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九年级入学练习试卷化学学科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冰雪消融C. 钢铁生锈 D. 食物变质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金刚石切割玻璃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生石灰作干燥剂 D. 石墨用作电极材料3. 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出液体体积 B. 加热液体C. 点燃酒精灯 D. 检验二氧化碳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含有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空气质量级别越低,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春天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B.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C. 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D. 氧气加压降温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分子之间有间隔7.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8. 维生素 A 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它的化学式为 C20H30O。下列关于维生素 A 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维生素 A 含有 51 个原子 B. 维生素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维生素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6g D. 维生素 A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0:30:19. 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空气污染原因之一D. C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0. 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相关知识叙述中正确的是A. 把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 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C 室内着火,要立即打开门窗D. 堆放杂物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1. 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某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12.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A. 物质Y一定是单质B.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 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 过年期间,四川内江小孩哥向下水道内扔鞭炮,引发沼气爆炸安全事故给我们很大的警醒作用。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B. 夜晚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原因C. 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D. 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进去应打开手电筒,以保证安全14.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铜和锌 B.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D.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15.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A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B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D MnO2固体 碳粉 加水溶解、过滤A. A B. B C. C D. D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9分)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做好自我保护,外出时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常见的口罩有棉布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过氧乙酸(CH3COOOH)能够有效灭活病毒。已知过氧乙酸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呈弱酸性。(1)写出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2)过氧乙酸属于________(填“化合物”或“氧化物”)。(3)活性炭口罩的使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______。(2)DeepSeek科技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用于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该材料在接触CO2时会变色,其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钙(Ca(OH)2)与CO2反应。写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8. 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桥梁建筑中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2)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防止自行车的车架生锈,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2)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20. 北雅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中含有_____(填化学式)。(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3)加入过量Fe的目的是________。(4)写出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用 A 装置作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_(填“b”或“c”)口通入。22. 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类用火、防火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图1 图2(1)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①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个条件之一。②省油灯的原理是___________。③“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受热分解b.水分子不断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d.水分子数目减少(2)依据灭火原理,徽派防火墙如图2(又叫马头墙,能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是_____。五、计算题(6分)23. 我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欲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现向14g该样品中加入100g稀盐酸混合至无气泡产生(杂质不发生反应),烧杯中最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9.6g,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请写出详细计算步骤)2025年春季九年级入学练习试卷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AD【15题答案】【答案】BC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9分)【16题答案】【答案】(1)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2)化合物 (3)吸附【17题答案】【答案】(1)(2)【18题答案】【答案】(1)大 (2)喷漆【19题答案】【答案】(1)天然气 (2)煮沸【20题答案】【答案】(1)Fe、Cu(2)过滤 (3)将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4)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题答案】【答案】(1)锥形瓶 (2)BC##CB(3) ①.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 b【22题答案】【答案】(1) ①. 炷②. 油③. 三##3 ④. 油燃烧放热,上层油温度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蒸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⑤. bcd(2)隔离可燃物五、计算题(6分)【23题答案】【答案】(1)4.4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x=10g答: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