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Cu:64 Fe:56 Al:27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国家一级文物“东汉击鼓说唱陶俑”憨态可掬,形象生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所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夯土和泥 B. 捏塑成形 C. 烧造为俑 D. 出土清洗
2.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增大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变成小冰晶,此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的种类 B. 分子间的空隙
C. 分子的体积 D. 分子的质量
3. 翻译《化学鉴原》并创造出氢、氧、钠等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我国近代化学先驱是
A 徐寿 B. 徐光启 C. 侯德榜 D. 沈括
4. 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不提倡的做法是
A.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 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C. 农业上采用滴灌喷灌的方式灌溉 D. 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
5. 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稀盐酸 B. 量取液体
C.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D. 加热液体
6. 运用模型思维方法认识微观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7. 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 该装置能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
C. 该装置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 该装置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8. 2024年7月30日,中国运动员孙颖莎和王楚钦获得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冠军,这是国乒奥运会历史上首枚混双冠军。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主要成分是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C8H6O4)和乙二醇为原料制成的,对于其原料对苯二甲酸(C8H6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苯二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每个对苯二甲酸分子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 16.6g对苯二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与4.5g水中氢元素质量相同
D. 对苯二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3:32
9. 钛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钛酸亚铁()可用来冶炼金属钛。钛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 B. +4 C. +3 D. +2
10.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
A. Li B. Li2O C. Li2CO3 D. LiOH
11. 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三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实验。实验Ⅲ中小花变红,实验Ⅰ、Ⅱ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Ⅰ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B. 实验Ⅱ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C.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将实验Ⅲ中的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吹干,纸花依旧为红色
12. 小丽在实验室配制15%的NaCl溶液用于选种,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取用NaCl B. 称量NaCl
C. 读取水的体积 D. 溶解NaCl
13.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碳、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
B. 铝离子核内质子数为13
C. 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 g
D. 它们都位于第三周期
14. 将一定量的铝粉、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0.4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 4.8g B. 5.4 C. 9.2g D. 13.0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请从氮气、氧气、干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的气体是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16. 用如图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用带火星木条检验a管中气体为O 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水的组成的推论之一是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世界,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看法。下面列举了四名同学的观点。
(1)其中______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2)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填字母)。
(3)D微观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18. 《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回答问题:
(1)该工艺获得的“颗盐”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用化学知识能很好地解释古人的制盐工艺。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此温度下,将9g氯化钠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钠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 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沼气的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便携式炉具使用有机物R作燃料,2.9g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4.5gH2O,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0.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乙、丙都含有氧元素,反应均为分解反应,且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反应均为置换反应,甲、乙、丙为金属。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0分)
21. 公路上,一辆满载的货车由于紧急刹车,轮胎忽然燃烧起来。司机撤离驾驶室时迅速熄火并切断汽车的油路开关,赶来的救援人员一边使用灭火器和水枪灭火,一边设法将车上的易燃物品转移,短时间内就扑灭了火灾,避免了更危险的情况发生。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燃烧的条件分析为什么轮胎会着火。
(2)救援人员将车上的易燃物品转移,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22.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
(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图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写物质的名称)
(2)请写出图3中过程①的微观实质。
23. 实验室常用下列图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
(1)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收集氨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写出实验室用 A装置制取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条件是什么?
24. 共享单车(电动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
(1)图中所标部位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哪些?(写序号)
(2)轮毂用铝合金不用纯铝的原因是什么?
(3)设计实验比较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25.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生产和运用。
I.金属的应用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性。
(2)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金属的冶炼
(3)下列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B.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C.金红石(主要成分)
D.赤铜矿(主要成分是)
在炼制时,若要制得金属铜,需要选择的矿石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1,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2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需“捣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若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请写出炼铁炉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
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5)防止金属生锈是金属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C处铁丝依然光亮,A、B处实验现象对比,可得出铁生锈与______有关。
(6)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在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时遇到困难。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该样品中铜的质量。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题答案】
【答案】 ①. N2 ②. CO2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 水中含有氧元素
(2)
【17题答案】
【答案】(1)丙 (2)A
(3)Na+
【18题答案】
【答案】(1)混合物 (2) ①. 36.0 ②. 饱和 ③. 不变
【19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C4H10
【20题答案】
【答案】(1)
(2)甲>乙>丙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0分)
【21题答案】
【答案】(1)紧急刹车,摩擦力增大,产生大量热,温度升高至轮胎的着火点,因此轮胎燃烧起来。
(2)移走可燃物。
【22题答案】
【答案】(1)石墨 (2)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23题答案】
【答案】(1)C (2)(合理均可)
(3)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24题答案】
【答案】(1)②④ (2)铝合金硬度更大
(3)将一根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将一根打磨过的铜丝插入硝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25题答案】
【答案】(1)导热 (2)
(3)D (4) ①.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②. ③. 降低
(5)水 (6)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答: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7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