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微练3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课件 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微练3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课件 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练习

资源简介

专题微练3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1.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2.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正确且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关的是(  )
A.用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滴加酚酞),滴定终点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
C.向AgI悬浊液中滴加适量Na2S溶液,沉淀由黄色转化为黑色
D.向I2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后有机层由紫红色变成无色
3.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
B.H2O是还原产物
C.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S溶液中HS-的水解:HS-S2-+H+
B.用醋酸处理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2Br-+Cl2Br2+2Cl-
D.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3NH3·H2OAl(OH)3↓+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Fe3++3OH-Fe(OH)3↓
B.Fe3+的检验:Fe3++3SCN-Fe(SCN)3↓
C.制备TiO2:TiCl4+(x+2)H2OTiO2·xH2O↓+4H++4Cl-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6.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2+H2O2
B.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混合:3S2-+2+8H+3S↓+2NO↑+4H2O
C.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Fe2++K++[Fe(CN)6]3-KFe[Fe(CN)6]↓
D.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3ClO-+SO2+H2O+Cl-+2HClO
7.(2024·邢台一模)硫代硫酸钠(Na2S2O3)主要用于照相时作定影剂,也可用作氰化物的解毒剂,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用过量的Na2S2O3溶液除去底片上的AgBr时有Na3[Ag]生成:Ag++2S2[Ag]3-
B.久置空气中的Na2S2O3溶液变质:S2+H2O+2O22+2H+
C.用Na2S2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足量的Cl2:S2+4Cl2+5H2O2+8Cl-+10H+
D.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S2+2H+S↓+SO2↑+H2O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S2
B.透明溶液中:Fe3+、Na+、、Cl-
C.0.1 mol·L-1 KI溶液中:、Fe3+、Cl-、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g2+、Ba2+、、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Al3+的溶液中:K+、Na+、、Cl-
B.pH=12的溶液中:K+、Na+、Br-、[Al(OH)4]-
C.=1012的溶液中:K+、Na+、、Cl-
D.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Na+、、S2-、Br-
1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Al3+、③Mg2+、④Br-、⑤S、⑥C、⑦Cl-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Ⅰ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央 pH试纸变蓝
Ⅱ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
Ⅲ 取Ⅱ的上层溶液,加入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Ⅳ 取Ⅱ的上层溶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⑥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⑤⑦
11.某溶液可能含有Al3+、、Ba2+、Mg2+、、、、Cl-中的几种,且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同。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取100 mL该溶液,平均分成2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沉淀滤出;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33 g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质量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说明溶液中含有和Mg2+
B.由步骤③可知溶液中c()=0.2 mol·L-1
C.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Al3+和
D.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
12.雄黄(As4S4,)与雌黄(As2S3,)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难溶砷化物,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因都有抗病毒疗效也可用来入药。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Ⅱ、Ⅲ、Ⅳ中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Ⅱ中若有0.5 mol As4S4参加反应,转移14 mol电子,则物质a为SO2
C.反应Ⅰ中,As2S3和Sn2+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反应过程中的尾气用硫酸铜溶液能够完全吸收
13.亚氯酸钠(N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漂白剂、食品消毒剂等,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高浓度的ClO2易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1”中ClO2是还原产物,母液中主要成分是Na2SO4
B.“反应1”需要通入N2稀释ClO2,以防发生爆炸
C.“反应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还原产物均为Cl-时,ClO2的氧化能力是等质量Cl2的2.5倍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专题微练3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1.C 解析 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并沉降下来而使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到0 ℃以下,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并开始工作,在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发生了光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 该过程为酸碱中和滴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无关,A项错误;Fe3+遇到SCN-生成红色物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无关,B项错误;AgI转化为Ag2S,为沉淀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无关,C项错误;I2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消失后溶液由紫红色变成无色,D项正确。
3.A 解析 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二氮转移4 mol电子,A项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还原剂,Fe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Fe2+,B、C两项错误;若设计成原电池,Fe3+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Fe2+,Fe2+为正极产物,D项错误。
4.D 解析 NaHS溶液中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S-+H2OH2S+OH-,A项错误;用醋酸处理水垢中的碳酸钙,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 B项错误;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后与溴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4Cl-+2Fe3+,C项错误;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 D项正确。
5.C 解析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A项错误;硫氰化铁是红色溶液,不是沉淀,B项错误;用TiCl4与水反应生成沉淀制备TiO2,反应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4Cl-,C项正确;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D项错误。
