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辽一中2023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Fe56 Cu64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气燃烧时,由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时,涉及吸热过程C. 处理一次性含铅、镉的废旧电池时,可进行土壤掩埋D. 活性炭可去除冰箱的异味,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还原性2.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并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①HCl;②;③;④;⑤;⑥A. ①②③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 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C. 属于p区主族元素D. 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增强4. 一定量的铁粉和水蒸气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条件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 增加铁粉的质量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5. 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少量,(逆)会一直增大B. 加入少量,平衡不移动C. 平衡后加入,上述方程中的一定增大D. 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6. 利用反应 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 降低温度 B. 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 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 D. 及时将和从反应体系中移走7. 在催化剂表面,丙烷催化氧化脱氢反应历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改变了丙烷氧化脱氢的焓变()B. ①中,催化剂发生氧化反应C. 过渡态物质的稳定性:过渡态2小于过渡态1D. 总反应的速率由③决定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B. 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 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D. 的溶液中:、、、9.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配制溶液时转移溶液C.蒸干氯化铝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 D.用于制备氯气A. A B. B C. C D. D10. 常温时,用的盐酸滴定的溶液,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已知的电离常数,忽略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B. 时,溶液C 时,D. 时,11. 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从电极A经溶液流向电极BB.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 饱和溶液从处进,溶液从处出D. 电极A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氯气12. 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A.铜上镀银 B.牺牲阳极法保护铁C.电解法制金属钠 D.探究铁的析氢腐蚀A. A B. B C. C D. D13. 以铅蓄电池(Pb-PbO2-H2SO4)为电源可将CO2转化为乙醇,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所用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为铅蓄电池的正极B. 铅蓄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电解池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 每生成1.25molC2H5OH,理论上铅蓄电池中需消耗15molH2SO414.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双极膜技术构造出一类优异的循环性能的新型水系电池,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极材料分别为Zn和,相应的电极产物为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电极材料为Zn,N电极材料为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NaOH溶液的pH变小C. N电极的反应式为D. 若电路中通过2mol,则有4mol由中间层通过膜b移向稀硫酸溶液15. 常温下,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正常人的血液的pH在7.35~7.45,血浆中pH与含碳微粒的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b表示随溶液pH变化曲线B. 人体中的血浆和常温下溶液中的均为C. 当血浆中增大时,pH一定增大D. 当血浆的pH=7.2时,则发生酸中毒,此时是的10倍第II卷(填空题)16. 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光学等领域。从刚玉渣(含钛、镓的低硅铁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铝)中回收镓的流程如图所示。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 4.5 3.7 2.2 7.5沉淀完全时()pH 5.5 4.7 3.2 9.0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镓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2)为加快刚玉渣的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标号)。A. 将刚玉渣研细 B. 适当升高温度C. 使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D. 增大体系的压强(3)从“滤液①”中获得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4)“中和沉淀”过程中分离出的“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和_______(填化学式)。若“滤液②”中阳离子浓度均为,“中和沉淀”过程中pH应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5)“碱浸”时,镓元素参与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滤渣②”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7)电解溶液制取镓单质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17. 亚硝酰氯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与反应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 中的 氮氧键 中的 氯氮键 中的 氮氧键键能 630 243 a 607则_______。(2)的正、逆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分别为、(、代表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其与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若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的和进行上述反应,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a.和的体积比保持不变b.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该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4)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在时和时的图像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_______0(填“”“”或“”)。②曲线a表示与_______(填“p”或“T”)的关系曲线,原因为_______。③x、y、z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④在y点对应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显分数)。18. 丙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和防霉剂,能与水、乙醇等混溶。某同学为测定其电离常数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丙酸溶液并用NaOH溶液滴定法测定丙酸的浓度。(1)量取一定量的丙酸,配制成250mL丙酸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丙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_______溶液作指示剂。(2)取图中的滴定管_______(填“a”或“b”),检查_______后,用蒸馏水洗涤,再用的NaOH标准溶液_______2~3次,完成后盛装好标准溶液,然后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3)重复滴定操作3次,每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 1 2 3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4.98 25.00 25.0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配丙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若读取滴定终点的数据时仰视读数,则造成所测丙酸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实验二】常温下测定所配丙酸溶液的pH。(4)若用pH计测得所配丙酸溶液的pH为2.94,则常温下,丙酸的电离常数≈_______。19. Q、R、X、Y、Z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④Q、R、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R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溶剂;⑤Z有“生物金属”之称,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Q、R、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X和Z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2)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杂化。(3)R、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在B和N之间的元素有_______种。(4)基态Z原子的电子有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Z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区。(5)Z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通辽一中2023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D第II卷(填空题)【16题答案】【答案】(1) (2)AB(3) ①. 蒸发浓缩 ②. 冷却结晶(4) ①. 、 ②. 5.5~7(5)或(6)(7)【17题答案】【答案】(1)183 (2)(3)cd (4) ①. < ②. P ③. 该反应为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随着压强增大,平衡右移,NO的转化率升高 ④. K(x)=K(z)>K(y) ⑤. 0.0675【18题答案】【答案】(1)酚酞 (2) ①. b ②. 滴定管否漏液 ③. 润洗 ④. 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标准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3) ①. 0.1000; ②. 偏大(4)【19题答案】【答案】(1) ①. 氮 ②. 钛 ③.(2) ①. 平面三角形 ②. sp2(3) ①. C(4) ①. 12 ②. d(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