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综合提升一、有机化合物结构1.碳骨架2.官能团(1)烃类别 代表物 官能团烃 饱和烃 烷烃 CH4 —不饱和烃 烯烃 CH2===CH2炔烃 CH≡CH —C≡C—芳香烃 —(2)烃的衍生物①单官能团类别 代表物 官能团名称 结构简式烃 的 衍 生物 醇 乙醇 C2H5OH —OH (醇)羟基醛 乙醛 CH3CHO —CHO 醛基酸 乙酸 CH3COOH —COOH 羧基酯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COOR 酯基②多官能团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1.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 结构简式 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 CH4 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 CH2===CH2 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②加聚反应 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醇 CH3CH2OH ①与钠反应放出H2 ②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醇在酸性K2Cr2O7溶液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酸 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乙酸 CH3COOH 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 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续表物质 结构简式 特性或特征反应油脂 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淀粉 (C6H10O5)n ①遇碘变蓝色 ②在稀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 ③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蛋白质 含有肽键 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②两性 ③盐析 ④变性 ⑤显色反应 ⑥灼烧产生特殊气味2.官能团与反应用量的关系官能团 化学反应 定量关系与X2、HX、H2等加成 1∶1—OH 与钠反应 2 mol羟基最多生成1 mol H2—COOH 与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反应 1 mol羧基最多生成1 mol CO2,2 mol 羧基最多生成1 mol H23.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一、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1.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记忆法:记住一些常见有机物异构体数目,如:①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体。②乙烷、丙烷、乙烯、丙烯无异构体。③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2种异构体,5个碳原子的烷烃有3种异构体,6个碳原子的烷烃有5种异构体。(2)基元法:如丁基有4种,则丁醇、戊酸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3)替代法: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1种。(4)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2.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例:(以C4H10O为例且只写出骨架与官能团)(1)碳链异构 C—C—C—C、(2)位置异构 (3)官能团异构 C—O—C—C—C、 C—C—O—C—C针对练1.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6种 B.7种 C.8种 D.9种答案:C解析: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是CH3CH2CH2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是: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是:(CH3)3 CCH2Cl;共有8种,选C。针对练2.分子式为 C5H10O2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B解析:分子式为C5H10O2且与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气体,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所以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4H9,—C4H9的种类等于该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C4H9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为4种。故选B。针对练3.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答案:C解析:这些酯有:甲酸丁酯4种(丁基有4种异构体)、乙酸丙酯2种(丙基有2种异构体)、丙酸乙酯1种、丁酸甲酯2种(丁酸的烃基为丙基,丙基有2种异构体),共9种,故合理选项为C。针对练4.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 )A.8种 B.10种 C.12种 D.14种答案:C解析:C4H8BrCl可以看成丁烷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Cl原子、1个Br原子取代,丁烷只有2种结构,氯原子与溴原子可以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据此书写判断。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C—C—C—C与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 2 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C—C—C—C有共 8 种,骨架有和, 共4种,综上所述,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种类共有8+4=12种,C项正确;答案选C。二、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1.水溶性鉴别2.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或官能团鉴别有机物或官能团 常用试剂 生成物或现象碳碳双键 溴水 褪色酸性KMnO4溶液 褪色—OH Na 产生H2Cu或Ag、O2 生成醛—COOH 紫色石蕊试剂 变红新制Cu(OH)2 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葡萄糖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新制Cu(OH)2 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油脂 H2SO4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NaOH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淀粉 碘水 呈蓝色蛋白质 浓硝酸 呈黄色— 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针对练5.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鉴别的是( )A.己烯、苯、四氯化碳 B.苯、己炔、己烯C.己烷、苯、环己烷 D.甲苯、己烷、己烯答案:A解析:溴水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但苯在上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所以选项A正确,己烯、己炔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己烷、环己烷、甲苯都能萃取溴,且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无法鉴别,所以答案选A。针对练6.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B 检验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不饱和烃 对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中,溶液红棕色褪去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C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D 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答案:B解析:A.浓盐酸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则溶液褪色不能说明铁锈中含有二价铁,故A错误;B.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不饱和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则溶液红棕色褪去说明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故B正确;C.乙醇也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氢气,所以产生无色气体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故C错误;D.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则没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共热不可能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因此未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证明蔗糖未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选B。三、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针对练7.