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土壤的结构与质地(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关于土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B.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有机质组成C.在固体部分中矿物质颗粒占95%D.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2.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A.有机物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C.微生物的含量 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3.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4.某兴趣小组开展土壤成分研究时,将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如图)。待土壤冷却后发现质量明显减轻,你认为加热后质量减少的物质主要成分是( )A.水分 B.空气 C.有机物 D.矿物质5.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哪一个实验在研究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 )A.B. C.D.6.如图所示为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利于气体排出B.图甲实验试管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存在水分C.图乙实验应取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目的是排除水的干扰D.图乙实验通过土壤颜色和质量的变化,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7.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8.取少量土壤浸出液,过滤,将收集的滤液蒸干,观察到蒸发血内有白色残留物,说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气 B.水分 C.无机盐 D.有机物9.在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时,下列测量方法中,测得土壤中的水分体积分数可能偏大的是A.使用较粗土壤颗粒适度加热B.使用较细土壤颗粒适度加热C.使用较细土壤颗粒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D.使用土壤粉末加热到水分完全汽化10.下列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后不能等土壤冷却了再去测出质量B.有的土壤应该是湿润而富含有机物的C.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铁丝网网上加热D.实验中铁丝网的孔径要稍大一些二、填空题11.土壤主要是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期中,土壤中的 可以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土壤中的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 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是 。12.将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分别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刚好浸没为止,盛放铁块的烧杯需加2个满量筒和图甲所示量的水,盛放土壤的烧杯需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所示量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 。(2)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3)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13.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14.2024世界环境日主题将聚焦“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小金想测量校园农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1)取样: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小金有以下两种想法: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选填“①”或“②”)。(2)操作: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3)分析: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4)拓展:保护土壤任重道远,下列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A.实行稻草还田 B.避免过度耕作C.优先使用有机肥料 D.用生活污水灌溉1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有水的实验过程中,记录结果如下表(在加热过程中假定有机物没有分解,土壤都取自同一地点,干湿度相同):实验序号 土壤颗粒大小 加热前土壤质量m1(克) 加热时间(分钟) 加热后土壤质量m2(克)1 较细 50 5 332 较粗 50 5 353 粗 50 5 384 较细 50 7 325 较粗 50 7 336 粗 50 7 35(1)分析上表,求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 (写出计算公式)。(2)从实验 可得出结论:影响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准确性的因素是加热时间的长短,即水分蒸发的程度。(3)你认为影响精确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因素除加热时间外,还有① ;② 。16.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4.2土壤的结构与质地(第二课时)》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C C AD D C C C1.B【分析】土壤是有矿物质、腐殖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其中,腐殖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它们就是土壤中的颗粒物。【详解】在土壤固体颗粒物之间有许多的空隙,是水和空气存在的地方。土壤中的各种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比例。通常在土壤中,固体物质和空隙的体积各占一半。在土壤的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质量占95%左右,其余的是腐殖质。在土壤固体颗粒之间有许多空隙,有利于植物根系获得更多的氧气,有利于呼吸作用。土壤中的间隙对矿物质的流动没有影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土壤的结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土壤的结构特点。2.A【分析】土壤有机物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详解】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 ~ 2. 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物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A正确。【点睛】了解土壤肥力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C【详解】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由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成分极为复杂的物质组成的结构松散的混合物即月壤,月壤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故选C。4.C【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详解】A、土壤是充分干燥过的,不含水分,故A错误;B、土壤中含有空气,但质量太小,故B错误;C、土壤中能够燃烧的成分是有机物,有机物燃烧后土壤变轻了,故C正确;D、矿物质不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A、往相同规格的土块和铁块中加水,可以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选项错误;B、将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试管口附近的试管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选项错误;C、把充分干燥的若干克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加热燃烧,并冒白烟,并闻到烧焦味,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选项正确;D、土壤浸出液有可溶于水中的物质,蒸发皿中剩余的物质是无机盐,该装置可以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选项错误;故选C。