6.A 解析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2Na++CO2+H2O2NaHCO3↓,A项错误;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混合,硫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硫单质,同时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NO,B项正确;亚铁离子和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Fe2++K++[Fe(CN)6]3-KFe[Fe(CN)6]↓,可以用于检验亚铁离子,C项正确;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过量,二氧化硫被次氯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同时过量次氯酸根离子会生成弱酸次氯酸,D项正确。
7.A 解析 AgBr难溶于水,用过量的Na2S2O3溶液除去底片上的AgBr时有Na3[Ag]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Br+2S2[Ag]3-+Br-,A项错误;久置空气中的Na2S2O3溶液变质,S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2O22+2H+,B项正确;用Na2S2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足量的Cl2,生成硫酸钠、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4Cl2+5H2O2+8Cl-+10H+,C项正确;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S↓+SO2↑+H2O,D项正确。
8.B 解析 pH=1的溶液中,N会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四种离子在透明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Fe3+能与KI溶液中的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C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9.B 解析 Al3+与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pH=12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该组离子均能共存,B项符合题意;=101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能氧化Cl-,二者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此溶液既可以为酸性溶液又可以为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S2-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10.A 解析 步骤Ⅱ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Br-;根据步骤Ⅱ和步骤Ⅲ,该溶液中一定无 S,根据步骤Ⅰ,该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所以一定存在 C,根据离子共存原则,不存在 Al3+、Mg2+;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能是 Na+;步骤Ⅳ不能确定 Cl-的存在,因为步骤Ⅱ加入的氯水中含有 Cl-。因此一定存在的离子是①④⑥,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②③⑤,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⑦,故选A。
11.C 解析 步骤①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和Mg2+,A项正确;步骤③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其物质的量为n(BaSO4)==0.01 mol,则c()==0.2 mol·L-1,B项正确;由步骤②知溶液中含有Cl-,由步骤①知溶液中含有和Mg2+,则溶液中不含,由步骤③知溶液中含有,则溶液中不含Ba2+;由于各离子浓度相同,则n()=n(Mg2+)=0.01 mol、n(Cl-)=n()=0.01 mol,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Al3+和,否则溶液不呈电中性,C项错误;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四种离子,D项正确。
12.B 解析 反应Ⅲ、Ⅳ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反应Ⅱ中,若物质a为SO2,方程式为As4S4+7O22As2O3+4SO2,0.5 mol As4S4参加反应转移14 mol电子,B项正确;反应Ⅰ中,1个As2S3得到2电子,1个Sn2+失去2电子,故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C项错误;反应的尾气有硫化氢,可能还有二氧化硫,硫酸铜溶液只能吸收H2S,不能吸收SO2,应该用氢氧化钠吸收,D项错误。
13.D 解析 反应1中二氧化硫与稀硫酸、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氯和水,Cl元素化合价由+5价下降到+4价,ClO2是还原产物,母液中主要成分是Na2SO4,A项正确;已知高浓度的ClO2易爆炸,“反应1”需要通入N2稀释ClO2,以防发生爆炸,B项正确;“反应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H2O2是还原剂,ClO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项正确;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2 mol e-,1 mol ClO2完全反应转移5 mol e-,所以等物质的量的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2.5倍,D项错误。(共34张PPT)
专题微练3 氧化还原反应
和离子反应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并沉降下
解析
来而使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到0 ℃以下,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并开始工作,在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发生了光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2.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正确且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关的是(  )
A.用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滴加酚酞),滴定终点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
C.向AgI悬浊液中滴加适量Na2S溶液,沉淀由黄色转化为黑色
D.向I2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后有机层由紫红色变成无色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该过程为酸碱中和滴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无关,A项错误;Fe3+遇到SCN-生成红色物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无关,B项错误;AgI转化为Ag2S,为沉淀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无关,C项错误;I2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消失后溶液由紫红色变成无色,D项正确。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3.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
B.H2O是还原产物
C.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二氮转移4 mol电子,A项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还原剂,Fe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Fe2+,B、C两项错误;若设计成原电池,Fe3+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Fe2+,Fe2+为正极产物,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S溶液中HS-的水解:HS- S2-+H+
B.用醋酸处理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2Br-+Cl2===Br2+2Cl-
D.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3NH3·H2O===Al(OH)3↓+
NaHS溶液中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S-+H2O H2S+OH-,A项错误;用醋酸处理水垢中的碳酸钙,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
CO2↑+2CH3COO-, B项错误;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后与溴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4Cl-+2Fe3+,C项错误;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
===Al(OH)3↓+, D项正确。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Fe3++3OH-===Fe(OH)3↓
B.Fe3+的检验:Fe3++3SCN-===Fe(SCN)3↓
C.制备TiO2:TiCl4+(x+2)H2O===TiO2·xH2O↓+4H++4Cl-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A项错误;硫氰化铁是红色溶液,不是沉淀,B项错误;用TiCl4与水反应生成沉淀制备TiO2,反应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4Cl-,C项正确;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H2O+CO2↑,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6.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2+H2O===2
B.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混合:3S2-+2+8H+===3S↓+2NO↑+4H2O
C.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Fe2++K++[Fe(CN)6]3-===KFe[Fe(CN)6]↓
