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01 模型1、科学研究中,常常用模型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用细胞模式图展示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借助眼球模型,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模型的分类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3、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4、水的状态模型(1)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变化。(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固态物质分子间距离小于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小于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02 符号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符号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符号的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名师指点>:模型与符号的比较符 号 模 型表示方法 字母数字等较简单 物体、图、表、表达式等相对复杂作 用 使事物简单化 更好认识和理解事物具体、直观关 系 模型中可能含有符号3、常见的符号(1)已学过的单位符号,如: kg (千克)、 m (米)、 N (牛顿)、 Pa(帕斯卡)、 A (安培)等(2)已学过的科学符号,如: v (速度)、 ρ(密度)、 F(力)等。(3)仪器符号,如: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的符号等。(4)交通符号,如:限重符号、转向符号等。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01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在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物质的构成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石墨由碳原子构成。<名师指点>: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微粒的变化(1)发生了变化: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分子数目;(2)没有变化:原子种类,原子数目。02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粒子的质量与体积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 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米。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是不同的。2、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不同种类的分子与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 子 原 子不 同 点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相 同 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微粒间都有间隔; 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联 系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组成新的分子(即分子由原子构成); 两者都可以构成物质。2.3 原子结构的模型0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时间 人 物 模型理论 内容描述 主要成果 图 示1803 道尔顿 实心球 模型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发现 原子1904 汤姆生 西瓜(枣糕) 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发现 电子1911 卢瑟福 核式结构 (行星绕太阳) 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①α粒子 散射实验 ②发现 原子核1913 玻尔 分层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现代 薛定谔 电子云模型 /2、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现 象 结 论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运动方向 原子核极其微小,核外空间很大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 原子核带正电极少的α粒子发弹回来 原子核质量很大02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1)原子核带正电荷,居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2)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2、原子核的构成(1)原子核是由两种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是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紧密相连构成的。(2)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3)由于原子呈电中性,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电性及电荷量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微粒名称 电 性 质 量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原子核 质 子 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中 子 不带电荷 1.6748×10-27千克(5)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03 带电的原子——离子1、氯化钠的生成(1)氯气观察:取一瓶氯气,观察它的颜色为黄绿色。(2)金属钠观察:用镊子在放有煤油的试剂瓶中夹取一块钠,用刀切割成一小块,观察到钠是一种质软、带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固体。(3)实验中: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为白色固体。(4)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物质。2、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1)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2)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3)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3、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硫酸铜就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1)阳离子:钠离子Na+、铵根离子NH4+......(2)阴离子: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42-......4、离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1)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2)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阴离子。5、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比较(1)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04 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1、元素: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 8 的原子的总称。2、同位素原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汞元素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3、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4、同位素原子的两种表示方法(1)常用原子符号(X)表示,其中X表示原子种类,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如氢有氕(H)、氘(H)、氚(H)三种同位素原子。<名师指点>:根据上图,辨别氕氘氚氕:质子数1;中子数0;电子数1;质量数1。氘:质子数1;中子数1;电子数1;质量数2。氚:质子数1;中子数2;电子数1;质量数3。(2)也可以用“原子名称(或符号)-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来表示。【拓展】如:氧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分别为氧-16(O-16)、氧-17(O-17)、氧-18(O-18)。5、同位素的应用(1)质谱分析中,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2)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裂变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3)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瘤等疾病;(4)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进行古董鉴定。注: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2.4 组成物质的元素01 元素的种类1、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 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世界上大部分物质只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其中仅碳、氢、氧三种元素就能组成许许多多种物质。2、元素的分类人们通常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如氩元素)。在110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占大多数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1)纯净物①一种分子,一种物质,是纯净物;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种原子,一种物质,是纯净物。(2)混合物:不同种分子,不同种物质,是混合物。4、单质和化合物的比较单 质 化 合 物概 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宏观组成 一种元素 至少两种元素微观构成 同种原子或同种原子 构成的同种分子 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 或不同种离子举 例 铁、氧气 二氧化碳、氯化钠相同点 都是纯净物02 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主要由氧、硅、 铝 、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2、人体中的元素及作用(1)人体内大约含有30多种元素,其中11种为大量元素,约占99.95%,其余为微量元素。