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微练1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课件 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微练1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课件 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练习

资源简介

专题微练1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在0~6 s内,C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0.067 mol·L-1·s-1
B.6 s后,反应停止了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
D.在0~4 s内,v(A)=3v(D)
2.一定条件下,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发生反应,Mn(Ⅱ)起催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Mn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Ⅲ)不能氧化H2C2O4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
D.总反应为2Mn+5C2+16H+2Mn2++10CO2↑+8H2O
3.(2024·深圳二模)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E和M发生如下反应:E(g)+M(g)F(g)G(g)。已知反应初始c0(E)=c0(M)=0.10 mol/L,部分物质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t2后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c(F)随t的变化曲线
B.0~t1内,v(G)= mol·L-1·s-1
C.反应的活化能:①>②
D.t2时,扩大容器的容积,n(F)减小
4.(2024·贵阳质检)已知制备光气COCl2的反应为CO(g)+Cl2(g)COCl2(g) ΔH<0,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Cl2(g)充入密闭容器中,平衡体系中,平衡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M=)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B.平衡常数:Ka=KbC.Cl2的平衡转化率:c>b>a
D.b点时,若M=66 g·mol-1,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
5.(2024·沈阳三模)向容积为1 L的绝热恒容容器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Z(g) ΔH,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
B.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反应速率:va正>vb正
D.a点平衡常数:K>12
6.(2024·锦州质检)已知可逆反应2NO2(g)N2O4(g),NO2和N2O4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存在如下关系:v消(NO2)=ka·c2(NO2),v消(N2O4)=kb·c(N2O4)(其中ka、kb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Y表示NO2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B.图中A点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缩小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变浅
D.若某温度时ka=kb,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5
7.(2024·湖南高中联盟适应性考试)在一定条件下,将2 mol NO和1 mol O2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容器中发生两个反应2NO(g)+O2(g)2NO2(g) ΔH<0和2NO2(g)N2O4(g) ΔH<0。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时体系中NO、O2、NO2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c代表NO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
B.2NO+O22NO2的平衡常数K:K(x点)C.400~1 500 ℃时,随着温度升高,N2O4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
D.一定温度下,当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8.(2024·江西新八校联考)某实验室测定并计算了在136~180 ℃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①2NO(g)+2ICl(g)2NOCl(g)+I2(g) Kp1
②2NOCl(g)2NO(g)+Cl2(g) Kp2
得到lgKp1~和lgKp2~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B.反应2ICl(g)Cl2(g)+I2(g)的ΔH<0
C.升温,反应体系中分子总数会增大
D.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反应①和②已达平衡状态
9.(2024·安徽部分学校联考)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若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常数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温度不变,若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10.(2024·保定一模)碘甲烷(CH3I)可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碘甲烷裂解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2CH3I(g)C2H4(g)+2HI(g) ΔH=+80.2 kJ·mol-1
反应2:3C2H4(g)2C3H6(g) ΔH=-108.1 kJ·mol-1
反应3:2C2H4(g)C4H8(g) ΔH=-120.6 kJ·mol-1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碘甲烷,维持容器内p=0.1 MPa,平衡时C2H4、C3H6和C4H8占容器内所有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容器中某气体的分压p=φ(物质的量分数)×p总,用气体物质的分压替换浓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为分压平衡常数(K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X表示的是C2H4
B.700 K时,反应2的分压平衡常数Kp=3
C.700 K时,从反应开始至恰好平衡,反应2的速率大于反应3的速率
D.700 K时,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内p增大为0.2 MPa,C2H4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11.(2024·邢台一模)CO2的回收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在一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充入体积之比为1∶1的CO2和H2,发生反应:①CO2(g)+H2(g)HCOOH(g) ΔH1=+31.2 kJ·mol-1,②CO2(g)+H2(g)CO(g)+H2O(g) ΔH2=+41.2 kJ·mol-1。在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HCOOH的选择性[HCOOH的选择性=×100%]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高于673 K时,主要发生反应②