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A项,1个香叶醇分子中含10个C、18个H和1个O,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B项,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C项,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项,香叶醇中含有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 D错误;答案选A。针对练8.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 g CO2答案:C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羧基、羟基,与乙醇和乙酸的结构都不相似,既不是乙醇的同系物,也不是乙酸的同系物,B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与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1 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 mol羧基,与碳酸钠反应产生0.5 mol CO2,即22 g CO2,D错误。针对练9.辅酶Q10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0H90O4B.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C.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D.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解析:A.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9H90O4,A错误;B.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H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有1+1+1+10+1=14个甲基,B正确;C.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答案选B。1.(2022·浙江6月选考,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C.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D.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A.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为同系物,乙醇(CH3CH2OH)是饱和一元醇,丙三醇是饱和三元醇,两者所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35Cl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37Cl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丙酮和环氧丙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2.(2022·浙江6月选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B.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D.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答案:A解析: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较大,但比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多,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B正确;C.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清洁燃料,C正确;D.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正确。3.(2021·全国甲卷,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A.甲醇为一元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乙酸可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不能发生反应,与饱和碳酸氢钠互溶,两者现象不同,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两者,B正确;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烷烃的沸点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C错误;D.戊二烯分子式为C5H8,环戊烷分子式为C5H10,两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4.(2023·全国甲卷,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键2种含氧官能团,C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5.(2023·全国乙卷,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答案:C解析:A.反应①为乙酸和异丙醇在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异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叙述正确;B.反应②为乙酸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异丙酯,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该反应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叙述正确;C.乙酸异丙酯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的碳原子,其中异丙基中存在着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两个饱和碳原子和一个酯基,类比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乙酸异丙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叙述错误;D.两个反应的产物是相同的,从结构上看,该产物是由乙酸与异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故其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D叙述正确。6.(2021·河北卷,8)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答案:B解析: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故A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连在苯环上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个碳原子,故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结构上下对称,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C错误;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1个碳碳双键,故D错误。单元检测卷(七) 有机化合物(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代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利用化学反应创造新的原子合成新的物质B.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不相同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答案:B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不能利用化学反应创造,A错误;B.“雾”的分散质为小液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微粒直径不相同,B正确;C.生石灰或硅胶均无还原性不能与氧化性物质反应,故不能防止食品氧化,C错误;D.牛奶属于胶体,加入果汁后发生聚沉,不属于中和反应,D错误。2.(2024·广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B.一氯甲烷的电子式: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答案:D3.(2023·河南新安县一中高一校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B.C2H6和C6H14互为同系物C.(CH3)2CHCH(CH3)2的键线式:D.CH3COOH和CH3OOCH是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一氯甲烷和HCl,取代反应逐步进行,生成的一氯甲烷会与氯气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同时每一步反应都会产生HCl,故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A正确;B.C2H6和C6H14都符合烷烃的分子式通式,它们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4个CH2原子团,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C.用顶点和拐点表示C原子,省去H原子,就得到物质的键线式,C正确;D.CH3COOH分子结构中含有官能团羧基,该物质属于羧酸,名称是乙酸,CH3OOCH分子中含有官能团酯基,该物质属于酯类,其名称是甲酸甲酯,因此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酯类C.多糖、脂肪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抗氧化作用答案:A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B.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酯类,B正确;C.多糖能水解,例如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生葡萄糖,脂肪含酯基能水解,蛋白质含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D.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具有抗氧化作用,D正确。5.下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高分子链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弱,因此高分子材料的强度较小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CH2—CH2?C.