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下列实验(图中部分夹持装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为0.类比思想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下列各项中由客观事实类比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高三化学A,e,Cl,根据化合价规律可表示为FeC2·2FeCl,,则Fe,l也可以表示为el2·2FelB.CL,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测S0,也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木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C.H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MnO,氧化为Cl,则HBr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被MnO,氧化为Br注意事项:D.少量CO,通入NaCIo溶液中生成NaHC0,.测少量CO,通入Ca(ClO),溶液中生成Ca(HC0,)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11.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反应1.X(g)(g)AH,<0,反应Ⅱ.Y(g)一Z(g)△H,<-0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K:,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A.收集NO,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一12N一140-16Ni一597一65A一755n-119【一127B.验证铁的吸氧腐蚀C证明非金属性:S>C>Si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A.X的初始浓度为1.5mol.LB.休系内压强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C.0-5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X)=0.24malL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瓜环是由苷脲(〈、一)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具有空腔的桶状大杯、两端开口的第四代超分子大环主体,D.升高温度,反应I、Ⅱ的速率均增大,K,、K,均减小A.“稻以糠为甲,麦以麸为衣”中“糠”和“麸”均含有淀粉12.:,B-不饱和丽是许多药物中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们用B.“将白铁为砂子,用水银研如泥”为古代汞齐化的方法,形成的汞齐属于盐可以很好地包结有机分子、阳离子和其他客体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凡白土日半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器“”指的是陶瓷,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A.背脉能分别与NaOH、盐酸发生反应米甲醇和丙雨电徭化气化达制备“,B-不酸和酮心一入又的工B.甲醛可发生氧化反应和不原后D.“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K0,)也“是利用焰色试验区分硝石和朴硝(Na,S0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下列图示表达错误的是A.M极电势高于N极B顺2-丁5的分子结构模到.C》3C.合成1ml现时,有7水生成B.反应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电解质溶液H减小A.NaC溶液中的水合离子:CC生成1C人时,电路中转移4a电子D.瓜环可与其他分子以配位键、氧键等方式形成超分子017.科学家用/,O,基催化剂进行甲烧干重整,其反应机理示意图如下,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C.p2杂化轨道模型D.基态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1巴的是气:翔与2T见电化网它又A.该反应涉及极性键断裂和形成、非极性键的形成y13.某工厂利用a1氧化锌废渣(含C0和P0)制备出bt锌,其流程如下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0,山02C0+2H,已知Me0+2NH.Cl一Me(NH,),Cl.+H,0(Me为Zn,Cu、Ph).下(空衣●●●3.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C.生成1m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3N列说法错误的是击A.银镜反应后需用浓盐酸清洗试管D.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A.I mo[Za(NH),]中含有8mlc链电州一B.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8.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与W在同一周期且相邻,基态W价层电子中不同形B.“置换”中Cu元素发生的反应:Cu(NH3),Cl2+Zn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Y与Z也在同一周期.