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看月亮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看月亮》是“位置与方向”单元第3课,以月亮这一常见天体为探究对象。它基于学生对位置和方向的初步认知,借助观察月亮深化空间概念,如根据月亮方位辨别方向。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了解月相知识,让学生初步感知天文现象,激发其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后续科学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记录的习惯,将生活与科学紧密相连。2.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月亮等自然现象充满好奇,有探索热情。学生已具备月亮形状变化的生活感知(如弯月、圆月等直观印象) ,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观察习惯,对月相周期性变化规律及成因缺乏科学认知 。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易分散。具备简单观察、交流能力,但观察不够细致,记录和总结能力欠缺,团队合作技巧也有待提升。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月亮形状是变化的,月亮形状的变化是自然现象。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月亮的特征。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观察中将看到的月亮照样子画下来,进行记录。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观察和记录的习惯。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月亮的形状变化。 难点: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月相变化规律,并用简单语言描述。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评价情况知道每天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能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能通过画图等方式记录月亮的形状☆☆☆乐于坚持观察月亮☆☆☆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播放儿歌《小白船》,同时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包含不同形状和场景的月亮画面。 播放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在刚才的歌曲和动画里,我们看到了月亮,那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过月亮呀?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3.展示课本中两个小朋友看月亮的情境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 4.朗读情境中的问题:“什么时候能看到月亮?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和回答。学生活动1 认真聆听歌曲,观看动画。 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分享自己对月亮的初步印象,如 “月亮有时候圆圆的”“月亮有时候弯弯的像香蕉” 等。 仔细观察情境图,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什么时候看到过月亮,如 “我在晚上睡觉前看到过月亮”“我在周末出去玩的时候,下午就看到月亮了”等。活动意图说明:利用充满童趣的儿歌和动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月亮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环节二:交流看月亮的发现教师活动2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便笺纸,用于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 2.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小朋友们,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看到过的月亮的样子,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月亮形状最多。注意要认真倾听其他小伙伴的发言哦。” 3.巡视各个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如提问 “你能形容一下那个像镰刀一样的月亮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吗?” 4.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用投影仪展示小组记录的便笺纸。 5.对各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表扬积极参与和有独特发现的小组和个人。学生活动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如 “圆圆的月亮像盘子”“细细的月亮像眉毛”等,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便笺纸上。 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宽对月亮形状的认识,同时也能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环节三:了解观察月亮的方法教师活动3 1.展示一幅夜晚城市灯光较亮的图片和一幅郊外视野开阔且灯光较少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在哪里观察月亮会看得更清楚呢?”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月亮的地点。 2.播放视频《观察月相》,了解月相变化情况。 3.强调观察月亮时的注意事项: ①安全:要求学生夜晚观察月亮必须有家长陪同,严禁独自外出,不要去偏僻危险的地方,在家中观察时切勿攀爬高处。 ②科学护眼:勿长时间直视月亮,特别是满月时;若用望远镜,严禁直接对准明亮的月亮。 ③说明天气影响:选晴朗夜晚观察,阴天或雾霾天不适合,建议改天再观察。 ④保持耐心:月亮形状和位置会变化,多次观察并记录,若首次观察不佳,可隔几天再看。 4.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晚上观察月亮的场景,老师扮演家长,指导学生如何寻找“月亮”(用一个圆形卡片代替)的位置。 5.详细讲解操作指南: ①连续观察月亮两周。每天晚上,在相同的时间,比如7点,到相同的地点,去观察月亮。 ②强调观察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坚持去观察,而且要尽量把月亮的形状画得像一些,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呢。” 利用投影仪,以一张空白的记录表为例,逐一向学生示范如何填写记录表。