B.温度低于673 K时,HCO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平衡时,再充入0.1 mol CO2和0.1 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HCOOH的物质的量增大
D.673 K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HCOOH、CO的浓度之比为5∶57∶13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专题微练1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1.B 解析 在0~6 s内,C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v(C)==0.067 mol·L-1·s-1,A项正确;6 s后,反应达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反应没有停止,只是达到动态平衡,B项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0~6 s内B、C的物质的量分别减小0.6 mol、0.8 mol,A、D的物质的量分别增加1.2 mol、0.4 mol,所以B、C、A、D系数比为3∶4∶6∶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C项正确;在0~4 s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比,v(A)=3v(D),D项正确。
2.C 解析 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开始时反应生成Mn(Ⅲ),后Mn(Ⅲ)被消耗生成Mn(Ⅱ),Mn(Ⅲ)能氧化H2C2O4,A项错误;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到大约13 min时开始生成Mn(Ⅱ),Mn(Ⅱ)对反应起催化作用,13 min后反应速率会增大,B项错误;Mn(Ⅶ)的浓度为0后才开始生成Mn(Ⅱ),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H2C2O4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成离子,总反应为2Mn+5H2C2O4+6H+2Mn2++10CO2↑+8H2O,D项错误。
3.B 解析 由题干反应E(g)+M(g)F(g) G(g)信息可知,F是反应①和反应②的中间产物,达到平衡之前,F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G的浓度一直增大,E、M的浓度一直减小,故可知X为c(G)随t的变化曲线,浓度一直减小的曲线为E或者M随t的变化曲线,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曲线为F随t的变化曲线,A项错误;根据图像信息可知,0~t1 s内,G增大的浓度等于E或M减小的浓度减去t1时F的浓度,即G的浓度增大了(0.10-a) mol·L-1,则v(G)=== mol·L-1·s-1,B项正确;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F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且F的浓度增大得比G快,故反应①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的速率,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故反应的活化能①<②,C项错误;反应①即E(g)+M(g)F(g)不可逆,反应②即F(g) G(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故t2时,扩大容器的容积,n(F)不变,D项错误。
4.D 解析 CO(g)+Cl2(g)COCl2(g) ΔH<0,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增大,M减小,T1>T2,A项错误;a、c两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Ka=Kc,B项错误;M越大,转化率越大,Cl2的平衡转化率c>b=a,C项错误;CO与Cl2等物质的量混合,设起始时n(CO)=n(Cl2)=1 mol,设CO转化了x mol,则66=,解得x=0.5,D项正确。
5.D 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由图像可知,恒容绝热容器中压强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反应温度升高,故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A项错误;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项错误;a点处于平衡状态,则va正=va逆,在平衡之前,v逆逐渐增大,且v正始终大于v逆,故va正     2X(g) + Y(g)  Z(g)
起始/mol  2 1 0
变化/mol  2x x x
平衡/mol  2-2x 1-x x
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得x=0.75 mol,根据K===12,但由于该容器是绝热容器,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0.75 mol,故a点平衡常数K>12,D项正确。
6.D 解析 由速率方程可知,曲线X表示二氧化氮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曲线Y表示四氧化二氮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A项错误;由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的消耗速率是四氧化二氮消耗速率的2倍时,反应达到平衡,由图可知,A点二氧化氮的消耗速率与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相等,则反应未达到平衡,B项错误;缩小容器的容积,NO2气体的浓度增大,气体的颜色变深,C项错误;v消(N2O4)=kb·c(N2O4),则v生(NO2)=2v消(N2O4)=2kb·c(N2O4),平衡时,v消(NO2)=ka·c2(NO2)=v生(NO2)=2kb·c(N2O4),若某温度时ka=kb,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5,D项正确。
7.D 解析 根据题意,2NO(g)+O2(g)2NO2(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时NO和O2的物质的量增大,由于NO和O2的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平衡时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曲线a、b、c分别代表NO、O2、NO2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A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则2NO+O22NO2的平衡常数K:K(x点)>K(y点),B项错误;400~1 500 ℃时,随着温度升高,平衡2NO2(g)N2O4(g)逆向移动,N2O4的体积分数不断减小,C项错误;一定温度下,在反应达到平衡前,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在减小,则压强也一直在减小,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8.B 解析 