其中Y为s区元素,乙的焰鱼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n(NH,)CL+Cu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缓慢将酸和碱混合后,立即插入温度计Z2++++「ZWX).1C.“电解”时阳极总反应为[Zm(NH)2]2-6e一N2↑+7m+6H42024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香豆素氟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合成中涉及的某一步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A.第一电离能:Y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C.反应D.[Z(WX)]中配位的原子是XD.氧化锌废渣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14.混合卤化物有理想的光电性能,可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其两种品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品胞a中M原子的分数坐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标为(0.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将KC1周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灯泡变亮KCI中含有离子键A.品胞a中距I最近的Pb有4个a取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出现白色沉淀加人HNO,梭化.再加人ANO,溶液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B品胞b的将视图为。00向FeC,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溶液溶液变红氧化性:Ag'>Fe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B.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而向分别含有NaCl溶液和aNO,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C.品跑a中N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支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溶液变盥的是NNO,溶液C.可用FC,溶液鉴别甲和丙D.味唑显碱性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含淀粉的K1溶液D.品胞a和b的混合肉化物的化学式均为CsPb,Br化学第1页(共6页)化学第2页(共6页)化学第3页(共6页)高三化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A C B D C C A B C B C D A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5 分)16.(14分)(1)防止生成的 SnI4发生水解(2 分) 待仪器冷却后补加沸石(2 分)(2)无紫色蒸气(2 分)(3)蒸馏烧瓶(2 分)(4)SnI4+2H2O==SnO2+4HI [ 或 SnI4+(2+x)H2O==SnO2 xH2O+4HI ](2 分)(5)82.0%(2 分)(6)102(2 分)17.(13分)(1)+2(1 分)(2)Al(OH)3 、 Fe(OH)3(2 分,两种物质各 1 分)(3)1.25×107(2 分)(4)pH在 2.5~3之间、50 ℃(2 分,写 pH=2.5 或 pH=3 也可以给分,两个条件各 2 分)(5)酸浸还原(2 分)(6)提高原料利用率(2 分) 盐酸(2 分)18.(14分)(1)<(2 分)(2)ΔH1+ΔHA-ΔHN-ΔHC (2 分)(3)①固态甲铵反应速率很慢(2 分) ②1:2(2 分) ③BCD (2 分,不全给 1分)(4)①B(2 分) ②CO2+N2+6H++6e-== CO(NH2)2+H2O(2 分)19.(14分)(1) (酮)羰基(1 分)(2) (2分,不写条件扣 1分,不写“↑”不扣分)(3) (1 分)(4) (2 分)(5)10 (2分) (2分,任写 1个即可给 2分)(6) (2 分) (2 分)高三化学化 学 答 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A C B D C C A B C B C D A D1. D 【热题型】化学与传统文化 以配位键、氢键等方式形成超分子,D 正确。【深度解析】“糠”和“麸” 分别为稻谷和麦子的外壳,均含有纤维 7. C 【热考点】化学反应机理、化学键素,A 错误;汞齐属于合金,B 错误;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 Ni / Al【 2O3深度解析】由题图可知,该反应为 CH4 +CO2 2CO+2H 2,该错误。反应涉及了极性键碳氢键、碳氧键的断裂和碳氧键形成,非极性键氢2. A 【热题型】化学用语氢键的形成,A、B 正确;该反应中 CO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生【深度解析】NaCl 溶液中水合离子: ( Cl- 周围是 成 2 mol CO 时,有 1 mol CO 是氧化产物,所以转移电子数为 6NA,C 错误;放热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D 正确。水中氢原子,Na+周围是水中氧原子),A 错误。 