它们中有些是必需元素,每一种必需元素在体内都有一个适量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另外,人体内也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如镉、汞、铅等。(2)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3)钙元素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铁元素能预防贫血;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肿大;氟元素能预防龋齿;锌元素能增进食欲,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硒元素能预防癌症。3、海水中的元素分布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钠元素和镁元素,还有一些贵重金属,如金等。4、有机化合物中大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5、人造元素人造元素是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有些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检查和治疗一些疾病、灭菌和消毒。2.5 表示元素的符号01 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写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N等。(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a、Cu等。2、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如H可表示氢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如H还可表示一个氢原子;(3)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表示一种物质,如Cu可表示铜这种物质;(4)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则表示某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3H表示3个氢原子。注:元素符号本身既有宏观含义——表示某种元素,又有微观含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但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则只有微观含义,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不再具有宏观含义。故“2N”只能表示“两个氮原子”。02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科学家把人们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1)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表示有 7 个周期。每个周期由金属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 16 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都占有一格位置,每一格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如下图所示)。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2)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如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2.6 表示物质的符号01 化学式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成“CO2”。2、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物 质 类 型 化 学 式 的 写 法 化 学 式 的 读 法单质 金属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①铁—Fe; 铝—Al; ②氦气—He; 氩气—Ar; ③硫—S; 磷—P。 元素名称:Fe—铁稀有气体 “某气”:He—氦气 Ar—氩气非金属 固态 (石字旁除碘单质) 元素名称:S—硫气态 液态 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 氧气—O2; 氮气—N2; 氢气—H2; 臭氧— O3。 “某气”:O2—氧气化合物 O +某种元素组成 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如:CO2、CuO等。 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或“几某化几某”。 如:“CuO”读作“氧化铜”; “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H +某种元素组成 一般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如:HCl等。金属元素+非金属 元素 一般要把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注: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4、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 以 CO2 为例宏 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 观 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5、如果要表示某物质的几个分子,可以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如:2个氧气分子可用2O2 表示。02 离子符号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离子符号的写法(1)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把个数“ 1 ”省去,直接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或“-”号,如Na+、Cl-等。【(2)离子带多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再写“+”或“-”号,如Mg2+、Al3+、O2-等。(3)有些离子的组成不止一种元素,如:OH-和SO42-等,这种离子称为“某某根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团。3、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注: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原子团所带电荷相同离子的名称 离子的符号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氢氧根离子 OH- -1硫酸根离子 SO42- -2硝酸根离子 NO3- -1碳酸根离子 CO32- -2碳酸氢根离子 HCO3- -1铵根离子 NH4+ +1亚硫酸根离子 SO32- -2磷酸根离子 PO43- -303 化合价1、化合价不同原子构成分子时,各种原子的个数用“化合价”来表示。不同元素组成化合物时,要遵守的规则是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1)×2+(-2)=0 。2、化合价的写法化合价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注意正、负号在数字的前面,且“ 1 ”不能省略,如、O3等。3、化学式的确定根据元素化合价,即可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首先按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的原则写出元素符号,并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然后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2-1-c-n-j-y4、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则(1)常见的化合物中,氢总是 +1 价元素,氧总是 -2 价。(2)金属元素常显正价。(3)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常显正价,跟氢化合时常显负价。(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5)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6)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显不同的化合价,如O2、O;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显相同的化合价,如Na、H;有些元素在相同的化合物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H4O3。<名师指点>:化合价的记忆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为负二价,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铜氧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名师指点>: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化合价 离子符号表 示 方 法 用+1、+2、-1、-2……表示, 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1”不省略) 用+、2+、-、2-……表示, 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1”省略)实 例 、 、24 H+、Cl-、Mg2+、S2-、Na+、SO联 系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一致<名师指点>: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合集类型 数字含义 举例 例子中数字含义数字+化学式 表示几个某分子 2O2 5H2SO4 2个氧分子 5个硫酸分子数字+元素符号 表示几个某原子 2O nN 2个氧原子 n个氮原子数字+离子符号 表示几个某离子 2O2- 3Al3+ 2个氧离子 3个铝离子数字在元素符号 的右下角 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 几个该种原子 H2O 每个水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数字在元素符号 的右上角 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Mg2+ 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数字在单独某元素 符号的正上方 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为 正几价(或负几价)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数字在物质中某元 素符号的正上方 表示在某物质中某元素显 正几价(或负几价) SO4 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01 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极小,计算起来极不方便。为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把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 12 等份,则1份质量为1.993×10-26×=1.661×10-27千克。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名师指点>: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性 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数值与 单位 数值非常小,单位为“kg”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联 系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02 相对分子质量1、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相对分子质量的步骤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后根据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求出相对分子质量。