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D.高分子材料只能靠人工合成答案:B解析:A.虽然高分子链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弱,但高分子长链是由共价键结合的,结合较牢固,所以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较大,A项错误;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CH2—CH2?,B项正确;C.聚乙烯可由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中聚合度n不确定,则属于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C项错误;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故高分子材料不都是人工合成的,D项错误;答案选B。6.(2023·浙江绍兴稽山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C2H4和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C.C4H10的一氯代物有4种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A.金刚石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者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C2H4一定为烯烃,C3H6可能为烯烃,可能为环烷烃,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B错误;C.C4H10的一氯代物有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CH3)2CHCH2Cl、(CH3)3CCl共4种,C正确;D.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7.(2023·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B.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部分发生水解C.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取肥皂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乙醇能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故A正确;B.检验淀粉是否发生部分水解,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和淀粉,碘水只能检验淀粉是否剩余,不能检验葡萄糖的生成,故B错误;C.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可用油脂制肥皂,故C正确;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8.(2023·河北衡水二中高一期中)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A.甲烷的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B.甲烷中各碳氢键夹角相等C.甲烷的二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D.甲烷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答案:C解析:A.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4中的四个键完全相同,选项A错误;B.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4中各碳氢键夹角都相等,选项B错误;C.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则CH2Cl2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而实际上,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选项C正确;D.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甲烷中碳原子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选项D错误。9.(2023·大连八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3H8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B.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C.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D.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D解析: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系物,C3H8和C4H10均为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一定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B.CH4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等效的,所以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故C正确;D.丙烷可以看作是两个甲基取代甲烷中的两个H原子形成的,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则丙烷中的三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呈锯齿状,故D错误。10.(2023·齐齐哈尔八中高一校考)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B.乙烷(乙烯) H2(催化剂) 催化加氢C.乙烯(SO2) 溴水 洗气D.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答案:D解析:A.乙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分离,故A错误;B.乙烷中易引入新杂质氢气,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故B错误;C.二者均与溴水反应,故不能进行除杂,故C错误;D.乙酸能够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和碳酸钠反应,然后通过分液得到乙酸乙酯,故D正确。11.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H2OHCH2===CH2↑+H2OB.2CH3CH3+7O24CO2+6H2OC.D.C6H12O62C2H5OH+2CO2↑答案:C解析:A.是乙醇分子发生的消去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A不选;B.是乙烷分子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不选;C.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C选;D.是葡萄糖发生的分解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D不选;故答案为C。12.相对分子质量为146的有机物A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且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若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分子中不含环,则A可能的结构有( )A.6种 B.9种 C.12种 D.14种答案:B解析:有机物A能和NaHCO3溶液反应,则A中含有—COOH,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A中只含有C、H、O元素,若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分子中不含环,则有机物A为饱和链状羧酸。若A为饱和一元羧酸,通式为CnH2n+1COOH,14n+46=146,n≈7.1,不符合要求,舍去;若A为饱和二元羧酸,通式为CnH2n(COOH)2,14n+90=146,n=4,符合要求。综上分析,A为饱和二元羧酸,通式为C4H8(COOH)2;正丁烷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COOH取代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异丁烷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COOH取代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所以A可能的结构有9种,故选B。13.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3 mol H2D.HCOO—CH2—CH(OH)—OOC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该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A正确;1 mol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 mol羧基,所以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正确;能和Na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 mol H2,C错误;二者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14.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方案目的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探究苯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答案:B解析:A.乙烯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故B正确;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不能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故C错误;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吸,右端导管口应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2分)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能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填字母)。