D.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3ClO-+SO2+H2O===+Cl-+2HClO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2Na++CO2+H2O===2NaHCO3↓,A项错误;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混合,硫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硫单质,同时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NO,B项正确;亚铁离子和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Fe2++K++[Fe(CN)6]3-===KFe[Fe(CN)6]↓,可以用于检验亚铁离子,C项正确;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过量,二氧化硫被次氯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同时过量次氯酸根离子会生成弱酸次氯酸,D项正确。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7.(2024·邢台一模)硫代硫酸钠(Na2S2O3)主要用于照相时作定影剂,也可用作氰化物的解毒剂,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用过量的Na2S2O3溶液除去底片上的AgBr时有Na3[Ag]生
成:Ag++2S2===[Ag]3-
B.久置空气中的Na2S2O3溶液变质:S2+H2O+2O2===2+2H+
C.用Na2S2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足量的Cl2:S2+4Cl2+5H2O===
2+8Cl-+10H+
D.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S2+2H+===S↓+SO2↑+H2O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AgBr难溶于水,用过量的Na2S2O3溶液除去底片上的AgBr时有Na3[Ag]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Br+2S2=== [Ag]3-+Br-,A项错误;久置空气中的Na2S2O3溶液变质,S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
H2O+2O2===2+2H+,B项正确;用Na2S2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足量的Cl2,生成硫酸钠、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S2+4Cl2+5H2O===2+8Cl-+10H+,C项正确;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S↓+SO2↑+H2O,D项正确。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S2
B.透明溶液中:Fe3+、Na+、、Cl-
C.0.1 mol·L-1 KI溶液中:、Fe3+、Cl-、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g2+、Ba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pH=1的溶液中,N会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四种离子在透明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Fe3+能与KI溶液中的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C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Al3+的溶液中:K+、Na+、、Cl-
B.pH=12的溶液中:K+、Na+、Br-、[Al(OH)4]-
C.=1012的溶液中:K+、Na+、、Cl-
D.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Na+、、S2-、Br-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Al3+与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pH=12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该组离子均能共存,B项符合题意; =101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能氧化Cl-,二者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此溶液既可以为酸性溶液又可以为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S2-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Al3+、③Mg2+、④Br-、⑤S、⑥C、⑦Cl-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步骤 操作 现象
Ⅰ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央 pH试纸变蓝
Ⅱ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⑥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⑤⑦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Ⅲ 取Ⅱ的上层溶液,加入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Ⅳ 取Ⅱ的上层溶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步骤Ⅱ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Br-;根据步骤Ⅱ和步骤Ⅲ,该溶液中一定无 S,根据步骤Ⅰ,该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所以一定存在 C,根据离子共存原则,不存在 Al3+、Mg2+;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能是 Na+;步骤Ⅳ不能确定 Cl-的存在,因为步骤Ⅱ加入的氯水中含有 Cl-。因此一定存在的离子是①④⑥,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②③⑤,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⑦,故选A。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1.某溶液可能含有Al3+、、Ba2+、Mg2+、、、、Cl-中的几种,且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同。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取
100 mL该溶液,平均分成2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沉淀滤出;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③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33 g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质量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说明溶液中含有和Mg2+
B.由步骤③可知溶液中c()=0.2 mol·L-1
C.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Al3+和
D.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
12.雄黄(As4S4, )与雌黄(As2S3, )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
难溶砷化物,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因都有抗病毒疗效也可用来入药。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A.反应Ⅰ、Ⅱ、Ⅲ、Ⅳ中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Ⅱ中若有0.5 mol As4S4参加反应,转移14 mol电子,则物质a为SO2
C.反应Ⅰ中,As2S3和Sn2+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反应过程中的尾气用硫酸铜溶液能够完全吸收
反应Ⅲ、Ⅳ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反应Ⅱ中,若物质a为SO2,方程式为As4S4+7O2===2As2O3
+4SO2,0.5 mol As4S4参加反应转移14 mol电子,B项正确;反应Ⅰ中,1个As2S3得到2电子,1个Sn2+失去2电子,故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C项错误;反应的尾气有硫化氢,可能还有二氧化硫,硫酸铜溶液只能吸收H2S,不能吸收SO2,应该用氢氧化钠吸收,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3.亚氯酸钠(N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漂白剂、食品消毒剂等,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高浓度的ClO2易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A.“反应1”中ClO2是还原产物,母液中主要成分是Na2SO4
B.“反应1”需要通入N2稀释ClO2,以防发生爆炸
C.“反应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还原产物均为Cl-时,ClO2的氧化能力是等质量Cl2的2.5倍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反应1中二氧化硫与稀硫酸、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氯和水,Cl元素化合价由+5价下降到+4价,ClO2是还原产物,母液中主要成分是Na2SO4,A项正确;已知高浓度的ClO2易爆炸,“反应1”需要通入N2稀释ClO2,以防发生爆炸,B项正确;“反应2”中发
解析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
O2,H2O2是还原剂,ClO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项正确;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2 mol e-,1 mol ClO2完全反应转移5 mol e-,所以等物质的量的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2.5倍,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