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元素符号与其右下角数字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 ”,元素符号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 ”。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2 =44。(2)原子团括号外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应先将原子团内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计算出来,再 乘以 其个数。如:Al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 27×2+(32+16×4)×3 =342。(3)结晶水合物中的“·”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将“·”前后两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加 而不是相乘。如: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64+32+16×4+5×(1×2+16) =250。(4)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也是“ 1 ”,通常不写。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定值,只要知道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03 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1)计算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原子个数的乘积的比值。(2)计算注意事项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在计算格式的书写上有严格的规定。如: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不能写成2N∶4H∶3O,也不能写成N2∶H4∶O3,应该写成m(N)∶m(H)∶m(O)=(14×2)∶(1×4)∶(16×3)= 7∶1∶12 。②检查各原子的原子总数,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原子总数是 2 而不是1,不要遗漏。③不要把原子个数比当作是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比,如:H2O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 ,而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 1∶8 。2、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质量(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01 混淆模型(反映事物特征及规律)与符号(人为规定指代事物)的区别1.【答案】D【解答】解:A.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这是一种模型法,通过用橡皮泥这种具体的材料来构建植物细胞的模型,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等特征,属于模型。B.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地球仪,也是模型法,利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出地球的模型,便于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纬度等相关知识,属于模型。C.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这种简单直观的符号来表示光的传播这一抽象的物理现象,属于模型。D.用激光笔照射烟尘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这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光在烟尘中传播,从而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不属于模型。故选:D。2.【答案】C【解答】解: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此图为条形磁铁的磁感应线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为禁鸣喇叭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D.此图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的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C【解答】解:A.此图为草履虫结构图,属于模型,故A错误;B.此图为压强与作用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的模型,故B错误;C.此图形为滑动变阻器,为符号,故C正确;D.此图形为足球烯结构模型,故D错误。故选:C。4.【答案】C【解答】解: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正确;B.此图为液态水分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C.此图为节水标志,故C错误;D.此图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故D正确;故选:C。02 对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易混淆5.【答案】B【解答】解:A、H2O2、H2O、H2SO4三种物质分别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水分子、硫酸分子构成的,均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H2O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H2O2、H2O的分子中均不含硫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H2O2、H2O、H2SO4三种物质分别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水分子、硫酸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答案】D【解答】解: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A错误;B.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再分,能够分为原子核和电子,故B错误;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也能转化为原子,故C错误;D.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钠离子,只是核外电子数发生了变化,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变,因此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故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答案】A【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故选A。故选:A。9.【答案】D【解答】解:A、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核电荷数不变,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0.【答案】C【解答】解:A、氕原子与氚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不同,不符合题意;B、氕原子与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等于1,不符合题意;C、氕原子与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符合题意;D、氕原子与氚原子的中子数不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D【解答】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故错误;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b和c上,故错误;C、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故正确。故选:D。03 无法正确判断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12.【答案】A【解答】解:A、图A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A正确;B、图B属于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C、图C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C错;D、图D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D错。故选:A。13.【答案】D【解答】解:A、图中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错误;B、图中由3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图中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图中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正确;故选:D。14.【答案】D【解答】解:A.图中3个分子,每个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但由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B.图中3个分子,2个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1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但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因此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C.图中3个分子,都由同种原子构成,但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因此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D.图中3个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该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属于单质;故选:D。15.【答案】B【解答】解:A、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青铜器是合金,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16.【答案】④⑥;②③。【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⑤澄清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④水银⑥金刚石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②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③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④⑥;②③。