12欧,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B间总电阻为6欧。今将R1换成6欧的电阻,则A、B间的总电阻为( )A.6Ω B.4Ω C.3Ω D.2Ω【答案】B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2空,共44分)21.(4分)某建筑工地安装的垂直升降式电梯可以使工人上下,该电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额定状态下试运行时,所载15人的平均质量是60kg,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若人上升速度为0.4m/s,则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 2000 W.(g=10N/kg)22.(4分)雷利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曾用下列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屑的玻璃管,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方法二:将氨气(NH3)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若两次测定时的状况相同(1)方法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3Cu+N2+3H2O ;(2)欲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供选择的装置如图所示(不可重复使用),在你选择的装置中 BAGH或者GHBA .23.(6分)元旦刚过,李白同学家里买了辆小轿车,从小爱玩车模的李白同学兴趣盎然,看汽车说明书,学到了不少关于汽车的科学知识(1)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几幅模拟设计电路图中 D 。A.B.C.D.(2)在汽车交通事故中对乘员造成伤害的往往是“二次碰撞”(汽车碰撞后发生的乘客跟车身的碰撞)引起。与传统的安全带相比,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头和胸的保护作用效果更好,装于前排乘员前方的安全气囊能急速膨胀,以避免人与仪表板、挡风玻璃相撞。为保证气囊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D 。①气囊膨胀的初期,内部压强要超过某个数值②尽可能快地使气囊膨胀展开③气囊与乘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④要有排气机构,当压力超出某值时可以排气,减小压力A.只需考虑①B.只需考虑①②C.只需考虑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应考虑(3)李白家的轿车如图所示,它的尾部装有气流偏导器,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图中能表示偏导器横截面形状最合理的图是 A 。A.B.C.D.24.(6分)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①五种物质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 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结合信息推断:(1)B的化学式是 CuO .(2)D→E 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E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E→X转化,该酸的名称是 硫酸 .(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X→A: CuSO4+Fe=Cu+FeSO4 ;X→D: CuSO4+BaCl2=CuCl2+BaSO4↓ .25.(4分)如图所示,灯泡规格均相同,甲图中电压恒为6V1、R2使灯均正常发光,那么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2= 1:1 ,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之比R1:R2= 1:9 。【答案】解:设三个规格相同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L,电压为UL。(1)由甲电路图可知,三灯泡并联后与R1串联,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三灯泡均正常发光,所以,干路电流:I1=7IL,电路的总功率:P1=UI1=U×4IL=6V×3IL,由乙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与R7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的总功率:P2=U′I2=18V×IL,所以,P3:P2=6V×8IL:18V×IL=1:1;(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甲电路图中,R8两端的电压:U1=U﹣UL=6V﹣UL,由I=可得,R7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1==,乙电路图中,R2两端的电压:U2=U﹣3UL=18V﹣2UL=3(6V﹣UL),R7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2==,所以,R6:R2=:=2:9。故答案为:1:7;1:9。26.(4分)在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质量均匀、形状相同的两块长方形木板,它们的重均为G,分别可绕各自的支点O1、O2自由转动,且AOl:O1B=CO2:O2D=3:1,现将一根每节重为P,长度超过L的链条MN悬挂在两板的B端和D端时,两木板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则该链条共有 n=2 节组成,若将支点O1、O2分别向左、向右移动,且满足AOl:O1B=CO2:O2D=2:1,AB板将 绕O1顺时针转动 (填:“绕O1顺时针转动”,“仍保持水平平衡”或“绕O1逆时针转动”)。27.(6分)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是一种黄色有毒的物质,它与炭粉混合2Pb+CO2↑ PbO+CPb+C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想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甲同学连接如图一所示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氧化铅和炭,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Ⅲ中盛放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经过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需要对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改进,再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现象(1)你认为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 空气中含有氧气,加热条件下氧气能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作了如图二的改进。