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2025年化学中考复习课题3 自然界的水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一、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考点要求壹1.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2.了解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4.认识水的组成。核心知识点贰思维导图知识归纳化学方程式归纳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识点1 爱护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____,但淡水很____。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2.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1)工业上:改变生产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2)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3)生活上:使用节水型器具,一水多用 (如用洗菜水浇花、拖地),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如随手关闭水龙头)等。大少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3.水体污染及防治知识点2 水的净化1.常见水的净化方法【注意】①经过沉淀、过滤和吸附处理后,水变得澄清透明,但所得到的水仍为混合物。②常见的净水方法中,只有________是化学变化。明矾难溶吸附杀菌消毒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水→沉淀→______→______→杀菌消毒→配水3.过滤的基本操作(1)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滤纸(如右图)。(2)操作要领【注意】①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或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过滤吸附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三层滤纸处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流烧杯内壁4.水的蒸馏(1)实验装置 (如下图)(2)注意事项①实验前,圆底烧瓶内应先加入几粒____________,防止暴沸。②图中圆底烧瓶底部需垫石棉网的目的是使圆底烧瓶受热均匀。③蒸馏所得的水为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沸石或碎瓷片纯净物5.简易净水器(1)自制简易净水器没有杀菌和消毒的作用,也不能将硬水软化。(2)活性炭净水器中水的流向是_____(填“a”或“b”,下同)水口进,_____水口出。ba知识点3 硬水和软水1.概念硬水:含有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作硬水。软水:不含或含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作软水。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加肥皂水,振荡,产生________的是硬水;产生________的是软水。3.硬水的软化方法(1)生活中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实验室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较多较少较多浮渣较多泡沫煮沸蒸馏1.氢气燃烧探究水的组成(1)氢气的性质和用途(2)氢气验纯①操作方法(见右图)②现象与结论: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_____,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_____。2.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详见核心素养———实验突破。知识点4 水的组成淡蓝不纯黑红较纯核心素养——实验突破实验 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1.实验原理(1)设计原理: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装置(如装置甲、乙)3.实验现象:通直流电源后,电极表面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 (或试管)内液面下降,装置甲c中液面上升,玻璃管 (或试管)a、b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质量比为______。1:28:14.正、负极产物及检验 (针对装置甲)木条燃烧更旺氧气氢气5.实验结论(1)宏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2)微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6.实验拓展(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约为1∶8。氧元素氢元素(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⑴水导电能力弱,常加入少量 NaOH 或Na2SO4增强其导电能力。⑵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原因是: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②氧气能与电极发生反应而氢气不能。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考点攻坚叁命题点1 爱护水资源例1 (2024·泸州)在《关于公布四川省水利厅2023年度四川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的公告》中,泸州被评为优秀。下列做法符合水资源保护的是( )A.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处理B.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过度施用化肥使水体富营养化B命题点2 水的净化例2 (2023·广州)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C命题点3 硬水和软水例3 (2024·重庆)某实验小组对天然硬水的软化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填名称)。(2)“某现象”为出现大量浮渣,说明活性炭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3)过滤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填仪器名称)。(4)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肥皂水不能漏斗CO2命题点4 水的组成例4 (2023·恩施州)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常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3)本实验除了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外,还可验证水分子的微观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水的导电性1∶2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专项训练肆1.(2024·湖北)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 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蜡烛 C.蔗糖 D.汽油C2.(2022·日照)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A3.(2023·宜宾)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 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 NaOH 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____(填“a”“b”或“c”)处。c(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3)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2,“ ”处的模型图为______________。2∶1木条燃烧得更旺(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 NaOH 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快10%的NaOH和12V电压课堂练习伍1.(2024·湖北)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C2.(2023·浙江)广州北部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C.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D.自来水属于混合物C3.(2024·嘉兴)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A.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B.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 pH<7。”C.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D.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4.(2023·蚌埠)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1)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经检验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氢、氧元素2 ∶1H2【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3)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进而推算出结果。(4)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 体的_________,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模型构建】(5)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右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 ∶1密度比各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比5.(2023·长沙)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A6.(2024·株洲)(1)黄河水经沉降、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得到自来水,自来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3)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检验a管中产生的气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肥皂水1:2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 a 的活塞上方,打开活塞,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4)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是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①②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填“①”或“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无污染,热值高,来源广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7.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实验室中常用_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实验时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某直饮水机处理水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步骤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的作用是过滤。实验室中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硬水蒸馏防止暴沸吸附色素和异味玻璃棒、漏斗、烧杯(3)利用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图2),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他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右侧池中海水密度不变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代替D.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D知 识 梳 理巩 固 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