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乙烯AB乙酸①A物质官能团名称是 。B物质官能团的名称是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A物质与CH3CH2COOH(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 。答案:(1)CH2===CH2 (2)BD(3)①羟基 醛基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nCH2===CH2?CH2—CH2? ④CH3CH2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解析:乙烯可以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变为乙醛,乙醛可以氧化为乙酸,故A为乙醇,B为乙醛。(1)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2)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故选BD;(3)①物质A为乙醇,其官能团名称是羟基;物质B为乙醛,其官能团名称是醛基;②反应Ⅱ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其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③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合成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CH2—CH2?;④A物质为乙醇与CH3CH2COOH(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3+H2O,其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16.(14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 ②H、D、T ③12C和14C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⑤乙醇和丁醇 ⑥CH3CH2CH2CH(C2H5)CH3和 CH3CH2CH2CH(CH3)C2H5 ⑦和 ⑧三氯甲烷和氯仿 ⑨丙烯和环丙烷 ⑩丙烯和环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 。(2)某种烷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7.6 g的CO2和9 g的水,则其可能的结构为 。(3)某有机物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32%,氢6.7%,氧43%(均为质量分数)。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①请通过计算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有机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可用于合成医药和农药,请写出生成该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0 g乙酸与46 g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如果实际产率为65%,则可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为 。答案:(1)④⑨ ⑤ (2)CH3CH2CH2CH3[或CH3CH(CH3)2] (3)①C2H5O2N ②H2NCH2COOH+CH3CH2OHH2NCH2COOCH2CH3+H2O (4)28.6 g解析:(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首先属于化合物,然后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⑨;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然后是组成相似,结构上相差若干个“CH2”,因此题中所给属于同系物的是⑤;(2)17.6 g CO2中碳原子物质的量为=0.4 mol,9 g水中氢原子物质的量为×2=1 mol,根据原子守恒,该烷烃中含有C、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 mol、1 mol,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因此该烷烃分子式为C4H10,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H3CH(CH3)2;(3)①1 mol该有机物中含有C原子物质的量为=2,含H原子物质的量为≈5,含氧原子物质的量为≈2,含N原子物质的量为≈1,因此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5O2N;②能与乙醇反应生成酯,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该有机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因此含有氨基,即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与乙醇反应方程式为H2NCH2COOH+CH3CH2OHH2NCH2COOCH2CH3+H2O;(4)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30 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5 mol,46 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显然乙酸不足,理论上生成0.5 mol乙酸乙酯,质量为44 g,实际产率为65%,则实际生成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44 g×65%=28.6 g。17.(16分)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有如图所示两种装置供选用。其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乙酸 1 丁醇 乙酸丁酯熔点/℃ 16.6 -89.5 -73.5沸点/℃ 117.9 117 126.3密度/(g·cm-3) 1.05 0.81 0.88水溶性 互溶 可溶 难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 (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 丁醇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 (填字母)。(4)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 (填写操作);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答案:(1)乙 由于反应物(乙酸和1 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乙装置则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增加乙酸浓度、及时移走生成物 (3)ac (4)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 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或漏斗内部未与外界大气相通或玻璃塞未打开)解析:(1)结合题给表格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乙酸和1 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乙装置则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2)增加乙酸的浓度、及时移走生成物都有利于可逆反应正向进行,提高1 丁醇的利用率。(3)由题表中数据可知,乙酸和1 丁醇溶于水,乙酸丁酯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4)为保证实验的可行性,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堵塞,如果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或漏斗内部未与外界大气相通或玻璃塞未打开,都会导致漏斗内液体无法流出。18.(16分)Ⅰ.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为。(1)乳酸分子中含有 和 两种官能团(写名称)。(2)已知有机物中若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则化学性质相似。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碳酸钠(少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有机玻璃(PMMA)广泛用于飞机、车辆、医疗器械等。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3)甲基丙烯酸和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该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能与下列试剂反应且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的是 (填字母)。A.烧碱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C.溴水 D.氢气、镍粉(5)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互为 (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6)下列有机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填字母)。A.CH2===CHCH2CH2COOHB.CH2===CHCOOCH2CH2CH3C.HOCH===CHCH2CHOD.(7)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PMMA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羟基 羧基 (2) +2Na―→+H2↑、(3)浓硫酸、加热 (4)BC(5)同系物 (6)AD解析:(1)根据结构简式知,乳酸分子中官能团是羧基、羟基;(2)乳酸中醇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反应生成氢气,与足量钠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2↑;只有羧基能与少量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甲基丙烯酸和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即羧基和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4)A.