结合图可知,温度越高,越小,lgKp2越大,即Kp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2NOCl(g)2NO(g)+Cl2(g)正向移动,则反应②的ΔH大于0,反应②为气体系数增大的反应,即ΔS>0,高温下可自发进行,A项正确;设T'>T,即<,由图可知lgKp2(T')-lgKp2(T)>|lgKp1(T')-lgKp1(T)|=lgKp1(T)-lgKp1(T'),则lg[Kp2(T')·Kp1(T')]>lg[Kp2(T)·Kp1(T)],即Kp(T')>Kp(T),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大于0,B项错误;结合图可知,温度越高,越小,lgKp1越小,即Kp1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2NO(g)+2ICl(g)2NOCl(g)+I2(g)逆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2NOCl(g)2NO(g)+Cl2(g)正向移动,两个反应的移动方向均使气体物质增多,C项正确;体系的颜色不变时,即I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9.D 解析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若增大压强,v正>v逆,A项错误;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B项错误;温度不变,若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气体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若投料比n(H2)∶n(CO2)=3∶1,图中 M点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列三段式:
6H2(g)+2CO2(g)CH2CH2(g)+4H2O(g)
起始/mol  3a   a       0      0
变化/mol  1.5a  0.5a     0.25a    a
平衡/mol  1.5a  0.5a     0.25a    a
乙烯的体积分数为×100%=7.7%,D项正确。
10.D 解析 根据反应1、2、3的焓变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反应1正向移动,反应2、3逆向移动,C2H4的含量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即可判断Y为C2H4,X为C3H6,A项错误;由图可以得知700 K时,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为7.5%,所以p(C3H6)=0.007 5 MPa,C2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所以p(C2H4)=0.002 5 MPa,根据分压平衡常数公式计算可以得到Kp==3 600 MPa-1,B项错误;反应2和反应3的反应物相同,达到平衡时反应2和反应3所用的时间相同,反应2的产物C3H6的含量低于反应3的产物C4H8的含量,再乘上各自反应的计量数的比例可以得到反应2的速率明显小于反应3的速率,C项错误;增大压强,反应1逆向移动,反应2和反应3均正向移动,C2H4的含量会减少,体积分数会减小,D项正确。
11.D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当温度高于673 K时,CO2的转化率增加,但HCOOH的选择性下降,故以发生反应②为主,A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温度低于673 K时,HCO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项正确;平衡时再通入0.1 mol CO2和0.1 mol H2,平衡一定正向移动,HCOOH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C项正确;根据题意,利用转化率和选择性表达式可知,673 K时CO2的转化率为95%,其中HCOOH的选择性为30%,那么CO的选择性为70%,设起始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a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元素守恒,平衡时二氧化碳0.05a mol,HCOOH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95a mol,那么HCOOH的物质的量为0.95a×30%=0.285a mol,CO的物质的量为0.95a×70%=0.665a mol,恒容密闭容器中CO2、HCOOH、CO的浓度之比为10∶57∶133,D项错误。(共37张PPT)
专题微练14 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
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
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在0~6 s内,C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0.067
mol·L-1·s-1
B.6 s后,反应停止了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 6A+2D
D.在0~4 s内,v(A)=3v(D)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2.一定条件下,酸性KMnO4溶液
与H2C2O4发生反应,Mn(Ⅱ)起催
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Mn粒
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Ⅲ)不能氧化H2C2O4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
D.总反应为2Mn+5C2+16H+===2Mn2++10CO2↑+8H2O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开始时反应生成Mn(Ⅲ),后Mn(Ⅲ)被消耗生成Mn(Ⅱ),Mn(Ⅲ)能氧化H2C2O4,A项错误;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到大约13 min时开始生成Mn(Ⅱ),Mn(Ⅱ)对反应起催化作用,13 min后反应速率会增大,B项错误;Mn(Ⅶ)的浓度为0后才开始生成Mn(Ⅱ),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H2C2O4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成离子,总反应为2Mn+5H2C2O4+6H+
===2Mn2++10CO2↑+8H2O,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A.温度:T1B.平衡常数:Ka=KbC.Cl2的平衡转化率:c>b>a
D.b点时,若M=66 g·mol-1,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5.(2024·沈阳三模)向容积为1 L的绝热恒容容
器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
+Y(g) Z(g) ΔH,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
B.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反应速率:va正>vb正
D.a点平衡常数:K>12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由图像可知,恒容绝热容器中压强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反应温度升高,故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A项错误;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项错误;a点处于平衡状态,则va正=va逆,在平衡之前,v逆逐渐增大,且v正始终大于v逆,故va正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6.(2024·锦州质检)已知可逆反应2NO2(g) N2O4(g),NO2和N2O4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存在如下关系:v消(NO2)=ka·c2(NO2),v消(N2O4)
=kb·c(N2O4)(其中ka、kb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Y表示NO2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B.图中A点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缩小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气体的颜色变浅