04 混淆化学用语中数字表示的含义17.【答案】C【解答】解:符号“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的原子核、氮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表示一个氮元素。故①④说法正确。故选:C。18.【答案】B【解答】解:A、H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故A错误;B、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3个意义,即Fe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故正确;C、N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故错误;D、元素符号表示3个意义只有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的元素符号,O是气态非金属元素符号,只表示2个意义,即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故错误;故选:B。19.【答案】D【解答】解:A、“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0.【答案】A【解答】解:“O2”可表示氧气这种物质;表示氧分子;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元素,氧元素的符号为O;不能表示2个氧原子,2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不能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故①④⑤说法正确。故选:A。21.【答案】C【解答】解:①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②2NH3的2表示氨气分子的个数为2个;③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④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⑤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⑥2OH﹣中的2表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2个;⑦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错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错误;故选:C。22.【答案】B【解答】解:A、X2+、Y2﹣核外都有10个电子,X2+是X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Y2﹣是是Y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X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Y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Y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核内质子数不变,则两种离子共有12+8=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B选项的解析,X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Y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D、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Y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则X的核电荷数大于Y的核电荷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3.【答案】B【解答】解:A、标在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所以2Cu中的“2”表示2个铜原子,故A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所以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正确;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所以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C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所以Al2()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故选:B。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化学式可表示1个某分子,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故A错误。B、氦气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相同,故He可表示氦气由氦元素组成,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故B正确。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同,故C错误。D、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④中的数字“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B。25.【答案】(1)C;(2)Ca;(3)5Mn;(4)8Na;(5)mBa;(6)4CO2。【解答】解:(1)碳元素的符号为C,故答案为:C;(2)钙元素的符号为Ca,故答案为:Ca;(3)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5个锰原子表示为5Mn,故答案为:5Mn;(4)8个钠原子表示为8Na,故答案为:8Na;(5)m个钡原子表示为mBa,故答案为:mBa;(6)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4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4CO2,故答案为:4CO2。26.【答案】①2Fe3+;②SO3;③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④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⑤Na+、Cl﹣。【解答】解: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②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O3。③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O2中4的意义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④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N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⑤构成食盐(氯化钠)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Cl﹣。故答案为:①2Fe3+;②SO3;③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④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⑤Na+、Cl﹣。05 描述化学式含义时,易将宏观和微观混淆27.【答案】C【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正确;B.青蒿素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乙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故正确;C.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会破坏其有效成分,说明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故正确。故选:C。28.【答案】B【解答】解: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氮5”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29.【答案】A【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乙烯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故A正确;B.乙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D.乙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A。30.【答案】C【解答】解:A、氢氧化锂是由锂离子和氢氧根构成,则表示氢氧化锂中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个数比是1:1,该选项理解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氢氧化锂由锂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该选项理解正确;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氢氧化锂是由锂离子和氢氧根构成,该选项理解不正确;D、LiOH表示氢氧化锂这种物质,该选项理解正确。故选:C。31.【答案】C【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C2H2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故选:C。06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把握不住答题方向32.【答案】A【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叶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B错误;C.叶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9):(1×19):(14×7):(16×6)≠19:19:7:6,故D错误。故选:A。33.【答案】A【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C18H34O2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C18H34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16×2)=216:34:32,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C.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反式脂肪酸分子中有54个原子,故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D错误。故选:A。34.【答案】C【解答】解:根据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和“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将可设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108,解得x,则设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y,则16,解得y。故选:C。35.【答案】D【解答】解:A、半胱氨酸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C、H、O元素质量比是(12×3):(1×7):(16×2)≠3:7:2,故选项说法错误。C、半胱氨酸是由半胱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半胱氨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半胱氨酸中H、C、N、O、S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4:(16×2):32=36:7:14:32:32,则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6.