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酯基,能在烧碱即NaOH溶液下发生酯的水解反应,溶液无颜色变化,A不选;B.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锰离子,溶液紫红色褪去,B选;C.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C选;D.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在镍粉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无颜色变化,D不选;故选BC;(5)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官能团相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6)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CH2===CHCH2CH2COOH、,故选AD;(7)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加聚反应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MM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共94张PPT)章末综合提升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概念梳理 构建体系一、有机化合物结构1.碳骨架2.官能团(1)烃类别 代表物 官能团烃 饱和烃 烷烃 CH4 —不饱和烃 烯烃 CH2==CH2炔烃 CH≡CH —C≡C—芳香烃 —(2)烃的衍生物①单官能团类别 代表物 官能团名称 结构简式烃的衍生物 醇 乙醇 C2H5OH —OH (醇)羟基醛 乙醛 CH3CHO —CHO 醛基酸 乙酸 CH3COOH —COOH 羧基酯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COOR 酯基②多官能团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1.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 结构简式 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 CH4 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 CH2==CH2 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醇 CH3CH2OH ①与钠反应放出H2②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醇在酸性K2Cr2O7溶液 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酸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乙酸 CH3COOH 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物质 结构简式 特性或特征反应油脂 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淀粉 (C6H10O5)n ①遇碘变蓝色②在稀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③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蛋白质 含有肽键 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②两性③盐析 ④变性 ⑤显色反应⑥灼烧产生特殊气味2.官能团与反应用量的关系官能团 化学反应 定量关系与X2、HX、H2等加成 1∶1—OH 与钠反应 2 mol羟基最多生成1 mol H2—COOH 与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反应 1 mol羧基最多生成1 mol CO2,2 mol羧基最多生成1 mol H23.有机化合物的转化返回分层突破 提升能力一、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1.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记忆法:记住一些常见有机物异构体数目,如:①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体。②乙烷、丙烷、乙烯、丙烯无异构体。③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2种异构体,5个碳原子的烷烃有3种异构体,6个碳原子的烷烃有5种异构体。(2)基元法:如丁基有4种,则丁醇、戊酸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3)替代法: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1种。(4)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2.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例:(以C4H10O为例且只写出骨架与官能团)(1)碳链异构 C—C—C—C、(2)位置异构 (3)官能团异构 C—O—C—C—C、 C—C—O—C—C针对练1.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6种 B.7种 C.8种 D.9种√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是CH3CH2CH2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是: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是:(CH3)3 CCH2Cl;共有8种,选C。针对练2.分子式为 C5H10O2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不含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分子式为C5H10O2且与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气体,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所以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4H9,—C4H9的种类等于该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C4H9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为4种。故选B。针对练3.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7种 B.8种 C.9种 D.10种√这些酯有:甲酸丁酯4种(丁基有4种异构体)、乙酸丙酯2种(丙基有2种异构体)、丙酸乙酯1种、丁酸甲酯2种(丁酸的烃基为丙基,丙基有2种异构体),共9种,故合理选项为C。针对练4.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A.8种 B.10种 C.12种 D.14种√C4H8BrCl可以看成丁烷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Cl原子、1个Br原子取代,丁烷只有2种结构,氯原子与溴原子可以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据此书写判断。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C—C—C—C与 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 2 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C—C—C—C有 共 8 种,骨架有 和 ,共4种,综上所述,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种类共有8+4=12种,C项正确;答案选C。二、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1.水溶性鉴别2.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或官能团鉴别有机物或官能团 常用试剂 生成物或现象碳碳双键 溴水 褪色酸性KMnO4溶液 褪色—OH Na 产生H2Cu或Ag、O2 生成醛—COOH 紫色石蕊试剂 变红新制Cu(OH)2 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有机物或官能团 常用试剂 生成物或现象葡萄糖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新制Cu(OH)2 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油脂 H2SO4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NaOH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淀粉 碘水 呈蓝色蛋白质 浓硝酸 呈黄色— 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针对练5.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鉴别的是A.己烯、苯、四氯化碳 B.苯、己炔、己烯C.己烷、苯、环己烷 D.甲苯、己烷、己烯√溴水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但苯在上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所以选项A正确,己烯、己炔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己烷、环己烷、甲苯都能萃取溴,且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无法鉴别,所以答案选A。针对练6.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B 检验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不饱和烃 对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中,溶液红棕色褪去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C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D 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A.浓盐酸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则溶液褪色不能说明铁锈中含有二价铁,故A错误;B.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不饱和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则溶液红棕色褪去说明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故B正确;C.