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8 测试“过山车”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目录聚焦1探索2研讨3拓展4课堂小结5课堂练习6聚焦“过山车”做好了吗 让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吧!探索1回顾之前的知识,我们将要探索:描述小球的位置小球的运动形式小球的运动快慢探索1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1借助方向盘判断小球的方向北南西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探索1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1借助软尺测量小球距离起点的距离探索1①将方位盘平铺在”过山车“的下面,并将过山车的起点与方位盘中心对齐。此时,小球在起点的________方向。东南探索1②用软尺沿过山车的轨道测量出小球距离起点的距离。小球距离起点______厘米。探索1根据你记录的数据,完成表格。第几次 方向 距离 位置描述123探索1小球在轨道起点的_____方向,距离轨道起点_______的位置。东南50厘米小球的位置可以用_____和_____表示。方向距离小结探索2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并描述其运动形式。2探索2怎么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①在纸条上写上A、B、C等字母。②找到轨道的起点、拐弯处、终点,依次贴上小纸条。③分工合作,观察小球在各段的运动路线,填写表格。探索2ABCDEFG探索2根据你观察的结果,完成表格。轨道分段 运动路线(直线或者曲线)AB段BC段CD段DE段……结论小球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复合运动探索3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3秒表软尺细绳探索3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长短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距离长短分工协作探索3用软尺量出距离起点80厘米的位置,用标签纸做好记号,作为终点。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记录在下表中。序号 距离(厘米) 运动时间(秒) 选择数据 快慢比较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过山车1 80过山车2研讨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3. 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方向,距离 )(直线/曲线 )(时间,距离)拓展怎样改进“过山车”,才能让小球运动的更快?拓展增加“过山车”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轨道增加直线部分,减少曲线部分还有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测试和分析“过山车”的运动。我们学会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小球的位置,通过标记轨道关键点,观察小球的直线和曲线运动。我们还掌握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距离下,时间短则速度快;相同时间内,距离长则速度快。此外,我们讨论了通过调整坡度、减少摩擦和优化曲线设计来改进“过山车”,让小球运动得更快。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规律,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课堂小结1.在测试“过山车”时,我们用方位盘和软尺来确定小球的位置,主要通过以下两个要素( )。A. 颜色和形状B. 方向和距离C. 时间和速度课堂练习B2.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是( )。A. 只有直线运动B. 只有曲线运动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复合课堂练习C3.为了使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更快,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 )。A. 增加轨道的摩擦B. 减小轨道的坡度C. 增大轨道的坡度课堂练习C4.在测试“过山车”时,我们用软尺测量的是( )。A. 轨道的高度B. 小球距离起点的距离C. 轨道的宽度课堂练习B5.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路线只有直线运动。( )6.运动相同的距离,时间越短,小球运动越快。( )7.减少轨道的摩擦可以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8.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 )9.增大轨道的坡度会减慢小球的运动速度。( )课堂练习×√√√×谢谢观看!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科版/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教科版(2024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课题 1.8 测试“过山车”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科学思维: 1. 利用自制的“过山车”和小球,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探究实践: 1. 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态度责任: 1.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 2. 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测量小球的运动快慢难点: 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一、聚焦 1. 回顾旧知 提问学生:“过山车”的设计要点有哪些?(如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变化等)。 2. 引入新课 提问:“我们如何测试和分析‘过山车’的运动呢?”揭示课题《测试“过山车”》。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探索1:描述小球的位置(5分钟) 1.操作步骤 ①将方位盘平铺在“过山车”下方,将“过山车”的起点与方位盘中心对齐。 ②用软尺沿轨道测量小球距离起点的距离。 2.记录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填写表格: 3.总结: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 探索2:分析小球的运动路线(5分钟) 1.操作步骤 ①在纸条上写上A、B、C等字母。 ②找到轨道的起点、拐弯处、终点,依次贴上小纸条。 ③分工合作,观察小球在各段的运动路线,填写表格: 2. 总结 小球在“过山车”上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复合运动。 探索3: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10分钟) 操作步骤 ①用软尺量出距离起点80厘米的位置,用标签纸做好记号,作为终点。 ②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记录在表格中: 3.总结 ①运动相同的距离,时间越短,小球运动越快。 ②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越长,小球运动越快。 三、研讨 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回顾: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四、拓展 1.教师提问:怎样改进“过山车”,才能让小球运动的更快?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可以从三个探索活动着眼思考。(增加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轨道、运动路线曲线运动部分减少,直线运动部分增加等。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测试和分析“过山车”的运动。我们学会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小球的位置,通过标记轨道关键点,观察小球的直线和曲线运动。我们还掌握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距离下,时间短则速度快;相同时间内,距离长则速度快。此外,我们讨论了通过调整坡度、减少摩擦和优化曲线设计来改进“过山车”,让小球运动得更快。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规律,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上一节课,学生已将自己小组设计的过山车制作完成。对于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设计制作的作品,学生们一定是信心满满。上课时,学生往往会比较兴奋,急切地盼望展示和实践时刻的到来,除了急着想测试自己小组的作品,学生们对其他小组的作品的结构也会非常感兴趣,他们会去比较各个过山车的不同之处。对学生而言,本课的学习,是复习回顾也是迎接挑战,是运用知识也是体验成功。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 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 1.8 测试”过山车“(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