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光烂漫,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下列踏青所见所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泉水激石 B. 露水成珠 C. 炭火烧烤 D. 树影斑驳2. 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3. 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碘酒 B. 冰水混合物 C. 汽水 D. 食醋4. 溶液在生活、生产、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 铁水 B. 蒸馏水 C. 75%酒精 D. 新鲜豆浆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试剂C. 测定溶液的pH D. 稀释浓硫酸6. 糖尿病人需要严格控制糖类摄入量。下列食物中糖类含量最低的是A. 米饭 B. 豆腐 C. 红薯 D. 面条7.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 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 正常雨水的pH<7——因为雨水中含有碳酸8. 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 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 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D. 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9.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D. 和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10.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 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B 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C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微热D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19题⑦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11. 用化学用语填空。(1)磷元素________。(2)标出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3)3个亚铁离子________。12. 铯(Cs)原子和部分其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信息,铯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相似,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铯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13.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是简易净水装置。小卵石、石英砂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中,________(填操作名称)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该净水装置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来除去水中的异味。(2)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14. 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t2℃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2)t2℃时,将3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3)下列五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B.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C. 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D.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质量的大小是c>b>aE.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15. 据《天工开物》记载,古人炼铜过程如下:用煤炭(煤碎如粉),鼓风……灼于炉内,以泥瓦罐载铜(铜矿石)十斤,…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1)“倭铅”为金属锌,该铜锌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2)“煤碎如粉”是将煤块变成煤粉,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16. 实验室需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2)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3)改正图中错误后成功配制所需溶液。取10g配制好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g。17. 如图所示,同学们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2)用如图2实验研究CO2的性质。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18.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__。(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19. 为了研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进行实验】(1)步骤如下:步骤1:取农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5g土样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澄清后过滤;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滤液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____对照读数。【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5测得的pH 5 6 6 5 5【实验结论】(2)该土地的土壤呈____性。实验反思】(3)在农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如下图所示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任务二:探究当地土壤酸碱性的成因【调查咨询】同学们向当地种植户咨询土壤酸碱性的成因,据种植户介绍,该土地之前施用过大量氯化铵化肥,土壤中可能有氯化铵残留。【教师指导】(4)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长期施用氯化铵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氯化铵属于化肥种类中的______。任务三:选择土壤改良剂【查阅资料】酸性土壤的改良可以施用生石灰、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两份相同的土壤样品各500g,分别加入1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上层清液pH=5,再分别加入0.2g不同的改良剂,充分搅拌后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得到下表结果。加入的改良剂 熟石灰 草木灰测得pH 11 6【分析交流】(5)用熟石灰改良此土壤时,需要注意的是_____。(6)与熟石灰相比,用草木灰改良酸性土壤优点是_____。(7)若同学们采用熟石灰降低农田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显。小明同学提出可能是熟石灰已变质了,写出验证熟石灰已经变质的实验方法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8)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选择你支持的一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____。三、计算题:共5分。20.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19题⑦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11题答案】【答案】(1)P (2)(3)3Fe2+【12题答案】【答案】(1) ①. Na、K ②.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CsCl【13题答案】【答案】(1) ①. 过滤 ②. 吸附(2)氢元素和氧元素【14题答案】【答案】(1)a>b>c(2)25g (3)ACD【15题答案】【答案】(1)金属材料(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16题答案】【答案】(1)7.5g(2) ①. AC ②. 搅拌,加速溶解(3)20【17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2)2处纸花不变色,1、3处纸花变红,3处比1处纸花先变红【18题答案】【答案】(1)稀盐酸 (2)(3)HCl、NaCl【19题答案】【答案】(1)标准比色卡(2)酸 (3)B(4)氮肥 (5)控制加入熟石灰的量(6)既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又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钾元素(7)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证明熟石灰确实已经变质(8)支持有利一方的理由是: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等##支持有弊一方的理由是: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三、计算题:共5分。【20题答案】【答案】(1)65%;(2)1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