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2025年化学中考复习课题七 中和反应与溶液的酸碱度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一、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考点要求壹1.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2.能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能依据中和反应设计实验方案。核心知识点贰知识点1 中和反应1.定义:___与___作用生成___和___的反应。2.表达式:酸+碱→盐+水3.微观实质:酸中的_______________与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即H++OH-=H2O。4.应用(1)农业:调节土壤酸碱性,如用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2)工业:处理工厂废水,如用________处理酸性废水。(3)生活:蚊虫叮咬后涂抹碱性物质(如肥皂水),减轻痛痒。(4)医药:服用含碱性物质的药物 (如_________、氢氧化镁)以中和过多的胃酸。知识归纳酸碱盐水氢离子(或H+)氢氧根离子(或OH-)水分子(或H2O)熟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铝【注意】①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它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②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知识点2 溶液的酸碱度1.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可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2. 溶液pH的测定: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干燥的pH试纸,用_______蘸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到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对比,读出pH(读数为整数)。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1)pH___7,溶液显酸性;pH越___,酸性越强。(2)pH___7,溶液显中性。(3)pH___7,溶液显碱性;pH越___,碱性越强。<=>小大4.pH的应用(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2)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3)通过测定雨水的pH(pH<____的降雨为酸雨),可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4)通过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5.6【注意】①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体。②不能将pH 试纸润湿,也不能用沾水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否则测酸性溶液pH偏____,测碱性溶液pH偏____。③pH试纸一般只能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14之间的整数),用pH 计等精密仪器能比较准确地测定溶液的pH。小大核心素养——实验突破实验 中和反应的探究1.实验原理:大多数酸和碱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为例(如下图)。2.探究过程【实验操作及现象】(1)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________。(2)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______不断搅拌,当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入稀盐酸。变为红色玻璃棒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实验分析与结论】(1)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最终变成____,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示剂一般选择酚酞溶液,不选用紫色石蕊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紫色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和紫色之间界限不明显【实验反思】在酸滴定碱过程中,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可能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酸过量。检验酸是否过量的方法:(1)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呈___色,则稀盐酸过量。(2)用pH试纸测定,若pH___7,则稀盐酸过量。(3)加入较活泼金属,若产生______,则稀盐酸过量。(4)加入碳酸盐,若产生______,则稀盐酸过量。(5)加入氧化铜(或氧化铁),若固体溶解,溶液变________色,则稀盐酸过量。(6)加入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铁),若固体溶解,溶液变_________色,则稀盐酸过量。红<气泡气泡蓝(或黄)蓝(或黄)考点攻坚叁命题点1 中和反应例1 (2024·杭州)常温下,将10mL5%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mL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的Na+数目不断增加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A命题点2 溶液的pH例2 (2023·兰州)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1)根据图2曲线判断,图1中的溶液B是______。(2)图2中a点所示的溶液pH___7(填“>”“<”或“=”),溶液呈现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3)c点所示的溶液中Na+个数与Cl-个数关系是:n(Na+)_____n(Cl-)(填“>”“<”或“=”)。(4)a点到b点pH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稀盐酸>碱性<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专项训练肆1.(2024·河南)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B.84消毒液(11~12)C.鸡蛋清(7~8)D.柠檬汁(2~3)D2.(2024·北京)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数据如下。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C.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A3.(2023·广州)(1)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行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2)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另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____种情况,具体的溶质组合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NaCl,NaCl、HCl,NaCl、NaOH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4)探究第(3)题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5)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 HCl”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没有明显现象白色固体课堂练习伍1.(2023·大连)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B2.(2024·怀化)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厕所清洁剂(1~2) B.橘子汁(3~4)C.西瓜汁(5~6) D.炉具清洁剂(12~13)3.(2023·赤峰)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7.6~8.2。下面是赤峰地区几种土壤类型及其pH,其中比较适合种植该系列谷子的土壤 是( )DC4.(2023·怀仁)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酚酞溶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又变红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D.发生中和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C5.(2024·遵义)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和乳汁均显酸性B.胆汁比胰液的碱性强C.可将pH试纸放入口腔测唾液的pHD.饮用苏打水可以缓解胃酸过多症状D6.(2022·齐齐哈尔)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B.加入b g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C.加入c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D.NaOH溶液由a g递增到b 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C7.(2023·云南)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A8.(2023·甘孜)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需要证据支持。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9.(2023·重庆)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图2D10.(2024·安庆)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B.加入m g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D.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11.(2023·铜仁)HCl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请回答下列问题。(1) Cl 和 Cl 的中子个数相差__________个。(2)HCl气体通入NaOH 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_________(填①、②或③)。2②12.(2023·青岛)学习完酸碱中和反应后,某化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1)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证明了稀硫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是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 ”表示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2SO4+2NaOH==Na2SO4+2H2OH2O(3)实验结束后得到无色溶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H2SO4【查阅资料】BaSO4难溶于水。【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二正确。【反思交流】①研究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不但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应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可加入 进行中和_________________。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物是否过量熟石灰 (合理即可)知 识 梳 理巩 固 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