6.AD【详解】A、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所以,图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试管炸裂,故说法错误;B、试管壁上的小水珠来自土壤,加热过程中土壤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土壤中挥发出来,当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试管壁时便液化为小水珠。所以,图甲实验试管壁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说法正确;C、土壤颜色发生变化并发现土壤质量减少也有可能是水分蒸发引起的,所以图乙实验应取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故说法正确;D、土壤颜色发生变化并发现土壤质量减少也有可能是水分蒸发引起的,故说法错误。故选AD。7.D【分析】不需要矿物质,题目中可知矿物质本来就有,空气是必须的,月球上没有空气,植物需要空气,水也是必须的,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将月壤吸附起来,成为土壤。【详解】A.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由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成分极为复杂的物质组成的结构松散的混合物即月壤。月壤中绝大部分物质是就地及邻近地区物质提供的。由于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长期受到微陨石的冲击及太阳风粒子的注入,太阳风粒子的注入使月壤富含稀有气体组分,A不符合题意;B.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分这基本是公认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C.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将月壤吸附起来,成为土壤,C不符合题意;D.不需要矿物质,题目中可知矿物质本来就有,D符合题意。【点睛】解本题时要懂得一些关于月球的地理知识,知道月球有哪些组成成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C【分析】土壤由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更组成要素的相互协调程度能够决定土壤的肥力。【详解】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取少量土壤浸出液,过滤,将收集的滤液蒸干,观察到蒸发皿内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状残留物无机物(无机盐),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9.C【详解】土壤颗粒适度加热,土壤中可能有水分,体积分数可能偏小;使用土壤粉末加热到水分完全汽化,剩下的土壤可能减少;使用较细土壤颗粒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体积分数偏大。故选C。10.C【分析】要是为了定量实验的考虑,干燥土壤可以称干重,然后通过各种处理分离有机物从而计算含量,干燥的土壤加热计算质量,如果质量减少,有焦愁的味道,就是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详解】A、测质量要等冷却,不但可以保证实验变量唯一,还保证测定物质质量的仪器的精度,也就是所有涉及物质质量测定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测定质量的仪器都是在常温标定的。此法错误;B、用湿润的土壤不行,因此湿润的土壤中有水分,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此法不可取;C、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铁丝网上加热。此方法正确;D、孔径大土壤颗粒可能从缝隙漏出,影响实验效果。此方法不可取。故选C。【点睛】明确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的方法。11.腐殖质 水分 空气 无机盐【分析】土壤主要是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和各种无机盐。【详解】土壤中的腐殖质可以为土壤中的动物提供营养物质,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矿物质。水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空气是植物根系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燃烧的物质是各种无机盐。12. 保证变量唯一 土壤中有空气 20%【详解】(1)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试验中的铁块和土壤体积相同。(2)由于铁块是实心的,而土壤中有空气,即存在空隙,加入的一部分水会进入土壤空隙,故要想浸没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加入的水量是不同的。(3)土壤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故土壤的体积为:10×10×5=500(厘米3)=500毫升。 而放入土壤的大烧杯中比放入同样体积铁块的大烧杯中多加入的水为:750-650=100(毫升),即土壤中空气的体积为100毫升,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100毫升÷500毫升=20%。13.干燥土壤【分析】本题考查“土壤中是否含有机物”的实验的知识,应注意使用干燥的土壤,所取的样品需充分晾干或风干,一是为避免水分的影响,使测定结果的低于真实值,二是有利于样品粉碎并充分混匀,取小量样品测出的结果才有代表性。【详解】土壤含有水分,加热水分会蒸发,所以加热后减少的4.8g是水和有机物的和,某同学认为没有用干燥土壤做实验,因此实验得不出有机物质量为4.8 g的结论。【点睛】本题考查“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14. ② 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 ABC【详解】(1)铁块不容易切割,而土块很容易切割,因此先寻找铁块,再按照铁块的规格裁切土块更合理一些,故选②;(2)如图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3)当向土块的烧杯中加水时,其中的空气由于水的进入会被排出,因此加入水的体积应该等于铁块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之和,则空气的体积为:V空气=V1-V2;则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4)A、实行稻草还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保护土壤;B、避免过度耕作,使土壤保持有较充足的养分,有利于保护土壤;C、优先使用有机肥料,使土壤不易板结,有利于保护土壤;D、用生活污水灌溉,易造成土壤的污染,不利于保护土壤;故选ABC。15. 1、4(或2、5;3、6) 土壤颗粒的大小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分析】土壤中的水可以通过加热土壤,让水分蒸发,然后比较前后两次的质量差,就可以知道含有多少水。在探究题中,当出现数据较多的时候要合理的选择实验组。控制好变量和无关变量,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的时候也要注意从变量着手。【详解】(1)当土壤被加热后,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出去,则前后的质量之差m水=m1-m2,所以v水=m水÷ρ水,水的体积百分数为(v水÷v土)×,由此综合可得(2)从题中可知,加热时间长短为变量,那么其他的变量保持一致就可以了,所以从表格上看有三组实验都可以用,1、4或者2、5或者3、6。(3)对于影响精确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只要能影响其含水量,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变量,比如土壤颗粒的大小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等。【点睛】熟知控制变量法,是此类题目解题关键。另外要知晓百分数的计算方法。16.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或纱布袋内的泥土是否经过强热处理) A瓶中无变化,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对照实验(即对比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借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用于对比的实验对象组一般称为对照组。【详解】(1)本实验为一对照实验,由图中不难看出A瓶和B瓶之间唯一不同是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或纱布袋内的泥土是否经过强热处理)(2)由于B瓶的泥土中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会进行呼吸作用而产生二氧化碳,使得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瓶的泥土经过强热处理将微生物杀死,所以可以发现A瓶中无变化。3)该实验的意图是如果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可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