先填写日期,如“3月5日”,然后根据当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用简单的线条在 “月亮的形状”一栏中画出来,如看到的是圆形,就画一个圆;如果是月牙形,就画一个弯弯的月牙。 日期 月 日 月 日 月 日月亮的形状7.发放记录表,提醒学生妥善保管。学生活动3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观察地点的问题,如 “在郊外没有那么多灯光,能看得更清楚”。 认真观看视频,了解月相变化的时间和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学生认真学习注意事项。 参与模拟观察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 领取记录表,准备好绘画工具,如彩笔、铅笔等。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教师详细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观察月亮的科学方法,包括何时、何地观察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为后续深入探究月相变化奠定基础。环节四:了解人们观察月亮的历史教师活动4 1.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古代人们观察月亮的故事,如“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人们在夜晚抬头看到月亮,觉得它非常神奇。他们常常在夜晚仰望天空,观察月亮的变化。” 古代的人们通常采用长期观察的方法观察月亮。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长期坚持每天观察月亮,发现月亮本身不发光。 播放视频《张衡的故事》 2.展示古代人观察月亮的一些工具图片,简单介绍其用途:“古代人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他们就用这样的工具来测量时间和观察天体的位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月亮的变化。” 3.展示伽利略自制望远镜的图片,讲述伽利略改进望远镜并用于观察月亮的故事:“400多年前,有一位叫伽利略的科学家,他很聪明,改进了望远镜。用这个望远镜,他看到了更清晰的月亮,发现月亮表面有高山、有平原,和我们用眼睛直接看到的不一样呢。” 播放视频《伽利略望远镜》 4.展示现代天文望远镜和嫦娥六号等探测器的图片,介绍现代人们观察月亮的方式:“现在,我们有了更厉害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更遥远、更清晰的月亮。而且,我们的嫦娥六号还登上了月球,实地探测,带回了月球背面的月壤,让我们对月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朋友们,想一想古代人和现代人观察月亮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呀?”学生活动4 认真聆听老师讲述的故事,仔细观察展示的图片。 观看视频,了解伽利略望远镜。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如 “古代人没有望远镜,看得没有现代人清楚”“现代人能到月亮上去,古代人不能” 等。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观察月亮的历史发展,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环节五:迁移应用教师活动5 1.展示一些精美的月亮卡片范例,介绍制作要求:“小朋友们,我们观察了这么久的月亮,也有了很多记录。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表,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月亮卡片。可以把你画的月亮形状剪下来贴在卡片上,再写上观察的日期和你对月亮的一些发现。”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如可以在卡片上添加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儿歌、诗句等。 3.布置课后任务:“下节课我们把制作好的月亮卡片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哦。”学生活动5 认真观看月亮卡片范例,明确制作任务和要求。 课后积极收集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月亮卡片。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制作月亮卡片的拓展活动,巩固学生的观察成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环节六:评价反思教师活动6 1.引导学生回顾观察月亮的过程,提问:“小朋友们,在这一段时间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呀?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展示评价表,详细说明评价标准:“这里有一张评价表,我们来看看。如果知道每天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就可以得到一颗星;能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可以得到两颗星;能通过画图等方式记录月亮的形状,得到三颗星;乐于坚持观察月亮,也可以得到三颗星哦。大家根据自己的表现,来评一评吧。”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活动6 认真回顾观察过程,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有趣的发现,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参照评价标准,对自己在观察月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在相应的项目下画星星。 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学习和鼓励。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反思和评价,巩固学习成果,培养自我认知能力。7.板书设计 看月亮 时间 颜色 形状 古代看月亮的方法 现代看月亮的方法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观察月亮最好选择在( ) A. 白天,阳光充足时 B. 夜晚,灯光亮的城市中心 C. 夜晚,灯光少视野开阔的地方2.以下哪种情况更容易看到月亮?( ) A. 下雨天B. 晴天C. 下雪天 3.月亮的形状会( ) A. 每天都一样 B. 一直变化 C. 只有在冬天才变化 4.古代人观察月亮主要依靠( ) A. 天文望远镜 B. 肉眼和简单工具 C. 卫星探测器 5.我们观察月亮时,记录月亮形状最好用( ) A. 文字描述 B. 简单绘画 C. 拍照 二、判断题 1.我们只能在晚上看到月亮。( ) 2.观察月亮时,不需要注意安全,自己去任何地方都可以。( ) 3.月亮形状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4.现代人和古代人观察月亮的方法是一样的。( ) 5.为了观察月亮,我们每天都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去看。(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BBBB 二、判断题 ××××× 作业布置:制作月亮卡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