8. A 【热题型】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3. C 【热考点】实验操作、处理方法 【深度解析】结合题给反应,由 Y、Z 位于同一周期,Y 为 s 区元素,【深度解析】银镜反应后需用硝酸清洗试管,A 错误;容量瓶用蒸馏 Y 可形成 Y+ ,则 Y 为 K,X、W 位于同一周期,基态 W 价层电子中水洗净后不能烘干,B 错误;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 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则基态 W 最外层有 4接触锥形瓶内壁,从而实现半滴操作,C 正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 个电子,且可与 X 形成 WX- ,则 W 为 C,X 为 N,Z 的焰色为无色,应热时,为了防止热量损失,要迅速将酸和碱混合并立即插入温度 则 Z 为 Fe,题给反应为检验 Fe2+的反应。 第一电离能:K计,D 错误。 确;NH3 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CH4 4. B 【热题型】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K3 [Fe(CN) 2+6 ]溶液检验 Fe 的反应,将会产生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深度解析】题给反应是取代反应,另一种产物是 HCl,A 正确;乙淀,C 错误;[Fe(CN) ] 3-6 中配位原子为 C,D 错误。分子中含有连有 3 个碳原子的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9. B 【热题型】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平面,B 错误;甲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丙分子中无酚羟基,所以可用【深度解析】电解质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在水分子作用下能产FeCl3 溶液鉴别,C 正确;咪唑呈碱性,可以与生成的 HCl 反应,有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与是否含有离子键无关,A 错误;取涂改液与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D 正确。KOH 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加入 HNO3 酸化,再加5. D 【热考点】基本实验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涂改液中含有含氯化合物,B 正【深度解析】NO2 的密度大于空气,利用该装置收集时要长进短出,确;NO- 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将 Fe2+ 氧化成 Fe3+ ,C 错误;向分别用 NaOH 溶液进行尾气处理,A 正确; 3食盐水浸润的铁丝网与空气含有 NaCl 溶液和 NaNO3 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含淀粉的 KI 溶中氧气发生吸氧腐蚀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长导管中红墨水液液,均无现象,D 错误。面上升,B 正确;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10. C 【热题型】元素化合物性质类比溶液后出现浑浊,根据强酸制弱酸原则,可推出酸性:硫酸>碳酸>【深度解析】 I-与 Fe3+不共存,所以 Fe3I8 不能表示为 FeI, 2·2FeI3,A硅酸 从而证明非金属性:S>C>Si,C 正确;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错误;Cl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有漂白性,可以使指示剂褪色,而酯的反应是可逆的,所以不能用乙醇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D 。 SO2 只能使指示剂变色,不能褪色,B 错误;还原性:Br- >Cl- ,所错误6. C 【 】 ( 、 ) 以 MnO2 可以与 HBr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Br热题型 信息型综合题 超分子 有机物性质 2 ,C 正确;少量【深度解析】苷脲分子中含有酰胺基,能分别与 NaOH、盐酸发生反 CO2 通入Ca(ClO) 2 溶液中生成 CaCO3 ,D 错误。应,A 正确;甲醛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B 正 11. B 【热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深度解析】由题图可知,曲线 A 代表 X,曲线 N 代表 Z,曲线 M 代表Y,由 5 s 时图像数据可求 c(X)初始 = (0. 6+0. 6+0. 3) mol·L-1 =确;生成 1 mol 时,消耗 7 mol 苷脲和 14 mol 甲 1. 5 mol·L-1,A 正确;两个反应均为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一直不变,B 错误;0~5 s 内 X 的平(1. 5-0. 3) mol·L-1均反应速率为 -1 -1 = 0. 24 mol·L ·s ,C 正确;升醛,同时生成 14 mol 水,C 错误;根据题干可知瓜环可与其他分子 5 sD 1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 × 1 + 18 2× =2,I 位于体内,共 4 个,所以晶胞 a 和晶胞 b 的化学式向移动,K1、K2 均减小,D 正确。8 212. C 【热考点】电化学 均为 CsPbI2Br,D 正确。【深度解析】根据图中与 M 极相连的电极上苯甲醇转化为苯甲 15. D 【热题型】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醛,可以判断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所以 M 极为电源 【深度解析】L1 、L2 两条线随 pH 增大,pX 减小,说明是两种酸, CH OH 且通过(8. 