【答案】D【解答】解: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0%;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7.1%;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所以该气体可能为:可能是SO2;也可以一种大于50%一种小于50%,即CO与N2;也可以是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不可能出现SO2与N2、SO2与CO的组合。故选:D。37.【答案】A【解答】解:分析NaHSO4和MgSO4组成可以看出两种物质中都含有硫酸根,则混合物中硫与氧的质量比是固定的,即混合物中硫与氧的质量比为 32:(16×4)=1:2,因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所以氧的质量分数是2a%;故选:A。38.【答案】D【解答】解:A、明矾晶体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2):(16×20)=1:5,故选项说法正确。B、明矾在净水过程中生成了一种结构疏松的混凝剂,其化学式为[Al2(OH)n(SO4)m yH2O]x,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每个铝原子中含有13个电子,每个Al3+是由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形成的,则每个Al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3﹣3=10;每个OH﹣中的电子数为8+1+1=10;每个H2O中的电子数为1×2+8=10,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n=2,则m=3,则为[Al2(OH)n(SO4)m yH2O]x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3)×2+(﹣1)×2+(﹣2)×3=﹣2≠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9.【答案】(1)6;(2)2。【解答】解:(1)12×x+1×8+16×6=176,x=6。(2)由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可知,每片质量为100mg,含“Vc”10%,即每片至少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图中的“维生素C”时,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的片数为60mg÷10mg/片=6片;每日3次,故每次至少服用6片÷3=2片。故答案为:(1)6;(2)2。40.【答案】( 1 )6:1:1;( 2 )薯片;(3)96g。【解答】解:(1)化学式为C16H32O2,软脂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32):(16×2)=6:1:1;(2)碘可使淀粉变蓝色,零食“薯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如果用碘液来检验薯片和蜡瓶糖,会显蓝色的是薯片;(3)128g软脂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8g96g。故答案为:( 1 )6:1:1;( 2 )薯片;(3)96g。41.【答案】(1)12:1;(2)33.8;(3)10g。【解答】解:(1)“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故答案为:12:1。(2)需要“小狗烯”的质量为31.2克÷(100%)=33.8克。(3)小狗烯、碱性品红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1,则它们的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20g10g。答:(2)33.8克“小狗烯”中含31.2克的碳元素。(3)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0g。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01 模型1、科学研究中,常常用 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用细胞模式图展示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借助眼球模型,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模型的分类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 的或 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 、 或 ,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 、 和 ,这是一个 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 方法。4、水的状态模型(1)水在状态变化中 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 变成其他分子。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 变化。(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 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固态物质分子间距离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 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02 符号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 、 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符号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符号的作用用 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不同和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名师指点>:模型与符号的比较符 号 模 型表示方法 字母数字等较简单 物体、图、表、表达式等相对复杂作 用 使事物简单化 更好认识和理解事物具体、直观关 系 模型中可能含有符号3、常见的符号(1)已学过的单位符号,如: (千克)、 (米)、 (牛顿)、 (帕斯卡)、 (安培)等(2)已学过的科学符号,如: (速度)、 (密度)、 (力)等。(3)仪器符号,如: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的符号等。(4)交通符号,如:限重符号、转向符号等。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01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 原子,也可以是 原子。2、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 的,而原子是 的。在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 。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物质的构成物质通常是由 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 构成的,如:金属铝由 构成,石墨由 构成。<名师指点>: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微粒的变化(1)发生了变化: , , ;(2)没有变化: , 。02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粒子的质量与体积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原子半径一般在 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米。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是 的。2、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不同种类的分子与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 子 原 子不 同 点 保持物质_______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____粒子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__再分相 同 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____; ②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微粒间都有间隔; 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联 系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组成新的分子(即分子由_____构成); 两者都可以构成物质。2.3 原子结构的模型0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时间 人 物 模型理论 内容描述 主要成果 图 示1803 ______ ________ 模型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发现 原子1904 ______ __________ 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发现 _____1911 ______ ____________ (行星绕太阳) 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①α粒子 散射实验 ②发现 _______1913 玻尔 ______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现代 薛定谔 ______模型 /2、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现 象 结 论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运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少的α粒子发弹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02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1)原子核带 电荷,居于原子 ;核外电子带 电荷,在 空间做高速运动。(2)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 ,电性 ,所以整个原子呈 。2、原子核的构成(1)原子核是由两种更小的粒子—— 和 构成的。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是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紧密相连构成的。(2)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中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 。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 个单位正电荷,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由于原子呈电中性,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电性及电荷量可知:核电荷数= = 。(4)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微粒名称 电 性 质 量核外电子 带___电荷 9.1176×10-31千克原子核 质 子 带___电荷 1.6726×10-27千克中 子 ______电荷 1.6748×10-27千克(5)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构成的。03 带电的原子——离子1、氯化钠的生成(1)氯气观察:取一瓶氯气,观察它的颜色为 。(2)金属钠观察:用镊子在放有煤油的试剂瓶中夹取一块钠,用刀切割成一小块,观察到钠是一种质软、 的金属固体。