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泉港区2024年秋季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 “低碳节能,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草稿纸双面使用 B. 矿泉水瓶丢进可回收垃圾桶C. 废旧书籍焚烧处理 D.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水银 B. 氢气 C. 氯化钠 D. 金刚石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引发火灾 B. 液体溅出C. 氯化钠质量偏大 D. 试管破损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表示3个氧原子B. 中的化合价:C. 中的“2”表示3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 氦气:5. 研究表明,青少年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易造成身体中钙的流失。以下疾病可能与钙的流失有关的是A. 贫血 B. 侏儒症 C. 甲状腺疾病 D. 骨质疏松6.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 除去中少量:点燃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过量的稀硫酸C. 鉴别一瓶氮气和一瓶二氧化碳: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D. 鉴别双氧水(溶液)和纯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振荡7. 滨海新城,山海泉港盛产美味的螃蟹,螃蟹营养丰富,其天冬氨酸的含量比较高。已知天冬氨酸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冬氨酸由4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B. 天冬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3gC. 天冬氨酸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D. 天冬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 归纳与总结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有错误的是A.重要化学史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 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物理变化 氧气不易溶于水——物理性质C.实验仪器的使用 D.化学与生活烧杯加热——应垫陶土网 酒精灯熄灭——用灯帽盖灭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防止腐败A. A B. B C. C D. D9.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 调查燃料的合理利用:柴油车排出的尾气中有黑烟是因为柴油不完全燃烧B.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模型:氨气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含量:属于空气污染物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净化后得到纯水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蜡烛燃烧时会先熔化、汽化,所以在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C.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电解水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则不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1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2)打开醋瓶会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是由于________。(3)铁锅生锈的原理是________,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合理方法________。(4)生火煮饭,点燃天然气,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煮熟灭火,关闭天然气灶的阀门使火焰熄灭,该灭火原理是________。(5)食物变质是________(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会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不要食用过期食物。12.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1)万户飞天:明代陶成道飞天时用黑火药作火箭燃料。其化学方程式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火箭发射:液态四氧化二氮和肼(化学式为)作载人飞船火箭推进剂,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嫦娥探月:嫦娥5号探测器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经分析得出月球上含有等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①氦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称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氦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②图1中②和⑤对应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一种耐高温陶瓷,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价和价,则该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③由图2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n的值为________。13.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既可以做成铁丝,又可以做成铁板,这体现了铁具有________性。(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________。(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烘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4)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14. 回答下列问题(1)近几年,甲醇能源和甲醇汽车正在受到重视。按照工信部关于对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测算,同等功率下甲醇车比汽油车能效提高2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6%。发展甲醇经济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①甲醇属于________(填“化合物”、“氧化物”或“单质”)。②甲醇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kg。(2)通过光伏发电分解水可制得氢气,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制备甲醇,以及甲醇燃料燃烧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①光伏发电分解水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先光能转化为电能再________。②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15. 坝头溪是泉港的母亲河,同学们开展了有关水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任务一:了解水的存在及循环(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1所示,其中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2)图2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是通过水的蒸发等方式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之间间隔始终不变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任务二:研究水的净化(3)某同学设计的净水过程如图3所示。物质A是明矾能作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性杂质,使杂质快速沉降下来,则m=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操作b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在过滤操作中,某同学发现一段时间后过滤速度越来越慢,他应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填序号)。①重新更换滤纸继续过滤②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③将滤纸捣破以加快过滤速度任务三: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4)请写出一条防止坝头溪水体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16.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A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若不改正实验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则可对B装置中部分仪器进行简单的更换,方法是________。(3)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4)用F和G收集并测量二氧化碳体积,接口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d。17. 核潜艇在水下运行的最长时间记录为90天,保障艇内人员正常的生命活动,氧气的制备至关重要。学校化学小组围绕制氧开展两项主题活动。主题一:化学制氧气化学制氧气利用艇内人员呼出气体中的物质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呼出的气体有多种,是什么物质参与反应?已知:氮气不与过氧化钠反应。【提出假设】(1)①可能是;②可能是_______;③可能是和。探究一:呼出气体中能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进行实验】首先使用塑料袋收集一袋呼出气体,并用传感器测出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如图1),然后快速向塑料袋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继续用传感器检测,数据如图2。【数据处理】(2)根据图2实验数据得出,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还会生成碳酸钠,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探究二:呼出气体中能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进行实验】(3)实验小组同学又对水和过氧化钠能否反应展开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与过氧化钠接触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P口处,现象是________。实验中发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结论】猜想③正确,过氧化钠既和水反应也和二氧化碳反应【拓展应用】(4)化工厂储存的过氧化钠一旦失火,应选用________灭火(填字母序号)。A. 二氧化碳灭火器 B. 水基型灭火器 C. 细沙主题二:电解水制氧气【进行实验】(5)活动一:用如图4装置制氧气,一段时间后,A电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为克,则B电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活动二:多措施提高制氧效率。提高电解效率的措施主要包括:增强水的导电性、改变电解温度、设置超声波场等。【讨论分析】(6)如图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不锈钢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①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使电解反应界面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降低了电解效率。②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________。18. 2023年,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户南平,为企业碳交易的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撑。某企业每天生产尿素,其原理是:。理论上该企业每天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泉港区2024年秋季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11题答案】【答案】(1)元素 (2)分子在不断运动(3) ①. 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 ②. 洗净擦干##涂油等(4) ①. ②. 移除可燃物(5)缓慢氧化【12题答案】【答案】(1)(2)(3) ①. ②. 不同 ③. ④. 78.96 ⑤. 6【13题答案】【答案】(1)延展 (2)(3)形成合金熔点降低(合理即可)(4) ①. ②. 置换反应【14题答案】【答案】(1) ① 化合物 ②. 24(2) ①. 转化为化学能 ②. ③.【15题答案】【答案】(1)2.53%(2)①③ (3) ①. 2 ②. 过滤 ③. 吸附 ④. ①(4)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养成文明习惯,不往河里乱丢垃圾等(合理即可)【16题答案】【答案】(1) ①. 导管 ②. 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2) ①. ②.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进行实验(3) ①. D 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二氧化碳(4) ①. c ②. b【17题答案】【答案】(1)##二氧化碳(2)(3) ①. 木条燃烧更旺 ②. 放热 (4)C(5)(6) ①. 减小 ②. 超声波振动能减少电极表面的气泡【18题答案】【答案】解:设理论上该企业每天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880t答:理论上该企业每天消耗二氧化碳质量是880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