乙醇也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氢气,所以产生无色气体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故C错误;D.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则没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共热不可能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因此未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证明蔗糖未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选B。三、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针对练7.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A项,1个香叶醇分子中含10个C、18个H和1个O,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B项,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C项,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项,香叶醇中含有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 D错误;答案选A。针对练8.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D.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 g CO2√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羧基、羟基,与乙醇和乙酸的结构都不相似,既不是乙醇的同系物,也不是乙酸的同系物,B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与 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1 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 mol羧基,与碳酸钠反应产生0.5 mol CO2,即22 g CO2,D错误。针对练9.辅酶Q10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60H90O4B.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C.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D.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A.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9H90O4,A错误;B.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H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有1+1+1+10+1=14个甲基,B正确;C.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答案选B。返回教考衔接 明确考向1.(2022·浙江6月选考,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C.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D.丙酮 互为同分异构体√A.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为同系物,乙醇(CH3CH2OH)是饱和一元醇,丙三醇是饱和三元醇,两者所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35Cl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37Cl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丙酮和环氧丙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2.(2022·浙江6月选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B.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D.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较大,但比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多,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B正确;C.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清洁燃料,C正确;D.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正确。3.(2021·全国甲卷,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A.甲醇为一元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乙酸可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不能发生反应,与饱和碳酸氢钠互溶,两者现象不同,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两者,B正确;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烷烃的沸点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C错误;D.戊二烯分子式为C5H8,环戊烷分子式为C5H10,两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4.(2023·全国甲卷,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键2种含氧官能团,C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5.(2023·全国乙卷,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A.反应①为乙酸和异丙醇在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异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叙述正确;B.反应②为乙酸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异丙酯,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该反应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叙述正确;C.乙酸异丙酯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的碳原子,其中异丙基中存在着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两个饱和碳原子和一个酯基,类比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乙酸异丙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叙述错误;D.两个反应的产物是相同的,从结构上看,该产物是由乙酸与异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故其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D叙述正确。6.(2021·河北卷,8)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故A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连在苯环上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个碳原子,故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结构上下对称,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C错误;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1个碳碳双键,故D错误。返回单元检测卷√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利用化学反应创造新的原子合成新的物质B.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不相同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不能利用化学反应创造,A错误;B.“雾”的分散质为小液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微粒直径不相同,B正确;C.生石灰或硅胶均无还原性不能与氧化性物质反应,故不能防止食品氧化,C错误;D.牛奶属于胶体,加入果汁后发生聚沉,不属于中和反应,D错误。2.(2024·广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B.一氯甲烷的电子式: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3.(2023·河南新安县一中高一校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B.C2H6和C6H14互为同系物C.(CH3)2CHCH(CH3)2的键线式:D.CH3COOH和CH3OOCH是同一种物质√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一氯甲烷和HCl,取代反应逐步进行,生成的一氯甲烷会与氯气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同时每一步反应都会产生HCl,故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A正确;B.C2H6和C6H14都符合烷烃的分子式通式,它们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4个CH2原子团,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C.用顶点和拐点表示C原子,省去H原子,就得到物质的键线式,C正确;D.CH3COOH分子结构中含有官能团羧基,该物质属于羧酸,名称是乙酸,CH3OOCH分子中含有官能团酯基,该物质属于酯类,其名称是甲酸甲酯,因此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酯类C.多糖、脂肪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抗氧化作用√A.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B.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酯类,B正确;C.