(3)实验中: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为 。(4)实验现象: 。2、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1)钠原子 1个电子后形成带 电荷的钠离子( 离子);(2)氯原子 1个电子后形成带 电荷的氯离子( 离子)。(3)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 ,构成了 的氯化钠。3、离子离子是带电的 或 ,带正电的叫 离子,带负电的叫 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硫酸铜就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1)阳离子:钠离子Na+、铵根离子NH4+......(2)阴离子: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42-......4、离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1)原子 电子变为阴离子;(2)原子 电子变为阴离子。5、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比较(1)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04 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1、元素:科学上把具有相同 (即 )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 8 的原子的总称。2、同位素原子原子核内的 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 。 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汞元素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3、质量数: + =质量数。4、同位素原子的两种表示方法(1)常用原子符号(X)表示,其中X表示 ,Z表示 ,A表示 。如氢有氕(H)、氘(H)、氚(H)三种同位素原子。<名师指点>:根据上图,辨别氕氘氚氕: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氘: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氚: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2)也可以用“原子名称(或符号)-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来表示。【拓展】如:氧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分别为氧-16(O-16)、氧-17(O-17)、氧-18(O-18)。5、同位素的应用(1)质谱分析中,用稳定 原子作为示踪原子;(2)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 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3)利用 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瘤等疾病;(4)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 ,进行古董鉴定。注: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2.4 组成物质的元素01 元素的种类1、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 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世界上大部分物质只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其中仅 、 、 三种元素就能组成许许多多种物质。2、元素的分类人们通常把元素分为 元素和 元素(包括 ,如氩元素)。在110多种元素中, 元素占大多数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1)纯净物①一种分子,一种物质,是 ;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种原子,一种物质,是 。(2)混合物:不同种分子,不同种物质,是 。4、单质和化合物的比较单 质 化 合 物概 念 由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 由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宏观组成 一种元素 至少两种元素微观构成 同种原子或同种原子 构成的同种分子 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 或不同种离子举 例 铁、氧气 二氧化碳、氯化钠相同点 都是纯净物02 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主要由 、 、 、 、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其次是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 ,其次是 。2、人体中的元素及作用(1)人体内大约含有30多种元素,其中 种为大量元素,约占99.95%,其余为 元素。它们中有些是必需元素,每一种必需元素在体内都有一个适量范围, 或 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另外,人体内也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如镉、汞、铅等。(2)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元素。(3) 元素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元素能预防贫血; 元素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元素能预防龋齿; 元素能增进食欲,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元素能预防癌症。3、海水中的元素分布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 元素、 元素和 元素,还有一些贵重金属,如金等。4、有机化合物中大都含有 、 、 三种元素5、人造元素人造元素是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有些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 。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检查和治疗一些疾病、灭菌和消毒。2.5 表示元素的符号01 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写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如H、O、N等。(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如Na、Cu等。2、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 ,如H可表示 ;(2)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 ,如H还可表示 ;(3)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表示一种 ,如Cu可表示 ;(4)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则表示某元素的 。如3H表示 。注:元素符号本身既有宏观含义——表示某种元素,又有微观含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但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则只有微观含义,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不再具有宏观含义。故“2N”只能表示“两个氮原子”。02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 和 ,科学家把人们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 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1)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表中共有7个横行,表示有 个周期。每个周期由 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 元素结尾。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 逐渐增加。(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 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都占有一格位置,每一格包括元素的 、 、 、 等内容(如下图所示)。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2)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如元素单质的 ;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2.6 表示物质的符号01 化学式1、化学式用 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成“CO2”。2、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物 质 类 型 化 学 式 的 写 法 化 学 式 的 读 法单质 金属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___________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①铁—___; 铝—___; ②氦气—___; 氩气—___; ③硫—___; 磷—___。 元素名称:Fe—_____稀有气体 “某气”:He—_____ Ar—_____非金属 固态 (石字旁除碘单质) 元素名称:S—_____气态 液态 先写出组成单质的_________,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表示分子中_________的数字。 氧气—____; 氮气—____; 氢气—___; 臭氧— ___。 “某气”:O2—_____化合物 O +某种元素组成 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____边。 如:CO2、CuO等。 一般是从___向___读作“某化某”或“几某化几某”。 如:“CuO”读作“_______”; “P2O5”读作“___________”。H +某种元素组成 一般把氢元素符号写在____边。 如:HCl等。金属元素+非金属 元素 一般要把金属元素符号写在___边; 一般要把_____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注: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 表示。4、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 以 CO2 为例宏 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_________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___元素和____元素组成的微 观 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是由一个_______和两个________构成的5、如果要表示某物质的几个分子,可以在化学式前面加上 。如:2个氧气分子可用 表示。02 离子符号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 标出该离子所带的 。2、离子符号的写法(1)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把个数“ ”省去,直接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 ”或“ ”号,如Na+、Cl-等。【(2)离子带多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 ,再写“ ”或“ ”号,如Mg2+、Al3+、O2-等。