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微练22 化学实验基础 1.实验室根据化学试剂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B.少量的白磷保存在冷水中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D.液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上层加CCl4液封2.下列实验室药品的保存或实验安全应急措施错误的是( )A.漂白粉要避光、密封保存在阴凉处B.浓溴水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擦拭C.AgNO3溶液应当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抹稀NaOH溶液3.(2024·安徽卷)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过氧化钠和硫黄:加水,振荡B.水晶和玻璃:X射线衍射实验C.氯化钠和氯化钾:焰色试验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荡4.(2024·黑吉辽卷)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试剂A 检验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K3[Fe(CN)6]溶液B 测定KHS溶液中c(S2-) 用AgNO3溶液滴定C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加入金属钠,过滤D 测定KClO溶液的pH 使用pH试纸5.(2024·浙江6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6.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A.重结晶法提纯乙酰苯胺():⑥⑦⑧B.蒸馏法分离苯(沸点80.1 ℃)和甲苯(沸点111 ℃):①③⑤⑨C.用NaOH标准溶液作滴定试剂,酸碱滴定法测定草酸(H2C2O4)溶液浓度:③④D.用CCl4作萃取剂,萃取法提取碘水中的碘:②⑥7.下列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H4中的C2H4 B.分离碘和CCl4C.验证HCl极易溶于水 D.测量SO2的体积8.(2024·安徽素质测试)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Cl2中HCl B.收集H2S气体C.NaCl的焰色试验 D.获取MgCl2晶体9.(2024·大连适应性测试)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 B.测量NO2气体的体积C.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D.分离碘和氯化铵固体10.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l2中少量HCl B.蒸干制备胆矾C.熔融纯碱 D.制备Cl211.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称取粗盐 滤液 精盐A.步骤①:根据粗盐的质量和溶解度来确定烧杯和量筒的规格B.步骤②~④:BaCl2、NaOH和Na2CO3的滴加“顺序”和“量”不可调整C.步骤⑥:用玻璃棒搅拌滤液,直到没有气泡冒出,且pH试纸检验滤液呈碱性D.步骤①~⑦:需要的实验用品有分液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陶土网和胶头滴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专题微练22 化学实验基础1.B 解析 因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则不能将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可将金属锂保存在固体石蜡中以隔绝空气,A项错误;白磷易自燃,应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以隔绝空气,B项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C项错误;液溴易挥发,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上层加水液封,D项错误。2.D 解析 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容易与CO2、H2O反应生成HClO,HClO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分解为HCl和O2从而变质失效,因此漂白粉需要避光、密封保存在阴凉处,A项正确;浓溴水沾在皮肤上需要先用大量水冲洗,随后再用酒精擦拭,B项正确;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硝酸银为溶液,应该保存在细口瓶中,故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项正确;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抹稀NaHCO3溶液,不能涂NaOH溶液,D项错误。3.D 解析 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硫不溶于水,可以鉴别,A项可行;水晶为晶体,有独立的晶格结构,玻璃为非晶体,没有独立的晶格结构,可以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鉴别,B项可行;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C项可行;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层,不能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D项不可行。4.A 解析 溶液中含有Fe2+,可以与K3[Fe(CN)6]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A项合理;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S2-不断被消耗,溶液中的HS-继续电离生成S2-,B项不合理;金属钠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钠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理;ClO-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5.C 解析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可用装置①制取,气态产物为SO2,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检验,A项正确;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B项正确;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C项错误;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混合物,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D项正确。6.C 解析 重结晶法提纯乙酰苯胺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项合理;蒸馏法需要用到温度计以测量蒸气温度,蒸馏烧瓶用来盛装混合液,锥形瓶用于盛装收集到的馏分,直形冷凝管用来冷凝蒸馏出来的气体,B项合理;NaOH标准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而④为酸式滴定管,C项不合理;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D项合理。7.C 解析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A项不符合题意;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形成溶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碘和CCl4,B项不符合题意;喷泉实验要求烧瓶与大气产生压力差,HCl气体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产生喷泉,可以验证HCl气体极易溶于水,C项符合题意;S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图中装置不能用于测量SO2的体积,D项不符合题意。8.B 解析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时,混合气体应从洗气瓶的长导气管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项错误;H2S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2S气体,为防止有毒的H2S气体逸出污染空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B项正确;铜丝的焰色试验为绿色,不能用铜丝蘸取NaCl溶液在火焰上灼烧,C项错误;MgCl2在溶液中水解生成Mg(OH)2和盐酸,直接蒸发MgCl2溶液时,HCl受热挥发,使水解平衡不断右移直至趋于完全得到Mg(OH)2,无法得到无水MgCl2,D项错误。9.C 解析 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不能用自来水,A项错误;NO2能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该装置不能测量NO2气体的体积,B项错误;钠的性质非常活泼,随意丢弃易发生事故,实验室中剩余的钠要放回试剂瓶,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可放回盛装煤油的试剂瓶中,C项正确;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后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碘易升华,加热碘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后,升华的碘遇冷重新变为固体,所以不能用该方法分离碘和氯化铵固体,D项错误。10.C 解析 Cl2和HCl均能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A项错误;用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蒸干会造成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B项错误;熔融纯碱时使用铁坩埚,C项正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时需要酒精灯加热,D项错误。11.A 解析 溶解操作中要根据粗盐的质量和溶解度来确定烧杯和量筒的规格,A项正确;步骤②~④中Na2CO3必须要在加完BaCl2溶液之后再加入,作用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NaOH的加入顺序没有要求,B项错误;步骤⑥加适量HCl除去步骤③加入的过量的OH-和步骤④加入的过量的,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溶液呈酸性,C项错误;步骤①~⑦中没有分液,不需要用到分液漏斗,D项错误。(共26张PPT)专题微练22 化学实验基础15678910112341.实验室根据化学试剂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B.少量的白磷保存在冷水中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D.