75,-5)和(9. 76,-5)两点可以算出两种酸的 Ka 分别的正极,其电势比 N 极高,A 正确;阳极反应为 2 -为 10-3. 75 、10-4. 76 ,由于酸性:甲酸( HCOOH) >醋酸( HAc),所以 2e- +2OH- CHO+2H2 O,阴极反应为 2H O+ 2e-2 L1 是与醋酸相关的线,L2 是与甲酸相关的线,通过点(4. 24,-5)-4. 76H2 ↑+2OH- ,阴极生成的 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但 可求出Kb(NH3 ·H2 O)= 10 ,A、B 正确;向甲酸中滴加氨水至+ -由于阳极反应中生成水,使得 NaOH 溶液浓度变小,pH 变小,B c(NH4 ) = = c(HCOO )Q 点, X , 结合 K ( HCOOH) 与c(NH3 ·H2 O) c(HCOOH)a正确;根据阳极反应,生成 1 mol 时消耗 1 mol 苯甲 Ka(HCOOH) Kb(NH3 ·HK (NH 2O)b 3 ·H2 O ) 可 推 出 = ,c(H+ ) c(OH- )醛,电路中转移 2 mol 电子,C 错误;阳极中生成的苯甲醛与丙酮 c(H+ ) Ka(HCOOH)= c(H+ ),通过计算可得 > 1,所以 pH<发生反应,丙酮中 α 碳上的 H 先与醛基加成生成醇,再消去,生 c(OH- ) Kb(NH3 ·H2 O) c(OH- )O 7,C 正确;向上述混合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成不饱和酮,结合反应原理,将丙酮换成 2 -丁酮( ) 时, HCOONH4 和 NH4 Ac 的混合溶液,结合电荷守恒可得 c( NH+4 ) +2-丁酮有两个 α 碳,若右边的 α 碳上的 H 发生反应则可得 c(H+ ) = c ( OH- ) + c ( Ac- ) + c ( HCOO- ), 由 Ka ( HCOOH) >Ka(HAc)= Kb(NH3 ·H2 O)可知,HCOONH4 溶液显酸性,NH4 Ac,D 正确。溶液显中性,则混合溶液呈酸性,c( H+ ) >c( OH- ),则 c( NH+4 ) <c(HCOO- ) +c(Ac-13. D 【 】 ),D 错误。热题型 微工艺流程【深度解析】[Zn(NH ) ] 2+ Zn2+ NH , 16. (每空 2 分,共 14 分)3 2 中 与两个 3 形成两个配位键(1)防止生成的 SnI 发生水解 待仪器冷却后补加沸石每个 NH3 分子中含有 3 个 σ 键,所以 1 mol [ Zn( NH ) ] 2+ 43 2 含有(2)无紫色蒸气8 mol σ 键,A 正确;结合已知信息,可以推出“浸出”后 CuO 反应(3)蒸馏烧瓶生成Cu(NH3 ) 2 Cl2 ,加入 Zn 后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 SnI + 2H O SnO + 4HI [ 或 SnI + ( 2 + x) H O Cu(NH3 ) 2 Cl2 +Zn Zn(NH3 ) 2 Cl2 +Cu,B ;“ ”4 2 2 4 2正确 置换 后生成SnO2 ·xH2+ 2 O+4HI ][Zn( NH3 ) 2 ] , 结合流程图和电解原理 可 得 阳 极 反 应 为(5)82. 0%[Zn(NH ) ] 2+3 2 -6e- N2 ↑+Zn2+ + 6H+ ,C 正确;由于流程中加(6)102入 Zn 粉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求出氧化锌废渣中锌的质量分数,【热题型】物质制备实验综合,涉及信息获取与应用、实验仪器、D 错误。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分析、产率计算、质谱图分析等14. A 【热考点】晶体结构【实验分析】在非水溶剂中,将碎锡片与稍过量的碘单质混合共【深度解析】由晶胞 a 可以看出距 I 最近的 Pb 有 2 个,A 错误;晶胞热,合成四碘化锡。 点燃加热装置后,反应物在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 由于碘受热易升华,导致圆底烧瓶上方充满紫色蒸气,直b 俯视图为 ,B 正确;晶胞 a 中 N 原子位于左 至反应充分,圆底烧瓶上方紫色蒸气逐渐消失。 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对烧瓶中混合物进行抽滤。 用氯仿在温水浴条件下溶1 1 解四碘化锡晶体,过滤除去沸石。 由于氯仿有毒,需要在通风橱侧面的面心的位置,其分数坐标为( ,0, ),C 正确;根据均摊法,2 2 中蒸发结晶,获得橙色四碘化锡晶体。晶胞 a 中 Cs 位于 8 个顶点,个数为 8×1 = 1,Pb 【深度解析】(1)由于四碘化锡易水解,因此整个过程应在无水环位于体心,个数为8 境下进行,以防制得的四碘化锡水解。 加热过程中沸石用来防暴1,I 位于 4 个面心,个数为 4×1 = 2,Br 位于 2 个面心,个数为 2× 沸,若在加热过程中发现未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2后再补加沸石,以防操作中烫伤。1 = 11,晶胞 b 中 Cs 位于 8 个棱心,个数为 8× = 2,Pb 位于体心和2 4 (2)圆底烧瓶中的碘在反应过程中挥发,使烧瓶上方充满紫色的1 碘蒸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碘被逐渐消耗,蒸气颜色逐渐变浅,最4 个棱心,个数为 1+4× = 2,Br 位于 8 个顶点和 2 个面心,个数为4 后消失。D 2 (3)步骤Ⅳ过滤时需要用到漏斗、铁架台、烧杯和玻璃棒,步骤Ⅴ 18. (每空 2 分,共 14 分)蒸发结晶时需要用到蒸发皿、酒精灯和玻璃棒。 图示仪器中不需 (1) <要蒸馏烧瓶。 (2)ΔH1 +ΔHA -ΔHN -ΔHC(4)类比四氯化钛的水解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nI4 + (3)①固态氨基甲酸铵脱水速率很慢 ② 1 ∶ 2 ③BCD 2H2 O SnO2 +4HI 或 SnI4 +(2+x)H2 O SnO2 ·xH2 O+4HI 。 (4)①B ②CO2 +N2 +6H+ +6e- CO(NH2 ) 2 +H2 O△(5)四碘化锡产率的计算:根据 Sn+2I2 SnI4 可知,1 mol Sn 消 【热题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涉及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移动、耗 2 mol I2 ,转化为质量关系:0. 5 g Sn 消耗 2. 13 g I ,I 稍过量, 图像分析、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转化率的计算、能垒分2 20. 5 析、电解池中电极反应的书写等则按照 Sn 计算 SnI4 的理论产量为 ×627 g≈2. 63 g,实际产量119 【深度解析】(1)第一步反应由气体反应物生成固体产物,熵减。× = 2. 156为 2. 2 g 98% 2. 156 g, + + = + = +产率= ×100%≈82. 0%。 (2)根据盖斯定律,ΔH2 ΔHN ΔHC ΔH1 ΔHA ,即 ΔH2 ΔH12. 63ΔHA -ΔHN -ΔHC 。(6)质谱图中最右侧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数值为相对分子质量,(3)①氨基甲酸铵熔点为 153 ℃ ,140 ℃ 和 145 ℃ 的反应速率明即 102。显低于 155 ℃ ,说明液态氨基甲酸铵的脱水速率明显高于固态氨17.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基甲酸铵。 ②氨气与 CO2 被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二者(1) +2(1 分)投料比为 4 ∶ 1 时,转化率比值始终为一个定值,即 1 ∶ 2。 ③增大(2)Al(OH) 3 、Fe(OH) 3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和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都能加快反应(3)1. 25×107速率,但增大 CO2 浓度会降低 CO2 自身的转化率;从图乙可知,(4)pH 在 2. 5~ 3. 0 之间、50 ℃氨基甲酸铵脱水是一个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平衡正向移动,(5)酸浸还原进而提高 CO2 转化率;增大氨气浓度使平衡正移,可以提高 CO2(6)提高原料利用率 盐酸转化率;缩小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热题型】化学工艺流程,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原料处理、物质移动,第一步反应的平衡正移,可以提高 CO2 转化率。流分析、沉淀转化平衡相关计算、图像分析、物质循环利用等*【 (4)①活化能最大的反应为决速步,从图像可知,由 NCONH 转流程分析】镍钴废料中含 Co、Ni、Cu、Mn、Al 和 Fe 的氧化物,其*中 Co 和 Ni 是核心元素,其余为杂质元素,通过形成沉淀的方式 化为 NHCONH2 的活化能最大,因此 B 项反应为决速步。 ②电除去杂质元素,通过萃取分液分离两种核心元素。 催化 N2 和 CO2 形成尿素的过程中,N 化合价降低,尿素在阴极产【深度解析】(1)“酸浸还原”过程中,硫酸将金属氧化物溶解为金 生,根据化合价变化、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阴极反应:CO2 +属离子,Na S O 将+3 价 Co 还原到+2 价。 N2 +6H+ +6e- CO(NH ) +H O。2 2 5 2 2 2(2) H O 2+2 2 将 Fe 氧化为 Fe3+ 后,由题表数据可知,可调 pH 到 19.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4. 7~ 8. 9,将 Al3+和 Fe3+转化为 Al(OH) 3 和 Fe(OH) ,过滤除去, (1)(酮)羰基(1 分)3滤渣 1 为 Al(OH) 3 、Fe(OH) 3 。 △ (3)加入 NiS“沉铜”的过程将 Cu2+ CuS (2) OH +SOCl Cl +SO ↑+HCl↑转化为 沉淀,发生的反应 2 → 2是 NiS(s) +Cu2+( aq) CuS( s) +Ni2+( aq),过滤除去滤渣 2。 COOH= c(Ni2+) Ksp(NiS)= = 1×10-27 (3) (1 分)25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2+ =c(Cu ) Ksp(CuS) 8×10-351. 25×107 。(4)“沉锰”时应尽可能降低 Ni 的沉淀率,提升 Mn 的沉淀率,因 (4)此由题图可知反应条件应选择 pH 在 2. 5 ~ 3. 0 之间,温度为 50 ℃ 。 (5)10 (或 )(5)萃取过程将 Co、Ni 元素分离,分液后向有机相中加入盐酸,分 OOCH OOCH离出氯化钴并还原得到金属钴;向水相中加入纯碱,过滤除去MnCO3 (滤渣 3),电解硫酸镍水溶液,得到金属镍。 惰性电极电 (6) 解硫酸镍溶液属于放氧生酸型,获得的“废液”以硫酸为主,可循 【热题型】有机合成与推断,涉及官能团、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环到“酸浸还原”工序。 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个数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6)多次萃取可以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反萃取” 操作后得到 【深度解析】(1)由 A→B 的反应条件和 B 的结构可知,A 到 B 的CoCl2 溶液,因此向有机相中加入的试剂 X 是盐酸。 转化过程中羰基变羟基,结合 A 的分子式 C9 H10 O 可知 A 的结构D 3 (5)P 是 F 的同分异构体,根据 P 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该物质结是 ,A 的官能团是酮羰基(或羰基)。