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a第二组:制取二氧化碳气体:(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5)若要用F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项目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1)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则可得出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2)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增强,转化途径有自然界转化和人为转化。下列属于自然界转化的是A.光合作用B.海洋吸收C.工业利用31.(4分)“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图中围绕“超越”的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其中A是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营养素,C可用于洗涤剂的生产,E是黑色单质,F的浓溶液可作干燥剂。(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间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A反应关系己略去,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结合图示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2)E和足量的F反应过程中,最终溶液颜色是D(3)C→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D物质不可能是(多选)。A.单质B.碱C.盐D.酸32.(5分)电解水(如图1)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S0,,可增强溶液导电性,NaS0,又不参与反应。如图1中有86.8g水,某兴趣小组把4.0gNaS0,固体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2试管中收集到1.2g气体。回答下列问题。氢气氧气烧杯中的液体为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电池图1图2(1)图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0通电(2)1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是g。(3)电解后溶液中NaS0,的质量分数是。(4)若使得到的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则需继续电解水的质量为(5)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一杯溶液和其他小组的文字说明(如图2),只要将其(填操作)就可以得到硫酸钠了。33.(8分)《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漂白丝帛的过程。制取氢氧化钾的主要流程为:(蚌壳、草木灰中的杂质在流程中均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查阅资料】①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②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显碱性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某兴趣小组对步骤三所得的上层清液的溶质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2)猜想三:KOH和K,C0,猜想四:KOH、Ca(OH)2和K,CO有的同学认为猜想(3)不正确,理由是(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方案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猜想二不正确加入碳酸钠溶液(5)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猜想三正确加入(6)溶液中产生气泡【反思评价】制取氢氧化钾的主要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7)(填化学式)。【拓展应用】最终确定滤液成分为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钾,某同学取100g上层清液于烧杯中。加入4g氢氧化钙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5.3g固体混合物,过滤后将所得滤液蒸干得到20g固体纯净物。则100g上层清液中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质量比为(8)2024-2025德强中学九年级下化学开学测答案一、选择题:1-5 ABACD 6-10 CDBAA 11-13 DBC二、非选择题26.(1)大(2)①Si0,②+4(3)质子数不同(4)B27.(1)酸(2)水、过氧化氢(3)蜂蜜中的维生素C在商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28.(1)A(2)分解反应(3)原子(4)A29.(1)不可再生(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3)升高冶金(4)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30.项目一(1)猪脏块(2)放热(3)相等项目二(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程式(2)集气瓶(3)bac(4)AC(⑤5)Ca(OH,tC0,=CaC0,↓+H,0项目三(1)密度大于空气(2)AB31.(1)H0(2)浅绿色(3)Na,C0,+2HC1=2NaCI+H2zO+COT(4)AB32.(1)2H2↑+02↑(2)9.6(3)5%(4)40g(⑤)蒸发33.(1)Ca0+H,0=Ca(0H)2(2)Ca(0H)2(3)四(4)Ca(OH+K,C0,=CaC0,↓+2K0H(5)无明显现象(6)足量的稀盐酸(7)CaC0,(8)48: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科素养测评九年级化学学科.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科素养测评九年级化学学科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