液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上层加CCl4液封因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则不能将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可将金属锂保存在固体石蜡中以隔绝空气,A项错误;白磷易自燃,应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以隔绝空气,B项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C项错误;液溴易挥发,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上层加水液封,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2342.下列实验室药品的保存或实验安全应急措施错误的是( )A.漂白粉要避光、密封保存在阴凉处B.浓溴水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擦拭C.AgNO3溶液应当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抹稀NaOH溶液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容易与CO2、H2O反应生成HClO,HClO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分解为HCl和O2从而变质失效,因此漂解析1567891011234白粉需要避光、密封保存在阴凉处,A项正确;浓溴水沾在皮肤上需要先用大量水冲洗,随后再用酒精擦拭,B项正确;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硝酸银为溶液,应该保存在细口瓶中,故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项正确;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抹稀NaHCO3溶液,不能涂NaOH溶液,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2343.(2024·安徽卷)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过氧化钠和硫黄:加水,振荡B.水晶和玻璃:X射线衍射实验C.氯化钠和氯化钾:焰色试验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荡1567891011234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硫不溶于水,可以鉴别,A项可行;水晶为晶体,有独立的晶格结构,玻璃为非晶体,没有独立的晶格结构,可以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鉴别,B项可行;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C项可行;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层,不能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D项不可行。解析15678910112344.(2024·黑吉辽卷)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1567891011234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试剂A 检验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K3[Fe(CN)6]溶液B 测定KHS溶液中c(S2-) 用AgNO3溶液滴定C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加入金属钠,过滤D 测定KClO溶液的pH 使用pH试纸溶液中含有Fe2+,可以与K3[Fe(CN)6]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A项合理;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S2-不断被消耗,溶液中的HS-继续电离生成S2-,B项不合理;金属钠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钠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理;ClO-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解析15678910112345.(2024·浙江6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1567891011234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2H2O+SO2↑,可用装置①制取,气态产物为SO2,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检验,A项正确;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B项正确;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C项错误;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混合物,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23415678910112341567891011234C.用NaOH标准溶液作滴定试剂,酸碱滴定法测定草酸(H2C2O4)溶液浓度:③④D.用CCl4作萃取剂,萃取法提取碘水中的碘:②⑥重结晶法提纯乙酰苯胺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项合理;蒸馏法需要用到温度计以测量蒸气温度,蒸馏烧瓶用来盛装混合液,锥形瓶用于盛装收集到的馏分,直形冷凝管用解析来冷凝蒸馏出来的气体,B项合理;NaOH标准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而④为酸式滴定管,C项不合理;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D项合理。解析15678910112347.下列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67891011234 A.除去CH4中的C2H4 B.分离碘和CCl4 C.验证HCl极易溶于水 D.测量SO2的体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A项不符合题意;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形成溶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碘和CCl4,B项不符合题意;喷泉实验要求烧瓶与大气产生压力差,HCl气体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产生喷泉,可以验证HCl气体极易溶于水,C项符合题意;S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图中装置不能用于测量SO2的体积,D项不符合题意。解析15678910112348.(2024·安徽素质测试)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67891011234 A.除Cl2中HCl B.收集H2S气体 C.NaCl的焰色试验 D.获取MgCl2晶体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时,混合气体应从洗气瓶的长导气管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项错误;H2S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2S气体,为防止有毒的H2S气体逸出污染空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B项正确;铜丝的焰色试验为绿色,不能用铜丝蘸取NaCl溶液在火焰上灼烧,C项错误;MgCl2在溶液中水解生成Mg(OH)2和盐酸,直接蒸发MgCl2溶液时,HCl受热挥发,使水解平衡不断右移直至趋于完全得到Mg(OH)2,无法得到无水MgCl2,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2349.(2024·大连适应性测试)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1567891011234 A.制备Fe(OH)3胶体 B.测量NO2气体的体积 C.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D.分离碘和氯化铵固体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不能用自来水,A项错误;NO2能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该装置不能测量NO2气体的体积,B项错误;钠的性质非常活泼,随意丢弃易发生事故,实验室中剩余的钠要放回试剂瓶,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可放回盛装煤油的试剂瓶中,C项正确;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解析1567891011234化氢,遇冷后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碘易升华,加热碘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后,升华的碘遇冷重新变为固体,所以不能用该方法分离碘和氯化铵固体,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23410.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67891011234 A.除去Cl2中少量HCl B.蒸干制备胆矾 C.熔融纯碱 D.制备Cl2Cl2和HCl均能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A项错误;用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蒸干会造成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B项错误;熔融纯碱时使用铁坩埚,C项正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时需要酒精灯加热,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23415678910112341567891011234B.步骤②~④:BaCl2、NaOH和Na2CO3的滴加“顺序”和“量”不可调整C.步骤⑥:用玻璃棒搅拌滤液,直到没有气泡冒出,且pH试纸检验滤液呈碱性D.步骤①~⑦:需要的实验用品有分液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陶土网和胶头滴管溶解操作中要根据粗盐的质量和溶解度来确定烧杯和量筒的规格,A项正确;步骤②~④中Na2CO3必须要在加完BaCl2溶液之后再加入,解析作用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NaOH的加入顺序没有要求,B项错误;步骤⑥加适量HCl除去步骤③加入的过量的OH-和步骤④加入的过量的,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溶液呈酸性,C项错误;步骤①~⑦中没有分液,不需要用到分液漏斗,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2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微练22 化学实验基础.docx 专题微练22 化学实验基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