构中有醛基或甲酸酯结构;根据 1 mol P 最多消耗 4 mol NaOH 可(2)由反应机理可知,该反应可看作—OH 被—Cl 取代,同时产生 知苯环上 C 与甲酸酯结构的 O 原子成键,苯环上还直接连有溴原子。 根据苯环上连有 5 个取代基可知除苯环和酯基中的 7 个 △HCl 和 SO2 ,B 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为 OH +SOCl2 → 碳原子外,其余 C 均以—CH3 形式直接连在苯环上,可将—CH3看成—H,—H 看成—CH3 ,简化推断过程,即苯环上连有 3 个不 Cl +SO ↑+HCl↑。 同基团,因此 P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10 种。 Q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42组峰,峰面积之比为 6 ∶ 3 ∶ 2 ∶ 1 的结构中有 3 个甲基,其中 2 个(3)D 到 E 的转化为—CN 的水解,即—CN 转化成—COOH,则 E处于对称的位置上, HCOO—在对称轴上,符合条件的结构为 的结构是 COOH 。 或 。(4 ) F 到 G 是 F 与 甲 醇 的 酯 化 反 应, G 的 结 构 是 OOCH OOCH(6)由有机物 H 的部分合成路线可知,第一步是碳碳双键被酸性Br COOCH3 ,I 由 G 和 H 反应形成,由已知信息②可知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羧基的过程,因此 K 是二元羧酸 ,LI 的结构是 。 的结构可由已知信息①和最终产物逆推为二元酯 。D 4 (共25张PPT)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5年3月高三联考 化学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稻以糠为甲,麦以麸为衣”中“糠”和“麸”均含有淀粉B.“将白铁为砂子,用水银研如泥……”为古代汞齐化的方法,形成的汞齐属于盐C.“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器”指的是陶瓷,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KNO3)也”是利用焰色试验区分硝石和朴硝(Na2SO4)2. 下列图示表达错误的是A.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B.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C.sp2杂化轨道模型: D.基态A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3. 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银镜反应后需用浓盐酸清洗试管B.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缓慢将酸和碱混合后,立即插入温度计4. 2024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香豆素氟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合成中涉及的某一步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面C.可用FeCl3溶液鉴别甲和丙 D.咪唑显碱性利于反应正向进行5. 下列实验(图中部分夹持装置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 瓜环是由苷脲(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具有空腔的桶状大杯、两端开口的第四代超分子大环主体,可以很好地包结有机分子、阳离子和其他客体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苷脲能分别与NaOH、盐酸发生反应B.甲醛可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C.合成1 mol时,有7 mol 水生成D.瓜环可与其他分子以配位键、氢键等方式形成超分子7. 科学家用 Ni/Al2O3基催化剂进行甲烷干重整,其反应机理示意图如下,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涉及极性键断裂和形成、非极性键的形成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生成1 mol 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3NAD.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8. 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与W在同一周期且相邻,基态W价层电子中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Y与Z也在同一周期,其中Y为s区元素,Z的焰色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Y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C.反应产生黄色沉淀D. 中配位的原子是X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正文】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5年3月高三联考-化学.pdf 【简版答案】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5年3月高三联考-化学.pdf 【详版答案】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5年3月高三联考-化学.pdf 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5年3月高三联考 化学讲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