(3)有些离子的组成不止一种元素,如:OH-和SO42-等,这种离子称为“某某根离子”,是带电的 。3、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 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注: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原子团所带电荷相同离子的名称 离子的符号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铵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03 化合价1、化合价不同原子构成分子时,各种原子的个数用“ ”来表示。不同元素组成化合物时,要遵守的规则是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2、化合价的写法化合价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注意 、 号在数字的前面,且“ ”不能省略,如、O3等。3、化学式的确定根据元素化合价,即可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首先按 价元素在左, 价元素在右的原则写出元素符号,并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 ,然后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 。4、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则(1)常见的化合物中,氢总是 价元素,氧总是 价。(2)金属元素常显 价。(3)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常显 价,跟氢化合时常显 价。(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5)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6)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显 的化合价,如O2、O;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显 的化合价,如Na、H;有些元素在相同的化合物里可显 的化合价,如H4O3。<名师指点>:化合价的记忆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为负二价,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铜氧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名师指点>: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化合价 离子符号表 示 方 法 用+1、+2、-1、-2……表示, 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______ (“1”_______) 用+、2+、-、2-……表示, 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_______(“1”____)实 例 、 、24 H+、Cl-、Mg2+、S2-、Na+、SO联 系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____,正负一致<名师指点>: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合集类型 数字含义 举例 例子中数字含义数字+化学式 表示几个某分子 2O2 5H2SO4 __________ ___________数字+元素符号 表示几个某原子 2O n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数字+离子符号 表示几个某离子 2O2- 3Al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数字在元素符号 的右下角 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 几个该种原子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在元素符号 的右上角 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Mg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在单独某元素 符号的正上方 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为 正几价(或负几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在物质中某元 素符号的正上方 表示在某物质中某元素显 正几价(或负几价) 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01 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极小,计算起来极不方便。为此,国际上规定采用 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把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 等份,则1份质量为1.993×10-26×=1.661×10-27千克。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 ,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名师指点>: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性 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数值与 单位 数值非常小,单位为“kg”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联 系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02 相对分子质量1、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相对分子质量的步骤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要写出正确的 ,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各元素的 ,最后根据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求出相对分子质量。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元素符号与其右下角数字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元素符号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44。(2)原子团括号外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应先将原子团内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计算出来,再 其个数。如:Al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 =342。(3)结晶水合物中的“·”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将“·”前后两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而不是相乘。如: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50。(4)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一个 ,其单位也是“ ”,通常不写。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 ,只要知道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03 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1)计算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 乘以其 的乘积的比值。(2)计算注意事项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在计算格式的书写上有严格的规定。如: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不能写成2N∶4H∶3O,也不能写成N2∶H4∶O3,应该写成m(N)∶m(H)∶m(O)=(14×2)∶(1×4)∶(16×3)= 。②检查各原子的原子总数,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原子总数是 而不是1,不要遗漏。③不要把原子个数比当作是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符号右下角的 之比,如:H2O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而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 。2、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质量(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01 混淆模型(反映事物特征及规律)与符号(人为规定指代事物)的区别1.(2024秋 金东区期末)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需要体现原有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下列各图所示对象不属于模型的是( )A.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 B.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地球仪C.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D.用激光笔照射烟尘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2024春 金东区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 B.条形磁铁的磁感线C.禁鸣喇叭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3.(2024春 余杭区期末)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符号的是( )A.草履虫结构图 B.压强计算公式C.滑动变阻器 D.足球烯结构4.(2024春 杭州期中)在科学研究中,有时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有时也可以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原子结构 B.液态水C.节水标志 D.条形磁铁的磁感线02 对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易混淆5.(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H2O2、H2O、H2SO4三种物质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氢分子 B.都有氧元素C.都有硫原子 D.都由离子组成6.(2023春 杭州期中)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7.(2023春 萧山区校级月考)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8.(2022春 义乌市校级月考)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在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某同学以氧气为例进行如图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9.(2023春 拱墅区校级期中)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C60也是由原子构成的D.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相等10.(2024春 苍南县期末)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氚,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会对人造成辐射损害。