D.若某温度时ka=kb,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5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由速率方程可知,曲线X表示二氧化氮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曲线Y表示四氧化二氮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A项错误;由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的消耗速率是四氧化二氮消耗速率的2倍时,反应达到平衡,由图可知,A点二氧化氮的消耗速率与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相等,则反应未达到平衡,B项错误;缩小容器的容积,NO2气体的浓度增大,气体的颜色变深,C项错误;v消(N2O4)=kb·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7.(2024·湖南高中联盟适应性考试)在一定
条件下,将2 mol NO和1 mol O2通入恒容密
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容器中发生两个反应
2NO(g)+O2(g) 2NO2(g) ΔH<0和
2NO2(g) N2O4(g) ΔH<0。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时体系中NO、O2、NO2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A.曲线c代表NO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
B.2NO+O2 2NO2的平衡常数K:K(x点)C.400~1 500 ℃时,随着温度升高,N2O4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
D.一定温度下,当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根据题意,2NO(g)+O2(g) 2NO2(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时NO和O2的物质的量增大,由于NO和O2的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平衡时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曲线a、b、c分别代表NO、O2、NO2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A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则2NO+O2 2NO2的平衡常数K:K(x点)>K(y点),B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400~1 500 ℃时,随着温度升高,平衡2NO2(g) N2O4(g)逆向移动,N2O4的体积分数不断减小,C项错误;一定温度下,在反应达到平衡前,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在减小,则压强也一直在减小,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A.反应②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B.反应2ICl(g) Cl2(g)+I2(g)的
ΔH<0
C.升温,反应体系中分子总数会
增大
D.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
反应①和②已达平衡状态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9.(2024·安徽部分学校联考)一定条件下
可合成乙烯:6H2(g)+2CO2(g) CH2==
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
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若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常数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温度不变,若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若增大压强,v正>v逆,A项错误;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B项错误;温度不变,若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气体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若投料比n(H2)∶n(CO2)=3∶1,图中 M点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列三段式: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容器中某气体的分压p=φ(物质的量分数)×p总,用气体物质的分压替换浓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为分压平衡常数(K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A.图中物质X表示的是C2H4
B.700 K时,反应2的分压平衡常数Kp=3
C.700 K时,从反应开始至恰好平衡,反应2的速率大于反应3的速率
D.700 K时,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内p增大为0.2 MPa,C2H4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解析
应物相同,达到平衡时反应2和反应3所用的时间相同,反应2的产物C3H6的含量低于反应3的产物C4H8的含量,再乘上各自反应的计量数的比例可以得到反应2的速率明显小于反应3的速率,C项错误;增大压强,反应1逆向移动,反应2和反应3均正向移动,C2H4的含量会减少,体积分数会减小,D项正确。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A.温度高于673 K时,主要发生反应②
B.温度低于673 K时,HCOOH的选择
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平衡时,再充入0.1 mol CO2和
0.1 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HCOOH
的物质的量增大
D.673 K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HCOOH、CO的浓度之比为5∶57∶133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根据图像可知,当温度高于673 K时,CO2的转化率增加,但HCOOH的选择性下降,故以发生反应②为主,A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温度低于673 K时,HCO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项正确;平衡时再通入0.1 mol CO2和0.1 mol H2,平衡一定正向移动,HCOOH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C项正确;根据题意,利用转化率和选择性表达式可知,673 K时CO2的转化率为95%,其中HCOOH的选择性为30%,那么CO的选择性为70%,设起始时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a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元素守恒,平衡时二氧化碳0.05a mol,HCOOH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95a mol,那么HCOOH的物质的量为0.95a×30%=0.285a mol,CO的物质的量为0.95a×70%=0.665a mol,恒容密闭容器中CO2、HCOOH、CO的浓度之比为10∶57∶133,D项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