多糖能水解,例如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生葡萄糖,脂肪含酯基能水解,蛋白质含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D.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具有抗氧化作用,D正确。5.下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高分子链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弱,因此高分子材料的强度较小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 CH2—CH2C.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D.高分子材料只能靠人工合成√A.虽然高分子链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弱,但高分子长链是由共价键结合的,结合较牢固,所以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较大,A项错误;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 ?CH2—CH2?,B项正确;C.聚乙烯可由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中聚合度n不确定,则属于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C项错误;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故高分子材料不都是人工合成的,D项错误;答案选B。6.(2023·浙江绍兴稽山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C2H4和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C.C4H10的一氯代物有4种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A.金刚石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者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C2H4一定为烯烃,C3H6可能为烯烃,可能为环烷烃,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B错误;C.C4H10的一氯代物有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CH3)2CHCH2Cl、(CH3)3CCl共4种,C正确;D.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7.(2023·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B.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部分发生水解C.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取肥皂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乙醇能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故A正确;B.检验淀粉是否发生部分水解,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和淀粉,碘水只能检验淀粉是否剩余,不能检验葡萄糖的生成,故B错误;C.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可用油脂制肥皂,故C正确;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8.(2023·河北衡水二中高一期中)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A.甲烷的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B.甲烷中各碳氢键夹角相等C.甲烷的二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D.甲烷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A.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4中的四个键完全相同,选项A错误;B.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4中各碳氢键夹角都相等,选项B错误;C.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则CH2Cl2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而实际上,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选项C正确;D.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甲烷中碳原子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选项D错误。√9.(2023·大连八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3H8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B.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C.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D.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系物,C3H8和C4H10均为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一定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B.CH4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等效的,所以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故C正确;D.丙烷可以看作是两个甲基取代甲烷中的两个H原子形成的,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则丙烷中的三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呈锯齿状,故D错误。10.(2023·齐齐哈尔八中高一校考)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B.乙烷(乙烯) H2(催化剂) 催化加氢C.乙烯(SO2) 溴水 洗气D.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A.乙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分离,故A错误;B.乙烷中易引入新杂质氢气,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故B错误;C.二者均与溴水反应,故不能进行除杂,故C错误;D.乙酸能够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和碳酸钠反应,然后通过分液得到乙酸乙酯,故D正确。√A.是乙醇分子发生的消去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A不选;B.是乙烷分子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不选;C.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C选;D.是葡萄糖发生的分解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D不选;故答案为C。12.相对分子质量为146的有机物A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且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若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分子中不含环,则A可能的结构有A.6种 B.9种 C.12种 D.14种√有机物A能和NaHCO3溶液反应,则A中含有—COOH,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A中只含有C、H、O元素,若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分子中不含环,则有机物A为饱和链状羧酸。若A为饱和一元羧酸,通式为CnH2n+1COOH,14n+46=146,n≈7.1,不符合要求,舍去;若A为饱和二元羧酸,通式为CnH2n(COOH)2,14n+90=146,n=4,符合要求。综上分析,A为饱和二元羧酸,通式为C4H8(COOH)2;正丁烷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COOH取代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异丁烷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COOH取代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所以A可能的结构有9种,故选B。13.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3 mol H2D.HCOO—CH2—CH(OH)—OOC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A正确;1 mol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 mol羧基,所以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正确;能和Na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 mol H2,C错误;二者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14.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 C D方案目的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探究苯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A.乙烯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故B正确;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不能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故C错误;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吸,右端导管口应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故D错误。