氕原子和氚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氕原子 氚原子A.氕原子与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B.氕原子与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C.氕原子与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D.氕原子与氚原子的中子数相同11.(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03 无法正确判断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12.(2024秋 海曙区期末)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13.(2024春 苍南县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素养。某物质X在降温和通电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模型中,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模型能代表单质的是( )A. B. C. D.14.(2024秋 龙湾区月考)如图符号“●”和“〇”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模型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15.(2024春 杭州期中)分类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食盐、食醋 B.液氧、二氧化碳C.冰水、铜丝 D.青铜器、空气16.(2024秋 奉化区期末)在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干冰、④水银、⑤澄清石灰水、⑥金刚石中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填序号)。04 混淆化学用语中数字表示的含义17.(2024春 吴兴区期中)下列关于符号“N”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氮元素 ②氮的原子核 ③一个氮元素 ④一个氮原子⑤氮气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18.(2023春 杭州期中)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A H 只表示氢元素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19.(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关于“CO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组成20.(2023春 江山市期末)老师在请同学们说出“O2”表示的意义时,得到了以下几种回答:①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②表示氧元素;③表示2个氧原子;④表示1个氧分子;⑤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⑥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21.(2023秋 宁波期末)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 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22.(2024春 拱墅区月考)X2+、Y2﹣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下列对于X、Y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X、Y的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 B.两种离子共有20个质子C.X、Y的原子核内各有10个质子 D.X的核电荷数小于Y的核电荷数23.(2022春 杭州期末)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D.Al2()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4.(2023春 萧山区月考)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He ④P2O5 ⑤Fe3+ 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25.(2022春 西湖区校级月考)用元素符号填空:(1)碳元素: 。 (2)钙元素: 。(4)5个锰原子: 。 (5)8个钠原子: 。(6)m个钡原子: 。 (7)4个二氧化碳分子: 。26.(2023春 东阳市月考)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铁离子 。②+6价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③中4的意义: 。④NO2中“2”的意义 。⑤构成食盐(氯化钠)的微粒的符号 。05 描述化学式含义时,易将宏观和微观混淆27.(2024春 东阳市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青蒿的提取物,能溶于酒精和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它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可以用乙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28.(2023秋 余姚市期末)美国科学家卡尔 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B.每个N5分子由1种元素组成C.“氮5”是一种单质 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固体29.(2024春 洞头区期中)人们常用成熟的香蕉与其他来成熟的水果放一起,是因为成熟的香蕉会释放一种气体乙烯,它能够加快其他水果成熟。乙烯作为催熟剂,其化学式为C2H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乙烯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B.乙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克D.乙烯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的30.(2023春 永嘉县期中)2022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浙江省温州市水嘉县桥头镇,动力电池领域对氧氧化锂(化学式LiOH)的需求量很大,兴趣小组同学对氧氧化锂及相关的化学用语进行了研究。氢氧化锂(LiOH)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氧化锂中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个数比是1:1B.表示氢氧化锂由锂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C.表示氢氧化锂由1个锂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构成D.表示氢氧化锂这种物质31.(2022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乙炔(C2H2)俗称风煤或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该气体由乙炔分子构成,每个C2H2分子是由( )A.两个碳元素和两个氢元素构成 B.两个碳分子和两个氢分子构成C.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D.一个碳分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06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把握不住答题方向32.(2023春 吴兴区期中)杨梅中的叶酸(C19H1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C.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33.(2023春 新昌县期中)生日蛋糕是当代少年儿童生日时爱吃的食物,生日蛋糕中的奶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反式脂肪酸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反式脂肪酸由54个原子构成D.反式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克34.(2024春 洞头区期中)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A. B.3m C. D.35.(2024春 吴兴区期末)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S)。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B.C、H、O元素质量比是3:7:2C.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36.(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SO2 ②SO2、CO ③SO2、N2 ④CO、N2 ⑤SO2、CO、N2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37.(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由NaHSO4和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2a% B.0.75a% C.1﹣2a% D.1﹣a%38.(2024春 拱墅区校级期中)明矾是一种白色晶体,是常用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KA(SO4)2 12H2O,在净水过程中生成了一种结构疏松的混凝剂,其化学式为[Al2(OH)n(SO4)m yH2O]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晶体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B.明矾净水过程中要发生化学变化C.每一个Al3+、OH﹣和H2O都含有10个电子D.若n=2,则m=339.(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Vc”化学式中x为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40.(2024秋 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是网红爆款零食“蜡瓶糖”,这款糖果采用食品级蜂蜡作为外壳,内部填充了糖浆(主要成分葡萄糖)等成分,因口味丰富、形状多样而深受大众喜爱。但是网红零食大多为三无产品,并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一定要小心选购。(1)蜂蜡主要成分是软脂酸,化学式为C16H32O2,软脂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2)零食“薯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如果用碘液来检验薯片和蜡瓶糖,会显蓝色的是 。(3)计算128g软脂酸中碳元素的质量。41.(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2)多少克“小狗烯”中含31.2克的碳元素?(3)碱性品红(化学式C20H20ClN3)用于棉、人造纤维、纸张、皮革的印染,也用于喷漆、墨水等。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通关宝典】浙教版八下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知识大串讲(知识点+易错点)(原卷版).docx 【通关宝典】浙教版八下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知识大串讲(知识点+易错点)(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