他先通入X气体,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试管Ⅱ中固体颜色发生了变化,但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则①X气体可能是 B (填字母)。A CO2B.N2 C.O2 D.CO②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PbO+CPb+CO↑ 。(3)若要确保验证一氧化铅中一定存在氧元素的实验成功,请你另行设计一个实验(不必画出实验装置)。你的实验方案是: 向灼热的氧化铅中通入纯净的氢气,把产物通过盛有白色固体硫酸铜的装置,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 。28.(2分)如图所示,杆OA长为0.5米,O端用铰链铰于竖直墙面,OB为0.2米,闸厚d为0.04米,闸与轮间动摩擦因数μ为0.5.飞轮顺时针转动时,要对轮施加力矩(力×力臂),若杆与闸的重力不计,则在杆的A端需加垂直于杆的力F的大小为 4400 牛。29.(4分)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 氯化钙质量/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1 5.55 200 52 11.1 200 103 22.2 200 204 33.3 250 255 55.5 400 X(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 1、2 。(2)表中X的值是 40 。30.(4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移到b端1、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以知道,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9 欧,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2 欧。三、分析计算题:(31小题4分,33小题6分,32、34小题各8分,共26分)31.(4分)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甲 乙 丙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的质量/g 4 4 13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什么?(写化学式)。(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答案】(1)用甲和丙作比较,甲中100g硫酸反应6g铁.所以说明硫酸剩余;答: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H2SO8、FeSO4;(2)10g混合物中含有10g﹣4g=4g铁,故15g混合物中含有9g铁,假设120g硫酸对应的铁为a,即a=5.4g,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15g﹣8.3g=6.6g;答: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32.(8分)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一木块在水中匀速向下拉动0.1m,此时拉力F所做的功是1.2J.当在水中把A点处的细线剪断后,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1)拉力F的大小;(2)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有多大?【答案】已知:n=4 W=1.4J 0=0.4m求:(1)F=?解:(1)拉力F的作用点上升的距离是S=4h0=3×0.1m=6.4m,∵W=FS∴拉力做的功为F===4N;(2)A点绳子对木块的拉力为FA=4F=4×3N=12N,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比浸没时减小了ΔF浮=FA=12N∵F浮=ρ液gV排,∴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露===1.6×10﹣3m3。答:(1)拉力F为4N;(2)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2×10﹣5m3。33.(6分)将铜粉、铁粉和硫酸铜粉末组成完全均匀的混合物22.4g,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在甲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液呈现浅绿色,还剩下固体8g,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乙烧杯中有2.4g暗红色固体和100g浅绿色溶液(此时溶液中只有硫酸亚铁一种溶质)(1)原来22.4g混合物中硫酸铜粉末的质量;(2)乙烧杯中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3)乙烧杯中的生成物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甲烧杯中:生成FeSO4的质量=11.2g﹣5g=3.2g设甲烧杯中CuSO6的质量为xFe+CuSO4═FeSO4+Cu160x160:152=x:5.2gx=3.4g所以原混合物中CuSO4的质量=3.5g×2=6.7g(2)根据质量守恒,乙烧杯中生成氢气的质量:11.2g+91.4g﹣100g﹣5.4g=0.8g(3)设Fe与H2SO4反应生成FeSO5的质量为yFe+H2SO4═FeSO2+H2↑152 2y152:8=y:0.2gy=15.7g所以乙烧杯中FeSO4的总质量为:15.2g+3.2g=18.4g所以FeSO8质量分数为:×100%=18.4%答:(1)原来22.8g混合物中硫酸铜粉末的质量6.8g;(2)乙烧杯中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6.2g;(3)乙烧杯中的生成物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18.4%.34.(8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台式饮水机结构剖面图,控水槽内浮体A与阀门C固定相连,当A恰好浸没时阀门C关闭,桶内水流入控水槽中。已知桶内水位高40厘米,阀门C横截面积1厘米2,不计A、C本身重力、大气压和热量损失,问:(1)控水槽内保持一定水位,浮体A的最小体积应为多大?(g取10N/kg)(2)若热胆中储水1千克,由电热管加热,要求在10分钟内把水从20℃加热到100℃(3)饮水机的电路如图乙,水沸腾前,红灯亮、绿灯灭、加热管正常工作,绿灯亮、红灯灭、加热管不工作。试分析温控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后通断情况以及红绿指示灯电阻R红、R绿应满足的条件。【答案】解:(1)浮体A具有最小体积的条件是:浮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跟阀门C受到水向下的压力相等,桶口处的水压为:p=ρgh=103kg/m3×10N/kg×6.4m=4×103Pa;C受到的水的压力为:F=pS=4×103Pa×10﹣8m2=0.5N;则F浮=F=ρgV排得浮体A的最小体积V=V排===4×10﹣5m8,答:浮体A的最小体积为4×10﹣5m6;(2)水应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 ℃)×1kg×(100﹣20)℃=4.36×105J;因热量全部由电能提供,即W=Q=Pt所以电热管的电功率P===560W;答:电热管的电功率为560W;(3)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同时闭合,在水沸腾后同时断开R红<R绿(红灯电阻远远小于绿灯电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