15.(12分)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CH2==CH2乙烯可以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变为乙醛,乙醛可以氧化为乙酸,故A为乙醇,B为乙醛。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2)下列能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故选BD;(3)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①A物质官能团名称是______。B物质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羟基醛基物质A为乙醇,其官能团名称是羟基;物质B为乙醛,其官能团名称是醛基;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CH2===CH2 CH2—CH2④A物质与CH3CH2COOH(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取代反应16.(14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 ②H、D、T ③12C和14C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⑤乙醇和丁醇 ⑥CH3CH2CH2CH(C2H5)CH3和 CH3CH2CH2CH(CH3)C2H5 和 ⑧三氯甲烷和氯仿 ⑨丙烯和环丙烷 ⑩丙烯和环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序号, 后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 。 ④⑨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首先属于化合物,然后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⑨;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然后是组成相似,结构上相差若干个“CH2”,因此题中所给属于同系物的是⑤;(2)某种烷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7.6 g的CO2和9 g的水,则其可能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2CH2CH3[或CH3CH(CH3)2] (3)某有机物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32%,氢6.7%,氧43%(均为质量分数)。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①请通过计算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C2H5O2N②该有机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可用于合成医药和农药,请写出生成该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NCH2COOH+CH3CH2OH能与乙醇反应生成酯,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该有机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因此含有氨基,即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与乙醇反应方程式为H2NCH2COOH+CH3CH2OHH2NCH2COOCH2CH3+H2O;(4)30 g乙酸与46 g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如果实际产率为65%,则可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为_________。28.6 g17.(16分)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有如图所示两种装置供选用。其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乙酸 1 丁醇 乙酸丁酯熔点/℃ 16.6 -89.5 -73.5沸点/℃ 117.9 117 126.3密度/(g·cm-3) 1.05 0.81 0.88水溶性 互溶 可溶 难溶(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 乙酸 1 丁醇 乙酸丁酯熔点/℃ 16.6 -89.5 -73.5沸点/℃ 117.9 117 126.3密度/(g·cm-3) 1.05 0.81 0.88水溶性 互溶 可溶 难溶由于反应物(乙酸和1 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乙装置则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结合题给表格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乙酸和1 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乙装置则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乙酸 1 丁醇 乙酸丁酯熔点/℃ 16.6 -89.5 -73.5沸点/℃ 117.9 117 126.3密度/(g·cm-3) 1.05 0.81 0.88水溶性 互溶 可溶 难溶(2)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 丁醇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乙酸浓度、及时移走生成物 乙酸 1 丁醇 乙酸丁酯熔点/℃ 16.6 -89.5 -73.5沸点/℃ 117.9 117 126.3密度/(g·cm-3) 1.05 0.81 0.88水溶性 互溶 可溶 难溶增加乙酸的浓度、及时移走生成物都有利于可逆反应正向进行,提高1 丁醇的利用率。(3)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如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ac由题表中数据可知,乙酸和1 丁醇溶于水,乙酸丁酯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4)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或漏斗内部未与外界大气相通或玻璃塞未打开)为保证实验的可行性,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堵塞,如果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或漏斗内部未与外界大气相通或玻璃塞未打开,都会导致漏斗内液体无法流出。18.(16分)Ⅰ.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为。(1)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羟基羧基根据结构简式知,乳酸分子中官能团是羧基、羟基;(2)已知有机物中若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则化学性质相似。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碳酸钠(少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H2↑、乳酸中醇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反应生成氢气,与足量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 +H2↑;只有羧基能与少量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Ⅱ.有机玻璃(PMMA)广泛用于飞机、车辆、医疗器械等。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3)甲基丙烯酸和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该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加热甲基丙烯酸和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即羧基和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4)常温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能与下列试剂反应且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的是 ________(填字母)。A.烧碱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C.溴水 D.氢气、镍粉BCA.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酯基,能在烧碱即NaOH溶液下发生酯的水解反应,溶液无颜色变化,A不选;B.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锰离子,溶液紫红色褪去,B选;C.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C选;D.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在镍粉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无颜色变化,D不选;故选BC;(5)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互为________(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同系物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官能团相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6)下列有机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填字母)。A.CH2===CHCH2CH2COOHB.CH2===CHCOOCH2CH2CH3C.HOCH===CHCH2CHOD.A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CH2===CHCH2CH2COOH、 ,故选AD;(7)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PMM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加聚反应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MM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章末综合提升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章末综合提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