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是用铅做的B.胃舒片的主要成分是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D.制造芯片的材料是2.光气(C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2+ H2O=CO2 + 2HC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气的电子式为B.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CO2的结构式为O=C=O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3.常温常压下,下列指定条件的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透明的溶液中:、、、B.在酒精中:、、、C.溶有的水溶液中:、、、D.由水电离出为的溶液中:、、、4.下列实验及原理不正确的是( )A.草木灰和铵态肥不能混用,利用了碳酸根和铵根互相促进水解的原理B.向Na[Al(OH)4]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发生了双水解反应C.冷却装有NO2的密闭烧瓶,瓶内颜色变浅,证明反应2NO2(g) N2O4(g)的D.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加热一会儿,可得Fe(OH)3胶体5.用氨气可以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键个数为B.溶液中含的数目为C.常温下,1LpH=10的氨水中水电离出来的数目为D.反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检验废水中含有B.溶液显碱性从而清洗油污的原理:C.溶液处理水垢中D.水解制备的反应原理: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mol-1B.一定条件下, kJ·mol-1,2mol参与分解时,吸收热量9.48kJC.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相同D.在稀溶液中: kJ·mol-1,若将含0.5mol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8.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有19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W>X>Y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C.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W=Z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9.室温下,下列实验过程和现象对应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结论A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同浓度的溶液和NaCl溶液的pH,pH均为7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 室温下,将固体投入饱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向过滤洗涤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已知:] 小的难溶电解质也可以向大的难溶电解质转化C 向盛有:2mL0.01mol·L-1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1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1~2滴0.01mol·L-1溶液,又出现黑色沉淀D 向0.1mol·L-1溶液中滴加0.1mol·L-1溶液,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A.A B.B C.C D.D10.工业上制硫酸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B.图中采用400~500℃是为了提高的平衡转化率C.用98.3%的浓硫酸吸收是防止形成酸雾,减小吸收速度D.可以用98.3%的浓硫酸除去气体中少量的杂质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B.常温下,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浓度为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的关系为:Na+=2[c(CO32-)+c(HCO3-)+c(H2CO3)]=0.2mol.L-1D.常温下,的下列溶液①,②(NH4)2SO4,③,④,⑤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⑤>④>③>①12.甲醇在Pd(III)表面发生解离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决速步为B.Pd(III)为固体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的转化率C.D.第①步反应过渡态1物质比第②步反应过渡态2物质稳定13.新研制的锌一空气电池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 B.Zn电极的电极反应:Zn+H2O—2e—=ZnO+2H+C.电池反应为:2Zn+O2=2ZnO D.溶液中OH—向锌电极移动14.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2C2O4+2Cl-2AgCl+C2O的平衡常数为109.04B.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C.向c(Cl-)=c(C2O)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D.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5.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有重要的意义。已知常温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式 HCN电离平衡常数假设下列溶液温度均为常温,回答下列问题:(1)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B. C. D.(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A.CH3COONa B.Na2CO3 C.NaCN D.NaHCO3(4)在0.1mol/L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B.C.D.(5)pH=2的CH3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6)设pH=5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c1,pH=5的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c2,则 。(7)柠檬酸(用H3R表示)为三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当时,溶液的pH= 。(已知)16.硫代硫酸钠()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其次作鞣革时重铬酸盐的还原剂。实验室制备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C装置中有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生成。(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的作用为 ,D装置中的试剂是 。(3)溶液呈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写出C装置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4)取20mL上述制备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其调整呈弱酸性,滴入2滴淀粉溶液(溶液无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mL。(已知:)。①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是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②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③溶液的浓度为 mol L-1。17.钴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电子设备等行业。用某炼锌厂产生的钴渣(含Co、Pb、Cu、Cd、Fe、Mn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为原料回收钴和。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饱和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S的化合价为 ;基态C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3)提高“酸浸”的浸出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写2条)。(4)“沉铁”步骤中加入的目的是 ;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滤液5”中的钴以形式存在,则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6)若“滤液1”中,加入溶液时,为了防止产生CoS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不超过 (已知:)。18.让二氧化碳能够成功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是许多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1)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淀粉的研究已取得成功,其涉及的关键反应如下:Ⅰ.CO2(g)+3H2(g) CH3OH(g)+H2O(g) Ⅱ. CO2(g)+H2(g) CO(g)+H2O(g) Ⅲ. CO(g)+2H2(g) CH3OH(g) ①反应Ⅲ中 ;该反应在 条件下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任意温度”)。②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恒为1L的容器中按的比例通入气体,只发生反应Ⅰ,下列情况可以说明反应Ⅰ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2)一定条件下,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2mol,只发生反应Ⅰ。测得5min时的转化率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温度为K时,在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温度为K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分析a点至b点CO2转化率降低的原因: 。(3)科学研究人员用下图所示装置原理,实现了的回收利用。①X为电源的 极。②写出生成的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1-10 BACBD BDABB 11-14 CDBA15.【答案】(1)CN-+CO2+H2O=HCN+(2)AC(3)BCDA(4)BD(5)c(CH3COO-)>c(Na+)>c(H+)>c(OH-)(6)1×10-4(7)5.616.【答案】(1) 分液漏斗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2) 安全装置和缓冲气流 NaOH溶液(3) S2-+H2O HS-+OH-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4) 酸式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1cV17.【答案】(1) +6(2)CuS(3)钴渣粉碎、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4)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溶液的pH除去铁元素(5)2CoSO4+Na2S2O8+6H2O=2Co(OH)3+Na2SO4+3H2SO4(6)1.218.【答案】(1) -90.2 低温 BC(2) 0.36mol/(L·min) 4 b点温度较低,5min时未达平衡状态,a点温度较高,化学反应速率较快,转化率更高(3) 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